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语文教学设计1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 1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鸿门宴》节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特有的简洁美,在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叙事脉络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树立正确的读史观,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1、积累文言词句知识。2、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这也是本科教学的难点所在。

说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决定本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

“目标导学”即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设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如关于朗读、积累的教学。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分组归纳和小组讨论交流等。

“迁移创造”是将阅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让学生创编课本剧《鸿门宴》等。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设计运用录音带、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印发课文翻译等文字资料。

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新课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翻译理解全文

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记传性文体的典范,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1、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

(三)刻画方法部分。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2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

四、关于练习

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 3

教学目标 :

1、了解《史记》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文言基础知识。

3、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是本课重点。

2、对比分析项羽、刘邦性格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史记》及作者。(2分钟)

让学生结合预习,自由发言。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二、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插入背景介绍: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代楚将”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毋内诸侯’’。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提问: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

明确: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首先,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其次,项羽是一个性情激动的人,带有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中间写项羽最常用的词就是大怒。项王大怒,项羽大怒,《史记》中间几乎没有写过项羽笑,项羽是最后笑了一次,在哪儿笑呢?在他乌江自杀之前,他笑了一次,笑完就自杀了。同学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课文的第二行就出现了这四个字“项羽大怒”。

提问:大家体会一下,这时项羽发怒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项羽激动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刘邦派军队把住他不让他进,这个是他大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他听说刘邦已经进了关中了。对于项羽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因为此时的项羽刚刚结束了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成语就出自这场名战。这场决战他歼灭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项羽的声威因此而大振。他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而此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对他说:不。刘邦现在竟然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这充满了敌意,就是把项羽当做敌人。如果拿刘邦跟天下诸侯一比,一个是充满敬畏,一个是充满敌意,这个反差太大了,这个项羽确实受不了,这个对他的自尊的伤害非常大。另外,项羽进了函谷关一往下来又接到刘邦手下的一个人的一个密告,曹无伤给项羽写了封信,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要完全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结果项羽大怒。这三句话怎么让他大怒了:第一,刘邦想做关中王,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项羽是不能允许,也不承认刘邦做关中王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让子婴,让一个投降的秦朝的皇帝做丞相,这也是项羽绝对不能允许的,项羽有一种强烈的仇秦心理,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最后灭亡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楚国最后一个战死的大将,是被秦将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张邯杀了。可以说项羽他们老项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第三,珍宝尽有之,他把所有的珍宝都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所以项羽又大怒,一怒之下,项羽做了一个决定,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了解了这个前因后果,我们接下来看对项羽的这个决定各方面的态度。

让学生分局梳理第二段文言知识,教师作点拨。

提问:对于相遇的决定,有几个人有了反应?

明确:四个,范增、项伯、张良、刘邦

提问:他们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是范增,范增立即表示赞同,范增说刘邦这个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另外,刘邦头上的云气是一种五彩之云,这个五彩之云意味着刘邦有天子之气,他将来有可能做天子,所以范增最后的意见是四个字“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第二个做出反应的人项伯,项伯这天晚上就闹了一件事,夜见张良。因为项伯跟张良有过一段交往,就是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曾经杀过人,按当时的规定杀人要偿命的,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要报恩,他来个夜见张良,想把张良自己叫走,所以他就见张良了。他见了张良,他就把项羽的计划跟他一说,明天大军一打玉石俱焚,你赶快跟我逃,但是项伯低估了张良。张良当时就看穿了项伯是个把个人的“义”放在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他看出项伯的弱点在这儿,所以张良马上就利用他的弱点,以义喻义。张良说:我并不属于刘邦手下的人,我是替我的主公韩王来护送刘邦入关的,我现在要是逃了,不告诉刘邦一声,不义气,你来救我是为了“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用这个“义”这一说,项伯哑口无言,只好让人家张良把这个重大绝密的军情告诉了刘邦。所以刘邦是第四个做出反应的人。刘邦第一个反应大惊失色,原因很简单,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他的军事力量没有强大到跟项羽集团能够平起平坐的时候,他太急了,把自己的这些野心全部暴露出来了,结果惹了项羽,非要灭了他不行。不过刘邦在关键时刻说了四个字,说得太巧妙了,“为之奈何”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我怎么来处理这个事呢?”这是刘邦的一大长处,你看刘邦,行军打仗不如韩信,治国理财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可以说刘邦不能打仗,不能治国,不能出谋划策,你说刘邦会什么?他会“为之奈何”。他知道在关键时刻他向他的部下去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所以刘邦叫做用人之人。韩信,萧何,张良只能叫做可用之人,所以刘邦就高在这儿。于是张良就给他出了主意。享誉马上付诸实施。

提问:从这一段,我们可以发现刘邦有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老谋深算,精明。当张良告诉他解决方案的时候,他马上明白过来了,于是反过来他连着问了张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个老交情呢?大战的前夜项伯在敌队阵营中间跑过来告诉你,你俩有啥勾结。张良很从容的回答了,这一问把刘邦对他的怀疑解除了。跟着刘邦问第二问,你跟项伯你们俩谁大,张良说他比我大。于是刘邦马上就打算认亲戚了,可谓转变之快。

提问:刘邦是怎么应对项伯的?

