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信息技术说课稿【精选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搜索引擎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把 Internet上信息下载到本机的方法,以及对下载的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的处理能力。分为图片下载、网页下载、软件下载三个学习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下载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网上信息下载的意义,了解下载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片、网页、软件的保存方法与压缩软件的解压缩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分类保存网上下载的资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分层教学法
3、赏识教育法
【教学过程】
1、任务的启动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首先,老师在老师机的“我的文档”文件夹里打开一个网页文件,该网页是XXX上当日头条新闻。然后提问:
师:“老师刚才有没有上网?”。生:“没有”。
师:“那我们怎么看到了XX上今天的头条新闻呢?”。生:“老师已经下载了”。
师:“对,老师已经把这条新闻的网页下载保存到了老师的电脑里面了。你们也想不想把你们从网上找到的感兴趣的东西保存到你们自己的电脑里呢?”。生:“想”。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保存网上找到的信息,要求三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帮助,以自学的方式学会网上图片、网页、软件的下载与分类保存”。
2、任务一—图片的下载
通过打开“图片下载方法”网页学会网上图片下载的操作步骤,然后单击“试一试”网页,练习从该网页上下载一张图片并保存到“我的文档”的“图片”文件夹里。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
3、任务二—网页的下载
先指导学生阅读“网页的下载”,了解网页下载保存的步骤,然后进入某一个网站下载一篇童话故事。
学生演示操作:请一个学生演示网页的下载操作。
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操作进行点评,并提问:“网页的下载与图片的下载有什么不同”。
4、软件的下载
请全体学生练习:点击“下载一”,并将下载内容保存到“我的文档”中的“软件”文件夹里,然后点击“下载二”。
请学生根据下载内容思考,“下载一”下载的是什么软件?“下载二”呢?
引出压缩包的解压缩,老师先示范怎样解压缩软件,然后由学生解压缩已下载的压缩软件。
5、综合练习
进入某一个资源网页,按要求完成三个下载任务。
6、总结:
①、请学生说一说,下载了什么?
②、对于下载和解压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一、教材分析(又分三方面)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粤教版的《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整本教材贯穿2个作品,一个是《快乐的校园》,另一个是综合活动部分的《社区环境保护》。本节课前面的内容,都是为这两个作品在理论和素材方面做的铺垫,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实例的制作过程。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掌握利用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制作背景图案的技能。
②学生应该灵活地运用Photoshop中的渐变工具和文字工具。
(2)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和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界面的基本过程。
②掌握存储制作结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在学习中领悟制作过程和方法。
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用Photoshop制作界面的过程,以及灵活运用工具对作品处理。
难点:制作中对审美的把握。
二、教学方法
1、教法的运用:诱导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学法指导: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展示几幅图像作品和多媒体作品《快乐的校园》主界面,请同学们谈一下感受。学生说完感受,教师总结。这么有趣、美丽的图片是用什么软件,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Photoshop软件,以《快乐的校园》主界面为例,学习4.3《图形图像的加工》。(诱导法)
(3分钟)
2、介绍如何启动Photoshop软件及窗口布局。(2分钟)
3、作品的制作过程
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流程。
新建文件——背景制作——文字效果制作——图像存储
(1)新建文件(2分钟)
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参数可参照教材56页图4—6。
(2)背景制作(这部分为二步完成)
第一步:
教师演示:
新建图层——选取颜色(前,背景色)——使用渐变工具(线性渐变样式)——填充图层(上下拖动鼠标)。如58页图4—9效果。(演示法)
学生操作第一步。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若发现学生存在通病,要及时进行全体纠错,然后再让学生实践。(5分钟)
第二步:
选取颜色(前,背景色)——使用渐变工具(径向渐变样式)——设置属性——多次填
充(拖动鼠标)。
"滤镜"——"扭曲"——"旋转扭曲"
"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具体过程学生参照教材58页(2)——(5)完成,最终效果见教材59页图4—12(b),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也可参考"帮助视频2"完成。(5分钟)(协作学习法)
(3)文字效果的制作
有上几步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参照教材61页(1)——(5)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参照"帮助视频3"。(8分钟)(自主学习法)
(4)图像的存储
文件——存储为(类型选PSD格式)——用自己的名字做文件名(1分钟)
4、任务布置
制作名片:
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动手设计一张名片。
素材同学可以上网收集。
学生操作(12分钟)
5、上传作品(2分钟)
6、评价
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其他同学评价,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修改,对独道之处给予表扬。
7、小结: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5分钟)
8、布置作业
把没完成的作品完成,做完的同学加以修改。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初步了解图片浏览软件ACDSee的程序界面结构;
b.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c.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
c.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a.增强学生祖国河山的热爱
b.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思想的意识。
○说:由于前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这章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加工信息,本次课就是建立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看图软件ACDSee的基础上的,因而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及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ACDSee程序界面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又由于学生在今后学习的网页制作及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等内容时,(即在有信息呈现需求时)要使用大量的图片,对图片的选择和加工这就是这次课要实现的另外两个知识目标: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及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以上两个知识目标为主线,把第一个知识目标融进后两个知识目标中去体现。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我实践与探索,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倡学生主动去发现ACDSee软件的一些其它功能,达到这节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呈现给学生若干幅大家熟悉的祖国风景名胜图,并让学生踊跃识图交流对风景名胜的了解,在大家一起感受祖国风光的同时,激起学生浏览图片的欲望,从而推进教学计划,学生在认知与兴趣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同时在自我探索中有所创新,从而形成对信息技术课,以及对更多地了解祖国名胜,感受祖国风情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说:基于上述的新课标以及教材的要求,我归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这是以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学难点:
