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我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短文。文章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新颖,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晒、飘”等14个生字,会写“冷、冰、江”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冷风、江河、坏事、平常。学习新偏旁小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字、写字,了解水的特性和用处。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呀?(播放水的视频)

2、提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是什么》(板书),全班齐读课题。

3、质疑激趣: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吧?此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出疑问)“我”指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先标出来,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

2、检查自学情况。

(1)、下面的字你都认识吗?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想办法认识它们。

晒飘浮傍冷珠硬雹溪奔洋舞灾坏

(2)、出示字词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以下生字的读音。

翘舌音:晒珠后鼻音:傍冷硬洋前鼻音:奔平舌音:灾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4、朗读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

2、交流时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效果怎样?

雹晒飘浮冷硬洋这些字可以用熟字加部件的方法识字,并联系实际说说部首的意思。

3、给这些生字组词。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学生拼读字音并给这些生字组词。

2、学生分析识记生字的字形。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冷:左右结构,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令”字。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右边“令”字最后一笔点不要漏掉。

江:左右结构,与水有关,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字。

坏: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右边是个“不”字。

极:左高右低,与熟字“级”比较识记。

常:认识“小”头,指导学生写好带小字头的常字,与“党”字比较识记。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讲评学生的书写。

五、朗读全文。

1、和同桌一起合作读课文。

2、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条谜语,看看你们能猜到谜底吗?

(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2)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3)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

2、这三条谜语的谜底都是水,课前咱们收集了许多有关水的资料,现在咱们互相交流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水的资料)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是什么》这篇课文,这里的“我”指的是谁?(水)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水会变化吗?会变成什么呢?

2、水的魔力无穷,通过读课文你知道它能有多少种变化?你认为最难理解的变化是什么?(水能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3、学生交流难理解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评价。

(1)“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是怎么一回事?

请学生看课件后解释:水在太阳下晒,慢慢地变成了一股热气,往空中升腾。这就是水被蒸发了变成了汽。这些汽升到空中,大家在空中集合在一起,连成一片就形成了云。

(2)用自己的话说说,水汽是怎样变成云的?你们所看见过的“云”有几种颜色?

(3)这些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如果碰到冷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讨论什么是雪?雪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是怎样形成的?

4、指导朗读,读中要体会意思,读出感情。

5、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6、刚才大家朗读了水的变化,现在大家来填一填。

我会变,变成,变成,变成……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水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朗读第三自然段后回答。(池子、小溪、江河和海洋)

2、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联系生活经验想象水的不同形态,来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是怎样的情景?

4、同学们,这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都是谁才会做的/(人)对,这是我们把水当作人来写。大家能不能把水的调皮、可爱读出来呢?

5、指导朗读。(教师给予评价)

水在池子里是怎样睡觉的?(池子是静悄悄的,水面上没有一丝波纹,明晃晃的池子就像一面大镜子,水好像睡得又香又甜。)水散步的时候,慢悠悠的向前流淌,请你们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和温和,在江河里奔跑,流速快,在海洋里跳舞、唱歌。要读出水的汹涌澎湃的气势,语调稍强。

6、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播放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的录像,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2、联系实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教师给予评价反馈)

水做的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水做的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3、课文是怎样说水的利弊的?(教师指导学生读文)

4、“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这里是写水的什么?“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管住水,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感悟到人的本领最大,能叫水听从人的指挥,为人类造福。)

5、指导学生朗读。

水做好事与做坏事的口气要不同,读做好事时是对水充满了赞美,读做坏事时对水要充满厌恶。

6、齐读、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齐读第五自然段。

1、最后一个问句要读得亲切,表现出水天真活泼的情态。

2、读后一起说,我是什么?(水)

(五)、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

水是奇妙的,是大自然的精灵,人类可少不了水,让我们珍惜,爱护身边的水资源吧!特别是我们小朋友要节约用水!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知道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成语接龙,日积月累

每天五条,日积月累,增加学生词语量。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老师读《我是什么》(生笑),想知道我是什么吗?(想)请跟老师走进课文,看看我到底是什么?

1、按老师要求,自由读课文

教师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通句子;不隔字,不拖音。

2、标出自然段

教师提醒自然段的标志:开头空二格,标准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同桌合作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要求学生用横线画出词语并把生字圈起来。

小组内自学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小老师领读,老师并正音。

师生共同学习生字,按偏旁归类识字,拓展延伸同偏旁的字。

4、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真读一、二自然段,找一找书中有哪些句子写水会变?

2.“我”又是怎么打扮出自己,它给自己准备了什么衣服呢?

