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彩池》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有关五彩池特点的录像或课件;让学生去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或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谈话:谁来告诉大家以前到哪儿游览过,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自己的见闻。

2、导入:老师真羡慕你们,我们要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去观赏一下那里的美景佳画。

板书课题,齐读。

二、汇报交流,初读课文

1、组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或查阅的资料,告诉你的小组同学,通过资料,你对五彩池有了哪些认识,印象如何?

2、指名畅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师生及时点评鼓励。

3、通过课前收集和查阅资料,同学们已经对五彩池产生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同学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课文,争取尽快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检查初读情况:(1)读字卡,检查字音。(2)读句段,检查课文。

三、略读课文,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用稍快的速度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的五彩池与你课前认识的五彩池异同之处有哪些?课文描写的五彩池留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

2、再请同学们略读课文,边读边搜寻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看谁是读书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下,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读书时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疑点,不要漫无边际地乱提一气。

四、读书解疑,深化认识

看得出,同学们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它的神奇与美丽表现在哪里呢?它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呢?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再来切身感受一下吧。

(一)学习“五彩池的特点”。

1、文章的`哪些内容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标注重点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阅读,仔细体会,想一想这些句子描写了五彩池哪些方面的特点。

学生自学。

2、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指名谈收获或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及时课件出示本段相关的句子,全体一齐参与,共同朗读、体会美丽的词句,在反复的不同形式的美读过程中,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这期间,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倍增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来学第三自然段。学后汇报交流感受,然后美读,深化认识。

4、小结:听了大家的朗读交流,老师的脑海中不由的出现了一幅画面(课件出示配有舒缓音乐的五彩池录像画面),谁能给这幅画面配乐朗读一下?

指名配乐朗读。

听后指名谈感受: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五彩池的成因”。

1、五彩池为什么如此美丽而神奇呢?我们都为此而疑惑。文章的哪部分内容能为我们揭开疑团?请同学们去仔细阅读第四自然段,一句一句地读,看看到底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2、指名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概括出四个方面的成因。

3、课件演示五彩池成因画面,使学生直观感受阳光的折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五彩池的成因。

五、整合全文,升华感情

1、“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请结合刚才的课文学习,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再次质疑:课文学到这儿,大家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吗?

学生若提出问题,可请学生解答,做到资源共享。

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七、课外拓展,自选作业

1、文章语言优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尝试实验:自己或合作创造条件,利用阳光折射原理,做一做五彩池的成因试验。并把实验的过程记述下来。

彩池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能背诵第二自然段,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五彩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的一篇描写自然景观兼以说明的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作者抓住了水池的数量、大小、深浅、形状和池水瑰丽多彩的特点,具体形象地描绘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表达了“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时必须使品味文中那瑰丽的文字,借助那跳动的文字,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感受那景观之神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五彩池》给你留下的印象吗?(美丽、神奇)

师:是啊,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而作者更是妙笔生花,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再现了出来。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口味、欣赏。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三、品读课文,领悟奇美

1、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交流感悟,读出美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抓住漫山遍野、大大小小这两个词语体会到水池数量很多。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理解比喻的含义,从而体会水池很美。生听师范读,想像画面。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很奇特。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形状?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圈一圈表示颜色的词,想一想这些颜色怎样搭配的?然后谈一谈读后的体会。

想一想还会有哪些颜色,又会怎样搭配?

重点词语:“咖啡色”“柠檬黄”“湖蓝色”“橄榄绿”得出结论(美丽)

(2)圈一圈方位的词,

重点词语:“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句子有:“有的水池只有一种颜色,有的一个水池呈现多种色彩”。(色彩多、神奇)

(3)指导朗读

四、协作学习,探究美因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小结成因:

(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五、欣赏品味,体悟情感。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

六、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师:五彩池这么美丽、神奇。请你为五彩池写一句广告词,希望更多的人去欣赏五彩池的美丽,感受它的神奇。

《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3、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

2、了解五彩池的水颜色各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天上有瑶池,我们大自然中也有美不胜收的五彩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彩池》。

