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设计理念: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师:我现在的角色变成了一位妈妈了,昨天我见到了三个儿子,你想知道这三个儿子怎么样吗?那就让我们去见一见这三个儿子吧!(教师板书:三个儿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
师:妈妈要考一下孩子们,看你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开火车认读)
师:评价读的情况,不服也不行呀,妈妈想听一听这个故事,指生读。
师:讲得不错,刚才我听到三个妈妈好像在说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教师指学生读一读。)
师:当妈妈的多高兴啊!
(多指几生读一读。)要求把妈妈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师:两个妈妈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特别的地方。(指生读。)
教师板书:一个 一个 另一个 (让学生根据他们书上的描述给他们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师:妈妈提着水桶回来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表扬。)
师:看着妈妈提水,那三个儿子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象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结果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找三个学生读一读。)进行激励
另找三位读,读后教师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当你看见妈妈提水回来时,你在做什么?(板书:翻跟头 唱歌 提水)
师: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指生读。
师:我很奇怪,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第三个儿子做得不错,你能评价一下他吗?
板书:懂事 孝顺 真正的儿子
师:是不是只帮妈妈提水就是孝顺妈妈,我们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板书:妈妈,我要)
师: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洪亮。
师:激励学生,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读给大家听。
师:一个人读全文真辛苦,我们一人读一段吧。
师:现在我们对三个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们来写字。
出示:桶 甸 (提醒应注意什么)
师:布置作业:想想怎样才是爸爸妈妈真正的孩子?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一做。
板书:
三个儿子
一个 一个 一个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顺)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拥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XXX,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六、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从而导入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角色的模拟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同桌学生之间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文中老爷爷看到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
(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
(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
10)、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四、拓展思维 、深化总结
1、谈谈自己平时在家为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尽我们的能力给他们最大的快乐。倡议: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2、颂读《游子吟》、《三字经》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 妈妈比儿子 儿子对妈妈
只看见一个儿子(孝敬父母)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为儿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懂得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用“沉甸甸”说一句话。
二、由疑引读:
师:
1、同学们,课文明明以《三个儿子》为题,而老爷爷却说自己只看见一个儿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多么奇怪呀!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3课三个儿子自由朗读吧!(板书:23三个儿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课文除了有三个儿子,还有哪些人物?(指导看图: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2、思考:三个妈妈分别说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找出有关的段落来读一读。
(二、三、六自然段)
(1) 第一个妈妈是怎么说的?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板书:一有力气)
思考:第一个妈妈的心情怎样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再读一读。(生回答:得意。自豪)
请大家。用。.。.。.既。.。.。.又。.。.。.造句。让学生练一练,说一说。(板书:。.。.。.既。.。.。.又。.。.。.)
(2)第二个妈妈是怎么说的?与第一个妈妈的语气相同吗?请第二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生答:相同板书:二唱歌)
(3)第三个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请第三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生答板书:三没特别地方)
思考:第三个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平和。平淡)
(4)指名分色地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3、三个孩子见到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怎样做?(学习七至十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七至十一自然段。找出三个孩子怎样做的段落。应用什么语气读?
(2)第四组的同学来读一读第一个孩子的做法。(板书:翻跟斗)
出示:小黑板第九自然段仿造句子读读说说。)
(3)女生来朗读第二个孩子的做法。(板书:唱歌)
(4)男生来朗读第三个孩子的做法。(板书:帮妈妈)
4、指三名男生分角色地朗读三个儿子的做法并上台演示。
5、当孩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时你们觉得怎样?哪个词语体现出?(重沉甸甸)
6、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孩子吗?一起来读一读第十三自然段。
(1)老爷爷说话的语气怎样的?再读一读。(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
(2)读了十二自然段你们知道老爷爷说的话意思吗?(知道因为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3)指名上台演示老爷爷说的话。
7、你们喜欢哪一个?(第三个因为他懂得孝敬父母)
8、学习了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
三、总结:
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有力气 唱歌没 什么特别
翻跟斗 唱歌 帮妈妈
? ? 好儿子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读准人物的不同语气,领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网络游戏复习生字。
2、开火车认读此语。
过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师是这样夸你们的,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夸你们的?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这些妈妈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的话。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要读出她们的样子来。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第一、二位妈妈的骄傲、自豪。第三位妈妈语气的平淡)
(第三位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板书:即聪明又有力气唱歌好听没什么可说的)
4、分角色表演三位妈妈。
5、在妈妈打水回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6、幻灯片出示第8段,学生齐读,你读了这段,有什么发现?
7、指导读出水重的感觉。
8、默读课文最后几段,想: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9、小组讨论后汇报。
(引导结合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说)
10、引导理解:老爷爷看见的儿子是哪个儿子?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孝敬父母)
(擦去没什么特别)
11、看了这三个儿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给第三个儿子戴上一朵大红花。
(板画:花)
过渡: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还有许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读一读,等会儿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拓展阅读
四、打写
1、我能做个好儿子(女儿)。
2、说话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读了课文和资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吗?
3、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初步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识字、朗读、明白道理。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朋友,大家看,他们来了!赶快热情地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课件:三个小朋友)
(带头打招呼:嗨,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我们班级来!)
师:想和他们交朋友吗?谈谈你对他们的初步印象好吗?
(指名说。)
生:第一个小朋友翻跟头的本领很高,像车轮在转。
师:是啊,他的跟头翻得可真好,说不定以后就是一个体育健将呢!
生:第二个小朋友唱的歌一定很好听。
师:你说得好,老师也好象已经听到他优美的歌声了呢!
生:第三个提着水桶,力气一定很大,而且很爱劳动。
师:我想你也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对吗?
