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的低语》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一、说教材
《白桦林的低语》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胸怀崇高理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
四、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的原因。
五、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六、说学法
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在直接、整体的触摸语言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有自己的所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蕴含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从文本读进去,用“心理视线”的方法读书,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智力受到启迪,并受到美的熏陶。以此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七、说教学流程
今天我主要说的是第二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预设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而可爱的看林人,并被他的事迹所感动。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作者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呢?这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
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形成了知识上的顺利过渡。
(二)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
(三)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感悟、体会。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
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理解课文。
4、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
(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体会词语“不是……而是”、“哪怕……也”,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心系大地。)
(4)“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声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体会“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拒绝歌曲,耐住寂寞。)
5、体会感情,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为了保护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领悟默默无闻中的平凡中的伟大。)
6、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名说。
7、指导感情朗读第四——六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四)归纳总结,课堂反馈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在设计板书时,我紧扣课文人物、主要内容,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服务学生。展示了文章的层次条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符合板书设计的原则。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跟老师一起学:
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2、读课文,正音。
3、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4、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 ) 忽略( ) 激励( )
(2)写反义词:浮躁( ) 异常( )
5、讲读第二段。
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齐读第二段。
6、讲读第三段。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作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讲读第三段。
7、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8、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9、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在叙述中抒发其喜爱之情。)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1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桦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1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1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4、“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口袋里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15、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6、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淳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17、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18、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它在低语什么?
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19、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