五彩池海拔3900米,是黄龙景点处,是位于黄龙最上端的钙化彩池群,共有 693个钙池,宛如五彩珍珠镶嵌在原始森林中,被誉为“人间瑶池”。距入口4166米。这里,青山吐翠,海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宝鼎巍然屹立在眼前,漫步池边,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彩池宛如盛满了各色五彩颜料的水彩板,蓝绿、海蓝、浅蓝等等,艳丽奇绝。仿佛仙人撒落在群山之中的翡翠,诡谲奇幻,被誉为“黄龙”的眼睛,是黄龙沟景区的精华所在。

通过昨天我们初读课文,学生回答。五彩池有什么特点?

美丽、神奇

二、实施过程

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神奇的五彩池

同学小声读第二自然段,用铅笔标注,你看出五彩池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说说你写的是什么?

1. 数量非常多。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这里满山坡的的五彩池却多得数不清。

满山坡、多得数不清。

2. 大大小小深浅不一

大的面积将近70平方米,水深近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我们一间教室有三十多平方米,大的就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而小的?菜碟有多大,大家比划一下。可以看出池子的大小个不一样。

除了大小不一样,池子的深浅也不一样。

3.玲珑多姿,形状各异

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恰似盛开的荷花„„

(1)作者在写五彩池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比喻的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可以看出什么?

(2)还有哪里看出形状特别多。

那同学们想象一下,池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像,有的像„„

(3)你头脑中出现了怎么的画面?请你说一说

出示图片,学生感受,感受五彩池的玲珑多姿

学生指名读

4.除了五彩池形状各异,还有最美丽的是什么?

(1)你从哪句话中看出美丽的

站在山上向下望,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白、绿、紫、蓝等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

你怎么感觉到美丽了?

(2)漫山遍野,什么意思?查字典?从书上找出一句话解释漫山遍野。 闪耀着红、黄、白、绿、紫、蓝等各种颜色。

(3)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五彩池怎么样?

(4)感受五彩池的美丽。边读边感受

5.但更令人惊奇的是什么?

(1)水来自同一溪流,可每池的水各不相同,都有什么颜色呀?请你画下来。 像天一样的蓝,像柠檬一样的黄,像橄榄一样的绿,这样描写颜色既准确又生动,你还能说出一些类似的词语吗?

(2)虽然有这么多的颜色,但是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却又跟普通的清水一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

为什么?读读课文中的话。

运用了一句比喻的方法,当阳光照上去,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回来,显现出各种美丽的颜色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原因有三点:①池底长着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②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石粉;③阳光射到地底,石笋就将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颜色。)

6.面对这一派奇异的自然风光,作者情不自禁地深深赞叹:“美啊,黄龙的五彩池!”

你觉得为什么这个池子叫做五彩池?

三、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五彩池的怎样的景色?

学生做导游介绍一下五彩池

四、板书

五彩池

多得数不清

美丽 大小深浅不一

玲珑多姿 抒发作者喜爱五彩池,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神奇 五颜六色的池水

《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传说昆仑山有个瑶池,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池水有各种颜色,非常美;而在人间,的确有像瑶池一样美的地方——五彩池。(板书课题13五彩池)

2、师:你们想知道五彩池到底有多美?请读第13课。(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①画生字词,将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找出描写五彩池样子的句子(用括号)

2、重点提醒多音字读音。在本课应该读:

哄读(hǒng)折读(zhé)藏读(cáng)

三、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同桌讨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课文的记叙顺序。(先写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接着描绘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最后介绍池水颜色变化的原因。)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自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2、找出能概括出五彩池特点的一个词(神奇)。

3、美读第一自然段。

师问:读自然段时,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要读出瑶池美丽及向往之情)指名读。

板书:瑶池、我、夏天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那么,这么美的五彩池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来读,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①这段第一句话介绍了五彩池什么特点?