明确:项伯一进来,刘邦太会来事了。先端着酒敬酒,敬完酒就跟人家套近乎,一套近乎,一问人家家里的情况,有没有孩子,问完以后,马上跟项伯两个人定为儿女亲家,这个儿女亲家一拉太有用了。第二天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保护了他,起来保护他的就是他那个亲家。今天结儿女亲家就是为了明天你救我一命,至于将来咱们成不成儿女亲家,那(是)后话。等到项羽死了,项伯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刘邦当了皇帝了,项伯敢向当朝皇帝去提当年亲家的事吗?他绝对不敢,刘邦也再不会提这个亲家,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当时就跟项伯套近乎,然后他就开始编理由了。

提问:刘邦的说辞取到效果了吗?

明确:说完之后,项伯说了一句话,说第二天一早你应当到鸿门去给项羽解释一下。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谎言,完全相信,而且给他出了个主意:你第二天一早赶快给项羽解释一下,刘邦马上就答应了。

提问:从项伯回营后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项伯当天晚上就回到军营中,他就把这一番经过全部给项羽说了一番,而且说了最关键的这么几句话,说人家刘邦如果不先入关,不灭了秦,你怎么敢进来,人家立了这么大的功,你再去灭了人家,这不仗义。所以我就发现项伯这个人汉字只认一个字 “义”,我救张良为了“义”;我同意张良去告诉刘邦,那也是为了“义”;现在说服项羽,人家有大功你再打人家,这叫不仗义,这就把项伯给蒙住了,我们看项羽的反应,结果呢,项羽竟然同意了,取消了第二天军事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这一点极其充分地表现了项羽的政治糊涂和政治幼稚,这不是一般的幼稚,政治糊涂。我觉得项羽这个时候最少应当要问一句话,刘邦一旦缓过神来还问了一句话:君安与项伯有故?那么仿照着这句话,项羽至少应当问一句啊,君安与张良有故?连这句话都没有问。刘邦问这个话说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非常高,项羽连这个话都没有问说明项羽的政治警觉性极差,他就这么轻信了项伯转达刘邦的话,轻信了刘邦的谎言,撤销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

再齐读第二段。

三、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所学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当年刘邦是怎么赴宴的呢?

让学生齐读第三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刘邦是怎么向项羽解释当时的情况,并化解险情的?他的话可以怎么理解?

明确:刘邦这番话有三个要害,他第一层说咱们共同抗秦,这段话可以概括两个字“叙旧”。项羽的性格中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念旧”,用人只用自己的同乡(八千江东子弟)。刘邦上来就来了一番念旧,这个话可是用心叵测。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抗秦的时候他俩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光说当年咱俩如何如何。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刘邦这个“叙旧”让他彻底意识不到他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这个话是拍项羽的马屁,刘邦采取贬低自己来抬高对方。言外之意,在我的心中先入关能够灭秦的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就是你项羽。项羽的自尊就得到很大的满足了。第三点,说有人挑拨离间。这个话叫“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的因素。他两家的矛盾是必然性的矛盾,不是小人挑拨离间、偶然性爆发的。刘邦把它大事化小了。刘邦的鸿门说辞了不得,先叙旧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史记》中间写刘邦说话最常用的是两个字,刘邦一说话就是高祖“骂曰”、汉王“骂曰”、沛公“骂曰”。给人的感觉是刘邦张口就骂人。可是现在他一句“骂曰”都没有,刘邦还有一句口头禅叫“乃翁”,就是你老子,刘邦从来不说我,他用 “你老子”来代替。可是刘邦现在对项羽说了这番话,既没有“骂曰”又没有“乃翁”,多么谦恭。这在刘邦一生中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为的是避开这次打击,这就是刘邦政治上精明之处。

提问:从项羽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项羽说了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这时候不用“我”,用了一个“籍”,说如果不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么说,我怎么能对你这个样子呢?这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命,这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上的无知和幼稚。人家是一派谎言,他竟然惭愧得不得了,没法向自己的老战友解释了,他推出曹� 到这儿为止项羽算是彻底受骗了,再 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

提问:鸿门宴的危险就此化解了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没有。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这个“玦”谐音,谐 “决”,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动。但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项羽答应项庄舞剑,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一定是心知肚明。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

让学生齐读第四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范增的危机是怎样被化解的?樊哙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出来找樊哙,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张良解释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就让他喝酒吃肉,这一吃把武将的胆魄表现出来了。樊哙抓住机会就慷慨陈词。樊哙的话,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 “鸿门说辞”,再一个就是樊哙闯进来的“樊哙陈辞”。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樊哙说了这一大番话,实际上是一派谎言。刘邦说了一派谎言,闹得项羽感到很对不起,只好撂出曹无伤,樊哙又重复了一番谎言,司马迁就写了一个字“坐”,项羽这个时候惭愧得竟然答不上人家的话来,就说了一个“坐”。这个“坐”把项羽的尴尬,项羽的无知,项羽的幼稚,项羽的糊涂都写境尽了。

樊哙一闯进来,得到机会的是刘邦,刘邦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如厕”,“如厕”就是上厕所,借着上厕所立刻招樊哙出来,安排逃营,安排逃走,因为刘邦再不能在这儿待了。因为项羽不杀他,他也看出来了,那个范增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一会儿举玦,一会儿舞剑,不知道再待下去有什么结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愿杀掉自己亲密的战友,这体现了项羽的情,再加上樊哙点中了项羽的软肋,项羽更是不忍心杀刘邦,这体现了项羽的义。而此时的刘邦早已是如坐针毡。

二、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所学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五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这段重点讲的是什么?

明确:刘邦逃走。

提问:一般人们逃命的时候总是荒不择路,刘邦呢?

