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热爱和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生活图片和文字资料。
2、自学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弄懂意思。
3、写有作业的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准备:
1、自由的朗读诗歌,解决生字生词。
多音字组词: 乐 弹 发
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 )的大海 ( )的教室
( )的沙漠 ( )的脚步
( )的草地 ( )的课桌
( )的战舰 ( )的坦克
( )的导弹 ( )的地雷碎片
3、我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能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本文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 )的视角,揭示了 ( ) ,发出了( )。诗歌的前四节序数结构形似,将( ) 与( )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 ),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图片: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
2、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二、初步感知,扫清障碍。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同桌互相检查。
提醒学生注意:“弋”读“yì”,不要读“ɡē”。“茵”、“频”的韵母均为前鼻音,“祈”读第二声。
2、师:同学们,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自己查字典。
3、教师检查。
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海鸥、蜥蜴、甲虫
三、细读第一部分(1—4小节),了解战争。
1、默读课文1到4小节,全班汇报,检查。
⑴、说说大海原来是什么样的?
(大海是海鸥的乐园,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⑵、谈谈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呢?
(巡弋的战舰和***成了不速之客;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蜥蜴和甲虫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⑶、把原先和现在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⑷、从这样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3、师: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到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
(围绕战争的罪恶回答)
4、指导朗读:你觉得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5、师:作者在课文的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来朗读1到4小节。
四、激情朗读第五小节,升华情感。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小节。
2、师:从这节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的体会,读出你的情感。
(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3、指导朗读: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发出对和平的呼唤,一起高声朗读第五小节吧!
4、师:在1986年,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5、出示《儿童和平条约》,全班齐声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1、师: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我们希望,我们祈盼,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平”。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六、布置作业。学完了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单元内容办一张手抄报《战争与和平》。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促进内化。本课教学设计中,阅读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和展开想象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1、通读。开始,我让学生把全诗读通顺读流畅,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里的内容。在读中我注重到一些生字的读音,如“弋”字,我出示了拼音“yì”,学生很快就读准了这个字的字音。我还及时纠正了学生读错的字音,所以这一遍学生能读得通顺、流利。
2、品读。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再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描写春天美好的语句品读。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我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个性化朗读能让学生体现了个体的特点。
我又让学生自己交流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资料,又将我自己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观看。很快,一张张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肢体不全的无辜的儿童的照片,还有一列列令人惊心的数字,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强烈的撞击,然后我选择了一组图片“战争中读书的孩子们”,就这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而那一个个确凿的数字,一个个真实的图片就此印入他们的双眸,继而定格在心,没有阳光,没有鲜花,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我这时就问:“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学生立刻回答:“和平”。这样我就顺利地进入了课文的第三部分“再享春天”的学习。这时,学生感受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使儿童受到极大的伤害,激发了孩子们的悲伤、愤怒和祈盼之情。孩子们开始朗读了,我也开始朗读了,声音和平时很不一样,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激情,共同抒发了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喜爱和祈盼之情。最后体会到省略号的用法,诗歌省略了什么?学生回答多种多样,但呼声最高的是:“和平!”我马上板书:“享受和平”。“那这时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出示了《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自由读。
3、诵读。最后我让学生再读诗歌时,学生情绪高涨,读得铿锵有力。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对阅读课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情朗读、拓展材料、展开想象,无疑是学习阅读课文的很好的方法。
教学要求: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已有知识,谈话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了解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和平,还有许多地方的孩子在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因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发出了呼吁──我们需要和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板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读书就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答案就在诗歌当中。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这首诗。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导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象:读了这首诗后想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战舰和***破坏了海鸥的乐园……
2、学生朗读,概括内容
请五位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同学注意听他们是不是都读通顺了,并且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三、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四、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五、升华情感,祈盼和平
1、师:可恶的战争夺取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最希望什么?
2、是啊,这是我们的心声,也是全世界善良的人们的心声,让我们说出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小节,生读最后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点火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让我们为战火中的孩子来祈盼吧—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六、享受春天,深知责任
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自由读,齐读重点段落。
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我们一样——齐读: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1、学习“蔚、弋、频、茵”等4个生字,理解“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会用“不速之客、祈盼”造句。
2、能仿照课文1~4节,补写一节诗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前两篇课文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第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孩子失去父亲后,在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下,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一封信。这三篇文章使学生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环境,激发了学生憎恨战争,期望和平的情感,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正是本组课文情感教学的延续。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他们离战争很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广阔的视野,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咱先看一些图片,大家想想看,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这些图
片呢?(春光明媚,怡然自得,让人陶醉,美好,享受,欢声笑语,美好的春天)
同学们再来看另外一些图片,破烂的教室,哭泣的儿童,同学们想想他们为什么生活得如此痛苦?对,都是可恶的战争惹的祸,战争地区的人们因为失去亲人而痛苦,因为失去家园而痛苦!当同学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大家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笼罩着战争的烟雾,有多少人挣期盼着和平!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6课。(板书: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检查自主预习情况。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和结构脉络。
1、自由读诗歌,读准读音,读通句子。
2、交流: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诗歌的哪些小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共同特点是什么?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细读诗歌。
1、仔细看,诗中写到了几处场景?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的?