用ACDSee转换文件格式。
○说:图形图象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多样,较复杂,怎样在适合自己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文件格式,为什么要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转换,是学生不易弄清楚的问题。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说:教学法中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其中的“材”字,我认为不仅仅可以理解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特征和要求的教材内容,即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那么在本次课中,为了比较好的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两个不同特征与要求内容,我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其中,情景导学法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演示法为学生学习理请思路,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乐趣中愉快地学习,并很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说:这次课的具体实现我是将学生带在我校的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非常好地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索
我认为,学法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言的,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本次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二年级,通过高一年段必修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同时也养成了一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思维习惯,但这种思维习惯是信息技术课对学生长期要求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一再强调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次课仍旧提倡学生用自主实践探索的方法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情景导学法)
教师的定位上: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说教材
本课是华中师大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四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后,对绘画工具和图片工具的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掌握得好,将为后面的修饰电子板报,制作小名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的发展目标。基本目标要求学生能利用WORD设计一张贺卡,学会正确使用图片工具和绘画工具,初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我的发展目标是能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美好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是图片工具和绘图工具的运用,而难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在贺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贺卡中各内容之间色彩的搭配。
说教学策略
为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使用了范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范例教学中,通过对典型范例的分析,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尝试操作等方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贺卡设计的一般步骤。在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模仿创作自己的作品。达到掌握绘图工具以及图片工具使用方法的目的。
说教学准备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上课前,我做好如下的教学准备:
1、检查并启动教师机与学生机,保证每台计算机都能正常登录教师机,且相互通信正常。
2、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将课堂中学生所需素材,学习课件等文件传至学生机的学习目录中。
说教学环节
为了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策略,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范例分析点拨技巧
(三)尝试设计交流成果
(四)归纳总结深化提高
下面我将对这四个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个环节就是"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我通过电子教室运用多媒体辅助课伴乐、出示精美的贺卡,通过欣赏提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看P 18页的书本,时间特点揭示课题,今年的中秋节就快到了,爸爸妈妈对我们这么好。他们这么辛苦,我们是不是也来做一张贺卡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祝福,给爸爸妈个惊喜呢!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最重要的我是这样做的,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向所有学生(学)展示一张贺卡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这张贺卡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背景、图片、文字,三部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贺卡制作步骤,同步简单。
第一步,设置贺卡的背景:打开WORD软件,找到绘图工具栏,并出示自学任务:你能用哪个工具做出背景(矩形工具)?你会设置(矩形)环绕方式吗?提示学生阅读课本P19页的内容。
第二步,插入图片:背景有了,接下来应该插入图片。教师演示插入图片的几种方式;并提问:"怎样才能把图片上白色背景去掉,如果想随意地改变图片的位置,该怎么做呢?你会改变图片的大小吗? "(要去掉图片上白色的背景,利用"图片"工具条中的设置透明色就可以了:要随意地移动图片,只需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而调整图片的大小可以选中图片,然后调节图片四周的控制块就OK了)
第三步,插入文字:想不想给爸爸写上祝福的话呀?那快来"写"上文字吧。
小组讨论:文字如何"写"上去呢?我提示:试试"绘图"工具条中的"文本框"工具。学生讨论尝试"设置文本框格式"。
最后调整好图片与周围文字的位置,图形与周围文字之间的位置。可设置多种环绕方式等。并提示学生阅读P19-P20页的内容。
