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我力求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数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观察和讨论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头,我就从以下两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1、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皮亚杰说:“一切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体验是否愉快,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以后数学学习的水平和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进取性,让学习的资料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本节课在情境引入时,我在原有情境图的基础上为学生插了一段悦耳动听的鸟叫声,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体会到这一家三口出去郊游时的欢乐心境。既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又使学生以良好的心境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在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之后、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一样的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一环节之前,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利用黑板上画的圆和电风扇的扇叶转动起来构成的圆让学生明白滚动法和绳绕法的局限性。上课时,当我说到“电风扇的扇叶转动起来构成的圆你还敢不敢用绳来套吗?”同学们都笑着说不敢。因为他们觉得这件事十分的好笑,谁也不会傻到拿着绳去测量正在转动的电风扇所构成的圆的周长。经过这件事,他们也清楚地明白,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再去探索新的求的方法,这使得下头的学习有了驱动力。我们说,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激发。
2、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本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猜想—验证”又是学生探索中常用的方法。
这节课在学生猜测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的时候,我没有立刻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了一句,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本来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我直接告诉他们,可是一个同学居然能想到求圆的直径和周长,再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看来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教学的时候适当的放手,学生也许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接下来学生经过绳绕法测量出硬币的周长和直径,在找同学汇报他们的测量结果,演示他们的测量方法后,我利用课件为学生总结了测量圆的周长的两种方法,同时告诉他们用这些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学生分组测量三个圆的直径和周长这一活动时,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在活动时没有目的性,根本不明白自我该干什么。在小组合作前,我明确的提出了提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一样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和直径,把数据填在圆的周长记录单上。组长分工:两个同学负责测量,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另一个同学负责用计算器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测量结果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1毫米,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因为掌握了方法,小组内有了明确分工,学生很快完成了测量活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数据测量的误差也很小,最终组织学生观察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这一列数据时,学生基本上都能发现是三倍多一些。从而引出圆周率,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新知的价值。
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为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这次课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
本节课带给我不仅仅是这些收获,还有关于教学不足的思考,比如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课上不能注意倾听学生回答,圆的周长的概念教学不扎实,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圆的周长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是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课前我布置让学生每人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硬纸片和一条细绳及直尺。
我利用提问:“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机会,首先通过触摸圆周长,使学生建立充分的亲身体验,接着通过对圆周长概念的个性化描述,引导学生尝试具体表象向抽象提炼之间的转轨。尽管学生在这里的表达显得肤浅,但正是这些富有个性的思想,恰恰显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的触摸体验,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
探索圆周长计算这一环节:
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测量活动,使学生自主创造出“测绳”和“滚动”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反思及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测绳”和“滚动”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的心情,为继续研究圆周长的计算作好了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什么有关?是直径的多少倍?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然后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把自己测量的数据填在课前研究的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时候让学生组与组交流成果,发现了规律: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本课的难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脑展示,验证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引出圆周率,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新知的价值。当然,本节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收获,还有关于教学不足的思考,比如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和独立思考,全部参与和个体培养等等的关系处理,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尊严;各抒己见的思想交锋,可以培养学生民主的人文作风;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生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你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究竟圆周长与直径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圆周长,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请举例证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过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实体现。
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让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这节课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能像科学家那样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研究的构建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一直不放心。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的教学时,学生的精彩的课堂表现才让我觉得我对学生的担心是多余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是让学生动动手探索新知识;在实验中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找到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我觉的目标实现了。
教学片断如下:
测量圆的周长。师:同学们请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
生:(动手量,发现)不能量。
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直尺是直的,而圆是曲线的。
师:那就没办法知道圆的周长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求圆的周长。
(每个小组分别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开始了积极地小组活动,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
组1:我们组测量的是胶带的周长,我们用绳子绕胶带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组2:我们将圆放在直尺的`零刻度上滚动一周记下最后的刻度就算出了圆的周长。
组3:我们组测的是圆形纸片的周长,用这根线绕它一周,然后展开测量线的长度即可。
组4:拿的圆形铁丝的周长,只要把它展开就能测出周长。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同学们在听小组汇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家的办法中是否有相似之处?