(板书:晴朗、漫山遍野、大大小小)

②朗读好第二句比喻句,体会五彩池的晶莹耀眼的美(板书:无数、各种不同颜色)

③正确找出五彩池的深度怎样,第三句。

(板书:大:小:深:浅:)

④第四句是怎样描写五彩池有哪些形状的?。

(板书:形状有像??有像??)

2、讨论:这个自然段介绍了五彩池的哪几个方面特点,同桌说一说,老师巡视。

3、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要读出通顺流畅。

(有学生来读)

4、讨论省略号的内容。

(让学生来说这些五彩池还有什么形状)

六、朗读巩固

看黑板的板书词语提示,集体再来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七、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个,大小和深浅。你们要想知道五彩池里的水是怎样变化的,就回去找一找资料和继续读完这篇课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 篇5

执教: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井亚杰

评析:深圳市南山区教科中心 郑明江

师:好了,开始上课了。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了吧

生:知道——《五彩池》

(师板书课题。)

师:别看这个“彩”字不是生字,很多同学容易写错。现在看老师写——要注意它的写法,一竖要与上面的点分开写。

【“彩”字虽然不是生字,但是老师不拘泥教材,时刻以学生实际出发,把此字当作重点,让孩子看老师写。体现了“以需要为重点”的教学理念。】

师:谁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选这一课来上吗?

生:因为这篇课文很美。

生:因为老师想找一个最美的课文。(众笑)

生:因为五彩池太神奇了,老师想让我们与听课的老师去旅游一下。

师:多会说话呀。的确,五彩池不仅美而且很神奇。看来你课前预习得不错,你能告诉大家她的神奇和美表现在哪里吗?

生:她的美表现在水池样子很多,水很清,还有神奇的是水的颜色因池子不同而不同。

师:你是个很会学习的孩子,不仅预习得充分,还作了充分发言的准备,回答问题的条理性很不错。

其他同学把课文读够三遍的请举手。

你们和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一致吗?

【看似很老套的一个开篇问题,其实老师别有用意: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猜——为什么选这篇课文?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第一印象总结一下,还激活了课堂气氛。一石三鸟!】

师:大家想不想亲自到五彩池看一看?

生:想。

师:那好。今天老师选了一个录象片段,让大家先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

师:看完了,你觉得是课文写得美还是录象拍的美?

生:录象美

生:课文美

生:都美

师:有三个意见。老师告诉你们呀,认为录象美的将来可以当画家、摄影家,因为你们直觉思维丰富;认为课文美的呀,将来更了不起,可以成为思想家,你们不仅看表面还看内涵;认为都美的,也不错,你们做办公室主任合适,也许是没有勇气表现真实的想法,干脆折中了。(众笑)呵呵,一句笑话呀,大家别当真。无论你认为什么更美,都是好样的,因为你会发现美,都了不起。但老师最欣赏的还是认为文章美的同学。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去了解课文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浓厚的兴趣,这个设计很有匠心】

好了,我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好好读读课文,看谁站起来可以大胆地说,我可以把课文读得比录象还美。

【这个激励措施会大大激发孩子的读书欲】

(生练习读书)

师:好了,谁有这个勇气?

(老师找4个人分别读4个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也有任务,别光听,要想——他们读完后,你要很中肯地评价一下。这样吧,咱们不说读得好不好,用两条标准来评价吧:他是带我们“走近”了五彩池还是“走进”了五彩池

(师板书: 走近 走进)。

大家知道这两个评价的区别吧?

生:知道。“走近”是表示读得不错,让我们接近五彩池了。“走进”是读得很好,让我们进了五彩池。

师:呵呵,把我们读进池子了?

【此类近乎小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中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孩子愿意听,因为课堂气氛的融洽会激活孩子的思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起到了训练学生听、说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生:不是,是进入那个情景了。

师:你很厉害,老师讲过的话你都记得,老师是要求你们读书时候要争取做到进入情景的。好了,你们四位,开始读吧。

【“走近”和“走进”很巧妙地把孩子读书的愿望激发起来了。】

(生分自然段读书。)

师:他们读完了,大家来评一评他们的水平。不过我先要提醒大家一点——做人呀,别太挑剔了,现在他们才是自学了课文,就读到这样的程度,我比较满意了。你评的时候找优点和主要不足就可以了,这时候先别要求太完美,好不好?