在第三个环节,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以及提供的素材,尝试设计一张送给爸爸的贺卡,要求图文并茂,并在学生创作同时,通过教师机时刻观注学生的进度,并随时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即时表扬,对出现问题且不能解决的组给予及时的指导,确保每组学生都能及时完成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教师机收集学生作品,并将所有作品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评出其中较好的作品,在这个环节中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体协作和自我创新。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好的作品的点评,让学生掌握贺卡的创作方法,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如何在贺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使知识得到升华。
说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首先,范例教学的策略运用无疑是成功的,所有的学生通过分析范例作品和操作演示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对绘图工具中,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都能熟练操作,对图片工具中,图片翻转,大小的调整,对比度。.。.。.的设置都能成功操作。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知识点的掌握中,我常常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来讨论,来探究,来协作觖决,从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处,我也让先完成任务,掌握得好的学生主动成为小老师,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充分体现他们的能力和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一、教学目标
1、网页属性设置
2、插入水平线、字幕、动画、表格
3、理解并掌握超链接的设置
4、遵守道德,负责任的使用和发布网络信息,学会协作。
二、重难点
1、网页属性设置
2、网页基本元素输入
3、理解掌握超链接设置
三、教具准备电子教室课件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
五、说课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
利用极域电子教室给学生展示制作好的网站,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和操作冲动。让学生说说对展示网站的看法并说出网页中重要有哪些网页元素,顺势导入frontpage20xx复习。
2、根据学生指出网页中的网页元素,制定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3、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对照网页内容,自主探究,完成课本内容知识梳理。组织学生能够根据学生内容,自主梳理课程知识内容,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结构。
学生利用学案,对照frontpage练习使用。
六、上机实践
将学生分组进行网页文件的制作,构建良好的竞争氛围。将学生分组,学生推荐小组长。组织学生在完成实践制作,教师随机巡回指导。
根据学生制作效果,选择优秀学生作品展示教学成果。
首先让学生对本小组的作品进行自评,选出本小组自认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互评。
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内容及时进行点评,并进行相关广播演示,优秀作品共享展示。
重点强调网页制作的习惯养成,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信息意识。
七、教学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课复习学习心得。
一、说教材
1、背景分析
华师大版教材十四课到十八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制作一份小报,在这个单元活动中我以 “平安快乐每一天”项目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本课源自华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十四课《开始做小报啦!》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在自己已确定的项目活动中,运用WORD文档中应用“自选图形”工具设计《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框架。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文字处理软件,也了解和体会到制作一份电脑小报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今后的EXCEL等软件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是制作漂亮的小报的开始,也是最为基本的设置框架结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要依据自己的项目活动,把握自己的主题风格,又要有性格的设计和制作自己小报的框架结构,这是最为关键的,融会贯通在整节课的过程之中
2、关于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程标准,信息科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注重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发展思维能动性,同时让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二度创造,将十四课到十八课以 “平安快乐每一天”项目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这节课是“开始做小报啦!”第二课时,设计制作出小报的框架,并对框架图形的线条进行美化处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理解小报制作的方法步骤。
本课教学设计,采用“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明确任务,构思框架——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展示评价,经验交流”教学流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对样例板报的“时光倒流”的演示,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板报制作的步骤,也让看似复杂的板报制作变得简单易操作,提起学生参与的极大兴趣,为后边的教学作了铺垫。
(2)、明确任务,构思做法
要让学生清楚明白本节课的活动主题和任务,才能引导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最终掌握正确的方法技能,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本课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让学生思考并绘制“框架构思图”,引导学生构思小报框架制作所要采取的具体做法,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避免了活动时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3)、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框架设计制作活动正式开始了,这一环节中,学生将根据构思的框架图在WORD中实现,他们将发现采取行动时会遇到种种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此时学生会很迫切地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求知欲将会膨胀开来,这正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利用这一点,我引导学生利用“小帮手”文件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掌握新知,利用新本领来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
(4)、展示评价,经验交流
最终学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
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价提倡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自评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评价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调整,通过互评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对待他人的学习成果,自评和互评既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交流活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梳理板报制作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比较并说出电子板报与手绘板报之间的区别,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梳理知识技能的能力。
