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优秀8篇)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说课稿(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一、说活动教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它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够适应语言传递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机对话时代的到来。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根据提供的语言领域目标,我选择了诗歌欣赏。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诗歌欣赏还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选了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天性的素材《太阳和月亮》,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诗歌生动、有趣味性。

《太阳和月亮》这首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它的文学形式易被低幼儿童所接受。我想,一个好的幼儿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二、说活动日标

1、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具体如下:

(1)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意境,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分析】从目标来分析,目标(1)渗透了认知和情感内容,这是整个活动的主心骨,重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歌欣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作用。目标(2)是能力目标,这里突出的主要是再创造的思想,重在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开发想像力。目标(3)是情感目标,在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萌发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分别如下:

2、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3、活动难点: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根据提供的目标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所以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活动中利用图片、音乐和有趣的游戏开发幼儿的大脑思维,促进幼儿拓展词汇。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三、说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谈我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幼儿已有白天和黑夜这个概念,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作了铺垫。另外,幼儿有欣赏诗歌的经验,利用晨间入园或是中午休息时间等播放优美的儿童诗歌供幼儿欣赏。

2、教具、学具的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为了让幼儿更专注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融入到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去。

(2)音乐:播放抒情柔美的音乐与诗歌整合起来。

(3)头饰:小鸟、小树、小花、小草等。

(4)大小图片若干张:为创编诗歌作准备。

3、心理的准备:利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幼儿在散步途中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幼儿的语言,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感应。

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1、以欣赏课件前半部分的形式引入课题。

(1)听录音,录音里有些什么声音?

(2)配乐、欣赏课件,学习诗歌第一段。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怎么样?

(3)学习朗诵第一段诗歌。

目的:利用课件感受白天真热闹,学习诗歌第一段。

2、以欣赏课件后半部分深入课题

(1)听音乐。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夜晚天空中谁出来了?白天小鸟醒来了,夜晚小鸟怎么样了?

(2)夜晚怎么样?

(3)配乐欣赏课件,学习诗歌第二段。

目的:利用课件感受夜晚静悄悄,学习诗歌第二段。通过对比式的提问,巩固白天和黑夜这个概念。

3、完整的欣赏诗歌:《太阳和月亮》。

(1)提问:白天谁出来了,怎么样?

晚上谁出来了,怎么样?

(2)幼儿和教师共同朗诵诗歌一遍。

(3)分组朗诵一遍。

目的:采用隐射式的提问让生活更加有趣、生动,幼儿的答案对完整学习诗歌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更多幼儿园说课稿推荐阅读:

幼儿园说课稿《铺路》

幼儿园说课稿《有趣的小手》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盖楼房》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生日卡片》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各种各样的蛋》

4、以创编诗歌和表演诗歌的方式升华课题。

(1)太阳有许多好朋友,小鸟、小树,小朋友醒来了,还会有谁醒来?(边创编边在“白天”、“黑夜”的周围贴上图片)

(2)晚上,这些醒来的它们怎么样了?

(3)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诗歌内容。

目的:学习创编诗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采用贴图片的方式,目的在于为创编诗歌留有影子和空间。

活动延伸

(1)听着音乐让幼儿与太阳、月亮一起玩。

(2)呀!又是一天,太阳出来了,小朋友醒来了,锻炼身体去了!(放热闹的音乐)

目的:组织幼儿游戏,围绕太阳和月亮的主题,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四、说活动设计特色

1、创设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氛围。幼儿的智力是多元的,语言也是如此。那么,为幼儿创设语言环境也应当提供各种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而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创新的意识更处于萌芽期,因此,本次语言活动中融入了很多音乐元素,使得活动开展得很唯美,符合诗歌教学本身的需要。

2、环节设计始终体现了“趣味”。根据《纲要》的精神和语言领域的目标。本次活动的设计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趣”字。因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应该无时无刻为孩子服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鲜艳的画面色彩,生动有趣的形象吸引孩子们的眼球。通过情境表演、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让幼儿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3、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了游戏法、欣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活动获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础,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多幼儿园说课稿推荐阅读:

