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游乐园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用已学的加法解决问题比较麻烦时,便渴望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取代,这时乘法便呼之欲出了。因此,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难点,由此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主题图。
2.师生交流
(1)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入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为新课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数学书上每3个人圈一圈)
预设三:3+3+3+3+3=15
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
(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
圈一圈:每节车厢6个人圈一圈,一共圈几圈?
写一写:6+6+6+6=24
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
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学生列出算式:
(4)按要求列算式:
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些,需要10个2 相加一共有能做多少人?20个2相加呢?100个2相加呢?你有什么感受?
4.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明确乘法的意义: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2)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①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72=14,读作:7乘2等于14,或27=14,读作:2乘7等于14。
②小组内交流:100个2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③独立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前两问中的两个连加算式。
④介绍乘号的来历。(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
(3)比较每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①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突出乘法算式的简洁,感受乘法的必要性。)
②3+3+3+3+3=15与35=15,为什么加法中没有5,而乘法算式中有5呢?
5.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乘法的意义。
(1)出示问题四: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板书。
(3)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促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摆一摆,说一说,再填一填。
(2)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再填一填。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直接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九第9题。
根据几个几相加的描述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游乐园中哪个问题不能用乘法解决?为什么?
3.综合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3题
根据算式画图,都有两种画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种即可。
(2)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14题
运用乘法与加法间的关系,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深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深化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四)畅谈收获,总结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总结,揭示本课的课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园吗?去游乐园干什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逛逛游乐园。(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1)从面画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2)根据你们看到的情景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3)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3+3=9
(5)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
(1)“3+3+3+3=12”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
(2)如果有更多的3相加,例如10个3、100个3又该怎么写?
(3)这道题的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结果是多少?
像这样好多个3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我们就先来研究3+3+3+3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3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3×4=12。
(4)认识“×”号。
“×”号,它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
(5)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
3×4=12 读作:3乘4等于12。
(6)教学“3×4=12”的意思。
“3”表示相同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2”表示相同加数的和。(4个3相加可以写成3×4=12,也可以写成4×3=12,这里都表示4个3相加。)
(7)请同学们将其余三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
(8)听学生汇报,评价学生的汇报结果。
2、玩游戏。
(1)同学们喜欢用小棒摆图案吗?现在我们就和图中小朋友们一起摆一摆图案,比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2)出示例子。
(3)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案?
(4)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
A、组织学生交流(教学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B、让学生仔细观察,将板书的算式进行分类。
C、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一边加数相同,一边加数不相同)
(5)想一想:14+6=20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不能改写,只有加数相同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这两个加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写成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3、4题。
3、试一试,你是最棒的。
6×3读作( ),表示( )
5×4读作( ),表示( )
2×7读作( ),表示( )
4、我最棒。
( )+( )+( )+( )+( )=(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3+3=9
3×4=12读作:3乘4等于12。
4×3=12读作:4乘3等于1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2.在应用乘法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感受乘法的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激发学习乘法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准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前面课我们认识了乘法,你想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前面学习的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
二、基础练习,巩固意义
补充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5+5=□×□
(1)生读题,独立完成。
展示:3+3+3+3=3×4,5+5=2×5。
(2)思考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第一个加法算式,每一个加数都是3,有4个这样的3,所以可以写成4×3或者3×4;第二个加法算式是2个5相加,相同加数是5,有2个,所以可以写成2×5或5×2。
三、综合练习,整体提升
1.练习一第5题。
(1)第(1)小题。
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将信息填在括号里?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采用什么方法?
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
(2)第(2)小题。
仔细观察,将信息填在括号里。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面包?采用什么方法?看第二种方法,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
观察这两个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受:两个因数,其中一个为1,另一个因数为5,最后的积是5。
(3)第(3)小题。
有多少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所以是几个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练习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
第1幅图中,是几个几相加?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第2幅图中,可以填几个几呢?怎么列式呢?(4×6或6×4)为什么用乘法算式呢?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3.完成练习一第7题
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集体评议。
4个6相加,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和是多少?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2×3=()+()+()=()+()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第一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3个)所以2×3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第二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2个)所以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
4.练习一第8题。
仔细读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什么样的算式才是朋友?
分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小兔子3×4的朋友有哪些?一共有几个朋友?熊猫呢?……
四、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完成练习一第9题。
先观察这幅图。
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再集体交流: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2.补充题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3条)。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每一个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条边?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1)第一个图形有3个三角形,一共有3+3+3=9条边,因为是3个3,所以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3=9;
(2)第二个图形有4个三角形,包含了4个3,一共有4×3=12条边。
(3)第三个图形有5个三角形,包含了5个3,一共有3×5=15条边。
五、全课总结,概括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师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
突破方法: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中领悟。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式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①(出示主题图1)
一天,白兔和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③谁能用算式表示白兔一共有几只?
2+2+2=6(只)
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④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
3+3+3+3=12(只),
这里又有几个3相加,得多少?(板书:4个3相加得12)
⑤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同组小朋友先思考,再互相讨论)
加数都相同。
(2)?试一试
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
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得多少?(思考,学生回答)
2+2+2+2+2=10
5个2相加得10。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乘法
①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主题图2)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你是怎么知道的?
4个2相加。
2+2+2+2=8
②如果再加入有4张桌子呢?8张桌子呢?
请学生先思考,小组讨论,再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③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说明: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
(2)感知乘法。
①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
写作4×2=8或2×4=8
②介绍乘号、乘数、积的名称
(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③算式的读法
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
(3)反思乘法的意义
思考:
①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表示相同的加数。
“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②4个2相加,是怎么样用乘法算的?
4×2和2×4
③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4个2相加。
(4)试一试
出示小鸡图。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式。
5个4相加。
加法算式:4+4+4+4+4=20(只)
乘法算式:4×5=20(只)??或5×4=20(只)
(5)回顾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知识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用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写,再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按要下面求摆。
每堆摆3个,摆4堆。
学生摆完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每堆摆4个,摆3堆。
学生摆完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同桌互相读和说;每小组代表相互读和说。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注重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我借助教材设计,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再由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列出各种连加算式,进而选择相同加数相加的等式引出乘法。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爱的摆小棒活动之中,并创设情境,制造矛盾,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计算起来怎么样,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从而自然地引出乘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地参与到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这样,使计算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没有对教材进入深入地研究,比较其他版本教材,择优设计教案,选择教法。
上完课,通过课堂效果,反观教材,发现在乘法概念的引入时,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或苏教版主题图先让学生列连加算式,然后通过比较找相同点体会“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再把例1的摆小棒活动作为练习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可能更清晰明了,课堂也更效。
2、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
新知探索的摆小棒活动所用的时间太长,学生摆出的图案个数比较多,浪费了时间,使课堂不够紧凑。上课的激情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比较沉闷。
教完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我有许多的感慨。以前备课只是为了教课本而教,并不懂得从纵向——整套教材中理解所要上的课程的位置作用,以及从横向
上研究教材,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优缺点,择优而教。就自身来说,也做不到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用心教学。今后应当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小结。学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
1、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 )”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