【语文课是一个大课堂,随机对学生进行一些品行教育有大雪无痕的效果】

生:我觉得……读得可以,他基本把我们带到了五彩池边上了。

师:你很注意说话的准确性,“基本”用得好。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地好:“一个好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好的语言医生。”我们应该谨记!】

生:我觉得……读得不够,他的语气没有把握好。

师:哪个地方没有把握好?

生:这里:“……”(生读书)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把握?这样吧,你试着来读读吧。

(该生读的很准确)

师:看来你的水平挺高,我们真的要进去了。好了,大家像他这样读一读,他读的比我好!

【“他读的比()我好!”相信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会更有上进心了。】

(生齐读本段)

师:还有吗?

你说吧。

生:我觉得……读得很有感情,但是调子有点怪怪的。

师:我也有同感。大家谁能发现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普遍太高,没有低的地方了。

师:对了,你说到点子上了,声调普遍太高了。老师曾经和你们讲过一句古语“文似看山不喜平。”读书也一样,不管你是低还是高,都要有起伏变化才好。你想,一直用很高的调子,永远不低下来,听众是不是会觉得很累呀?你这样一直把我们吊着多累呀。再说,大家都看过人的心电图吧,把要有曲线起伏的,如果是直线了,就意味着生命结束了。呵呵……记住呀。有生命力的朗读是要起伏有序的。

【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感情的朗读很容易被孩子误解为“把语句读得调子高就是好”,如何进行纠正,这个例子很有实际意义。】

师:(对刚才读书的同学)你明白大家的意思吗?

生:明白了。

师:以后读书时候要注意这一点。你很有激情,这个毛病对你来说好改。

大家读了前四段,其实文章还有一段,就是最后一句话。别小看这一句,作者把他单独列为一段是有深意的。

大家先齐读一遍,我感受一下大家理解这句话没有。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来听听老师这样读:“原来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就在人间。”

有什么区别吗?

生:老师把后面的两个词语顺序颠倒了。

师:你很会听。那么老师这样好还是课文写好呢?

生:(齐)课文好。

师:为什么呀,你们不是平时挺崇拜老师的吗?老师未必就不如作者呀。

生:一样好。

师:呵呵……我们办公室主任又发话了。

(学生都沉默了。)

【可贵的沉默!我们的很多课堂上老师怕“冷场”,孰不知这样的“冷场”有多可贵。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才能够真正体现由“不会”到“会”的生成过程。】

(好一会才有人发言。)

生:老师,我觉得还是课文好。因为你那样是强调了不在天上,课文是强调了就在人间。

师:有点意思了。

生:因为课文主要为了肯定在人间,不是否认在天上。

师:对了,别看就这样换一个顺序,课文的侧重点就不同了,课文是肯定“在人间”,强调五彩池的美;老师那样改就是否认“在天上”,强调天上没有。你们说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侧重哪一点?

生:人间的五彩池。

师:看来呀,老师还是不如作家。大家也看到了,你说我们汉语的魅力大不大呀?

(生笑。)

【相机对孩子进行一点汉语魅力教育,是语文老师的天职,也是激发孩子学好汉语的有效而不耗时的好办法。】

师:好了,抓住了主旨——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板书: 天上

人间)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两个独立的词我板书之后又可以连成一句成语了——天上人间。谁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可以用这个成语说句话吗?

生:杭州西湖的美景就像是天上人间。

深圳欢乐谷对我们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上人间。

课文写的五彩池简直就是天上人间。

师:真不错,证明你学得很认真,也真正理解了这个成语。

【一个巧妙的板书,课堂就成功了一半。】

师:文中说天上是有——瑶池,真有吗?