本课的设计特色是:将问题预设在板报框架设计制作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会受好奇、好强心理的影响下以及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关于教学策略
本课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民主、宽松、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寓知识技能于快乐的学习活动之中,在主体性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1、 示范演示法——通过对样例板报的制作进行“时光倒流”的演示,使板报制作的步骤变得清晰和简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 自主学习法——通过事先制作的“小帮手”文件,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3、尝试法——在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探究到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地思维和动手能力。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如果这些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没起到预期的作用时,应及时发现问题,抓住典型,以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分析,大胆尝试。
二、说目标(全面描述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课教学目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设置了学生在35分钟的教学中能够达到的短期学习行为与实际效果的具体目标,也为今后的可持继发展作了铺垫。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学生能够达到的层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兴趣与情感的主线在与知识技能这条线紧紧缠绕交织呈现的时候,价值观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知识与技能:
1、能知道小报的基本构成要素。
2、能应用自选图形工具创作图形。
3、能对绘制的自选图形的线条进行效果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1、能在设计制作小报的过程中,理解小报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2、能借助于帮助文件的学习,尝试自主探索发现新知,掌握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小报框架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也感受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求生方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报制作的简单步骤以及WORD软件中“自选图形”工具的合理应用。
难点:合理选择自选图形中的图形进行版面布局。
【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件自学法、讨论法、比较法。
学法:自主学习、尝试操作法。
本设计能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握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破。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小报制作的简单步骤以及WORD软件中“自选图形”工具的合理应用。
突破过程:通过对样例板报的“时光倒流”的演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小报制作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利用事先为学生准备好的“小帮手”文件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通过实践操作领悟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理解如何合理应用工具栏中的相应工具按钮。
难点:
合理选择自选图形中的图形进行版面布局。
突破过程:借助于事选准备好的“框架构思图”,让学生的实践操作之前先在纸上完成“框架构思图”的绘制,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做到在操作时目标明确,不再盲目地选择一些不太合理的自选图形。
三、说学情
本课主要内容是在自己已确定的项目活动中,运用WORD文档中应用“自选图形”工具设计《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框架,在上一节的课中,学生们已经了解制作一份小报的过程,确立了自己小组的主题项目活动,对word菜单栏有所了解,能打开指定的文件,能按要求保存文件,具备插入自选图形的操作技能,此外,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的网站学习与了解了很多安全小常识及急救小常识,具备把自己所学的常识和朋友与家人分享的欲望和想法,制作一份主题为《紧急求生知多少》电子小报的建议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学生对计算机的常规操作有所了解,但由于课时数有限,导致学生的在这方面的能力素养还很欠缺,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依赖性较强,遇到困难往往出现束手无策的现象。本学期的教学特别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遇到困难不放弃的主观学习意识。
通过前面画图软件的学习后,对软件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家庭因素(家中早已拥有电脑),一个一个班级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分成上、中、下三层,而中下层的同学居多,在教学设计时要尽量做到三者兼顾,本课的“小帮手”文件就是为解决这种困难的一种尝试。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具学具准备
a、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教师上课用的PPT演示文稿。
b、学生学件:本课供学生自主学习用的学件是利用FLASH软件配合屏幕录制软件制作而成,简单直观,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故将其命名为“小帮手”。
c、网络教室等:通过网络教室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学生演示操作及教师必要的讲解演示以及学生需要用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递。
2、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教师引出话题:上一阶段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关于求生小常识的文字资料。并且,要求每一个小组从中至少选择4篇短文。现在请各小组长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选择了哪些内容?
各小组的小组长及时回应。向全班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对前期的项目活动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为本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铺垫。】
2、揭示课题。
提出想法:也许有同学会问,那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呢?
及时回应:我们要用WORD来设计制作一份《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
出示初始课题:《紧急求生知多少》——设计制作小报
【设计意图:在不经意的谈话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明白接下来要进行的活动内容。】
3、出示小报样例。
师:电子小报该怎么来制作呢?这里有一张制作好的电子小报,我们一起来看看。
幻3:样例
学生看样例
【设计意图:通过样例的展示,让学生对电子板报有初步的认识。】
二、明确任务,构思框架
1、理解板报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引出:大家一定很想看看这份小报是怎么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那就让时间倒流,一起去看个究竟吧!请睁大眼睛仔细观察!