明确:刘邦细致的安排了逃离计划。他做了三件事:第一,研究逃席,樊哙说:做大事不要拘小节,现在人家是案板和刀,我们是人家案板跟刀中间的雨肉,任人宰割了,还告什么辞啊,这就决定不告辞了。第二,安排善后。两件事:辞行;献礼。刘邦选了张良善后,而且还给张良特意交待他说从现在这个鸿门到我驻军的霸上四十里地,我抄小路走还有二十里地,你估摸着我这二十里地骑着马跑回军营你再去辞行。他怕什么,他怕万一说得早了,范增派人一追,可以看出刘邦心很细。第三步,处置随从。100多个人全部扔下来不要了,他还带了四员大将,这四员大将一个都不准骑马,只有刘邦一个人骑马。这个我们应当做两层理解,第一,骑马的人一多,动静肯定很大。还有一层,刘邦的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四员大将没有马,万一追兵来了,四员大将只能转过身来拼死力战,成了刘邦最好的屏障。

提问:张良辞行时,项羽的反映表现出了他的什么性格?和刘邦存在什么差异?

明确:张良进去辞行,项羽说了全过程第三次话:沛公安在。刘邦安排逃席的三件事和项羽的一个“沛公安在”做了一个对比,可以看到项羽的糊涂到了何等程度,然后张良说他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中了。把这句话特地说出来,范增也没戏了,项羽还心安理得地把礼给收了,范增气得拿剑把礼一下子给剁碎了。刘邦回到军营中间,第一件事立即处死曹无伤。我们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的精明老道,项羽的幼稚糊涂。

二、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1)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2)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古今异义

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4)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5)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6)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7、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高中语文必修三《鸿门宴》精选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的的性格特征;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过程和方法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多义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正确评价项羽。

教学重点 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重要文言句式;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识记常识

1、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导入新课。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渺小而沉重的叹息。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

2、司马迁及其《史记》。

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鸿门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陈涉起义之后,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为楚怀王所辖主力军。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读音检测。

沛公欲王关中(wàng) 道芷欲间行(jiàn)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2、指名复述故事情节。

3、梳理情节结构。

(1)、本文写的是“鸿门宴”的经过,可分宴前、宴中、宴后三部分:

宴前1-2段(战还是不战):①项羽下令击刘;②刘邦拉拢项伯;③项羽轻信“说项”。

宴中3-4段(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②范增举示玉玦;③项庄舞剑;④樊哙闯帐;⑤项羽赐座。

此部分情节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宴后5-7段(追还是不追):①刘邦趁机离席;②项王接受赠璧;

③范增砸碎玉斗。

(2)、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3)、出示鸿门宴组图,学生结合图片说情节,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无伤告密;亚父定计;项伯夜访(夜访张良);项伯说情(项王许诺);刘邦定策;刘邦谢罪(沛公赴宴);范增示意(鸿门饮宴);项装舞剑;樊哙闯帐(张良召哙);沛公脱险(沛公逃席)。

(4)讨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

三、分析探讨,研读文本

(一)宴前:开端(1、2段)。

1、课文第一段探讨。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二)宴中:发展、高潮(3、4段)。

1、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范增示意”,第三件事“项庄舞剑”,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2、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3、“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有 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

(三)宴后:结局、尾声(5、6、7段)。

1、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2、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 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3、“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明确:①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②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③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④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四、归纳整理,积累知识

(此部分具体内容在课件上,或者以学案形式印发给学生)

五、引导领悟,鉴赏形象

1、多媒体逐一展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引入两方阵营的主要谋士,列举范增、张良。

2、分析、总结范、张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把范增、张良性格特点写在黑板上。

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二人的语句,教师加以点播分析。

在分析时注意语言特点的生动性,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情景代入,让学生领会当时人物心理。通过分析当时人物的年龄、处境、以及人物关系,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充分让学生体会人物精神所在。

3、分析、总结项、刘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把项羽、刘邦性格特点写在黑板上。

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二人的语句,教师加以点播分析。

通过幻灯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感受人物形象。

项、刘典型形象分析:

项羽:亲情为上,西楚霸王,以家乡为核心,25岁。

(1)项羽大怒曰: 脾气暴躁。

(2)项王许诺。 叔父半夜去敌军,项羽竟然从容应对,并且答应叔父的话,表现对叔父的尊敬。

(3)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在没有任何人逼迫下,项羽把安排在沛公军中的内奸直接说出,体现了项羽胸无城府。

(4)项王默然不应。 当项羽从心底原谅了刘邦后,项王并没有决定要杀沛公,从侧面也能看出对范增的默然。

(5)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跟樊哙的三句对话,体现出项王并没有因为是敌军将领而敌对,反而像遇见知己一般,体现出爽快大度。

(6)项王未有以应。 樊哙一语中的,切中要害,项羽不能置一词。

(7)项王受壁,置之坐上。 当沛公溜走后,项羽并不惊讶,因为在他心中刘邦和一只宠物没有区别,走和留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刘邦:善于用人,不以寻常眼光看待别人,50岁。

(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体现沛公现在进入正轨,严肃面对当下状况。

(2)为之奈何。 作为沛公的口头禅,这句话体现了沛公本人虽然没有什么过高的才能,但是却能够及时向身边的人求助,从而创立一番霸业。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百余,体现出了沛公直接过来是为了道歉,一百多人深入虎穴,更能体现出沛公的勇气。

