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最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8个生字,正确认读“规矩、笑逐颜开、桅杆、倒霉、无恶不作、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等词。
2.指导学生明白课文资料,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资料。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指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渔夫的故事》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交流讨论
1.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
读第十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使学生明白:魔鬼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它净做坏事,是不会懂得报答别人的。另外,杀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明白“无恶不作”。
2.面比较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读第十六至第二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渔夫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镇定下来的渔夫知道了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战胜魔鬼。明白“恩将仇报”。
3.指名分主角朗读第五至第二十五自然段,读出魔鬼的凶残和渔夫的智慧。
四、理清脉络,复述课文
1.理清脉络,借鉴提纲。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情境之一:(多媒体播放渔夫和妻子在家门口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样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情境之二:(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齐,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听的人又会说什么?
3.先在小组里分主角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五、布置作业
1.将《渔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故事。
六、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魔鬼渔夫
凶残、狡猾、愚蠢从容、镇定、聪明
学习目标
1、认识8 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和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讲故事比赛
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三、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明白课文资料,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述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主角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潜质。
课上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和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教学时刻: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相传古时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名叫山努亚。有一天,山努亚和他的弟弟萨曼来到一片紧邻大海的草原,当他们正在一棵树下休息时,突然海中间冒起一个黑色的水柱,一个女郎来到了他们身边,并告诉他们天下所有的妇女都是不可信赖、不可信任的。
国王山努亚和弟弟萨曼回到萨桑王国后,他们杀死王后和宫女、奴仆。从此,山努亚深深地厌恶妇女,存心报复,他开始每一天娶一个女子来过一夜,次日便杀掉再娶,完全变成了一个暴君。这样年复一年,持续了三个年头,整整杀掉了一千多个女子。
宰相的大女儿桑鲁卓,对父亲说她要嫁给国王,她要试图拯救千千万万的女子。”进宫后桑鲁卓每一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这样,桑鲁卓每一天讲一个故事,她的故事无穷无尽,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向讲到第一千零一夜,最后感动了国王。山努亚说:“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也叫《天方夜谭》。你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这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⑵通读全文。
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你们坚信魔鬼的话吗联系前后文,找出有关资料说一说。
2.读一读魔鬼的话,感受魔鬼的凶残本性。(投影字幕)
3.渔夫又是怎样战胜魔鬼的呢?
指名说说渔夫是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的。再读一读,从中感悟渔无偿援助机智,聪明。(投影字幕)
六、读一读
出示挂图投影,学生多种形式练习读书,培养语感。
1.分主角读。
2.表演读。
七、讲一讲
指导学生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部分。能够展开想象,有所创造。
八、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九、课外拓展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探究魔鬼的本性。
2、懂得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3、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设计符合情节发展的不同故事结局,培养创新精神。
4、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设想
每组发一张白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张魔鬼的形象图,并简要说明。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魔鬼的了解认识的程度。然后通过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引入课文,告诉学生仅从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再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正确认识魔鬼的吃人本质,然后通过设计与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深入体会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1、初探魔鬼形象:每组发一张白纸,大家商量一下,请小组中画画高手,用简单的几笔勾画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形象(三分钟完成),由组长展示成果,并简单说说魔鬼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渔夫的故事》里也有一个可怕的魔鬼。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篇外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
现在,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可怕的魔鬼。翻开书172页第二自然段,听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
2、深探魔鬼本质:课文中的魔鬼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一样,可怕凶恶。可是我们仅仅只从魔鬼的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下面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魔鬼的本来面目。
结合注解,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研读课文1--15小节,谈谈你对魔鬼的新的认识,并能在课文中找依据,特别是从课文渔夫与魔鬼的对话中看魔鬼的本来面目。
先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执笔整理,再在班级里交流。
3、再探伏魔方法:魔鬼是十分的凶残狡猾的,那么这场渔夫与魔鬼的斗争,结局会如何呢?
