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文本对话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凤城中心小学 高青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笔者以为: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展开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教学流程
(一)过渡性谈话(略)。在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这样(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二)抓住“信心”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1、导拨:认真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导读;
(1)提出与文本对话的要求(动笔读书)。
(2)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与文本对话(默读、轻读、交流读……)
(3)反馈读后所得,交流梳理。
(三)分析品味,领悟主旨。
1 、小结过渡性谈话: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知到课文是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语言、神态以及与敌人、亲人的不同态度。“我”与“父亲”态度的对比,来体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信心”跃然纸上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好么?
2、品析人物和语言。
(1)导读“处境危险,坚持留京”这一部分。
①、指导朗读李大钊同志的语言(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读)。
②、指导体味李大钊同志说的两句话。
A 、“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B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A句设计三个解释让学生选择(а小孩子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局势十分的严峻。
B句抓住“坚决”、“经常”、“轻易”、“哪能”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析、比较中去体会李大钊同志坚持留京工作,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
3、体味人物的神态。
(1)导读“面临被捕,处危不惊”这一部分。
提出问题:李大钊同志被捕时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小组讨论、汇报。
③评价、整理(投影相关的语句,文中李大钊的肖像)
④相机抓住:
A、“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B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这两句重点句中的关键词,
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态窥见人物的内心,反映人物精神。
(四)迁移运用、总结升华,凝炼情感。
1、小结性过渡,归纳学法(读、品、议)自学体会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现。
(1)自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
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2、自由地谈谈自己的感想。
3、从“感想”中过渡到“被害后”这个部分的导读。
指导怀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读文(范读、轻声读、情读)
略读此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加深对革命先烈敬仰、缅怀之情。
4、引导快速阅读全文,再次整体感知文本(教师相机略加以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的指导)。
5、教师相机加以总结,使情感再次得以凝炼、升华。
教后感想
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1、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如“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还应该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是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熏陶,精神的积淀。如“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呢?”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应服从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抓住本文重点,即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引导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坚决”、“常”、“轻易”、“哪能”这些语言的关键词,抓住“不慌不忙”、“惯有”、“严峻”这些人物神态的关键词,采用“换词(句)法”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总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平等的、互动的,还应该抓住“关键”的,化“热点”与“难点”为“焦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行“焦点访谈”。
3、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文本对话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动性,还应有情感性,因为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即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读者(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生本、师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且富有情感的,这就是阅读教学理当追求的境界。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从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式教学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全文教学分为初探性引读,深究性引读,内化性引读三个阶段,安排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四个环节。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1、“小孩家知道什么!”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抓住“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 “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情,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如果我能紧扣文章的中心词语“信心”一词,展开教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会更有帮助。
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表现在: 教师情感的投入在某些时机表现得不够充分,对学生发言后的评价有时不够及时。阅读练习的时间稍短了一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1、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如“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还应该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是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熏陶,精神的积淀。如“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呢?”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应服从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抓住本文重点,即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引导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坚决”、“常”、“轻易”、“哪能”这些语言的关键词,抓住“不慌不忙”、“惯有”、“严峻”这些人物神态的关键词,采用“换词(句)法”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总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平等的、互动的,还应该抓住“关键”的,化“热点”与“难点”为“焦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行“焦点访谈”。
