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二、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教法与学法】
高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采取“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感受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己走进历史,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建构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图片反映了什么状况?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孔子被后人神化尊为圣人,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孔子与老子孔子的学说安排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出示孔子故乡曲阜的照片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来山东曲埠的孔庙参观,假如派你去帮助他了解孔子,你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很容易想到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主张,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显示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的内容表格(教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安排学生填写表格有关内容学生回忆和阅读教材,思考、归纳学生能基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张,大致理解“仁”“礼”的思想内涵,记忆孔子的一些名言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孔子与老子孔子思想的影响(课件展示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理解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指导学生看书阅读教材第5页“阅读与思考”,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学生看书,找出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老子的思想及影响(课件播放视频资料)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2、老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课件展示:表格填空)
3、现实生活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结合影片和课本的内容,回答问题从哲学和政治两个方面把握老子的思想核心。
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影子小结课件显示本节课的知识架构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学生积极发言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比较。
【巩固练习】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D)(1)“仁”(2)“礼”(3)“为政以德”(4)“有教无类”A、(1)(2)(3)(4)B、(2)(3)(4)C、(1)(3)(4)D、(1)(2)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B)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B)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
【本课特色】
营造情景激发兴趣优化导学注重探究。
(一)导入新课
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每堂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导入语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1、本节课我是通过一组图片导入,图片展示古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设计导语:古希腊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在怎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文明会有如此灿烂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古希腊文明灿烂辉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铺垫。由此导入新课。
2、展示课题,解释何为民主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史上不断上演,专制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以及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只有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分析与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2、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三、教学要点
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2、匈牙利的改革
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略)
师:“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既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些东欧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历程与苏联相似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新课讲授】
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师:(1)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2)匈牙利事件的教训:匈牙利因为苏共二十大的消极影响,引发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陷入了一场-之中。
2、匈牙利的改革
卡达尔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11月4日,卡达尔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恢复秩序。11月7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11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在这个时期,匈牙利外贸出现顺差,国际收支有盈余。匈牙利也因此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在50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从60年代开始,捷经济严重恶化,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苏联纠合波、匈、保、民德几个华沙条约国,突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由此中断。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师:总的来说,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原因,尤其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与苏联一样,改革后不久,这些国家又陷入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到80年代没,东欧国家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爆发了。
2、概况
师:什么是东欧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略)
师:在南斯拉夫,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德国实现统一。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课堂小结】
师: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生: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师: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生:(略)
师: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生: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布置作业】思考:东欧剧变是东欧历史发展的必然吗?请说明理由。
【板书】一、匈牙利的改革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2、匈牙利的改革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二、东欧剧变1、背景2、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