3.师:同学们看,“我”会变,变成汽,变成云,还会变什么呢?(会变成雨,雹子,雪)

4、“我”能做什么呢?

说说“我”还会做哪些好事、坏事?理解“帮助”与“灾害”都有哪些?

5、“我”是什么?(揭题)

五、课堂小结。

《我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1、出示问题:

⑴ 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⑵ 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2、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3、交流学习方法

⑴ 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⑵ 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⑶ 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⑷ 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⑸ 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⑴ 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⑵ 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⑶ 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⑷ 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指导书写“灾”“害”两个字。

2、借助图片、动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读课文,读出水的神奇。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借助图片画面,了解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雨点儿》,课文告诉我们,读——

课件出示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师:咱们还学过一篇课文,叫《雪孩子》,雪孩子为救火中的小兔,自己却融化了,雪孩子到哪里去了?一起读——

课件出示

它飞到了天空,化成了一朵白云。

3.师:你看,融化后的雪飞到天空会变成云,云里又会落下雨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亲密多么奇妙啊!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呀?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设计意图】利用对熟知的课文《雨点儿》和《雪孩子》两篇课文中的句子朗读,引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4.板书课题,提示“我”的书写,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师:“我”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把书翻到144页,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猜,“我”是什么?遇到不认识的字大家可以看看拼音,实在有困难你可以举手示意一下老师。下面就自己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

2.师:大家一起来告诉老师,“我”是什么?

预设: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我”就是水。(课件出示水的图片)它特别想听一听我们班小朋友读课文的情况,这样吧,你们推荐一位朗读能手,好吗?

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点评。

3.读第4段,注意提醒读准课文中9个生字。采取同桌合作读一读的方法。教师提示要求(先相互读,有读错的马上帮助改正,如果他全读对了,你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如果两个人都有困难呢,就再请教请教树叶上的拼音。)

4.请学生认读段里隐藏的生字词,结合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词。

课件出示第四段中的生词,引导学生归类识字。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比较集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换一换、比一比、顺口溜、猜谜语、小儿歌,词语巧搭配”等方法进行归类识字。

三、读文,感悟

1.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真了不起,生字最多的一段话你们都读对了。水娃娃向我们发出邀请,去它那神奇的世界,世界,去看看它那各种各样神奇看它那奇妙的变化,首先出现的会是哪一种变化呢?

课件出示云变化的图片。

2.教师陈述云的变化,激发学生对云的认识,引出对文本的朗读。

课件出示

3.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师: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云穿上哪种衣服呢?

预设1

生:红色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红色很漂亮

师:你们知道吗,红色的云不光颜色漂亮,名字也特别好听呢。早上披上红袍叫朝霞,傍晚披上红袍就叫晚霞。多好听的名字啊!

指生读读披红袍的部分,读出喜欢来。

预设2

生:我喜欢云穿白衣服。

师:为什么?

生:很漂亮。

生:天空很明亮

师:是的,我们可以出去郊游了,那你们就读读白衣服的这句话吧。

生: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

师:有喜欢黑衣服的吗?

预设3

生:穿上黑衣服就要下雨了,让我感觉非常凉快。

师:你能联系天气来说理由,真棒!就请你读读这句话吧。

生: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师:谁还喜欢这句话?为什么?

生;穿黑衣服下雨后,让树木长的更快。

师:那你来读读,生读

生:穿黑衣服下雨后还能看见彩虹。

4.师:看来,不论是哪种颜色的衣服,它都有一种独特的美。而这些衣服还不断地变化着,又让我们觉得云是那样的美丽,你能美美地读好这句话吗?

5.教师范读指导。(生读、齐读)

6.练习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

设计意图:结合儿童的心理感知特点,由图片到文本,逐步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渗透了知识,训练了说话。

7.师:漂亮的云是怎么由水变化来的呢?

预设

生读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师:原来这样,真神奇啊!

水娃娃不但会变成云,还可以变成什么呢?咱们继续读课文。

(生自由读第二段)

8.学生交流谁还能变化成什么。教师随机板书。

(生齐读第二段)

四、感悟拓展,说话练习

1.读描写雨的句子,说出雨的样子和从天上下来的动作词语。

课件出示“雨”的图片。

师:调皮的水娃娃遇冷变成了雨,还唱起了欢快的歌,多美妙的声音!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滴雨点,你想落到哪里?为什么?

预设

生:树叶上,可以让大树长大。

生:田野上,可以让禾苗变绿。

生:我想回到水里。

生:我想去有花的地方,让花变得更红更漂亮。

生:我想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长出红的花绿的草。

2.师:看来每滴雨点想去的地方不一样,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那就带着你自己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吧。

(生自由读)(齐读)

3.师:比起温和的雨点,雹子就没有那么可爱了,近几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冰雹雷雨天气(课件出示雹子图片,让学生认识雹子。)再出示课件,引问:雹子过后将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你从图片中看见了什么?