教师演示“时间倒流”
学生观看“时间倒流”,从而理解板报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倒流”,将复杂的板报制作过程变得简单可操作,增加学生动手的信心,勾起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欲望,并且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并能说出板报制作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现在大家一定知道制作小报的步骤了,来说说看,该怎么做?
学生回应老师的提问,尝试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小报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定主题、选内容;整体构思设计框架;美化框架;填入文字;整体效果修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首先让学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其次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小报制作的知识。】
2、明确任务:设计制作《紧急求生知多少》的板报框架。
教师及时引导提问:那么这一次我们定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应教师的提问:是《紧急求生知多少》。
明确任务:内容大家也选好了,接下来就要进行小报整体的构思,设计并美化框架。
出示完整的课题:《紧急求生知多少》——设计制作小报框架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与提示,明确已经完成的步骤和本堂课要完成的步骤】
3、完成“框架构思图”。
提出要求:仔细思考一下小报的整体构思,先请你完成“框架构思图”。
学生绘制“框架构思图”。
【设计意图:借助“框架构思图”,帮助学生进行小报框架的整体构思,使学生有“先动脑,再动手”的行为习惯,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准备,也为接下来的框架设计制作做准备。】
三、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1、按要求打开指定的文件(已进行页面设置处理,但没有任何内容)。
教师请学生打开桌面上名叫“模板”的文件。
学生打开“模板”文件。
教师进行解释:“模板”文件是一张空白页面,需要你在上面进行设计制作。
2、提出设计制作框架时的注意点和小要求。
出示小报框架设计制作的要求,并让学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经历读一读的过程后,对制作要求心中有数,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
提出小报框架设计制作要注意的地方。
出示四幅小报框架,让学生进行比较和评价,说出理由。
提醒:希望大家在制作过程也要注意。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四个案例,较直观地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3、根据“框架构思图”,利用“自选图形”工具在打开的文件中绘制构思的框架图。
4、问题:如何美化这些框架图形?
根据要求在进行制作过程中,自然会遇到问题:如何美化框架图形?
5、引导学生利用“小帮手”文件进行自学,探究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提出疑问:如果在进行美化处理时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课堂习惯以及课件中的提示得出回应:打开桌面上的“小帮手”文件,它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帮助文件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掌握新知,利用新本领来解决问题。】
6、按要求最终完成任务并做好相应的保存。
【设计意图:培养及时保存文件的好习惯】
四、展示评价,经验交流
1、成果展示,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小报框架制作得怎么样了呢?谁愿意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自愿展示。
打开自愿展示的学生作品。
评一评:
出示评价引导语:从整体效果看____,理由是______。在技术应用方面___,理由是______。我还觉得______。
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通过自评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评价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调整,通过互评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对待他人的学习成果,自评和互评既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引导语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出思绪,说出相关的内容。】
2、交流在设计制作板报框架过程中学到的经验和方法。
说一说:在设计制作板报框架过程中,我学到了_______。我还知道了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的本领,梳理本课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
3、谈谈设计制作电子小报与手绘小报的区别。
比一比:
设计制作电子小报与手绘小报的区别在于:
电子小报________
手绘小报________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两者的区别:电子小报快、整齐、易修改、不会画也能制作,手绘小报不快、字写不齐、难修改、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但较随心所欲。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制作板报的方法之间的比较,更深一步地了解他们的特性,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应用所学本领以及常用软件的合理应用。】
4、小结
回顾与小结:
跟据小报制作的步骤,现在我们完成了几步,下一次我们要完成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语:
真想看看大家最终完成后的作品呀!
