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静夜思》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本诗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景物和想到的事情,表达了诗人李白身在异乡,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课文分成四个环节去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学习。首先是设疑揭题;接着让学生初读古诗,感知课文;然后进行细读感悟;最后指导学生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下面来说说《静夜思》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静、夜、思”等10个生字,会写“头、乡、是”3个生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在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你们有留意过天上的月亮吗?你认为它美不美?你想对它说什么?面对如此美的月亮,唐朝诗人李白在观赏时却满脸的忧愁,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观月后写的诗——《静夜思》(板题,读题,释题:思,思念、想念)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又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就应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乐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授新课前,我用了四个问句:你们有留意过天上的月亮吗?你认为它美不美?你想对它说些什么?面对如此美的月亮,唐朝诗人李白在观赏时却是满脸的忧愁,为什么呢?接着我让孩子们边欣赏课件中皎洁的月亮,边思考这四个简单的问题,逐步引导他们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使他们对课文产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课件演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们自由找搭档进行自学古诗,要求学生们自读课文,找出诗中出现的生字,认读,和搭档一起解决识字任务,并把古诗读通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收获了友谊。)
三、细读感悟,理解诗意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请生分析)
2、李白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这让他想起了什么?(家乡的亲人)“霜”说明了什么?(月亮的洁白明亮,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指导朗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个句子(速度稍慢,要抑扬顿挫)。(配乐朗读)
4、讨论:远在他乡的李白这时最思念的是什么?(课件演示)
5、小组合作交流。
6、学习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⑴、指名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⑵、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⑶、李白有思念家乡的亲人吗?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
⑷、指导朗读。(1.课件演示,学生模仿朗读;2.多种形式朗读。)
7、朗读全文,有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8、指导朗读,熟读至背诵,体会诗人热爱家乡,想念亲人的情感。
9、拓展延伸:面对着皎洁的明月,你想到了什么?会做些什么呢?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仍然把学习古诗的重点放在朗读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风采,令其他学生都很羡慕,从而带动其他同学也愿意站起来读。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我还利用多媒体的平台,把古诗的意境展现出来,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更加愿意去吟诵古诗。还通过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完成学习的任务,读中感悟,感悟中去读。)
四、识字教学
(一)出示要求会认的字“静、夜、思”等10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多种形式认读)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头、乡、是”3个字,认读。
2、说一说你的识记方法,和同桌交流。
3、口头组词。
4、指导书写。
(识字是朗读的前提基础,只有把生字学好,才能把课文朗读好,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生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将生字与音节打乱,“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生愿意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就向同桌请教,再不行的话就跟着老师认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当然,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来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请识字的学生当小老师,教那些不认识字的同学。让认字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去选择小老师。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读字、一起读书。还利用课件的演示,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要求书写的生字,把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大家评议,共同参与,一起进步。)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明显的增强。
教学总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
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3、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说给别人听。
4、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情分析:
现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比较重视的,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的幼儿教育或是家庭教育中,已经学会背诵多首古诗,其中又数《静夜思》最熟悉。再者,这首古诗诗句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重点:
知景、悟情,积累语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会认读生字,会书写“目、耳”。
2、会通过看图帮助理解诗句,体会当时的思乡意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3、初步学会由看到而联想到,进行想像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
一、揭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都说会背)
2、齐读。
3、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吗?举手表示。想不想每个人都会背这首诗,会讲这首诗的故事?
二、分层教学。
1、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2、分层次交流: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
三、知景、悟情、吟诵。
1、播放课件。
(1)观察并说说当时诗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2)那么古诗当中哪一句是描写我们看到的环境的。联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图理解。
(3)诗人李白看着眼前的月光,他想起了什么?
