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推敲》教案精选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推敲》教学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 )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说说图意。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谊深。这是故事的发生。

3、回答题(2)

(1)指名回答。犹豫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

(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

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4、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

5、回答题(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宁静;响亮)

(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三、学习第八小节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2、练一练

(1)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摸换成找行吗?为什么?

(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依仗队中。闯换成走行吗?为什么?

五、课外探究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提供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推敲》教案 篇2

作者:高阳

前不久,我向家长开放了一节语文课《推敲》。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上课了,由于是自己的父母坐在后面听课,大家都想在家长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因此,孩子们的状态都非常好,开动脑筋十分积极,发言也格外踊跃,课堂气氛当然是好得没话说,一切都按我课前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心中当然暗自庆幸。眼看着大半堂课下来了,随着课文的学习,故事也发展到了我预设中这堂课的高潮部分。

“贾岛思考什么问题这么专注,以至于闯入韩愈的仪仗队中呢?”我故作神秘地问。

“他在思考昨天写给朋友的诗中的一句话。”学生答道。

于是我板书“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

“同学们,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句话,好好体会体会,你觉得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这是我备课时预设好的一个环节,当时我想:有前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在先,文中也把贾岛深夜拜访李凝的情景描绘得很清楚,这些都已为这一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一定不难,而且答案肯定与文中一致,当然是“敲”好了。这样一来,学生既在家长面前表现了,又确实动了脑筋,且答案准确,这不就达到我预设的学习目的了吗?那我这一课不就很完美了吗?

果不其然,问题一出,立刻有学生举手了。

“我认为用‘敲’好,因为不敲门就进朋友家,这太不礼貌了。”我赞许地点点头。

“我也认为用‘敲’好,因为到别人家去,应该先敲门,等主人允许了才能推门进去。”又一个学生说出了我预设的答案,我心中暗暗叫好。

还有许多学生在举手,我想:难得请家长来听课,还是让更多的学生表现表现吧。于是,我又点了一名学生。这下可好,我最担心的状况出现了。那名学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心中叫苦连连:哎呀,刚才两名学生说得多好,干嘛要喊他回答呢?好吧,自讨苦吃了吧,看你怎么收场!“我觉得应该用‘推’,因为推门会发出‘吱嘎’一声,才会惊醒树上沉睡的小鸟。”那名学生继续振振有辞地说道。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学生们已经等不及我请他们,就在下面争论开了。“用‘推’好!”

“用‘敲’好!”

“‘推’好!”

“‘敲’好!”

……

我示意大家安静,并说:“你觉得‘推’好或‘敲’

好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能说出你的理由。”

“我也觉得用‘推’好,因为这样读起来顺口。”又有一名学生发言道。

“我觉得还是用‘敲’好,因为推门发出的声音根本就没有敲门响,怎么会惊醒树上的小鸟呢?而且不是所以的门都会发出声响的。”

“我也觉得用‘敲’好,因为前面课文中说过,贾岛到李凝家本来就是先敲门的,当然用‘敲’准确啦!”

……

学生们说到这儿,我觉得该收口了,可是我该判断他们谁对呢?一直以来,我们语文老师就是因为太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其实只要孩子们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得出了合理的答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为何非得强求答案统一呢?于是我说:“同学们,你们真会动脑筋,看来你们已经学会推敲了。那大诗人韩愈是怎么认为的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本来这一教学环节是我预设好的,可课上实施时却生成了我没预设到的结果。而课后令我和家长们回味无穷的恰是这精彩的生成。因为这个生成更好地完成了预设;这个生成为学生们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各抒己见;这个生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真正学会了推敲。

所以我要这样说:课堂因预设而规范,更因生成而精彩!