(4)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体现沛公的细心,为了安全保证,再次叮嘱张良。

4、项庄、樊哙等形象分析。

项庄、樊哙作为勇士双方对比。项庄每日一剑舞,但是面对叔父的保护显得碌碌无为。樊哙虽然卖狗肉出身,但是面对危机舍身护主。再对比中凸显主公性格。

曹无伤、项伯对比。曹无伤为项羽内奸,却被项羽直接出卖。项伯作为项羽季父,却被刘邦收帐下。这更能体现出二位主帅用人的不同。项伯这一人物的出现,于项羽来说,烘托了其“家族企业”观念,即使叔父夜奔敌军之中,也对其充分信任;于刘邦来说,则能体现出他任人唯贤,善于把人才招致麾下,凸显其人格魅力。

六、合作探究,明确手法

鸿门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在那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项羽的轻敌自大、优柔寡断,更是被描绘得穷形尽相、入木三分。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首先,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并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击破沛公军”,充分体现了其纠纠武夫的直率性格。可是当他听到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并且告诉刘邦“此曹无伤言”,以至后来樊哙闯帐,礼遇有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其沽名钓誉、寡谋轻信,在虚伪的“仁义”幌子下轻易妥协的软弱性格。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视若无睹。到樊哙闯帐,怒目而视,他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生彘肩,赐坐。这又充分展现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其次,出色的细节描写。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现了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点。古人言:骄兵必败。果然,鸿门宴上刘邦的一席谎言,竟使得他洋洋得意,失去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

此外,鲜明的对比描写。一方面表现在项羽在杀不杀刘邦这件事前后不一的态度上,反映了他的有勇无谋和优柔寡断;另一方面是项羽与刘邦的对比,反映了项羽的盲目自尊和夜郎自大的心理;再次是项羽与范增的对比,如结尾对刘邦所送礼物的不同表现:项羽安然收下,范增摔在地上,并用剑剁碎。范增的坚决果断,反衬了项羽的优柔寡断、自命不凡;范增老谋深算,更体现出项羽的幼稚轻率、不善权谋。

司马迁用传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波澜起伏的鸿门宴,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

七、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1、千秋功过世人说: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点拨: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点拨: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2、项、刘谁更切心意?你更喜欢哪位主帅,在日后成长过程中,更想成为哪位主帅一样的人?

《鸿门宴》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训练翻译能力。

(2)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设想]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重在课文情节的梳理,第二课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的体例,了解后人的评价。

(2)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句名言:“立志读尽天下书”,可人类有史以来,书籍浩如烟海,人穷尽有生之年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尽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籍中的精品,举一反三,受益无穷。从这点出发,《史记》就很值得一读。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了解《史记》的地位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从“绝唱”与“离骚”入手,明确《史记》在历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绝唱:①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作品,②生前最后的歌唱;

离骚:①屈原作品,②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③与“国风”并称,泛指文学作品。

三、介绍作者司马迁,了解《史记》的成书过程。

从《史记》的英文译名(Records of the Historian)入手介绍《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史记”并不是“历史的记录”,而是“史官的记述”。由此引出对司马迁的介绍及《史记》的成书过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课前预要有所布置)。

古者富贵而名磨来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可结合古人写司马迁的对联来关照: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四、掌握《史记》的体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明确:

①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文章篇数——130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

③史书体例——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列传(70)。

④体例释疑——重点明确“本纪”“列传”“世家”的记述对象。

五、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难读字: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e)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六、梳理情节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抽取《鸿门宴》连环画九幅,打乱顺序,学生根据画中人物的神态表情、衣着服饰判断人物身份,然后结合课文阅读与理解重新排序。

七、学生结合画面概述课文内容(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然后梳理成图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八、布置课后作业:

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由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成课件,课上展示。

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疏通文句,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现象,进行文句、文段翻译训练。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参考: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谈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更应如此。因时间关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意及语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整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小组派出代表展示集体研究成果,教师视情况纠正点拨

参考内容:

一词多义:辞、幸、因、谢、安、举

古今异义:山东、婚姻、所以、非常、细说、河南

通假字:采、距、内、倍、要、蚤、豪、郤、参、坐等

词类活用:(略)

特殊句式:(略)

文中成语:鸿门宴/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教师点拨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指明易误之处,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中的“当”就不是通假字,同时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三、重点语句及语段翻译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⑤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词类活用及句式)

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特殊句式)

⑦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关键词语)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特殊句式)

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关键词语)

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特殊句式)

四、课后作业布置

思考:

课文是如何塑造刘邦、项羽等人物形象的?

如何认识与评价这两个历史人物,尤其是项羽,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重点是项羽)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讨论刘邦、项羽人物形象

刘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多谋机诈,很讲策略。见风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虚伪、善于推诿。果断。

项羽: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x暴,不用阴谋。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许同学有不同认识,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项羽的“自高自大”可结合鸿门宴的座次来谈。

二、赏析评价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要点:

(1)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 态度展开。

(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点明四组人物的对照关系)

第二步:如何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绍,以突出项羽性格的悲剧性。

第三步: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提示: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步: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提示:刘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项羽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他失败了。可见能否善用人才对一个领袖人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第五步: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 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第七步:小结。

三、布置作业

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600字以内)

《鸿门宴》教案 6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讲读、讨论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关中(2)说()项羽

(3)好()美姬()(4)为()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霸上王()关中

(2)说()项羽(3)成()五彩为()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公岂敢先乎?”“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讨论、讲读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解释下列词语:

从()百余骑()数目()项王且为所()虏客何为者()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 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鸿门宴》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断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第3课时