指名朗读课文16--25小节,其他同学看课文,然后说说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文的结局编得很精彩,但我觉得同学们很聪明,创新能力很强,完全有可能编一个同样精彩,和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尾。请每个小组同学紧接着15小节开始,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想象,给故事另外编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由组长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能不能就刚才几位同学的设计比较一下,看哪个结尾好,哪个更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试作评价。
附:
《渔夫的故事》教案设计说明
这堂课,我采取了三点主要策略:
1、找准教学的起点。
找准教学的起点,这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学起点过低或过高,必定会导致你的教学失效。《渔夫的故事》是一篇民间故事,故事情节,语言方面并不难,故事的两个角色中,渔夫的形象也好理解,主要是对魔鬼的形象的认识,学生可能不全面、有疑惑、或甚至错误。所以我这堂课就以研究魔鬼这个形象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魔鬼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片面的。因此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给魔鬼画像,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研读从外形到本质来进一步认识魔鬼,最后通过故事结局的亲自设计认识魔鬼是可以被人所战胜的。这样找准了教学起点,教材的处理、教学思路也就清楚了。
2、融入探究性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堂课的教学融入了探究性教学的思想,尝试探究性教学模式在民间故事这类题裁课文的教学中的运用。
这堂课,为学生设置了探究魔鬼形象的主题,从外形、本质和可以被战胜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探究魔鬼的本来面目。由魔鬼的外形引发学生探究魔鬼本质欲望,由魔鬼的凶残狡猾引发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这样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热情。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问题形成解释,在小组中充分表达交流评议,再在班级中展示交流评议,所以这堂课是以魔鬼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来组织教学的。
由于课堂引入了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空间、发表个人意见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所以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活跃,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
这节课主要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四人小组中,学生讨论魔鬼怎样画,魔鬼本质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设计时,分工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每位同学获得发表意见,展示才能,评价别人的机会。所以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一、按照“思维递进理念”说教材
初中语文第一册编者在第四、第五两个单元“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景和物”之后,安排第六单元“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这是颇具匠心的。由观察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到了解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特点,借以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它体现了思维递进理念。
《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通过渔夫机智地制服魔鬼的记述,形象地告诉我们: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软,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渔夫的故事》为什么能如此吸引孩子,甚至感化国王?因为它是神奇的想像。如果没有想像,那就没有渔夫和魔鬼这两个艺术形象,也就没有了《渔夫的故事》,甚至没有了文学。反过来,要让初一学生领悟渔夫战胜魔鬼的过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觉醒,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胜利,也必须借助想像,否则就只能靠老师“填鸭式”的灌输了。由此可见,思维从现实向想像递进,是何等的重要。
二、围绕“现实和想像”要求说目标
《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
《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学生通过《牛郎织女》的学习,已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因此。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宜为本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初一学生好奇、好强、爱幻想、爱表演的心理特点,提出“魔鬼被投人大海以后”“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等极具想像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再想像,以达到本文教学的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
课文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对话、外貌和心理描写,来刻画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渔夫诚实善良、勇敢机智,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凶残狡猾,卑鄙愚蠢,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故事通过渔夫这个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过魔鬼这个形象,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是本文的教学重点o
“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也是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初一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文学修养等影响,不明确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差异,所以对“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艺术手法难以理解。他们或把虚构的人事信以为真,或者相反,把艺术形象价值全盘否定。因此,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像结合起来的应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根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说教法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本文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会根据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来赏析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可采用“分角色朗读”、“鉴赏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简洁而有个性的对话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爱模仿、好表演是初一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通过分角色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并辅以表情、动作、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初步达到感知人物形象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理论,要求我们教学重在指导方法,培养能力,根据学生通过上一课《牛郎织女》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这一实际情况,用鉴赏分析法来教学这篇课文应该是比较妥当的。因为“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相结合”原则要求我们:语文能力训练要借助于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要着眼于应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已知的有关民间故事知识指导下,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初步学会赏析未知的《渔夫的故事》,这种方法正体现了上述教学原则。
《渔夫的故事>是一篇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民间故事,故事全属虚构,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构思能力,要让初一学生体会这种艺术创作手法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采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师设计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以达到铺设台阶,化难为易的目的。
四、紧扣“赏析人物形象”的重点说设计
第一步,简介作品,导人新课。
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像与作品的想像贴近,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步,复习知识,明确目的。
通过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指导赏析民间故事思路,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有章可循。
第三步,学以致用,赏析课文。
(1)根据“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赏析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概括出“捕鱼捞瓶”,“放魔出瓶”。“诱魔人瓶”,“投瓶人海”的故事情节。理解课文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特点,让学生的想像依托故事情节有条不紊地展开,又使原有的语文知识得以巩固。
(2)根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赏析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首先指导学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对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性格,让学生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分辨角色,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具体分析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渔夫的“诚实善良,机智勇敢”,魔鬼的“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3)根据“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来赏析语言特色。运用举例分析法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第四步,由浅人深,突破难点。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对“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这一艺术特色的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从人物和情节角度,考虑、设计一组由浅人深的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让学生沿着教师铺设的台阶,拾级攀登,逐步明确: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它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渔夫的胜利则寄寓了“正能压邪”的道理。
第五步,开拓想像,训练思维。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在赏析课文之后,当堂提出“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解救了魔鬼”、“魔鬼被投人大海以后”等题目,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口述一段话,以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开拓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达到由感知想像到创造想像的升华。课后要求学生“话”“表”兼顾地讲述《渔夫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文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
渔 yu 锡 xi 撬 qiao 魔 mo 耸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
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寓意
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
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即渔夫与魔鬼的对话描写──两次正面交锋
三、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
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形象。
提问:
1、渔夫天真地想说服魔鬼放弃杀人念头,说明了什么?