l 说教材
1. 说教学内容、对象
《旅游计划书》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2. 说教学作用地位
本节课是教材中探索网络奥秘单元章节中的第四课,从学生认识网络以来,大部分时间对网络的应用基本停留在找找文章,图片,玩游戏,聊天等方面,这样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网络只有这些用处的印象。实际上网络上可以做很多事情,本课通过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撰写旅游计划书的形式,继续让学生感受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3. 说教学目标
《旅游计划书》以设计、撰写旅游计划书为主线,通过上网查询天气、列车航班时刻表、景点介绍和食宿地点等资料,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进一步熟练搜索网上资料的操作技巧。基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注意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
了解一份旅游计划书该有哪几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学会撰写简单的旅游计划书。
【能力目标】
通过上网查询天气,列车航班时刻表,景点介绍和食宿地点等资料,进一步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资料的方法。
【情感目标】
在上网查找天气,交通,食宿等资料及撰写旅游计划书的过程中,体会网络的方便,快捷,并形成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学习,娱乐的意识。
4.说教学重、难点及课前准备
重点:根据网络搜索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
难点:撰写合理,可行的旅游计划书。
课前准备:学生秋游的照片,旅游公司的“旅游行程安排表”,参考网站。
l 说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小组分工协作的方法,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接近生活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由易到难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撰写旅游计划书涉及天气,交通,行程安排,食宿等方面,内容较多,为了能让学生圆满完成任务,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任务驱动——分工协作”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小组分工,团结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比较法、演示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收集、传递和融合。
l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情境感知;揭示课题——了解概念;明确地点——分工协作;设计计划——观摩评价;归纳总结”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揭示课题
课的开头,以课件展示学生本学期秋游的照片来引入,再由秋游自然地过渡到旅游。接着老师提问几位学生,“今年暑假谁有去旅游?”,“具体的旅游线路你还能给大伙说说吗?”。学生回答,老师再问,“跟着旅行团出去旅游,是不是所有景点你都喜欢呢?”,答案是否定的,引出自己设计旅游线路,自驾游。揭示课题:旅游计划书(板书)。
[ 通过课件演示生活中学生秋游的照片,让学生感知,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第二个环节:了解概念;明确地点
什么是旅游计划书,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旅游公司的旅游计划书。
旅游计划书一般包括:列车航班安排,景点介绍,食宿安排,天气,携带物品提醒等(板书)。
讲完旅游计划书的概念,教师引导六年级学生不久大家马上要毕业了,建议利用寒假时间同学结伴在家长的陪同下组织自驾游,课堂上四人为小组,自驾旅游,旅游地点小组讨论决定。
[本环节是本课的基础保障,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旅游计划书,还要让其知道旅游计划书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同时,四人小组,自驾旅游要明确旅游的地点,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个环节:分工协作;撰写计划
明确了小组旅游的目的地,教师开始进行小组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组长,负责撰写旅游计划书;交通顾问, 负责列车航班安排查询;景点顾问,负责查询景点介绍;生活顾问,负责提供食宿安排,天气,物品携带提醒等。
板书设计如下:
旅游计划书
列车航班安排 ——————————————交通顾问
景点介绍 ——————————————景点顾问
食宿安排
天气 ————————————生活顾问
携带物品提醒等
分工完毕,教师出示任务,并分发到学生电脑桌面:
撰写一份简单旅游计划书,格式参考如下:
XX之行旅游计划书
旅游携带物品温馨提醒:
旅游行程安排:
景点介绍:
说明:携带物品中携带衣物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情况及时提醒,气象情况可以从网络查找当地气象预报得知。
行程安排中要写明使用什么交通工具,食宿情况,一天的行程要合理。
学生开始操作。
整个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解决两个重点:
一是根据网络搜索关于旅游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教师教学演示的方法,给予学生技术支持。
二是合理安排计划。可以通过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将好的小组中的当天行程安排展示给学生欣赏,对比学习。
同时对于设计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将准备的参考网站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获取网络上面的信息。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部分,任务是课堂的“灵魂”,在这个环节中我抛出一个任务,学生小组分工,明确职责,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关注弱势群体,采用分层教学,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板书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既明确了旅游计划书的内容,又明确了小组分工。]
第四个环节:观摩评价;归纳总结
课的最后,我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旅游计划书,看一看,评一评,你觉得这次旅游安排的合理,可行吗?并预祝今年寒假大家有一次快乐的旅行。
[在教法上用"观摩--评价--总结理论"方式,让学生学会求知,动眼观察、欣赏、评析;动脑思考、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l 总结
本节课我本着“源于网络,用于生活”的原则,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习小组,给他们多一些求知,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网络的体验。正如百度的广告词说的那样,“有事,百度一下!”,网络在我们身边,生活无限精彩。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为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三章电子表格第四节“函数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编写的目的就是通过Excel电子表格实例中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四个函数的使用,让学生能够利用函数独立完成简单表格的数据计算。本节在Excel这一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Excel的核心内容之一。函数是进行表格数据计算最方便、有效的工具,也是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