第三课时

一、回顾前面的故事情节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乃令张良留谢②相去四十里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④持剑盾步走

⑤道芷阳间行⑥张良入谢

⑦沛公不胜杯杓⑧闻大王有意督过之B⑨拔剑撞而破之

2、指出词类活用

道芷阳间行

3、指出句式特点

A何辞为B大王来何操

C持白璧一双D沛公安在

E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F吾属今为之虏矣

4、古今异义词

再拜献大王足下

5、从本段中演化出的一个成语是

四、齐读课文,概括本段内容:

五、分析刘邦、项羽这两个人物形象

刘邦:

项羽: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

七、质疑

八、课后回顾

《鸿门宴》教案 8

课题:鸿门宴

教师:铁皮鼓

班级:高一4班

时间:20xx年3月15日上午第二节`

教学实录:

(教师布置背诵随笔事宜)

教师:上次咱们整理了双方的人物,可以看出,双方的人物是旗鼓相当的。这边有刘邦,那边有项羽,这边有张良,那边有范曾,这边有樊哙,那边有项庄,这边有曹无伤,那边有项伯。但是项伯和曹无伤又是有区别的,曹无伤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而项伯有没有蓄意出卖项羽的动机?

学生:没有

教师:对,他只是智商有些低而已。(学生笑)但是我们又看见,这中间又交叉了其他的关系,如项伯与张良的朋友关系,项伯曾经杀人,张良“活之”,所以他要报恩,就无意中出卖了项羽。好了,这节课咱们首先要复述故事,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相互之间复述一下,认真地讲一遍,然后各组推荐一个同学参加。

(学生讨论,比较积极,讨论中间,有学生要与老师个别讨论:为什么老师说项伯智商有些低,老师与他做了个别交流)

教师:我们每组选一个同学出来复述。(学生选代表)现在稍微给他们一点准备时间。

(三组分别推荐出徐放、吴迪、俞露婉)

教师:好,现在请徐放上台!

徐放:是不是要把鸿门宴之前的事情再概述一下?

教师:可以!

徐放:故事发生在秦末,当时各路起义军起兵反秦,以项羽和刘邦最强,而项羽比刘邦强很多。他们在不同方向作战。当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攻破函谷关,派将领守住关。项羽很生气,很快攻破函谷关,双方实力相差很大,项羽剿灭刘邦很容易。刘邦手下的曹无伤派人跟项羽说刘邦想自己在关中称王,激怒了项羽,准备攻打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交往,就告诉张良这件事情,张良连夜告诉了刘邦,刘邦与项伯定下了亲家,约定次日去鸿门谢罪。

第二天,刘邦带了百余人去谢罪,和项羽饮酒。范曾说不可放过机会,但是项羽不忍心,于是范曾派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但是项伯与刘邦有约定,于是起来保护刘邦,项庄不能下手。张良看形势危急,就叫樊哙进帐、樊哙义正词严讲了很多道理,让项羽无言。于是刘邦借口上厕所,跑了,让张良留下给项羽和范曾送礼物。项羽留下了,而范曾把礼物毁坏了,并说项羽无知,不足以共大事。

教师:(许多学生已经做好了鼓掌的姿势)掌声响起来!徐放复述得棒极了!下面有请吴迪同学!

吴迪:(慢,有时会停顿下来)诸侯起义,较强的是项羽和刘邦。刘邦先到函谷关,驻军在霸上。他的左司马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称王。激怒项羽。于是项羽想明天打项羽。(学生笑,教师:呵呵,是口误,继续)由于他的叔父项伯和张良有故交,就去赵找张良其想说服一起逃跑。张良叫项伯见刘邦,刘邦就跟项伯结成儿女亲家。刘邦第二天去见项羽,于是就发生了鸿门宴。鸿门宴上,范曾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叫杀刘邦,但项羽不忍心于是范曾找项庄,他就以舞剑的名义想杀刘邦,被项伯看穿,就起来保护刘邦。项庄没有成功。然后,刘邦借上厕所的名义,张良……找樊哙,来了之后,他们就走了。就没有了。

(大家笑,鼓掌)

教师:好,下面请俞露婉同学上台,有请!

俞露婉:(比较流利)当时刘邦和项羽的两支军队在攻打秦的时候,刘邦先攻破函谷关,但是曹无伤说刘邦想称霸,项羽非常生气,想攻打刘邦。项伯与刘邦的手下张良有交情,于是去叫张良逃走,但是张良对刘邦忠心,就告诉刘邦这事。于是刘邦说服项伯制订协议,去见项羽。他们定下了儿女亲家,项伯叫刘邦次日早去给项羽道歉。

次日刘邦去请罪,刘邦见到项羽后对项羽说:是有小人在中间挑拨,自己不称霸。项羽心软,就对刘邦说是他的左司马出卖了他,然后他们在鸿门饮酒。范曾想趁机杀刘邦,三次举起玉佩暗示,但是项羽没有动手于是他找项庄让他以舞剑的名义杀刘邦。� 张良看形势危急,找樊哙,樊哙进来说了一些话,于是项羽再一次心软了,然后樊哙与项羽饮酒,刘邦抄小道回到军营,让张良留下来,给项羽送玉璧,给范曾送玉环。项羽接受而范曾强礼物摔到地上,说夺取天下的必然是刘邦。刘邦回去之后,杀曹无伤。