2、指名分小节有感情读诗歌。其中第一、第三小节引导细读。第一小节在读的基础上,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情景,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然后再次读。默读第三小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夜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3、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是作者对什么的疑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仿写句子(除了这些东西遭到了破坏,还有什么会遭到战争的破坏呢?)注意写诗要分行,格式如下:
————的————
本来是——————
可是————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
5、读最后一小节,“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表达了作者什么祈盼?“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五、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板书设计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大海
沙漠
战争 使得: 夜空 很不安宁
草地
和平 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前准备: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对话春天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正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那么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温暖的、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2、是啊!春天是温暖的,充满着生机,春天是那么的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生)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要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要留意诗句间的停顿。
2、检查反馈:
(1)有没有哪个生字比较难读的?重点指导“弋”“频”
(2)选择你认为难读的。一节读一读,大家认真听,他读通顺读流利了没有。
三、走进春天 体验美好
1、那么诗中的春天指的是哪些景象呢?请同学们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反馈:
预设:A、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谈谈你的感受)
(1)蔚蓝色——大海的美,乐园——想象海鸥在大海上如何地飞翔?
(2)大海还会是谁的乐园?(鱼群,孩子们……)
(3)随机指导朗读:感受海的一望无际,海鸥的快乐(指名读多人——齐读)
(1)体会“天下”
(2)指名读——齐读
C、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1)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
(2)指导朗读:读出安静、和谐的感觉
D、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1)自由谈感受,引导: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你还想干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欢乐,美好,幸福的感受。
3、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沙漠,看到了草地,也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景观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由、幸福,这不就是春天吗?
4、(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同学们在这些画面中,你还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请大家选择一个画面,展开你们的想象,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丰满,写生动。
5、学生小练笔
四、走出春天 抒发情感
1、多么美好的景象啊!但是,你听,到底是什么,打破了这梦幻般的春天?(播放声音)
2、反馈:
(1)生读句子,随机理解“不速之客”
(2)(出示四句话)师:是…是…是…是…打破了这梦幻般的春天。(引读关键词)
(3)体会心情,指导朗读。(生气、痛惜、愤慨……)
3、师引读:
A、……再也不是,生接读——海鸥的乐园(多指名读)
(1)诗中通过“本来、可是”使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出了美好的东西消失了。
(2)指名读——男女分读
B、……再也不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指名读——分两大组读)
C、……再也不属于——星星和月亮(指名读——齐读)
D、……再也不会——滚动着欢乐的足球(齐读)
4、(出示四个句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1)师读——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战争、无知的人们、)
(2)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控诉、责问、愤慨)
(3)指导读,你能把你的感情放到诗句中去读一读吗?(请四位学生读——分大组读)
五、回到春天 祈盼和平
1、战争使我们失去了春天,又给多少人带来了苦难!同学们,此时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呢?
2、(出示图片)正如你们所说,我们来看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
3、(出示第五节)学生齐读,从这个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什么?
4、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战争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齐读)
5、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希望、自由、快乐、和平) 板书:享受和平
六、享受春天 深知责任
1、此时此刻,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享受着春天的我们,是否想做些什么?