(4)把李白的思乡之情用诗句表达出来,就是哪一句?联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图理解。
(5)看,诗人多了不起,用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字就把自己远在异地他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古诗。
2、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那当时你为什么会想起他?(触景生情)
3、当时大诗人李白远在他乡异地,低头凝视屋内银白的月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沉浸在深深的思念之中。播放课件,吟诵古诗。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生字卡片认读,请生观察“光、霜、乡”的拼音有什么特别?渗透古诗押韵的特点。
2、分句认读诗句,指名四生读好拿着诗句排顺序。
3、齐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板书)
4、大家学得这么好,靠的是你们认真看,认真听,认真想,对吗?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的“目和耳”。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2)、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学生练写。
(3)、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1、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2、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背诵古诗。
2、会观察夜晚的星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别人听。
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中一张照片让小朋友想起了自己远在异国他乡的妈妈……大诗人李白看到皎洁的月光,也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小朋友,让我们再来和李白一起,做一回思乡之人。朗诵古诗。
2、拓展说话:那小朋友来看看这副夜景,(播放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凄凉、很伤感的感觉)
3、看书中插图,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很美好、很美丽的感觉)
小组内说――指名说。
(从说中,孩子们学会了即使是同样的夜晚,只要景物不同,所产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
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自己认读、认记“头和米”,师范写,生练写。
2、复习四个生字,选择生字,找朋友扩词。
三、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闯关游戏:
第一关:我会读。(领读生字。)
第二关:我会背。(开展背诵竞赛。)
第三关:我知道。(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小组内比赛,选出获胜者,再由各获胜者进行比赛。)
四、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
背诵《静夜思》,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
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
英英学古诗
三、解释课题,教题中生字。
1、“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ing”,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shi”。(领读课题两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初读指导。
1、看图。
(1)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
(2)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情况叫做对话。
2、自学课文。
(1)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标点符号读正确。
(5)分段指名读、齐读。
(6)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
3、再读课文。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五、指导读好古诗。
(出示古诗内容):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齐读。
过渡:下一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导入新课。5.《静夜思》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从“”可以看出。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认识生字“望”。(边做动作边识记)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用上“什么好像什么”的句式。
(3)简介古诗创作背景,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解释“举头”“低头”。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四、教写生字“低”“故”“乡”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乡”的两个撇折基本对齐)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巡视检查。
[教学板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再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设计概说]
识字教学是重头戏,识字教学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兴趣,组织游戏,引领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识字。
学古诗,读更是重中之重,以读为本,有层次的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读为武器,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说、想、议、思、演”融入其中,让课堂情思绵绵,书声琅琅,精彩连连!
[教学内容]
识字,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攵”
2、读古诗,感知诗意,初步体会诗中美好的意境。
3、朗读诗歌,想象情景,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4、背诵诗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从朗读古诗中,悟诗意,品诗境,想画面。
[教学准备]
《静夜思》的配乐朗诵录音,(条件不允许则无需准备)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引发期待。
1、师说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进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边说边比划)聪明的孩子们,你能说出谜底吗?
2、生猜谜语,说谜底
3、师:对,就是夜空中的月儿,你喜欢月儿吗?喜欢它的什么?
4、生各抒己见。
5、是呀,明亮的月儿,谁都很喜欢。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谈月儿,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应尤其重视兴趣的激发。)
6、古时候有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他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呢,他也喜欢月亮,在一个安静的月夜里,他望着月儿,写下了一首诗,孩子们想看看他的这首诗吗?
7、揭题,板书课题:静夜思,相机指导学生认识“静、夜”两个生字(读音节,组词)
8、读题,引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看看李白爷爷这位诗仙笔下的月亮。
(设计意图:以谈话,即介绍李白简单的生平资料,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诗的期待心理)
二、初读识字,游戏巩固。
1、范读古诗(或播放录音)
2、自由读诗歌,圈出诗中的生字以及不认识的字,老师提示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自主识字
①一生读拼音,评一评。
②同桌互相拼读生字。
③小老师带读。
④齐读
⑤开火车认读音节。
⑥生字开花,你会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吗?(组词)
⑦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
⑧生发言,师引导,渗透识记方法,如:
△加一加:青十争=静广+木=床
△编口诀:大字肩上加两点,右腿儿也跟着点一点(头)
△“故”引导学生认识偏旁“攵”,说说在平时生活中,还见过哪个字也有“攵”旁。
4、游戏增趣,巩固生字
①师:大诗仙李白爷爷还准备了一些仙桃,想让孩子们跳一跳,摘下自己最喜欢的桃儿尝一尝呢?出示生字卡片(桃子状)。
②贴在小黑板上(课前准备好)
③你认识哪个词语朋友,那它身后的小桃儿就属于你了。
④摘仙桃游戏,学生摘,读,其他同学跟着认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孩子们眼前枯燥的几个汉字生动起来呢?我以“摘仙桃”的游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学习兴趣,在自主、快乐中巩固生字,提高实效,突破重点)
三、三读古诗,感知诗意。
1、师:要读好这首诗呀,老师为你们设置三个站,你敢挑战吗?相信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
2、第一站读正确
①师:读对每一个字,你有信心吗?
