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关于“石钟山”
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课文听读、美读 正音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说明: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课文整体把握(归纳各节要点)
结构小结: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第1段大意: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大意:
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第2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字词句分析
(一)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相关字词: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三))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相关字词:
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因此
(四)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五、总结:
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六、教后感
作者邮箱:
[1]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冏,把握通过记游捐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重点: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寘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写作背景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四、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游石钟山。
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六、全文分析
1、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
明确:
特点: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
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
原因: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2、“噌味”与“窾坎镗鞯”有什么不同?作者反复写声源有何意图?
明确:
“噌昡”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窾坎镗鞯”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作者反复写声源是为了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
3、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
明确:
①“余笑而不信也”
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这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近乎“权威”。而他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故他“笑而不信”。
②“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璧下”后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酃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③“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沧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明确: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褡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
明确:
《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
6、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明确:
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七、中心思想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笑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八、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九、补充资料
记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通过叙事、写景、状物、写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核舟记》《病梅馆记》。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十、总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布置作业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课后训练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查)余尤疑之(更加)
B.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说出来)有大石当中流(处在)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空中而多窍(孔,洞)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汝识之乎(认识)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磬”,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器具,它们各有不同的形制。磬是用玉或石制成;钟是由饶发展演化而来的,由铜或铁制成。
B.“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官名;水军,兵种之一;船夫;水手。本文中的“水师”是最后一种意思。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郦道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如洪钟”,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与苏迈夜乘小舟来到石钟山,看到旁边侧立千尺的绝壁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夜间乘小船来到绝壁下,听到了山上栖息的鹘鸟“________________”的惊叫声,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声音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图。
(7)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有几个原因:一是郦道元看到和听到的大概和苏轼一样,“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
(8)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9)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10)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考,敲,击。B项,言,用文字记载。D项,识,知道。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的能力。D项,赴:古义,奔向、前往,为某事奔走或投身某种事业;今义,到(某处)去。
3、答案:B
解析:“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有些皇帝在位期间,会有几个年号。
4、答案:(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人常疑之;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5)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6)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7)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8)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0)古之人不余欺也
【文本解读】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深夜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素养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3.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
4.鼓励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学习重难点】
鉴赏艺术特色,学习科学态度。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又字和仲,号,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4.解题
①石钟山,
②记,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磬()桴()铿()硿()
鹘()磔()噌()吰()罅()
窾()镗()鞳()射()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
(第一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请概括段意:
(第二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请概括段意:
(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请概括段意:
【思考2】把握内容,分析作用
1.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思考3】把握情感态度
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4】鉴赏手法
1.作为游记,苏轼对夜游石钟山情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其运用的表达技巧。
【思考5】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并简要分析。
【思考6】深度探究
1.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2.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思考7】对比阅读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问题:试概括本文观点。
四、明晰主旨
五、拓展阅读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问题: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六、素材积累—苏轼名句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6.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7.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着心里,你唤做眉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七、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答案
一、1.子瞻,东坡居士,苏黄,苏辛
4.解题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磬(qìng)桴(fú)铿(kēng)硿(kōng)
鹘(hú)磔(zhé)噌(chēng)吰(hóng)罅(xià)
窾(kuǎn)镗(tāng)鞳(tà)射(yì)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
(第一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靠近)深潭,微风鼓(激荡,掀动)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即使)大风浪不能鸣(使……发出声响)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才)访(访求)其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得双石于潭上,扣(敲打)而聆(聆听)之,南声函胡(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北音清越(清脆悠扬),桴(鼓槌)止响腾(传播),余韵(余音)徐歇(慢慢消失)。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石之铿然(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命名),何哉?