幼儿园说课稿《铺路》

幼儿园说课稿《有趣的小手》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盖楼房》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生日卡片》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各种各样的蛋》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想象中的太阳》这一课,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思路

四:说教学设想

其中第一部分我又把他分成四部分: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想象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任何科学成就都是由人类的想象开始的,因此培养儿童的想像力不仅有助于儿童绘画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也大有益处。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太阳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但是自古以来,太阳一直是人类崇拜的对象,关于太阳流传的故事、神话、传说数不胜数,其中无不凝聚着世界上各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提供了丰沃的人文土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好多方面的素材,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引导他们大胆地表现出自己心目中的一个或几个与众不同的太阳形象。

2、学生分析

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爱动、爱说、

爱唱、爱跳,他们对每件事物都感到新奇,这其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这疑问中就包含他们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正是我们教学中的切入点,因此,美术课在这一阶段应以美术活动和游戏为载体,给学生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美术的学习乐趣。

3: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以下三点: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抓住基本形状特征对太阳进行大胆想象,用各自喜爱的方法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谈话的方法丰富学生关于太阳的知识,了解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肯定和表扬儿童独特的想法,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获得成功感。

教学难点

1、怎样用线和色来丰富太阳的形象;

2、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动有趣的`太阳形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心理特点,本课我将采用①创设情境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画太阳的情境。②:启发引导法,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形和光来表达心中的太阳,除以上两种方法之外,我还结合了讲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方法运用让学生看一看有关太阳的图片,听一听关于太阳的故事,说一说对太阳的“颜色”“形”“光”的表现方法,想一想太阳的特征,练一练对太阳的想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最后通过赏识学生作品,用大拇指和掌声来肯定学生作品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设计思想:

1、体现“以美术切入的综合”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以美术为主的综合。在美术教学中,围绕“种太阳”这一主线,自然的融入、自然科学、音乐等学科的内容。

2、体现“以人为本”的教改理念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内容,采取活泼多样的游戏活动和新型的学习方式,游戏在课堂中反复出现,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是他们遇到困难时的援助者,也是他们的积极的赞赏者、激励者。

四、教学设想。

1、首先以神秘嘉宾为引子, 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课题。

2、讲新授课

(1)通过回忆、观察、说出太阳的特点,通过小组回答说出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资料,最后通过课件,了解太阳的科学知识。

(2)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激发兴趣,感受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思考。

(3)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绘画方法。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欣赏效果。

3、学生创作,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学生创作前我将提出要求,可以让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别完成的方法运用各种材料的方法进行创作。这个过程我将会给学生20分钟的创作时间。

4、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我会将一些优秀学生作品进行收集并贴与黑板,这些是我收集来的学生作品(出示图片)让学生自评,互评,评价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评述别人作品的独特和不足之处,然后老师进行总结性评述。

5、小结: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光明,使我们的生活幸福又快乐,使我们每天都有灿烂的笑容,让我们好好学习,多了解大自然,美化环境,减轻污染,也让太阳每天都能露出笑脸。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学会交往、懂得互助,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在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等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了共同的发展,人类除了合作别无选择。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合作,而是怎样更好的合作。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有性格孤僻、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不合群等不良心理素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与他人合作或缺乏合作、沟通的技能。这些现象不仅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下去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理应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个人的创新勇气。因此,学好本课的内容对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交往与沟通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内容分析

本节课分两目,第一目讲生活处处有合作,第二目讲的是生活需要合作。本节课着重让学生了解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懂得社会生活离不开合作,明白生活需要合作的道理,自觉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学习目标

依据课标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制定本节课学习目标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能力目标: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懂得社会生活离不开合作,明白合作对人的发展、事业的成功的重要意义。

4、教学重点

团结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聪明的'智慧,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因此,引导学生懂得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合作,属于心理品质教育内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通过活动体验、小组讨论、情景问题分析等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动脑动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情感,在活动中达到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