生:没有,神话故事里面的。

师:你怎么知道神话就表示不一定真实呢?

生:神话是古代人民想象出来的。

师:对了,既然是想象出来的,那不能说是真就有。

那么文章哪一段是写天上瑶池。

生:第一段。

师:(对大家)这一段有不理解的内容吗?

(生浏览一会都摇头)

没有的话我们就不花时间分析了。

【这一部分课文很容易懂,既然孩子理解上没有问题了,就干脆过去了。也许老师设计了这一部分,但还是那句话——一切为了需要!孩子都懂了,为什么还要再费力费时读析?这就是课堂取舍的艺术。】

师:下面我们直接看地下彩池部分。板书:人间——彩池。

有没有发现,老师没有写“五彩池”而就写了“彩池”。这样写准确吗?

生:这样不准确。因为“五”代表数字,不要“五”就表示不了。

生:这样也可以,因为要不要“五”都表示五彩池。

(老师摇头表示不满意答案)

一会有人大悟。争着发言。

生:老师这样写是为了和上面的字数一样,都是四个字。

师:对。这叫对仗。但是老师在讲究对仗的同时更要讲究准确。我的问题是——这样准确吗?

生:准确。老师教过我们,这里的“五”不表示就有五种颜色,是很多颜色的意思。

(众哗然,大悟)

师:真不错,你们很有心。就是这样,很多数字在词语里面或古诗文里面就表示很多或很少,是虚指。你们还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五光十色

生:五颜六色

生:五彩缤纷

师:看来就给“五”较上劲了。

生:还有三教九流

生:七上八下

生:三心二意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生:还有九牛一毛。

师:停停!这个更有代表性了。“九”表示——?

生:多!

师:“一”表示?

生:少!

师:对了。数字不全是表示多的,记住了哦!

【这就是设计的魅力:看似平淡的一处巧问,涉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语文知识点。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素养不愁提高。】

师: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弄明白了。大家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是写这个人间彩池的?

生:3个。

师:看来比较重要。我们仔细了读读看,每个自然段都写了彩池的哪个方面?

想知道答案?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读书。认真自由地读读书,解决这个问题,读后可以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一下。

(生自由读书,讨论。)

【一节好课的标准就是看孩子是不是读书读的多,是否读得兴致盎然。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而是引导孩子用心去读书,高明的老师会引导,会巧引导。】

师:弄明白了吗?谁来谈谈?

生:第二自然段是写池,第三自然段是写水,第四自然段写的是水变色的原因

师:不错,老师按照你说的板书:

师:概括第四自然段的话字数太多了,和前面一样,你有本事用一个字让我板书吗?

生:(迟疑一会)原因

师:快了,就俩字了,选一个,用“原”行吗?

生:(生笑),用“因”

师:好了,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池、水、因。

下面还是要读书。这一次读书要快速浏览,看看文章抓写池抓住了池的什么特点,写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池子的多少、颜色、大小、形状。

师:还不够精练,我要板书这么多很累,减轻一下我的负担。能用最少的字词概括最好。

生:多

师:有这个特点,但不够全面。

生:怪

师:怎么个怪法?

生:很多形状。

师:那不叫怪,怪有点贬义了,那叫——?对了,奇!

(板书:多而奇)

师:现在大家做一件事,拿出笔来,把表现池多而奇的词语划出来。划完后体会一下应该怎么读,然后我再让大家来读。

(生划词,快速练习)

师:好了。我刚才巡视了一下,大家划得都挺准确的,老师相信你读的时候能读好了。来试一试。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了,很聪明,我听出池子的“多”了,因为你们把“漫山遍野”和“大大小小”强调地读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读书时,哪些该重读,哪些该轻读,其实不需老师多讲,我们的孩子没有那么笨!关键是你如何起去引导孩子读,给他信心了,他才会理解你的用心,才会真正去体会和琢磨。这是一个不错的典例。】

师:暂停——这个比喻句没有读好。想想,多美呀:好象是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倒带——感觉一下,再来读。继续。

(生读到最后,老师接着读出 “有像——省略号的!” 生笑)

师:看看,这个符号代表什么?