2、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3、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板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享受和平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干苏婷
今天,我终于上完了我的参赛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紧张、兴奋之余写下如下文字:
这节课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品读结合、读议结合,因为它是深入语境地有效手段;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从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活动时间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我本身的情感也很到位,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预设后的生成主要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些在意料之外。有几处亮点:
其一,开课时齐读课题3遍,就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两处关键的问题:谁和我们一样?什么是享受春天?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自学。
其二,个性化朗读。我让学生自选一节诗来读,我不作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只是一遍遍地反问学生:你读得很气愤,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把最后这个问句读得特别重,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其三,在读中回答问题。当学生选读第5节时,我发现在自学时有一个男同学在省略号处产生了疑问,我现场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没有由我来提问,而是由这个男同学来问:“诗歌的结尾为什么有个省略号?”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想到了作者没有说完的话,那就是隐藏在文本后而后话──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此时,我板书了──“享受和平”四个字,并问学生:“开课时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能回答了吗?”结果说学生说到了,我马上板书──全世界儿童。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出又由学生解答。
其四,激qing拓展:
备课时,我偶然从一本《读者》杂志上发现了四幅获奖的法新社摄影作品,而且全是孩子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我配上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十分煽情。我先自己就最难写的一副图写了一节小诗:七八九岁的年龄,本该在校园里学习知识,可是这位身背泰迪熊的男孩却举着枪惊恐万状,这究竟是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现场填词。从现场的生成情况来看,和我预设的差不多:婴儿睡在货车下和非洲女孩失去父母的两幅容易写,写的人较多。伊拉克少女失去家园的有一个孩子写了,写得也较好,我事先怕写不到的,但事实有人写了,我很开心。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小节,可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发出祈盼,让战争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而是通过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和展开想象三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的。
感情朗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重视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四个“这究竟是为什么?”。通过朗读,让学生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语气自然是逐句加重,语气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谴责。这样,朗读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又深化了学生的朗读,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承而又唇齿相依的关系。
补充材料是拓展内容的有效手段。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对战争自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课文中所讲的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这些资料中了解到战争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安定的因素。从这些资料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战争让那么多的人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战争让那么多的亲人生离死别、国家沦丧……这样,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出现一幕幕战争的灾难。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是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在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景?沙漠本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情景?通过想象,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战争让本来安宁的自然世界变得喧嚣而残酷,自然也就了解了战争给自然社会带来的灾难。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对阅读课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情朗读、补充材料、展开想象,无疑是学习阅读课文的很好的方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学反思
在这次校内优质课评比中,我讲的是一首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在讲这篇课文时,六一儿童节正好刚过,从学生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还沉浸在快乐中。
所以我抓住这个时机,课前精心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战争中受伤儿童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与自己幸福生活的对比,立刻激起了他们的情感波浪。感受到了充满血腥的战争打破了世界的和平,给同龄人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于是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再引导学生共同去感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内容,学生就会很容易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诗歌前四小节的叙述结构比较相似,都是先讲美丽的自然景物本来应该是怎样的美丽: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状况。在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遭受战争破坏的景象的对比中,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小节,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述的情感后,再让学生模仿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小节,并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然后通过回顾前四小节的内容,体会诗中四次提到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所表的情感,为学习诗中第五小节内容铺垫了痛恨战争的感情基础,最后与作者产生共鸣:停止战争,呼吁和平。整堂课的教学基本能够按着自己的思路顺利完成,但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诗歌情感。基于学生的特点,我还是选择了“扶、放、收”的方法,所以课堂中学生读的机会就相对少了。
2、学生在提问题的环节中,问题内容比较浮浅,只是居于自己对字面的理解来进行提问的,不会没有深入挖掘诗歌内涵。
3、针对这节课,我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示给学生,觉得和可惜。
4、诗歌结尾处,学生情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5、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语言不够丰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教学中要尽力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理解词语时,教师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词语的理解可以在初读课文时以检查词语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在指名朗读纠正读音中理解,还可以根据学情在课文的阅读感悟中检查,总之,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把握。在;理解感悟课文时,一定要做到以读代讲,要引导学生抓住“本来----可是”的转折朗读,体会战争的残酷,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究竟是为什么?”,把为什么的原因具体化,而不是用“战争”两字贴标签,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做到熟读成诵。在拓展补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今天,是年组教研课我讲的是《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更是花大篇幅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让孩子们对战争进行强烈控诉以及和平的深情呼唤。在讲完之余写下我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品读结合、读议结合,学习课文。利用小组合作质疑提出问题,答案从文本中去找,在文中写出感受体会。然后填写表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活动时间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在读议这一环节,学生的读很到位,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文章前四小节通过强烈的反差,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有一个“……”,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让学生感受到,要有我们这样的环境上课,是多么不容易。祈盼世界和平常驻我家。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学生的议我做得还不到位,学生说的少了些。如果填表格这一内容去掉,直接汇报时间就会充裕了,学生说的也就多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也就能充分展开了,学生也就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品读结合、读议结合,学习课文。利用小组合作质疑提出问题,答案从文本中去找,在文中写出感受体会。然后填写表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样,活动时间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在读议这一环节,学生的读很到位,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文章前四小节通过强烈的反差,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有一个“……”,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让学生感受到,要有我们这样的环境上课,是多么不容易。祈盼世界和平常驻我家。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学生的议我做得还不到位,学生说的少了些。如果填表格这一内容去掉,直接汇报时间就会充裕了,学生说的也就多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也就能充分展开了,学生也就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