教师:大家看看谁是第一?(大家七嘴八舌,说徐入的比较多)呵呵,徐放和俞露婉旗鼓相当,吴迪也不错啊。下周我们还有个刘项之争,是一场辩论赛,一方为刘邦辩护,一方为项羽辩护,男女生各选五位同学,大家下去之后可以上网查资料。大家对课文的熟悉是超出我的想象,下周我们在随笔就要对读本上的小说写故事梗概,这与复述故事又不一样。这里我读一下我写的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楚汉相争时期。当时刘邦先入关中,驻军霸上,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非常生气,打算第二天进攻刘邦,范曾 项羽有一个叔父叫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关系非常好,连夜跑去劝张良逃跑,张良不但没有跑,反而把他介绍给了刘邦,刘邦于是和他结成儿女亲家,并竭力表白自己没有称王的野心。项伯相信了,劝刘邦第二天早晨赶紧向项羽谢罪。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来鸿门向项羽陪罪,表明自己无称王之心,项羽轻信了刘邦并供出了曹无伤,而且还摆下宴席请刘邦喝酒,由叔父项伯、谋士范曾作陪,张良立在刘邦旁边。范曾多次示意项羽杀了刘邦,项羽均不下手。范曾无奈,召项庄进来,想让他借舞剑助兴刺杀刘邦,项伯发现了这一企图,也拔剑起舞,护住了刘邦。张良见事情紧急,连忙召大将樊哙进来,樊哙闯进军帐,指责项羽想要诛杀有功的刘邦,项羽无言以对,刘邦则借上厕所的机会逃回霸上,留下张良给项羽和范曾分别送了一双白璧和一双玉斗。刘邦回到军营中,立刻杀了曹无伤。

教师:这是500字版的。还可以写200、100字版的。大家要加强练习。刘邦逃跑之后,范曾说了一句话,非常有名,是哪一句?

学生:竖子不足与谋!

教师:对,还有,“夺天下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大家看看这个“今”是什么意思?(学生议论)是“将要”的意思,英语里也有类似的用法。通过《鸿门宴》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大家从鸿门宴的哪些地方看出项羽必定失败?或者说,哪些因素导致了项羽最后的失败?给一点时间思考,不忙回答。

李洲:(说,老师没听清)

教师:你普通话大有进步,但是我还是没有听懂,(同学大笑)可以再重复一遍吗?

李洲:我是说项羽优柔寡断,应该狠下心的时候狠不下心来,而刘邦则不顾忌这些,反复无常。

教师:他觉得项羽优柔寡断,大家看对不对?

学生:(纷纷点头)对。

教师:(开玩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啊?不过的确是如此,他的优柔寡断导致刘邦成功脱逃,埋下了后患。}q9CQ9

徐放:我觉得不是优柔寡断,因为项羽有一种很摄人的气魄,对敌人从来不手软。但是他很重义。跟他有交往的 刘邦处处示弱,项羽处处逞强,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成败。而且刘邦有过人之处,人才众多,又能够用人,而项羽人才很少。项羽事必躬亲,什么都自己来,王者是不能这样的。这让人才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用,而在刘邦帐下人才觉得自己有用。

(学生鼓掌)

教师:徐放的话对我启发也很大。我们谈项羽,是根据《鸿门宴》来谈的,而他谈的项羽着重从《项羽本记》来谈。就在鸿门宴之前,项羽坑降卒20万,一点不手软。而且在他的叔父项梁死了以后,宋义主事,软弱无能,不敢对敌,他一刀就杀了宋义,破釜沉舟,他是果断的人。而害他的是一个义字,真是应了一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以两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他还说项羽有霸气但是没有王者之气,是将才而不是帅才,不善于用人而刘邦善于用人,表现是事必躬亲,还有一个,项羽任人唯亲,除了范曾之外,都姓项,而且不用范曾。大家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李洲:他不稳重,别人叫他打他就打,没有主见。一开始,范增说打刘邦他马上就要打,后来刘邦几句好话说的又不打了。

教师:一句话,是个性情中人,还是他个性上的缺陷,还有没有

刘丹柯:主要谋士范曾对项羽的话,不能让项羽相信他。

教师:也就是说:范曾也有问题?

刘丹柯:(点头)对!

教师:(上前握手)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同志啊!我以前讲《鸿门宴》的候就发现这个问题。如果张良像范增一样行不行?

学生:不行。

教师:刘邦一入关中,有人出主意,他马上就派兵把守函谷关,守关的计策显然是错的,但是,如果张良这时候也指着刘邦的鼻子说:竖子不足与谋!大家想会是个什么后果?范曾跟项羽说话的时候一直是趾高气扬,气势凌人,他的脾气比较暴躁,而项羽也比较火暴,两个人怎么能够说到一块儿去?就是说,你的办法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也要让人接受你的意见。因此,范曾是怎么死的?当时项羽派使者到刘邦那儿去,刘邦大鱼大肉地招待,到中间,就问了,你是哪一个的使者?对方说是项羽的,这边说了,哦,我还以为是亚父的,就把酒席给撤了,项羽中了反间计,对范曾渐渐疏远,而范曾也一气之下离开项羽,明知是反间计还要中计,这就是性格缺陷,结果背上生疮死在路上,他一死,项羽就没有了依靠,最后让刘邦消灭了。还有谁有问题?

学生:项伯。

教师:对啊。(下课铃响)项伯的问题在哪里?弱智!好,下课!