生:代表还有很多样子。

师:对了,这个省略号不简单呀,还有很多呢?要写呀,还要写很多,但是不能多写了,再写文章就没法刹车了。就把几个有代表性的写出来就好了。快把这个符号标出来。

【小小省略号,老师也把它教的有声有色,别有滋味——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这一段大家读明白没有?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老师,一亩、一丈分别是表示什么呀?

师:老师告诉你,我查了资料,“亩”是中国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相当于666.67平方米。大概相当于我们一个多操场大。

(生哗然——)

师:你觉得大吗?

生:大。

师:错了。看看课文怎么写的?

生:“大的不过一亩。”

师:“不过”是表示小,可不是大。大家一定要联系课文句子的整体理解,别光一想600多平方米很大了呀。看起来有600多平方米很大了,实际看和什么比较了。和江河、大海比较它确实很小了。课文写的是一个池呀,不是写小水坑!

【什么叫语言文字训练?这就是。“不过”不是生词,可是孩子理解没有到位,所以要追一下。学生的空白点就是训练点。这里也很大程度的体现了老师课堂机智。】

再看“丈”,它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老师会换算,现在大家算一下: 1丈等于10尺,1米等于3尺,那么1丈等与多少米?

对了,3米多点。

师:好了,我们再看看写水的这一段。

刚才学习池,大家应该记住怎么学了吧,就用刚才的方法自学讨论写水部分,

(生自学讨论。)

师:开始汇报一下自学所得。水可以用一个什么短语来概括它的特点。(仿照 池:多而奇)

生:变颜色

生:多变化

生:颜色多

生:老师,我觉得也可以用“多而奇”来概括。

师:是吗?说说你的理由来。老师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

生:多可以代表颜色多,奇可以代表很奇妙。

师:多好的孩子呀!你令老师为你骄傲(师顺手把“池”“水”用括号标在一起,指向“多而奇”

不过呀,老师有一点想问你:这里的两个“奇”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第一个表示——?

生:奇形怪状。

师:第二个表示——?

生:很奇妙。

师:你真厉害,比老师还棒。为他鼓鼓掌吧。

【这是一个典型的随机调控的例子。老师真的没有想到孩子会有这样的发现和总结,但尊重孩子的同时也发现这样确实可以,就采用了。教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也不是盲从,还及时把两个“奇”的不同意思追了一下,不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吗?】

好了,我现在考察一下大家真正理解了这一段课文没有,一起来读一下。

(生读文)

师:老师还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请大家看大屏幕——“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边是天蓝色的,右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一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配图幻灯片演示)

师:这一段你读了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把各种颜色的词语都用本色字体写出来了。

师: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吗?

生:可能老师觉得这几个词语重要吧!

师:不是可能,是肯定。来,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帮助孩子理解表示颜色意思的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最直观地让他看到。“橄榄绿”到底是什么颜色?屏幕上这个词老师就是用橄榄绿打出来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讲究实用和实效,才是科学的。反之,为用而用,永远没有把握多媒体应用原则的精髓。再如开头的录象片用得也不错,既给了孩子一个直观的图象,又为课堂服务——“看谁能读得比录象还美?”】

(生读)

师:有什么感觉吗?

生:这些词都是表示一个东西的颜色

师:把“东西”换成“事物”你觉得好吗?“东西”有点怪怪的。(众笑)

生:好。

师:对了,这就是一种好写作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吗?举几个例子。

生:茄子紫

生:梨黄

生:葡萄灰

师:很不错。

【培养学生时刻学会积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举一反三。而积累不能单靠课外时间,课堂恰恰是培养孩子积累意识,扩大知识储备的黄金时间。】

师:好了,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课文后面一部分是讲水变色的原因的,我给大家留一项作业:科学课上我们都学习了写研究报告,我也请你们回家后写一个研究报告——题目就是“五彩池池水变换原因探究。”

下课。同学们再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