请概括段意: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往、到)临汝,而长子迈将赴(赴任、就职)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拿着)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敲打)之,硿硿焉。余固(本来)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鸟鸣声)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有人)曰此鹳鹤也。余方(正)心动(内心惊恐)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形容钟鼓的声音)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裂缝),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江河水流中央),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窟窿),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之声,与向(先前)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知道)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钟名)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请概括段意: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浅陋的人)乃(竟,竟然)以斧斤考击(敲打)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请概括段意: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思考2】
1.明确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2.明确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具体原因:
人物原因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讲述太简略、不会表达叹惜
李渤、士大夫、陋者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讥笑
【思考3】
1.明确(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2)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思考4】
1.明确(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2)运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镗鞳”等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且所用拟声词都是联绵词,韵律和谐。
【思考5】明确①结构独特。全文夹叙夹议又不同于一般游记,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②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
③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④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
【思考6】
1.明确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2.明确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思考7】明确
①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②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四、明确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五、明确
(1)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
(2)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
(3)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4)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5)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石 钟 山 记
苏轼
[教学目标 ]
1、 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 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
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板书:
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
(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子的序号。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文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②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③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④。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⑤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⑦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 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②扣,通“叩”,敲击,敲打。③桴(fú):鼓槌。④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⑤噌(chēng )吰( hóng ):形容声音洪亮。⑥罅(xià ):裂缝。⑦窾(kuǎn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它简要记述了全国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B.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如“丁丑”。
C.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奖善行,称为谥或谥号,如周景王、魏庄子。
D.公元前520xx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声,写得十分出色。
B.文章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D.作者在和儿子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的缘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参考答案
4.A【解析】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的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
5.C【解析】谥号用以褒贬善恶,不只褒奖善行。
6.C【解析】先写出了“栖鹘”之名,写水“大声发于水上”。
7、(1)郦道元认为(此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译出“临”“鼓”“搏”各1分,大意2分)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己认为得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译出“陋”“考”“实”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像要扑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磔的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文章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
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
(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
(3)让学生学以致用。
(4)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学习目标
能够通过作品学习认识到苏轼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和存在的不足;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探究苏轼身上的可贵精神及对我们的教益;
分析苏、李实地考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知识资源准备从学过的游记散文中,知道一般游记的特点;
阅读李渤的《辨石钟山记》及罗洪先、俞樾等短文资料。
方法技能准备有一点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知道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主要学习问题设计
问题1:《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问题2: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3:为什么苏轼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
主要学习活动与步骤
活动一活动任务整合感知文章,比照本文与以前学过的游记作品的不同。
问题引领《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主要步骤
导入新课
1.《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一般游记重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怀;
本文重在叙事议论,缘事明理。
2.《石钟山记》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单地疏理一下思路。
明确:
第一段——疑命名之说:探游之因
第二段——探命名之实:冒险夜探
第三段——拓命名之义:缘事明理
笑而不信寺僧扣石——探险动因
三笑为线笑谓迈曰得名之由——探险悟名
讥笑李渤浅陋臆断——探险思考
活动二活动任务合作学习:研讨苏轼实地考察的价值。
问题引领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主要步骤
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班级交流分享。
3.教师总结:
①勇于质疑,大胆挑战
②注重实践,小心求证
③切忌妄断,实事求是
④吃苦耐劳,才有收获
⑤透过表象,总结规律
活动三活动任务延伸探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必须深入、全面探究
问题引领为什么苏轼和李渤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
主要步骤
1.李渤是如何考察石钟山的?如何理解苏轼的'“目见耳闻”?
讨论、分析
①李渤能对郦元之说提出质疑,并且亲赴石钟山考证,身历其境,以目见之,以耳闻之,当是“目见耳闻”。(苏轼另有他意)
②苏轼认为“目见耳闻”应该是要做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停留于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的认识。苏轼在其文论中一向强调要对生活进行直接观察和实践。
2.为什么苏轼和李渤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①季节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
②白天与夜晚、晴天与阴天、风霜雨雪可能都有不同
③囿于“声音论”的影响
④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3.苏、李实地考察却不能探究命名的原因,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
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①跳出前人思维的窠臼,多角度看问题
②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深入调查研究
③分辨真伪,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④真理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谁都不可能拥有绝对的真理。
4.苏轼实地考察却“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是否影响《石钟山记》的地位和价值呢?
①不是科学论文,不能以科学的标准来评判。
②作者不畏艰难实地考察的精神值得学习。
③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一般的客观规律。
刘克庄:“坡公此记:议沦,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方苞:“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
刘大櫆:“文章妙趣洋溢行间。坡公第一首记文。”
吕留良:“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
学习成果(作业)
就本文学习的诸多启迪,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习作。
后续教学预习(非必须填写)
教学反思《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记,与一般的游记在内容与写法上有较大的差异,更多以叙事和议论为主,阐明目见耳闻对于客观真理认知的重要性,本节课确立两个目标,一个是能够通过作品学习认识到苏轼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和存在的不足,这是立足课本本身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个是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个以课本为媒介,进一步拓展学生思辨能力的问题。所以前一个目标重在从课文的解读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辨,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能力要求所在;同时“记”这种文体,也一直是高考文言二所考查的主要对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材料内涵、主旨、手法以及分析、评价等,让我校这样层次的学生在心里多少灌输一些高考的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人以问题为抓手,设计了三个问题,《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苏轼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第一个问题紧承上节课课文的词、句、语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来,对内容和思路进行梳理,这也是为后面的问题解决做铺垫;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正面去理解,发掘和学校苏轼身上所蕴含的可贵精神和人格品质;第三个问题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并从中能学习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逐步分析,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加深拓展。同时三个问题贯穿一节课能是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把握有度,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至于分散游离。
当然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还不是很熟悉,思维的能力与层次还很有欠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讨论的程度还很肤浅,回答问题还是不够流畅,只能靠教师反复提示诱导才能顺利地完成各个环节。
故此针对设低层次的学生而言,设计的问题还是很浅显一些,力求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出问题可能更好一些。
学习要点
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反馈练习
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横线的词。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兹;
(4)濒流庶峰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1)蕴含(2)沿袭(3)这(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时安排: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三、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 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作业:
1、学案中的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
3、翻译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