1、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结构。
2、学生掌握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感。
教学重点: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函数的使用。
教学难点:函数通用格式及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在讲授过程中,如果仅讲授理论知识和例子中的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觉得过于沉闷、无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解决与自己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功能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因此,我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以演示教学法、合作练习法、提问引入法为辅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课堂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中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学法指导: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文字处理基础,但是对于表格的处理可以说还比较陌生。我们的职责并不仅仅要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要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针对学生都比较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使用函数对本班“期中考试成绩表”的进行相关计算。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学生合作交流,计算自己的考试成绩这一学习过程,再加上其它一些课堂练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到了电子表格中函数的用途。
四、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
“期中考试结束了,同学们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吗?成绩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利用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期中考试成绩表”,让同学们利用刚学过的公式法来计算自己成绩的总分,同学们的积极性一定很高!都会忙着去算!但此问题用公式去做会让学生感觉到比较麻烦。利用这一点,教师总结: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用公式去做,写起来比较麻烦,并且容易出错,引出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完成计算,可以避免这样的麻烦。由此引出课题——函数的使用。
2、新课
提出函数之后,简单描述函数的概念,主要强调一下函数的结构:例如“=SUM(nuber1:nuber2)”,并进行解释。同时让学生注意:(参数的格式要严格;符号要用英文符号,以避免出错。)
活动一(SUM):向同学演示一下求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这个函数去计算一下自己的成绩!并和公式法比较一下哪一个更简单。(教师巡视)
完成之后教师提问:这么多同学的成绩能不能利用自动填充功能简化重复的求和操作?
有些学生会想到利用填充柄进行相对引用填充!这样复习一下EXCEL中的重要工具——填充柄。
活动二(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 问题:不用手写能否求和呢?学生可能感到很惊呀?这时教师提出用EXCEL中的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求和更方便快捷。同时给同学们演示使用方法,然后让同学们去体验一下。(教师巡视)通过实践和比较,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自动求和与粘贴函数的使用方法更方便快捷。
活动三(AVERAGE):教师介绍学生操作,求平均值函数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与SUM函数完全相同。并布置任务;打开“期中考试成绩表”请在工作表下面加入“科目总分”及“科目平均分”两项,并且用刚学到的SUM和AVERAGE求出来!也可使用粘贴函数,但要提醒学生注意选择数据区域的问题。让学生去体验AVERAGE的用法同SUM函数一样,同学之间可以交流,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学生操作时教师到下面巡视。
操作中一些同学在用AVERAGE求学科平均时,可能把总分也包括进去。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强调如何更正,并给学生们演示。这样,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学生们会认识到区域选择的重要性。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错误改正,让他们体验自己错在了哪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活动四(MAM与MIN):教师介绍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分别是MAX和MIN。并布置任务:在“期中考试成绩表”下面添加“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利用两个函数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次学生在实践计算过程中会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注意到区域的正确选择,计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从而掌握求最大值函数和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3、课堂练习。
让学生打开准备好的“第一次月考成绩表”,让学生观察并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所有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学科最高分。看谁算的最快!算出成绩之后同刚才计算的期中考试成绩表比较一下!你的成绩进步了吗?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到常用的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能力提高
教师展示“期中考试成绩表”,并提问:
(1)你能按同学的总分排序吗?
(2)你能根据示例算出其他科目的及格人数和优生人数吗?
你能解决上述问题吗?组织同学们讨论。
之后教师演示解决办法。
教师寄语:Excel给我们提供了十几类不同计算类型的内部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不同的数据计算,对于更多的函数要想学精,还需要专业的学习,初中阶段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今后深入学习。
5、小结及作业
回顾本课所学 讨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这两次成绩的计算、分析、比较,你有什么打算?
