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优秀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这次为您整理了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元、角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简单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即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不断引领学生以“数学现实”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五、教具、学具准备

人民币、模拟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图、一些实物、小纸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早上爸爸带你到早餐店吃早餐后,应该怎么做?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探究新知

A、认识人民币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认不认识这些人民币。(出示人民币一套让全班说说,然后打乱贴在黑板上)

2、出示认识人民币图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一共有这么多种人民币,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同桌先互相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3、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4、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5、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发现人民币的特点,懂得如何去区别不同的人民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素材,培养学生探索与人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B、人民币兑换(换钱游戏)

1、师生互换

⑴师:同学们学得很好,小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今天,小华来到商店,看见一只可爱的玩具小鸭子,鸭子下面标着1元,小华决定把它买下来,他从袋里摸出一叠一角一角的人民币,这时,他很为难,不知该怎么付钱,谁能帮帮他?(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用10张一角,从而引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

⑵师:刚才王老师拿了一张5角的人民币,叫我找一位同学帮他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王老师的忙?(同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2、学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四人一小组用模拟人民币进行换钱游戏。)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教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换钱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填空(做一做第1题)

(学生填好后汇报)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设计意图: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会应用。)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针对本节课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共同评价,能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接近师生间距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人民币。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讨论得知是为了使用方便。说说用一角的人民币去买一台彩电会怎么样?用100元钱去买一支铅笔呢?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分类排列,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平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 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实践活动,应用人民币。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平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四、课堂回顾,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 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 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 分一分

1) 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 多媒体展示交流

3) 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 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 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 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 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 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 互相交流

2) 小组活动

3)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 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 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 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习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习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习:

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