预设

生:车子被雹子打坏了。

生:蔬菜的茎被折断了。

生:好像发生大灾难一样。

生:枣子没成熟就被打下来了,多可惜啊。

师:雹子的破坏力可真大啊。你能把写雹子的话读好吗?

(生读)

师:你发现了吗?雹子是怎么下来的?

生:打下来的。

师:你加上动作再读读,好吗?

(生读)

师:怎么识记“雹”这个字呢?联系语文园地四

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课件出示

师:雹子的危害太大了,幸好,这样可怕的天气发生的次数很少。换一种心情,咱们还是跟着水娃娃一起变成小雪花吧。到了冬天,读——

课件出示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师:雪花是飘下来的,咱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将水的变化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图片和想象,引导学生说话练习。

四、小结课文,指导生字

1.课件练习(师:水娃娃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有信心吗?好,把书合上,看大屏幕)填空三种形态的动词

师:水娃娃的介绍,用词可真准确,三个不一样的动作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变化,雨——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到最后还会变成水的模样呢。水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现在你明白,雪孩子为什么能化成云,云里为什么能落下雨了吧?不过,要想真正认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们还得去它的家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这些,大家可以在下节课再学习。现在到了我们写字的时候了,看大屏幕,熟悉吗?打打招呼——“灾”“害”,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什么,你发现了吗?

2.教师指导正确书写“灾” 和“害”指导写字姿势

3. 叫学生板演生字,点评

五、布置作业

1.课下和同学交流交流,水娃娃还有哪些变化?

2.认真读一读课文,了解水娃娃的脾气,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下来。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第三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四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水的不同形态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3、让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谜语和水对人类的贡献及破坏的资料。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硬:韵母是后鼻音,不要读成yìn。

散:多音字,在本课读sàn,不读sǎn。“散”的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助:翘舌音,不要读成zù。第五笔是“提”,不是“横”。

冲:翘舌音,不要读成cōnɡ。

灾:平舌音,不要读成zhāi。

2、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帮:三个部件要写紧凑。

硬:左窄右宽,石字旁要写小一些。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三)词句教学

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比较多,“温和、硬”两个词,可用找反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飘浮”,可用图或课件帮助理解;“灾害、散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本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一个长句。教学时,让学生明白“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是同时存在的,而不是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跑到那里。

(四)朗读指导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可以用对比的语调表达出“我”的“温和”与“暴躁”。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第三题的目的是巩固、积累和运用词语。先读,把每个字音读准;再写,要求写得正确、工整、整洁;两个带点的词语是生活中常用的,让学生口头造句,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第四题,老师可以联系煮饭、烧水、吃雪糕等日常生活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进行说写练习。

(六)扩展活动

开主题班会。题目“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想一想:“我”是什么?

(二)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提问:“我”变成了什么?引导学生知道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又变成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晚霞”。

2、学习第二自然段,提问:“我”在什么情况下又变成了什么?让学生知道云因受冷变成雨,有时也变成“雹子”,到了冬天,变成“雪”。

3、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会”这些拟人化的词,使学生了解这是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4、学习第四自然段,提问:“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使学生知道水对人类既做出了贡献,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害。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四)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练习说话。

1、练习用“温和”、“帮助”说句子。

2、联系日常生活,说说水在变的例子。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课文。学生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因为课文里的知识是他们感兴趣的,想了解的,这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如何抓住这点,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我采取了一些教学手段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魔术激趣,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特点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和抓住"水"是会变化的一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在导入时,我特意说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小魔术师就是"水"。

二,紧扣主线,朗读感悟

学习课件时,首先抓住中心句"我会变"。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老师参与到我会变"云",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投映画面,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不同形态,从而使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朝霞与晚霞"。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难免留下遗憾。整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时间的把握也不够充分,此外,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不敢放手勇于让学生尝试,没有给学生太多思考的空间。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没”是多音字),认读5个字。

(2)会用同音字和形近字组词语。

2、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它给人们既带来好处,又带来灾害。

3、情感目标: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它给人们既带来好处,又带来灾害。

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大卡片、生字小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们知道吗?今天我特意带来了我的好朋友,想认识它吗?如果你想结识我这个会变朋友,那可要认真的读一读课文了,也许他就藏在课文里呢!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课文(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自己小声读读课文,读书的时候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读生字、词语

大家读得非常认真,那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吗?