教师总结并布置任务: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四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关键是函数的结构的数据区域的选择一定要正确。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完成成绩表的输入、格式化及计算等工作。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 函数的使用
一、求和函数
1、函数格式:=函数(nuber1:nuber2)
2、使用SUM函数
3、使用自动求和粘贴函数
二、求平均值函数
三、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数
六、教学评价
Excel函数的使用内容较多,比较抽象,操作比较复杂,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还比较困难。但只要把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多使用就能掌握熟练,上课时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这方面还要注意,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学生,要真情流露,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五册第10课《认识十二生肖》。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初步认识PowerPoint,学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教材共安排有七课,分别是《我的小名片》、《让我的小名片更美》、《把我的相片放到名片里》、《认识12生肖》、《我们也要登月球》、《登上月球看一看》、《超级链接我也会》。《认识十二生肖》是这个内容的第四课。
课文编排采用任务驱动式,使学生在完成十二生肖图的过程中,掌握二个学习目标:1、能根据需要插入水平或竖排文本框。2、会设置文本框格式,美化修饰文本框。
本课的教学重点:自主探究设置文本框格式,美化修饰文本框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Word的文字处理、编辑排版、修饰的初步知识。再通过前面三课的学习,同学们主要认识了PowerPoint的各部分名称,了解掌握文本框的基本使用方法,会修改文本框中文字的属性,会应用设计模板美化幻灯片,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使用图片工具栏处理图片。
三、教学目的: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人的研究专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本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1、能在PowerPoint中根据需要插入文本框,会设置文本框格式,并结合学生本人的喜好,自主美化修饰文本框。
2、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学习、实践中充分享受“我能行”的体验与快乐。
3、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尝试等实践活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机房计算机维护、整理、调试。确保计算机及教学管理软件的正常使用。
2、自制上课所要的展示课件(12生肖图)及供学生使用的“12生肖。ppt”、“校园风光。ppt”文件
3、课前分发学生使用的文件到学生机桌面。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以卡通版的十二生肖图片展示吸引学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十二生肖图。设计这样情境的意图是以可爱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今天的任务。
(二)探索与实践:
1、打开“12生肖。ppt”文件,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调整图片。
2、课件出示探究任务:在每个生肖图片下输入它的名字,并在右面输入竖排标题。
前几课了解过文本框的初步使用,因此,我提出“你会给他加上名字吗?”请两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怎样做,让全体同学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使用菜单命令插入文本框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尝试还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
让学生演示(或课件展示)WORD中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工具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3、让学生尝试并交流在PowerPoint中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通过前面的复习旧知,让学生在PowerPoint中产生知识迁移。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让全体同学都能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工具。
4、练习在每个生肖图片下输入它的名字,并在右面输入竖排标题。小组内互帮互助、合作学习
5、展示设置了文本框格式的十二生肖图,你知道怎样美化文本框吗?
6、想想我们是怎样的?
请同学在WORD中演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
7、学生尝试修饰美化标题(设置文本框格式)。
三种帮助手段:A、教材的阅读。B、组内同学的帮助。C、其他同学屏幕演示及教师的指点。
这个环节复习旧知,让学生举一反三,尝试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巩固旧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
8、展示学生初步美化成果,鼓励学生进一步美化。
教师请尝试成功的同学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下自己的尝试,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看看哪种效果你最喜欢,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此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老师巡查课堂,帮助操作困难的学生掌握方法,肯定每一个同学们的成功!
(三)展示评价:
小组内同学互相欣赏制作的十二生肖图。推荐一幅进行全班展示。
教师利用演示功能将各组推荐的学生作品转播到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评价。
请学生进行评价时,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说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追求的目标。教师同时予以积极的引导与评价。
(四)课后实践:
下课并不是学习的结束,因此,我设计了课后实践,让有兴趣的同学进行课后实践。
提供了“校园风光。ppt”,让学生给自己校园的景物用文本框加上说明,加上标题,并加以适当的修饰,制作校园风光图。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布置了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书本上的课后实践。
六、教学理念:
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带着制作十二生肖图的任务去学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任务。体现新课标学习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
2、采用“技能迁移式”教学法。在学习使用word的基础上学习使用PowerPoint时,有许多操作都是类似的。我设计让学生复习word中插入文本框和设置自选图形格式,让学生自主使用前面学习的方法去尝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技能的迁移。
3、采用“鼓励创造式”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创造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个性特点。充分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在情感方面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而促进更进一步的学习。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以上只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种设计。课堂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每一位同学更是一个个充满个性的鲜活主体。在课堂上,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美化自己的十二生肖图,实现对“四自”目标的培养。
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