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是啊,要交朋友,就得对他们多了解一些。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第二份礼物,就是关于这三个小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出示课题,播放课文朗读)
刚才老师看到听得那么认真,一定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吧,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篇课文。
要求:
① 把字音读准,遇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解决;
② 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__”划出来。
③ 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⑴ 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组成的词:既然 嗓子 拎水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⑵ 谁愿意来读这些词语朋友?
指2名同学读,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齐读。
⑶ 去掉拼音,还能读吗?
开火车读。
⑷ 出示生字,你特别想记哪个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说给大家听好吗?
指名说。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转盘中间出现了什么字,就请大家大声地读出来。
(课件出示大转盘)
小朋友真厉害,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那么课文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生提问,集体解决。
三、朗读感悟
1、重点解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生提出: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儿子?
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你认为他看见是哪一个儿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老爷爷看见的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孝敬父母,关心长辈,热爱劳动,很懂事。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自由读这句话,说说你的体会。
3、随机指导:
这里写到了孩子的哪几个动作?
“跑”:孩子为什么要跑?你觉得他在跑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看到孩子的表现,妈妈们会怎么想?老爷爷又会怎么想?
其他两个两个儿子为什么没去提水桶呢?请大家再次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4、集体交流:
那么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孩子在妈妈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呢?找到妈妈评价儿子的话,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该怎么读好它。
指名回答。
⑴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呢?你来当第一个妈妈夸夸儿子?
指名3~4个,同桌互夸。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⑵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会怎么夸?你来当第二个妈妈夸夸儿子。指名2个,齐夸。
(课件出示:又一个妈妈 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⑶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好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想一想,这个妈妈会怎么说这句话?指名2个,自由读。
从三个妈妈的话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原来前两个孩子也是有特长的,他们也给妈妈带来了快乐,在妈妈眼里,他们也是好孩子。)
现在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是啊,他们也是好孩子,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作为一个儿子,他们仅仅做到这些够了吗?他们怎么样才能做个真正的好儿子,你能来告诉他们吗?
四、总结延伸
小朋友,你平时在帮妈妈做事吗?读了三个儿子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在学习各种本领的同时,记得多为疼爱自己,辛勤持家的妈妈做事,做一个真正的好儿子。让我们今天回家就行动起来好吗?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喜欢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唐老师特别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疼爱我们的好妈妈,妈妈是最最爱我们的,那你们爱妈妈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为妈妈做过哪些事情呢?
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有三个儿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他们是不是好孩子呢?板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感受情趣
1、观看视频《三个儿子》,想想主要讲了谁?
2、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3、趣味检查识字情况
读生字;读词语;玩游戏。
三、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同学们读生字读得特别棒,我相信大家读课文就更棒了。我想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同学们读课文了,文中有几个儿子呢?(三个)
可是,在文中的最后,老爷爷却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
2、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三个妈妈边打水,边聊天呢。她们聊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读第2到第6自然段,用直线画出三个妈妈说话的内容。
①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这位妈妈夸她儿子既又。那你能用“既又”说话吗?
(2)是啊!你真是既聪明又能干!课文中的妈妈说她儿子——(引)既聪明又有力气,这时候她想:。那该怎么读呢?
(3)指导朗读。(自豪地说、神气地说……)
②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你读出了什么?(如:这位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位妈妈为儿子有一副好嗓子而感到骄傲)
(2)指导朗读。
两个妈妈都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正高兴的时候,她们发现第三个妈妈在一旁沉默不语,什么也没说,便问:“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教师顺势问学生)
学生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③第三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位妈妈觉得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语气应该是很平淡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位妈妈的话。
四、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1、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引出重点句
教师过渡:三个妈妈各自讲了自己的儿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妈妈们手上的是怎样的一桶水呀?
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3、分层朗读
(1)指导学生试读。你感受到什么?
(水重。)你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水很重?(沉甸甸)还能感受妈妈们很累。
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
交流:直晃荡(做做动作)、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2)那谁能把这水的重,把妈妈的累读出来。(一边演一边读)
(3)是呀,真是太累了,此时此刻妈妈们多么希望―—(教师引说)
学生接说……
过渡:是的,三个儿子都来了。那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来了,他——学生接说:“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那会唱歌的孩子也来了,他——(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只有那个妈妈说没什么特别的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4)孩子们,这就是妈妈们的三个儿子。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三个儿子的表现吗?
句式训练:一个-----------一个-----------另一个-------------
一只……一只……另一只……
(5)同学们,故事中的三个儿子我们都看到了,可奇怪的是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出示)
老爷爷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孩子?为什么?
(6)那么现在你是否还认为这个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7)是啊!这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呀!孝敬是美德,这就是他特别的地方。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孩子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父母亲真正的儿女。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水都有了,水桶是没你们提的了,那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敬他们呢?
学生交流。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吧,那就赶快拿上笔,在这张“好孩子”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声吧!也可以写写你准备为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今天回家就送给爸爸妈妈。
3、光说说写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还要付诸于行动上,所以我倡导大家: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导课: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朗读感悟
1、组内读书,相互帮助
⑴一个一个地读,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⑵分角色读课文。
2、自读自悟
思考问题: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朗读第二、三、六自然段。
⑴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①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②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③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⑵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说话时很得意,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⑶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⒋朗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⑴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①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②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③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真想有人来帮忙……)
⑵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①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②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③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⑶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通过交流得出:真正的儿子应该是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孝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在老爷爷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算真正的儿子。
三、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四、积累运用
1、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2、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定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再实践一下,看看你填的对话合适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强:“喂,你好!小华在家吗?” 小华:“ ”
小强:“我是小强。” 小华:“ ”
小强:“ ” 小华:“ ”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五、课内练习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3、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
⑴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⑵格外。
①特别——
②特别——
4、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⑴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⑵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 ) 重——( ) 后——( )
⑶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⑷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唱歌好听
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