(下课后,几个学生围着我)

董乔:老师,我觉得项羽好傻啊,刘邦说几句好话,他就把人家曹无伤给出卖了。

教师:是啊,项羽确实缺乏政治头脑,傻得可爱,不过这也是他率真的地方,没有机心。

鸿门宴教案设计 9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项羽的悲剧性格;

2.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学习重点

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

(一)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

2.查注释,初步了解文意,掌握课文训练重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3.查资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析主旨,明确全文情节发展过程2”’

2.析人物,把握主次关系及作者态度;

3.析特色,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问题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从鸿门宴斗争中试分析刘、项性格特点 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哈,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多了: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4.试列表图示鸿门宴层次内容: 项羽刘邦前提 兵十万,霸上宴前(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怒 范增浇油定项伯夜告惧 收买项伯定主动被动宴中(三起三落)范增举玦一起 项庄舞剑二起 项羽按剑三起樊哙受赐一落 樊哙责羽二落 沛公离席三落宴后(两悔两受)项羽受璧 范增毁玉刘邦毁约

张良受托被动主动性格特点自矜功伐 不忍之心怯而勇;智而诈;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纳忠言

四、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读音、意义有错误的是:( )

A.如今人为刀俎(wéi,是)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wéi,做)

C.为击破沛公军(wéi,替)

D.大王为人不忍(Wéi,做)

E.且为之奈何(wéi,对待)

F.吾属今为之虏矣(wéi,被动)

G.若属皆且为所虏(wéi,被动)

2.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道芷阳间行 素善留候张良

3.属宾语前置句的是:( )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贪于财货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勿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⑤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⑥张良出,要项伯

5.辨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含义:

2、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朗读课文,重点字词正音,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听说过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的原话是什么、出自哪里大家知道么?对,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公元前206年,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这也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一次攸关宏图伟业以及性命的宴会,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鸿门宴》。

(2)明确学习任务:

①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②疏通文意

③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

④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⑤人物形象分析

(3)作者简介

《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称“太史令”。 著有《史记》,后人又称《太史公书》。《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因其中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所以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背景简介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5)学生朗读

下面我们开始读。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朗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要读清句读;三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学生边读,边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

沛公欲王关中(wàng) 道芷欲间行(jiàn) 数目项王:shu 数次用目示意项王。目,用目示意,动词

通假异读: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

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杯杓 sháo 酒杯和勺子。

生字:

鲰生 zōu 浅陋的小人

卮酒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杯 戮力:lù 合力樊哙: kuài 刘邦的战将

瞋目: chēn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 目眦: zì 眼眶 跽: jì 直身而坐 参乘: cānshèng 负责警卫的骑士 彘肩: zhì 猪腿 啖: dàn 吃 靳强: jìnqiáng 刘邦的战将

读完后,师:“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下面给同学们3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生:述(略)

师: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略)

(7)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是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

第二是 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说作业。(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一)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事

(二)判断下列加线的古今异义词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而听细说

明确: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三)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四)名句积累 明确: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五)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因

例句 出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刺秦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②如

例句出处 万事如意 成语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

③举

例句出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贤任能 成语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杀人如不能举《过秦论》 举世无双成语举所佩玉珏者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④谢

例句出处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释义依靠趁机 于是 趁机 释义 顺、随 比得上 到,去 释义

举起、抬起推荐 科举考试 全、尽 全部、整个举起 释义 道歉 告辞 感谢

(5)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翻译。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教学步骤: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 ,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无伤告密、项刘对立(40万比10万)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项伯泄密、刘邦设计学生朗读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请看第3段。 学生朗读。

《鸿门宴》教案 10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问题设置:《垓下歌》与《大风歌》分别表现了项羽、刘邦此时怎样的心情?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垓下歌》;表现项羽兵败之后的痛苦和无奈

《大风歌》:表现他得天下、归故里沾沾自喜之情(和流露出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二、分析人物

卡尔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不错,刘邦、项羽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们自己的命运。

同为交战双� 文本中就是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问题设置:

刘邦阶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反映出的性格

项伯夜访曰:“为之奈何?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沛公曰:“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善纳建议

能言善辩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沛公北向坐(这里要简单涉及座位尊卑长幼)小心谨慎

忍辱负重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聪明机智

刘邦锄奸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果断决绝

项羽阶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反映出的性格

亚父定计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大怒匹夫之勇

项王许诺项王许诺项王许诺唯亲是用

优柔寡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项伯东向坐。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王默然不应。

自高自大

胸无城府刚愎自用

妇人之仁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曰:“坐。”项王未有以应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

有勇无谋

项王受璧项王曰:“沛公安在?”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里有与范增的对比)缺乏远见胸无大志

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总结出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正是有了这样的性格,才决定了他们自己最终的命运。

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参考:曹无伤告密,范增进言,立即决定进攻;

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素不相识的樊哙的态度更是寡谋轻信;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的建议置若罔闻。

三、评价项羽:

历史自然会有后人评说,请学生欣赏下面这几首诗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包羞忍耻:可指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两件史事。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这四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人对项羽的评价是欣赏,有人对项羽是的评价是批评,但是无论是欣赏还是批评,都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的。

我们对项羽应作如何评价?(学生评价,老师总结。)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但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 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3.[延伸阅读]

阅读《读本》第90课《垓下之围》,仔细品味文中项羽说的三段话,并联系《鸿门宴》一文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和批评这个人物的。

4.积累阅读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鸿门宴》教案 1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年级《 语文》 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 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 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19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板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常识;

2.了解鸿门宴过程;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4.科学评价相关人物。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象棋的楚河汉界引出楚汉争霸,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司马迁及《史记》。