(1)认读生字

① 指一指、认一认文中生字

② 和同桌相互检查读音

(2)生字读得好,词语也能读好,对吗?

教师出示词卡学生读

3、二读课文:

词语读得真不错,在文章中遇到它们,你也要能读好,那咱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把课文读通顺。

4、三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订正,同桌一起读,听听你同桌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的通顺吗?

5、教师范读:

大家读书的兴致真高,老师都想读一读了,可以吗?师范读。

6、你喜欢哪一段,找出来好好练一练。(生练读)展示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我这个朋友还真不客气,初次见面就给大家提了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练读课题。引入下一课学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新

1、 复习字词

2、 上节课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位新朋友,它想让咱们猜猜它是什么?(板:我是什么)小朋友你猜到了吗?(水)师:水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特点,你觉得哪些词比较合适?

(调皮、怪、本领高强、很柔、力量很大……)

3、小朋友形容得多恰当,你们知道吗,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变” 。(板:变)到底他能变成什么呢?赶快去课文中读一读,找一找吧!

(二)研读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和同桌说一说,他能变成什么?

3、 他究竟变成什么了呢?指名回答——指导朗读。(根据学生所说课件出示)

4、 有关它的这些变化,你最想知道什么?

A、 随学生的质疑演示相关的内容。

B、 进行观察说话。

C、 指导朗读。

①变成汽。

②变成云:

l 他的变化真奇特,就象在进行时装表演。(演示课件:云)

你瞧,我穿上白色的衣服人们旧叫我白云。你也学着我的样子来演一演,说一说。(乌云、朝霞、晚霞、彩霞)

l 天空云彩绚丽多姿,描绘着美丽而奇妙的画卷。你能读出这样的神奇变化吗?自己先练一练。(出示课件)

l 指名读,指导朗读

③变成雨。 出示朗读句子“……变成水珠落下来。”

④变成雹子。 “……变成小硬球打下来。”

⑤变成雪。 “……变成小花朵飘下来。”

5、配上动作表演朗读一、二段。

6、他还会变成什么呢?(冰、霜……)

(三)品读第3自然段:

1、他不仅本领高强,会变成各种形态,而且他无处不在,还喜欢四海为家,,五湖四海都留有他的足迹,你瞧——

A、 引读第三段,课件展示相应内容。

B、 出示第三段课文内容,标出:池子、睡觉、小溪、散步、江河、奔驰、海洋、唱歌、跳舞、开大会

C、 细细读,用心体会带点字,聪明的孩子你发现什么了?(点拨:课件演示、你不觉得这词用得非常准确吗?)

D、小结:课文的作者非常会用词,总是能抓住特点准确用词,池子里的水平静,如同睡觉;小溪里的水流不急,就称他在散步,说不定还边散步边观赏周围的美景;江河里的水急,像马儿在奔驰;海洋,浪花好象在唱歌,跳舞,开大会。写得真有趣。

2、指导朗读。指名、表演、齐读

(四)研读第4自然段:

1、用“变”来形容水的特点太恰当不过了,在不同的环境,他都善于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不仅如此,他的脾气也时好时坏,很善变。

2、快速读,找出表明水脾气善变的两个词语。(温和、暴躁)

想象说话:温和时他会怎样?暴躁时他又会怎样?(说,观看有关图片)

3、结合你看到的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他的温和和暴躁你能读出来吗?

5、 自由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评读。

6、 理解“种种”,包括那些措施和方法?

(五)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抓住水善变的特点,听水全方位介绍了自己。包括:水的形态,水的住处和水的脾气。课文中是水自己来介绍的,而其实水还想给大家出一道题,敢接受吗?他想请大家帮他来介绍。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介绍。注意“我”应该改为“他或水”。

(生准备,进行复述练习)

2、课外知识

水,是万物之本。来,读一读有关水的知识。

3、你还想知道什么?或想说些什么? 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个朋友,如果你还想更多的了解他,课后可以找一些关于水的谜语和小文章,大家一起学习。下课。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7

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本课的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一、多种形式朗读,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今天有一位学习伙伴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它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它是谁呢?(板书课题)请大家小声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好吗?

