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
妆、滨、裁
易混淆:
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轻、没、重、心”四个字,注意读准前后鼻音。
2能正确认读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练习拼读音节。
3读儿歌能大致了解儿歌内容;朗读时能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复习笔画“卧钩”,了解“心、鱼”的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认真描摹着两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入:(出示螃蟹吹泡泡图)
师:图上有什么?谁能有一句话把图上的内容说清楚?注意发言时声音响亮让大家都听清。
说明:
结合启发谈话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能说到螃蟹的动作、数量等,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表扬。
2出示课题:35吹泡泡(chuipaopao)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题读准!
及时评讲:拼读时是否做到声音响亮,发音准确。
提醒学生注意“chui”是翘舌音。
(自由练拼指名拼读齐读课题)
说明:
本篇课文位于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单元末,拼音的初步学习也接近尾声。小朋友们跃跃欲试,都想来尝试拼拼各种音节。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们自己拼拼音节来读准字音,学习独立认读生字,并在拼读课题音节的过程中巩固所学韵母(ui、ao)、;为“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转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做必要的过渡衔接。
3了解“螃”字的结构拼读它的音节。
(1)出示螃蟹图及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师:原来儿歌的内容和螃蟹吹泡泡有关啊,一定很有趣!
读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2)分析“螃”的结构,练习拼读“螃”的音节。
师:大家要仔细听,认真记,看看谁最先听清“螃”的读音、记住“螃”的字形。
说明:
听的训练目标指向要明确,要让学生听清、记住哪些内容,一定让全体学生心知肚明,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训练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师述:“螃”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虫,右边是旁边的旁,合起来是也念螃。但是是螃蟹的螃,同学们可要记清它的字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说明:
同音字的概念可适时渗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区分同音字的字形。
师述:“螃”的音节是“pang”,音节中有我们今天新认识的后鼻韵母ang,听清老师的读音,看看老师的口型(师慢动作范读两遍)。
(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明:
借助螃蟹的螃,学习后鼻韵母ang,要求同学学会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并且积极投入每一次练习活动中。
二读儿歌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拼音
1听课文录音。
师:先来听听录音,你们要边听边记:小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怎样吹,泡泡才能满天飘?(再听一遍,努力记住!)
反馈:同桌之间把记住的内容告诉对方。
说明:
此时不出示儿歌内容,只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的听记习惯,并试着把听到内容与同桌分享交流。
2朗读儿歌,学习生字和韵母。
(1)师生互动读、同桌配合读
师:原来,小螃蟹只有——生:不轻(qing)不重(zhong)小心(xin)吹,
师:才能——生:吹得泡泡满天飘。
(同桌互读)
(2)学习后鼻韵母ingong
师:“轻”和“重”是一对反义词,在儿歌中指的是小螃蟹吹泡泡用的力气有大有小。
(师指到音节zhong)大家看,这是“重”的音节,里面又有我们今天要新认识的后鼻韵母ong,听清老师的读音,看看老师的口型(师慢动作范读两遍)
(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读音中带有后鼻韵母ong的发音呢?(给学生想的时间)
(闹钟、中国、巨龙,从前等)
师:刚才我们说到,“重”的反义词是:“轻”(师指到qing),ing也是一个后鼻韵母,
师:仔细听老师读(师范读两遍)瞧!“小心”的“心”是前鼻韵母!同学们可要分清ing和in的读音。(做快速反应游戏: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吹泡泡》教案七》,来自网!
抽读韵母ing和in)
师:小朋友一定发现后鼻韵母末尾的发音和上海话“鱼”的发音类似,小朋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区分前、后鼻韵母的发音。
说明:
后鼻韵母ing和in的发音比较容易混淆,结合起来教授,并推荐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记法,帮助学生区分。
(3)整体认读音节ying(出示ying及四声)我们一起开滑板车读一读!
说明:
用开“滑板车”的方法,借助形体动作,帮助学生记住四声声调,寓教于乐。
3再读儿歌,思考问题。
师:小螃蟹真聪明,不轻不重小心吹,吹得泡泡满天飘。可是小螃蟹是一开始就知道这样吹吗?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轻轻吹,泡泡小,
猛(meng)一吹,没(mei)泡泡,
师:小螃蟹一开始是怎么吹泡泡的呢?谁来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猛”和“没”是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左右结构)“没”字前一课我们已经会写了,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遍!