(师生共同回忆。)

2.相关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当时刘弱项强,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心中的项羽、刘邦形象。

4.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正音正字。

5.学生看《鸿门宴》录像片断,引起兴趣,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本篇课文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刘邦和项羽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性格及运筹谋略,使楚汉之争的结局初露端倪。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明确: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明确: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感受人物形象。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1)项羽

明确: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缺乏深谋远虑。

(2)刘邦

明确: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

善听人言,有心计,处事果断。

(3)范增

明确: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是被刘邦利用。

(4)张良

明确: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5)项伯

明确: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

(6)曹无伤

明确: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7)项庄

明确: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8)樊哙

明确:忠诚,勇猛。

4.司马迁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明确:(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2)另一方面,善用对比烘托刻画人物。

5.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明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 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6.课文中刘邦对张良、项羽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说话人怎样的心理动态?体现了人物间怎样的关系?

明确:在古代,一般士大夫除姓名外,还有字、号、斋名等等,还由于不同的关系和场合,另有不同的称谓。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就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看出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

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

宴后,经历了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若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如愿以偿,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危险的,不好好相求,谁愿留在这是非之地?故而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是为了活命要紧。

再看刘邦对项羽的称谓,本来两 今刘邦先入关,即便王关中也无可厚非。可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即使想王关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忍气吞声方为上策。

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将军,称自己,口口声声臣下,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

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的心理,摧垮其思想防线。不同的人,不同的称谓,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之极。

7.讨论:你如何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

(教师引导:人物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

《鸿门宴》教案 13

教学目标

分析文中人物言行,体会人物性格形象

能力目标

学会用现代的眼光、自己的`眼光,评价人物

方法介绍:

� 结合史记项羽本纪,一生最多的表情就是大怒

不理智,因个人好恶而做决策

3、项王默然不应,为什么?

项王已经不想杀刘邦,为什么不想杀?

刘邦:

1、戮力攻秦——叙旧(事实:早就想争夺天下)

2、不自意先入关——奉承(蓄谋已久)

3、今有小人之言——讨好(回避刘项不两立的重点)

——刘邦以情动人,

《鸿门宴》教案 14

一、激趣导入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三、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重点字词句

1、课文疏通: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抽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一同学梳理重点字词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及教师补充讲解。(1)军霸上(2)王关中(3)说项羽(4)成五采(5)此其志不在小

师:重点句子翻译:(1)珍宝尽有之(被动句)(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师: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师:项羽为什么大怒?提示: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使项羽高居诸侯上将军的位置。

四、小结

师:范增的进言说明了什么?提示:范增发现,贪财好色的刘邦,入关之后竟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收买人心,志存高远。就这一点而言,范增比项羽高明,他看出了刘邦远大的政治志向,力劝项羽尽早解决刘邦的问题。

师:全班齐读第一段。矛盾激化,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开端,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事态又将会如何继续发展。

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 15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秋水》。先来看几幅对联:

架上南华秋水篇,屏间北苑春山画。

人在南华秋水,家居北苑春山。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庄子》又名《南华经》,此处“南华秋水”即指《庄子》中的《秋水》篇。明清时期的张岱、宋时的李塗更是直抒胸臆,来表达对庄子《秋水》篇的仰慕和叹佩:

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明清·张岱

不读庄子秋水篇,见识终不宏阔。

——宋·李塗

从以上可以看出庄子的《秋水》篇对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秋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使这些文人纷纷为之倾倒呢?也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从中懂得一二。

二、简介作者: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

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

译文:死生都一样,可与不可无差别。

之所以着重介绍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是因为“相对主义”贯穿于我们即将学习的《秋水》中。

三、朗读课文并正音(略)

四、研习课文:

1.河伯的心理前后有何变化?找出关键句。

明确: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

①河伯因何而“喜”?(请一生朗读相关内容,师点评指导)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时:名词—状语,按时令;

川:河流;

河:河伯,黄河之神;

泾流:直流的水波;

辩:通“辨”,分辨,辨别

②河伯因何而“叹”?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河伯面对海神若,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请一生朗读,师点评指导)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闻道百:定语后置,“闻百道”;

莫己若: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我也”;

此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的狂妄自大。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句首助词,表更进一步议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少:轻视,看不起;

闻:见识,见闻;

此句批评自己见识的狭隘。

这句话经常有人做出相反的阐释,现特补充本科《秋水》(节选)剩余部分中海神若的话,以便于大家理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伯夷辞让它(指天下)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骄傲与自满,不就像你先前的洋洋自得吗?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也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非……则:表假设,不……就……;

殆:危险;

见……于:表被动;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修养极高的人

此句“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

3.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

(1)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2)谦受益,满招损;

(3)知耻而近乎勇;

(4)承认自己渺小是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

五、探讨:《秋水》的哲学思想。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说过,庄子的《秋水》篇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根据我们刚才所学,似乎并未见出其特别奇异之处。其实“人不能骄傲自满”并非庄子本文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要想真正明白庄子的表达意图,得联系《秋水》全文。为此,给大家补充了相关内容。

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

译文:用道的观点来看,无所谓贵贱,贵贱是相互转化的……无所谓多少,多少是相互转换的。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译文:万物原本是齐一的,谁为短谁为长呢?

教师总结:从海神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任其自然。

庄子的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对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语言特点: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奇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再次齐读课文。

《鸿门宴》教案 16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项庄舞剑”,

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 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 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 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 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5、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项羽为”话题谈谈你心中的看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