3、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文本对话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动性,还应有情感性,因为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即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读者(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生本、师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且富有情感的,这就是阅读教学理当追求的境界。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一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的效果令人满意,学生自读课文后,多数能够概括出课文的内容,结合字典理解课文的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第二课时主要结合李大钊言行的句子,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理解李大钊面对死亡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的气概。在小组进行讨论时,发言的只是极个别同学,还有的同学采取等待的态度,等别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老师还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就越俎代庖,唱独角戏。这一课老师细致地备了课,准备得非常充分,为什么学生发言不够积极,思维狭窄,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可能是学生朗读得不够充分,没有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没有推敲重点词句、精心研读吧?也可能是老师没有想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吧?我想应该让学生首先大量阅读革命书籍,让足够的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感化他们,再去开讲这一课也许效果会更好些吧?也许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得过于幸福,根本体验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尽管结合了李大钊的被捕后的资料,凶恶的敌人剥去了他的十个指甲仍然没有向敌人屈服,但是只有少数同学面带愤恨,多数表情冷漠,没有激qing。总体的感觉就是学生对英雄的大无畏气概领悟得不够彻底,课堂上能够根据重要句子发表意见的只有赵琳、刘彦平、商梦瑶、牛楠楠、牛林杰几个同学,要不是他们几个起着引领作用,恐怕难以完成任务。第三课时,找出课文的表达方法,小组内在讨论时意见一致,能找出首尾呼应和对比描写的句子、段落,但是为什么这样表达,多数同学还是说不清楚,原因就是在第二课时,没有在读中感悟李大钊的高贵品质。只有通过老师的讲解,解决了课文为什么要用首尾呼应和对比的表达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一得一惑
今天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我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方面:1、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理解李大钊的高贵品质。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人物的高贵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目标完成得较理想。(原本我还怕学生因为对时代背景不熟悉,难以体会人物的品质)课堂上我先和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写作顺序,然后让他们用足够的时间自读课文,找出能够表现出李大钊高贵品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给了学生大约十五分钟,他们大多数能准确找出文章中能反映李大钊革命精神的句子,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最后统一整理出李大钊有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忠于革命、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精神。
反思:高年级的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给他们方法,提出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这课的学习来看是可以做到的。老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主线,给学生明确的指引,引导学生去找出课文的关键句子,并感悟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情感,学生是能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的。
但第二个目标却进行得很不顺利。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些。而描写父亲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但是无论我怎么引导学生,用范读,用讲解等方法,学生就是无法读出那种基调,一遍两遍三遍……就是读得平平淡淡,象一锅没放盐的白粥,怎样品都缺少味道。最后,只好带着这一遗憾下课。
反思:这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朗读训练,按理说应该顺理成章,可是为何学生总是读不出语气呢?我试过给学生解释,试过范读,也试过叫学生个别读,个别读时有一两个学生还是读得可以的,可是一到全班讲读,又让人听得摇头了。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情?真想听听其它老师的指点。
【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并初步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自学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名言警句交流
学生介绍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国家是每个人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份。
二、交待目标,激发情感
是的,国家是每个人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份,从古至今,有多少爱国之士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请同学们自读导读,说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
(生说再汇报。)
本单元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再快速看看本单元内容自己来说一说。
(生自己说再汇报。)
本课我们要的内容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写例话,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课你的学习目标。(生自说再汇报)教师出示班级学习目标(见上目的要求)指读。
三、出示提纲,引导思路
请同学们运用已掌握的自学方法结合老师提出的目标和你自己制定的目标来进行自学,比一比,看谁效率高,先独立自学再互相交流,自学的收获可写到知识树上。
四、独立自学,重点点拨
1、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疏理:
⑴ 先看知识树字词句篇读一遍。
⑵ 重点汇报理解了哪些内容:
什么是前后照应,有何好处?
《十六年前的回忆》找出相照应的句子,开头结尾的关系,作用。
文章主要内容,写了李大钊同志的三件事,文章倒叙的写法。
⑶ 看课后题把没理解的一题第二问号作上记号:
本课学习同学们有了不少收获,但对文章理解得不够深入,精讲课上我们再读课文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表现来体会他的爱国精神。另外,虽然同学们能找到前后照应的句子,但理解这种写法还需在精讲课进一步深入。
⑷ 质疑:
本课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质疑,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前后照应,那什么是首尾连贯呢?
生答。
⑸ 检查读课文:
自选你受感动的片段读,并说说为什么选这部分读。
自练指读评价。
3、演练:
⑴ 看拼音写汉字(集体做):
shū jí cí xiáng jūn fá yán jùn jiù lǎo yé jū liú suǒ
⑵ 用“√”选出正确读音(个人做):
被难(nán nàn) 僻静(pì bì) 抽屉(tī tì) 棉袍(páo bāo)
宪兵(xiān xiàn) 新夹衣(jiā jiá) 待了一会儿(dāi dài)
⑶ 改错字(个人做):
敌人把父亲全身收了一篇。( )( )
写文章要注意前后照映,首尾联惯。( )( )( )
⑷ 组词(个人做):
娱( ) 剧( ) 袍( ) 阀( ) 宪( ) 怒( )
误( ) 据( ) 抱( ) 伐( ) 先( ) 努( )
四、自我检测,矫正补救
1、听写生字词。
2、检查读课文,组内互评。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步
今天的课程,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收获也不小,留成同学们今后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将来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前后照应 道尾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