三、说学法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设情景--感悟反思”的教学模式,通过选取与教材原理联系紧密相关的文本材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味反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动脑动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提高能力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1、以故事导入,旨在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展示材料、问题,让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2、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身边合作事例及自己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3、让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古代社会到当今时代人们要生存、发展、成就事业都离不开合作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进而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示图片、资料、问题,阅读课本材料及课本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4、通过学习,让学生谈收获、体会进而内化学生品质,使其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5、最后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合作的力量与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动物吃什么》是省编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五:有趣的动物中的活动内容。本活动是在了解了动物的外形之后,继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选取《动物吃什么》作为活动素材是因为:

(1)。幼儿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他们眼中的动物是他们的好朋友。能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内容易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的知识水平。进入大班,幼儿对一些动物吃什么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动物种类繁多,他们了解还很肤浅,而对草食,肉食,杂食知道的应该更少。《纲要》中说:教育内容的选择即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即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

(3)。灵活性强。本活动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执教者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准备。有足够的空间收集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只要本活动留着,什么时候都可以执教。

我确定本活动目标为: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本活动就是为达到目标1、2,这也是教材提出的目标要求。为什么我又加上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目标呢?因为我有时感觉到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了,也启发了,也探索了,然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没有同步发展。半句话,一个字,一个词的说,我觉得利用本次活动在充分完成目标1、2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空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动物小狗,开始小狗来动物园了——我想给小狗送骨头——我的好朋友是小狗,它喜欢吃骨头——我的好朋友是小狗,我把它放在3号桌上,因为它喜欢吃骨头。《纲要》中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兴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本活动就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往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

难点: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

为了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做了如下准备。

1。动物卡片。20多种动物卡片。

青草、竹子、桃子、骨头、玉米等图片

2。动物聚餐餐桌图三幅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本活动把幼儿带入动物园参观动物为情景,了解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思维碰撞或思维发散,本活动中讨论的内容是由教师发起的,动物园还有许多动物,它们喜欢吃什么呢?这样运用已有的经验,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对于吃杂食的动物也逐渐认识起来。

3。示范法。

即有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为幼儿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也有能力强的幼儿为其它幼儿提供的范例。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效果会更好。

当然教学中还灵活运用了其它教学法:如:提问法、观察法、操作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通了幼儿多种感知通道。这也正象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三、说学法。

浅显的谜语,逼真的动物叫声,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幼儿听的习惯和说的习惯。活动情景的设计把幼儿带入一个动物世界。他们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动物,精练的提问:你想给谁送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在这样有梯度的提问中,幼儿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呈螺旋上升,表达能力自然提高。听的习惯、说的习惯也在培养。小动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即得到乐趣,又活跃了思维,即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过程。

《动物吃什么》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其基本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组织形式,活动流程为: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找朋友感知发现——组织讨论。扩散思维——动物分类。提升经验——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动物园又来了新朋友。谁来动物园了?紧紧吸引了幼儿,通过听声音,看动作,猜谜语把动物们引出来,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到了动物世界,激起他们的兴趣。

2。找朋友,感知发现。

(1)。饲养员叔叔给动物准备了好多吃的,它们是什么?

教师逐一出示食物图片,鼓励幼儿说出这是什么。

(2)。你给谁送什么?

幼儿说出给谁送什么,并动手操作。然后扮演动物的老师说谢谢小朋友。送给我……引导幼儿说出不用谢。这里的师幼互动,即为下面的语言训练提供了示范,也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为下面幼儿之间的互动打下了基础。

(3)。你的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

部分能力差的幼儿,有了前面的语言示范,也能试着说出来。这里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即了解动物吃什么又发展了语言。

3。组织讨论,扩散思维。

动物的种类繁多,前面几种只是代表。经过幼儿讨论想象,会说出更多的动物,能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使本活动重点得到突破。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呢?它又吃什么呢?当老师问讨论结果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有些动物只吃草,有些动物只吃肉,这样就为下一步动物分类打下基础。