生1:大家在测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把圆转化成了线段来量。
生2:老师我发现都是把圆这个曲线图形变成直线图形来求。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测量圆的周长的常用方法,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的使用。以往的教学设计都是按照教材给学生几个圆形教具,结合表格去测量一下圆的周长和直径,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发现都接近3.14,于是得出圆周率。结合教学实际我做了一下思考:
1、动手测量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学习测量的方法,还是为了得到测量的结果。方法与结果哪一个更重要?学生的探究根本就没离开老师设定的为了计算而动手探究的框子。实际上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因为测量结果才是真正的目的。
2、仅凭两、三个结论就能总结出圆周率的结论,是不是太草率了?而且由于测量的误差,有时候学生得到的数据并不准确,学生是该相信自己的结果呢,还是相信教材上的结论呢?相信教材上的结论,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由此可见这种探究,纯粹就是华而不实的噱头。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放弃了课本上提供的表格,让学生不带任何计算任务的去动手测量身边的具体实物。目的就有一个,我们要的是测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智慧,不是数据,不是结果。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效果也是不错的。
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导入,生动有趣的动画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首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一元硬币来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后,我又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使学生自己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再去探索新的求的方法,这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
其次,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明确的提出了提出活动要求,同时出示学习指南: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和直径,由组长分工(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计算)。把数据填在学习卡片上。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知道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总之,让学生再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地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整合,把数学、语文、品德、美术、科学等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教学任务之中。
在这节课当中,我以国庆阅兵式的录像片段入手,让学生直观地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元素都和圆有关;通过国庆阅兵式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再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在网上查阅的大量资料,找到一个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契机: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
在整堂课中,信息技术贯穿于始终,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圆的周长这一课,也是尝试过相当多次的一个教学内容,在上课铃响之前,我都还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哪一个环节应该怎样?问题怎样设计?总感觉不管怎样设计,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怎样让学生动手量圆的周长成了我最关注的焦点,铃声已经响了,已经不容我有太多的时间去想这一问题了。拿起教材以及课前备好的教案,顺手提起圆规和三角板,正在转身要走的同时,忽然”两个透明圆片”印入我的眼帘,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这节课有点底了。
片段一: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小不一的圆,其中一个画上半径,别一个画上直径,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圆有没有周长?如果有,它的周长在哪里?第一个问题是很肯定的,学生都说有,但它的周长在哪里呢?学生议论纷纷,我请了一名中等生来指指圆的周长在哪,他沿着圆上的线用手比划了一圈(没有注意起点与终点),其他同学都在笑,但是又说不出笑的原因,又请了一位学生,还是和原来的一样。于是我问:你觉得他们指的是不是圆的周长?怎样指才更准确一些呢?有一位女同学说,应该先确定一个点,走动一圈后再回到这一点上。然后大家引出圆的周长“圆一周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片段二:
师: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呢?(因为之前研究过,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不容易量长度)
生1:用软的卷尺或者绳子,但是手上没有这些工具。
师:那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用吗?
生2:可以在尺上滚一圈,看他滚了多少长,圆的周长就是多少。
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你们的这种方法在数学里叫“转化思想”,将曲的线变为直的线再来测量。
生:小声议论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这个透明圆片的长度(利用学具进行操作)。
指导学生测量,汇报测量结果。
师: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1:半径。
生2:与直径也有关。
师:半径或直径越长,这个圆的周长就越长。那么圆的周长与圆直径或半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来做做看。
利用手中的两个透明圆片和前几天剪下的圆片进行操作,完成书本上的表格,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完成。
生动手操作,师参与指导。
感悟:个人认为在准备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能利用学生手中的学习资源与材料进行有效的操作,让学生体会测量圆形周长的不科学性,进而学习圆周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过渡提供了一块铺垫的海绵。这样学生学得也比较有兴趣,对知识的生成与巩固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进一步提高。
“圆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公式。根据已有学生知识的经验,他们对于平面几何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的联系到他们。
但是不同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由直线段围成的,而圆形的周长是曲线段围成的。这需要教师要有一个适度的点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难理解。
对于合作探究,因为已经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猜测、测量、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对圆周率有关数学史料的介绍,结合学生对其中数字的感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家对真理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中国古代科技的兴盛。
4、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体验到实验对猜测的验证作用以及对问题的探索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本课教学以“通过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为教学重点;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为教学难点。围绕着教学目标,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争在本节课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很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于是,我设计了“栗老师就在公园附近居住,每天早上都要到公园的圆形花坛跑步10圈,你能算出栗老师每天跑了多少米吗?”这一情景,利用这一数学问题导入新课。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圆的周长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概括出什么是圆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与圆的哪部分有关系?