2、渔夫用什么方法最后战胜了魔鬼?表现了渔夫的什么品质?
3、魔鬼错把渔夫当作所罗门时而向他哀告,而当知道渔夫并不是所罗门时却凶想毕露,这说明了什么?
4、魔鬼再次求绕表现了什么?
寓意:
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类似的事例。
四、分组进行故事比赛
要求:
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
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讲述后进行评议。
五、分角色朗读渔夫和魔鬼的对话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故事。
【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魔鬼逞凶
渔夫获瓶 恩将仇报(邪恶)
(善良) 渔夫投瓶 以牙还牙(是非分明)
笑逐颜开 智斗魔鬼
渔夫获胜(智慧)
《渔夫的故事》一课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两个主要人物:魔鬼和渔夫,运用加定语的方法,填空“( )的魔鬼”,“( )的渔夫”。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好好体会体会。学生很快就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凶恶的魔鬼、狡猾的魔鬼、勇敢的渔夫、聪明的渔夫……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我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几人一个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3、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5、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四、作业
1、回去任讲一个故事给家人听。
2、读读记记:
规矩 胆瓶 金币 堡垒 铁叉 违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简短 口吻
下流无耻 笑逐颜开 自言自语 披头散发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一、谈话导入
1、介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揭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撒撬弥桅唆吻
读多音字。撒sā撒网 塞sāi塞车sǎ撒种 sài塞北
3、理清课文结构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本文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三、分析人物形象
从语言形式上。大家发现没有,从课文的5自然段到结束,全是什么形式?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四、分析语言特色
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xxx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五、明确主题思想
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说说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指名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六、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③理清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①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②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里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③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交流讨论
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②交流思考的问题。
a.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①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②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作业
①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②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4、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难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区别鱼和渔。
2、介绍: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作者是普希金,他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充满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3、用——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
三、集体反馈,检查生字。
1、出示新词,指读。
强调:砖臣是卷舌音,纺是后鼻音。婆是上下结构,女中的横要平。
2、读生字卡的词语。
3、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4、找出含生字新词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读诗歌。
五、小结:同学们,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我们下节课来细细体会。
六、作业。
1、抄写词语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导入: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体会。
二、继续反馈,理解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渔夫救了一条金鱼,把它放了,金鱼为了报答他,说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渔夫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鱼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当女霸王,金鱼很生气,把给他们的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2、同学们,老太婆到底提了什么要求呢?请大家拿出表格。
3、集体反馈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
1 一个木盆 有了新的 微微起波浪
2 一座木房子 有了一座新木房 发浑
3 要做世袭贵妇人 成了贵妇人 不安静
4 要当女皇 成了女皇 阴暗起来
5 海上的女霸王 变回了原样 黑风浪,翻滚,奔腾,狂吼
三、复述故事。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每次老太婆提出要求,海水有什么变化?他可能说明什么?对老太婆的愤怒、憎恨。
五、讨论交流。
1、你觉得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2、老头子是什么样的人?
3、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样子?
4、小结: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呀,也不能太懦弱了。
5、总结全文:你想对诗歌中的人物说什么吗?你想对谁说呢?说说你的理由。
6、师结:同学们,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也不能太懦弱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六、分角色表演故事。
七、作业。
1、分小组演故事。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