4。动物分类,提升经验。

如果简单的让小朋友给动物分类,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动物联欢、共进午餐的场景。你的朋友是谁?它应该在几号餐桌上,为什么?为了减少盲目性,每号餐桌上先送上两个小动物。老师简单总结,幼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放置其它小动物。每位幼儿都非常兴奋和愉快。兴奋和愉快是幼儿活动的最佳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幼儿都敢说,敢做,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积极性比较高。在这里把零碎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认识了许多动物,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落实化解了难点。

5。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动物范围的广大,让探索没有止境。如果就此结束。刚激起的兴趣也持续不了多久。本活动的生成、延伸也是一定的了。动物不同,喜欢吃的食物也不同。请小朋友注意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和图片,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互相交流。

说教材 篇5

1、教材地位:

课文xx是人教版初中语文xx年级xx册第xx单元中的第xx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xx。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xx作为中/外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意义非凡。

2、教材特点:

xx是xx(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xx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在学习课文xx之前,本单元已经学习了xx,学生们懂得了一些xx,有助于学习课文xx。

3、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实际以及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掌握朗读方法,通过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b、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的,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c、运用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养成在朗读中学习诗歌的习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诗歌的,体会诗歌的情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d、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xx。

b、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2、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以及(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xx。

3、教学难点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如,初中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或距今时代久远)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xx。

说课稿模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班…。学期主题《………》, 。

一、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是《山东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中的一节语言课。《纲要》中指出语言课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首假声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把学到的好思想付诸于行动。儿歌《………………。. 》中角色对话简洁明了、内容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而且儿歌内容对幼儿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而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 ,因此他们对着样的儿歌会很感兴趣,因此是一节很好的教育素材。

二、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1、 情感目标:…………………………………………………………。

三、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2、 物质准备:……………………………………………。.

3、 经验准备:………………………………………………

3、空间准备:宽阔的活动室,幼儿坐成半圆形,便于上课 。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1、情景教学法,引入……。.情景,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2、直观演示法,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课件,通过分段播放讲解,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故事情节的变化,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学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我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主要采用了谈话讨论法、直观法、观察法、模仿法、情景表演法、体验法、分类法、练习法、多感官参与法让幼儿用眼睛看、用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筋想,从而全身心的投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六、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过程,我围绕以下几个环节来展开: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2、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3、结合课件分段讲述,巩固内容。

4、故事表演,体验乐趣。

活动延伸: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日说课的资料是《》的第课时。下头,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应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是省编年级语文第册第单元中的第篇课文。它是作家的一篇什么文章。根据该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篇课文特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2)本事目标

3)德育目标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景,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据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本事。”我根据本课目标和资料,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美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终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赏析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经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贴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进取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本事。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资料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资料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经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五、教学程序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诵读法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步骤: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3分钟)——讲授新课(30分钟)——反馈练习(10分钟)——归纳总结(2分钟)”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抽查并明确生字词答案;然后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用课件对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经历进行介绍。

2、讲授新课:

3、反馈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及自我的笔记,朗读课文后用自我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或练习册,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感情。

4、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针对课文标题讨论,理解中心意思,进行最终的。

5、布置作业:依据课文练习或练习册来确定2—3点

六、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二、说目标:

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是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这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而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这是教学难点。

三、说流程:

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本课设计重在让学生体验语言实践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历练语言,紧紧扣住课文的语文点展开训练,使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感悟,寓意的领会融为一体,努力使一个设计承载多种功能。基于这样的文本与目标拟定,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

1、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

2、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因此,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学生再读课文,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兔子撞死的原因:窜首先让学生明白“窜”是怎样的动作,在讨论中理解“窜”的特点,接着通过简笔画,勾勒出“窜”的背景,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极偶然性。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

●种田人的心情:乐联系文本,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

●种田人的行为:等 什么时候开始等,怎么等,等的结果怎样?带着问题研读课文,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示出规律,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学习

师问: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意在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出示古文:以古文教学来结束全课,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语文学习之门,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说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它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所以,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