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记住“猛”字。
师:“猛”的音节中带有后鼻韵母eng,我们请出eng的好朋友前鼻韵母en,再用上刚才老师推荐给你们记后鼻韵母的方法来念准音eng。
说明:
“猛、没”两个生字在字形(左右结构)上稍作强调,再次适时渗透部首的概念及记字方法,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记字做准备。后鼻韵母eng的教授让学生借助en以及前面老师推荐的办法来读准音,学以致用。
4齐读儿歌。
师: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螃蟹,亲自尝试把事情做好,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三巩固练习、说话训练
1读angengingong以及ying的四声。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用一定的句式说话。
(出示课文练习图并在相应的位置注明:山脚(jiao)下、山腰(yao)间、半山腰、山顶(ding)上),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己拼拼图上的音节,然后做一回小小导游员,为大家介绍山上分别有哪些景物?
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哪里)有(什么)。
说明:
在一定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做一回小小导游员来巩固认读新授的拼音,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句式说话,如学生在介绍时能用上合适的量词,做到条理清晰等,老师要大力表扬,鼓励学生多说,帮助学生说得规范。
四写字指导
1新授笔画“卧钩”。
(出示“卧钩”)
师:大家看,“卧钩”多像一个人半躺在床上。
(师范写生模仿写师生齐书空)
2描摹“心”。
(出示“心”字的笔顺框)
师:看看第几笔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画“卧钩”。
师:写“心”字时要注意观察三个点,找准了位置,“心”字就写得好看了。
3描摹“鱼”。
(出示鱼图)师:鱼的字形和实物鱼特别象,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出示“鱼”字的笔顺框)同学们根据笔顺框学会“鱼”的笔顺,在同桌的手心里写一写。
4生写,同桌互评
(1)写字姿势要正确。
(2)关键笔画的位置要摆准。
说明:
通过形象的比喻教授“卧钩”、“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字时,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关键笔画,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 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
(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③④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认识本课的二类生字,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认识诗歌的“阶梯式”结构方式。感受“我”全家对于大海的热爱之情。
3、感受“我”全家对于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成诵”本诗及理解诗中“我”与大海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大海的资料(图片、照片……)
教学时数:3课时
基础知识:
1、“阶梯式”结构方式。
解词:曝光: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
软片:(照相用的)胶片。
黝黑:黑,黑暗。注意黝字读音“yǒu”。
2、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读生字,学习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海浪的声音)
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谁愿意说说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海的诗歌。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读准字音。采用多种方式练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读准诗中每个生字的读音,学习一类生字,认读二类生字,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四、感悟诗的意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五、巩固练习,指导背诵诗歌。
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扩展练习。
教学过程:
1、检查背诵情况。
2、指导书写“鼓”字。其他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位置来书写。
3、请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描写海的文章或诗歌、佳句读一读,以扩展学生对海的认识。
4、教师有目的的提供一些书籍,如《海的女儿》、《海上日出》等。
布置作业:写生字,预习下一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这道题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他们喜欢哪一句话,就可以去抄哪句话,如果想要把整首诗都抄下来,也可以)
二、读一读。
(这道题的目的在于积累词语,所以只要会读即可)
奔腾、深沉、呼吸、坚毅、海浪
三、写一写。
(这道题中的字都是学过的一类字,所以学生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这些词语)
鼓起、录音机、肌肉、软片、无穷无尽。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六、布置作业
1、《黄冈》第2课
2、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
3、同步课外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理解句子意思。
3、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4、总结学习古文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教学难点:
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具: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
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
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反馈读,并提示知的不同读音,多音字:好的读音,乐的读音。
2、带着同学们的提示,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自读)
3、指名朗读课文
师:前面我们学习古诗时认识了诗人,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试着解答,不知道老师补充资料)
《论语》对
过渡:那到底他们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理解句子,感悟理解:
自学提示: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自学)
汇报:(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 为:就是 知:聪明
师: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师适时鼓励,并巩固重点字“知”)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对于做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好:喜爱 乐:以……为乐趣。
师:这句话是对谁而言的,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要添加一些词,使句子意思完整,能读懂。请你们用添加符号添上:对学习的人来说或对做学问的人来说。
3、“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释义:凡是(对事情)不怀疑(的人)一定不会有感悟,只有怀疑了才能有感悟。小的怀疑就有小的感悟,大的怀疑就有大的感悟。
理:道理 疑:怀疑 悟:了解、领会。
师过渡:刚才通过句子的理解,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你们再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汇报配乐读。
汇报交流:
联系你的学习情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逐句谈)
1、学习知识要诚实、踏实。(学习态度)
2、学习的深度缘于你自己。
3、学习中要不断发问,解问。
教师适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四、总结方法,拓展提高:
今天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想想我们学习这篇古文有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读文正音、了解背景、理解句意、感悟道理)师板书提升。
师: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古文,你们有信心吗?咱们现在来试试怎么样?
课件出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试着解释理解)
五、收获体会
学生谈体会。
六、作业:
背诵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