(课开始设置一个悬念,学生的心紧紧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谁,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功,与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互为呼应。)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然后,想一想:学习伙伴是谁?(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勾勒出不懂的词、句,记不明白的问题。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师对难点字音及轻声音节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创新识字。

(老师出示课件:我巧记: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器)。水大好发电(淹)。禾苗的家(稼)。家里***(灾)。闯了大祸一只脚踢三球,一脚踢到树上头(躁)。学生猜字谜,并自编字谜。如:学生说:下雨天吃包子(雹),太阳在西边(晒)通过这个环节增加识字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4、以读促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朗读课文后,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极小极小是什么意思?汽为什么会变成云?为什么雪是在冬天下,不在夏天下呢?雹子是什么?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解答。(a师问:通过读文,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b师梳理、归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学网站:现在进入小读者网页,根据提示来学习,我的变化,我的脾气,我在哪里,自学完后,小组内交换意见,再推荐汇报。)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思考理解感悟,把阅读心理过程外化,学生经历:提出问――分析问――解决问的完整训练,主体地位凸现。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尝试

1、利用全文动画来突破难点,激发兴趣。

(1)学生讨论云变成雨、雹子、雪的过程后。通过动画演示雨、雹子、雪形成过程,给学生直观感性的认识。(适当点拨向学生解释雹子是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数出现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随雷阵雨出现。冰雹给农作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大冰雹对人、畜、建筑物也会造成危害。)

(2)揭示谜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汽在空中会变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又会变成雨、雹子、雪。由此可见,云、雨、雹子、雪都是由什么变成的?(水汽)

(3)小节:其实,我们刚才所认识的云、雨、雹子、雪都是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2、进入专题网站水,生命之源,拓展知识,揭示水的利与弊。

(1)学生进入专题网站,选择感兴趣的知识读,引导学生把兴趣点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2)联系实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

在教学中用电脑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感性知识,通过专题网站,拓宽知识面,使学生既能一边学课文,又能一边了解到平时生活中不能看见,或不能理解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识,丰富形象思维。课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1、引导启发:诵读本文,会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是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到了空中飘浮,变成云,遇冷凝结,或成雨、雹、雪,落在地面,就在家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要完全降伏它,还需要人们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假如你是一滴水,你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

2、学生在校园BBS中就上述话题留言。

信息技术适时、适度、有效的运用是本课教学的亮点,利用网络提供资源,丰富了学习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效益。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8

课文《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文章脉络清晰,第一人称的写法令人倍感亲切,在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小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在执教这一段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一)小组合作,读词组句。

在引导同学充沛朗读这段话之后,我布置同学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6个词语卡片(“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落”、“打”、“飘”),先指名小朋友们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试着把这6个词语拼组成3个句子。并布置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拼组。由于同学熟读了课文,对词句已有初步感知,小朋友们大都能准确地按上下排列的顺序排列出“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

(二)感知句意,调整句序。

同学组好句子之后,我掌握契机地问道:“这里面有三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小朋友们不由地脱口而出:“落、打、飘。”我又接着问到:“那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问题一出小朋友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但不一会便有人跃跃欲试地嚷嚷道:“不能,不能。”并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身的理由: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打下来;花朵很轻,当然是飘下来;而水珠自然是落下来了。

而这时我又故做疑惑状说道:“听大家这一说,仔细地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位置好像有点不妥,能不能重新调整一下顺序呢?讲出你的理由来。”小朋友们一下子又被难住了,但马上有又一个个喜形于色:“我知道了!”“我也看出来了!”接着开始动手调整三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又一个个争着向我和同学们讲自身的发现,说调整的理由。一个小组汇报:“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时有的轻有的重,我们组是依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的:第一句是‘花朵飘下来’,第二句是‘小水珠落下来’,第三句是‘小硬球打下来’。”另一个小组汇报:“我们组是依照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最先落下来,小花朵最轻,当然是最后飘下来。”但大家都能通过对“落”、“打”、“飘”这三个动词不同意义的感知而作出判断的。

(三)朗读感悟,想象情境。

同学读词组句,又按自身地理解重新修改了课文,可这时我又出一招:“同学们已经重新排列了这些句子,且理由都非常充沛,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自身出色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感受它们下落时的轻重快慢呢?”同学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又再次被激活,一个个又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并都在“飘”、“落”、“打”这三个字的读音处置上做文章,反复尝试,相互提示,如有的同学将“飘”读得轻而长,将“打”读得重而促,我检查上也进一步提醒同学:“小花朵飘得还不够轻不够慢。”“小硬球还应该打得再重些。”最后,我又让同学把这些句子放回原文中去读整段话。同学们在交流朗读时的感受和互相评议时,有的说:“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眼前像是真的有千千万万朵雪花在空中飘舞。”有的说:“我听ххх同学朗读这一句时,眼前也像在放电影:无数的雹子像子弹一样打在地面上和我们的脸上,硬硬的,凉凉的,蹦蹦跳跳的,真好玩!”

(四)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可能的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身,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同学,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但同时也激活了同学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他人表达或展示出自身的感受。使同学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

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同学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