推敲教案 篇3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 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 斟 尚 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推敲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4.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难点: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指名读、交流、汇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的情况。

2. 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填空、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提炼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进一步提升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写批注、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写法。

4.借助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动词。(托、扔、抬、推、敲)

2.说起“推敲”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课题,并提醒 “敲”字右半部分的写法,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做动作学生猜,并用准确的词表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又为力求用词准确的推敲精神作了铺垫。)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师重点指导生字 “睡”“貌”“街”的写法。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

第一组:和尚 即兴 大街 毛驴 吟哦 斟酌 妥帖 闯进

第二组:簇拥 仪仗队 思索 宽恕 礼貌 莽撞

(2)学生分组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和尚”的“尚”读轻声,“吟哦”“ 斟酌”的读音。

(3)说说对 “妥帖”、“仪仗队”的理解。

3.了解课文主要人物

(1)了解贾岛:

①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谁?(贾岛)

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介绍贾岛的句子,说说对贾岛有了哪些了解。

③学生补充课前搜集的贾岛的资料。

(2)了解韩愈

①同学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这次你又想到了谁?(韩愈)

②找到文中有关韩愈的句子,用一句话介绍,学生借助课外搜集资料增加对韩愈的了解。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2-7自然段)快速浏览这些段落,同桌讨论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结果他冲撞了( )。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 )好。

(2)找出对应的段落,并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相机板书。

(3)师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一种顺叙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的层次同事情发展的过程相一致,脉络清晰,有头有尾。

(阅读教学要关注并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这一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这里是经历第一个整体。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时,先让学生听故事,再引导学生填空并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缘由

过渡: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贾岛访友的那个夜晚。

1.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图,学生对照图读读第二段,用“—”画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的宁静、美好,指导有感情朗读。

3.贾岛访友不遇,面对此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创作的过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即兴”。出示整首诗,学生朗读,感悟环境的“幽”。

(出示画面,再现情境,目的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环境的“幽”,为下文斟酌推敲提供场景。)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3—7段,了解推敲经过,感悟推敲精神

1.学习贾岛推敲部分

(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描写贾岛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吟哦”“推”“敲”“不知不觉”“闯进”(板书: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体会贾岛思考时的投入,感受到贾岛认真斟酌字眼的钻研精神。

(3)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学生结合图感受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加动作读,边读边体会。

(4)再读3、4段,引导学生找出其它可以体会到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句子。从大街上的表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中感受贾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板书: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

(5)总结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相机板书。

(6)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贾岛的字斟句酌,如痴如醉。

(贾岛推敲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引导紧扣关键词句,感受贾岛严肃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的同时,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读。引导学生韩愈的话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读出请求原谅的语气。

(4)默读第7段,画出韩愈主张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

(5)引导学生思考用“推”的好处,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见解。

①理由一:礼貌,学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宁静。联系上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体会以响衬静,使静更静,“敲”字的妙处。

③理由三:响亮。师补充说明原因: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

(6)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出示诗句,读诗)

(联系身份,联系语境,联系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来考虑,不迷信,不照搬,这才是真正的推敲。用字用词不是因为对错,而是为了妥帖,为了恰当,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个推敲的过程。正如古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终有了一个结局,但是,推敲没有结束,引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文理解“斟酌”“推敲”。

(3)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让学生联系实践,明确今后写诗和作文时,也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指导讲故事。

1.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也来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

2.讲故事不能像读课文那样死板,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要有一定的条理,回顾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出示故事脉络表(附表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每一环节的关键词语。

3.哪些地方的语气需要特别变化一下?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总结和提示:故事情节要完整、清楚,还要关注故事转折点,讲好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4.学生在小组练讲,指名上台讲,师生根据要求共同评价反馈。

语文学习应呼唤积累,对于课内而言,讲故事是积累的一种有效方式。故事脉络表的运用使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关键点,以达到故事情节的清晰、生动,这也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创作的过程。)

(六)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学学贾岛推敲课后第4题的词语。

2.出示课后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拜访”表现了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即兴”说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宁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

(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知了故事内容,了解了什么是“推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推敲”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会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学以致用得到了初步的落实。)

作业设置: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力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课下搜集有关推敲的故事。

2.你有没有见过像贾岛这样严谨认真的人?出示图(一个学生在认真学习,旁边的学生在玩耍打闹)要求:试着运用正侧画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段话,并推敲自己的习作片段。

(推敲是一种文化现象,让学生搜集推敲故事,也是一种对推敲文化的熏陶与传承。给学生提供场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仿写片段,并自己推敲既是对“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一能力目标的落实也是对实践推敲精神的深化,可谓一石二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