②生读,评
③再读,评析。(随机应变,到位了就可以)
3、第二站读流利
①师:读书可不能结巴,要像河里的水一样通畅就更好了。
②生读,评
4、第三站挑战老师
①师:孩子们,你们已经不错了,要是能超过老师,那就更了不起了。
②师范读(有感情地吟诗,提醒孩子们古人是怎么吟诗的)
③生挑战,评比,说说谁读得好。
④指导,齐读
(设计意图:以挑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三读古诗,在读中增趣,在读中不着痕迹的感知诗意)
四、议、想、读、演,品诗情画意。
1、看背景图,对照古诗,说一说图上的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的诗意,生发言,师小结,随文巩固识字“举”
3、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住在别人家乡的李白爷爷想到了什么呢?你猜一猜,议一议。
4、结合最后一句诗,引导学生体会李白爷爷的思乡之情,想象他的心情。
5、指导朗读,师:看着如霜的月光,身在外地的李白爷爷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啊!指导学生读慢些,齐读。
6、演一演,李白可是诗仙呀,谁愿意当回仙人,来演一演他,读读这首诗,读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一生读,
(设计意图;在“说、议、想、读、演”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7、指导背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①师:古诗是我们中国最灿烂的文化,孩子们,你一定要认真学古诗,多背背古诗。
②看看谁记性最好,一学就可以背出来,试着去背背吧!
③展示,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不去积累,则是一件憾事,从小应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的习惯)
五、书写指导,身先士卒。
1、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现,李白爷爷在天上也一定会夸你们了,读书写字也是我们该做的,下面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字写得好。
2、范写,提示要点,如“头”最后一笔是点。
3、生描红,临写
4、展示佳作,评,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5、结课
作业设计:
1、我会背把《静夜思》背给家人或伙伴听
2、我会写写课文中的四个汉字
3、我会读,再找找李白爷爷的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明月霜
望月思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 、床 、望、乡 ”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心”。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齐读,读后正音。
四、创设情景,感受诗意。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马思聪的《静夜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让他快点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五、写字练习,学写7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拓展活动
1欣赏学唱《静夜思》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2.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李白写的另外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诗文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诗文赏析:
《静夜思》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觉得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皎月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净。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这对于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细致而深曲,但却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
活动目标
1. 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 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 喜欢学习古诗。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活动 :
1. 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 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 首诗, 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 ?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 听了诗后有 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 ?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 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 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 回家, 都很想念 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 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注意: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反思:
《静夜思》的歌词是一首深受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唐诗,语言流畅,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又意蕴深远。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给学生 了把握、体会、想象与 的 空间。它的旋律古朴、典雅,那低沉的、似吟似唱的旋律风格与诗歌 得天衣无缝。但它采用的昆曲的音调,演唱时要求的戏曲的行腔韵味等,又 现代的孩子能轻易把握好的。
整堂课 划船律动──熄灯欣赏──演唱歌曲──绘画 《静夜思》,都一直在 学生寻找思念的感觉。音乐在渲染着气氛,我的语言柔和,表情 亲切但不带微笑,学生们很安静, 在想象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离开很远时,到底会是 样的心情。 生活中的体验 了她们演唱时的情感,也 地拓展了课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