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意识,更为后面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伏笔,很自然的进入探究环节。探究环节就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为了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共同找到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再通过测量、观察、分析、计算、找规律、验证等操作活动,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真正让孩子们经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找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
相信同学们在获取圆周长公式的一刹那,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
这一环节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因为对于“圆周率”这一名词学生很陌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也就成为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测量圆周长和圆的直径,然后计算出倍数关系,实际上就是对圆周率意义的体验过程。教师只要在学生得到圆周率的时候,再去追问: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学生自然会想到:“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的向学生讲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难点也就在此一点一点的突破了。
整个教学设计我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做既教会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了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新课标》一直倡导的。于是我引导学生利用公式解决了在导入环节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学以致用,更使学生感悟到了学习的价值。
《圆的周长》一课,看似简单,其实探究过程很容易出错。特别是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学生不知道探究了半天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圆的周长公式到底在哪儿?
由于本人教学水平有限,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还不是很透彻、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和教师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几年来,我们二小数学教研一向以“同课异构”的方法进行公开课教学与教研。所谓“同课异构”,指的是上同一节课用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展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一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用“同课同构”,即同年段老师进行群众备课,上同一节课用同样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是否更能节省教研时间,共享教学资源的研发。而在同样的教学设计实施中,加以自己个人魅力,并不断进行教学设计的改善,是否更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经过我们几个年段老师的讨论,我们决定在年段公开课中采用“同课同构”这一方法。我们以《圆的周长》这一课进行群众备课,并于10月29日这一天由三位老师连开了三节课。
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彩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要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我们务必作精心的预设。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课前,我们总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而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离不开课前预设。预设时,我们要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即: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因为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新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教案按部就班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用心性,随着数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课堂上,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独特方法去认识体验所学知识,同时还伴随着许多意外的发现。我们备课的重点就这样放在了精彩的预设。
第一节课纪老师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学环境,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力求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纪惠玲上完一节课,我们立刻在叶福泉老师的指导下共同探讨。李维准老师之后上了第二节课,针对纪老师上节课的不足处“怎样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他做了一个简单教具:细绳一端绑着一个物品,甩动成圆形,细绳短,圆小,圆的周长就小,细绳长,圆大,圆的周长就大,体会细绳——也就是半径与圆周长的关系,从而体会到“直径大周长就长,直径小周长就短”的道理。而其他的教学细节也更趋完美了。下午,我之后上第三节课,压力真的是很大。为了解决上午两节课精彩有余练习不足的弱点,我大胆使用了计算器,由于计算周长用到圆周率3.14,同学们算起来数字大计算繁难。使用计算器后,节省了较多的时间,同学们进行的练习更全面深入了。对新课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总结我上的这节课,先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再透过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求出它们的比值,得出圆周率;然后透过圆周率和圆的周长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指出:应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水平的变化来完善教学方案,实行最佳组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所学的资料按照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安排。
首先,我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后,我又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甩球出现的圆能量出它的周长吗?”使学生自己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再去探索新的方法,这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我们说,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激发。
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我又较好地处理了圆的周长公式中,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周长为什么要思考到圆的半径或直径?有很多案例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显得突兀。在这节课中,我提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当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时,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这就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接下来的猜想、探索、验证自然、顺畅,有了根基。
个性是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法,小组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明白圆周率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到达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潜力、思维潜力、个性是创新潜力和实践潜力也能够得到发展。
另外,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今天在六一班上的《圆的周长》一课,感觉特别好。可能是教师节的气氛感染着学生,学生的动手速度特别快,积极性也很高。给大家分享一下课堂的流程。
从人人都坐过的旋转木马导入,回忆儿时的快乐。接着问学生,旋转木马旋转一周的距离大约有多少米?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就引导学生,旋转木马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学生异口同声:圆。经过一周的距离也就是圆的?周长!板书课题。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圆片,互相指出圆的周长,有原来学习周长的基础,学生都能完成这项任务。它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接着有一个学生说出了绕绳法测圆的周长,叙述非常清晰,我借机表扬他:对于我们不能用尺子直接测量的曲线,你能借助柔软的绳子把曲线变成线段,这种化曲为直的方法多么可贵呀!还有别的方法吗?没有人回答,适时课件出示滚动法。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的三个圆片,标上1,2,3。分别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圆1和圆2的周长,并记录在圆片上。(接下来的课只需让学生再次测量直径,从而提高效率)然后问孩子们:手中的圆片很容易测出周长,摩天轮,地球的赤道会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吗?学生笑了。看来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方法,引出圆周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