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 《外国诗》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课文 《外国诗》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 篇1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虔信 颤抖 镶嵌 露水

2.解释下列词语。

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

晨曦____________________

3.莱蒙托夫是_______国诗人,休斯是______国诗人,被称为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

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诗(课内外均可),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qián  chàn  qiàn  lù       2.深远;太阳初升时的微光。    3.俄    美    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二、阅读理解

1.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2.承上启下。

3.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4.黑人的历史。

5.这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强化突出了主题。

三、写作训练

《外国诗两首》教案 篇2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节奏,体会诗歌内涵。

2.通过联想想像,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和抒写的情志。

3.收集与作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掌握读诗品诗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对诗歌节奏、韵律的把握。

2.对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领会,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

(解说:在学习了一些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应进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读诗歌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实际和“单元提示”中“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等要求,确定“自读要求”1、2。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培养读诗兴趣,确定自读要求3。)

[自读程序]

一、交流经验,相互启发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涛的经验,在读诗方法上相互启发,进而相互指导,为自读做好准备。

二、初步感知,把握节奏

1.学生初读诗歌,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蔚蓝   雾霭  桅杆  乐疆

清澈  祈求  暮色

负债  蒙恩  束缚

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节奏、语气等。

三、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1.各学习小组学生间采用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正音,把握朗读时的节奏,推举出各组朗诵代表。

2.各学习小组交流在图书馆、网络、资料室等收集到的有关莱蒙托夫、泰戈尔的资料,整理后推举出各组发言人。

3.各学习小组任选一首诗进行讨论,就诗歌的内涵、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达成一致后准备班内交流。

四、诵读诗歌,把握内涵

1.各学习小组采用“朗读十资料十提出见解”的方式展示本组朗读能力,提出本组理解意见

2.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讨论,对两首诗内涵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允许多元解读下的不同看法。

五、品读语言,领悟感情

参考问题:

1.“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一句应如何理解?

2.“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3.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情感经历谈谈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4.“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几句诗给你怎样的启示,这和上面所说的“欢乐”有怎样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尊重学生的解读和品味,不用所谓“标准答案”限制学生。

2.对个性化、创造性的意见要引起重视。

3.引导学生结合诵读时的感受和与诗人相关的背景资料的理解进行诗歌品读,防止出现架空分析和胡乱联系的情况。

(解说:诗歌的内涵或者言外之意本就没有固定、惟一、标准的答案,读诗品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融入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设计这样的“自读程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交流合作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对诗歌内涵和诗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诵读、充分品味、充分交流基础之上的。总体上看,读诗经验指导读诗感知,激活诵读时的情感投入和品读时的个性理解,最后达到“与诗人心灵对话”的最终目标。)

[自读点拨]

一、关于莱蒙托夫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人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二、关于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年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计数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三、如何理解“帆”

莱蒙托夫的《帆》并非只是单纯地描写景致,诗人赋予“帆”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一种理解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向往、追求自由的思想,“帆”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是诗人追求自由的自我写照。另一种理解认为,“孤帆”、“寻找”、“不安分”、“祈求风暴”,表现了诗人积极的战斗姿态,表达的是作者虽内心孤独却渴望斗争的激情。因此,对“帆”的理解是多元的,其含义是丰富的。

四、如何理解“萤火虫”

绝不能简单地赋予“萤火虫”一个崇高的精神,从诗中可以看到,萤火虫首先是“欢乐”,其次是“自己”的,它“冲破了黑暗的束缚”,微小,但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使微小如萤火虫,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欢乐和人生意义;即使微弱如萤火,也有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芒,也有自身的价值。

五、关于诗歌的“言外之意”

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读诗时更应注重引领学生一起透过文字表面,探寻隐藏在跳跃、变化的诗句下面的“诗人的心”。从两首诗看,二者的共同点即:赋予平常事物丰富的涵义,通过“帆”、“萤火虫”等的意境,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这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感受、领悟。

(解说:了解作者,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解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学中不能因此就一定要将之作为知识去灌输、传授,点拔时可考虑在学生交流时适当补充。而对“帆”、“萤火虫”的理解在点拔时就更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既然我们认可了对诗歌的多种理解,那就不能用惟一固定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个性化的多元理解。尤其是学生融入自我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见解,本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必须给予尊重和重视,点拔时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说。)

(黎胜)

外国诗两首的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并把握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征。

2 、理解两首诗所抒之情的异同点。

二、自学指导

1、简介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孟浩然(689-641)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2、写作背景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是年春,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他希望被朝廷任用的幻想未实现,因此依然放行于山水。在岳州,他遇到被贬放的族叔李晔,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可以想见。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痛饮之际,忽见兀立在洞庭湖中阻挡湘水归江的君山,就仿佛看到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于是情动辞发,写下了这首纷愤愤不平的绝唱。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一首求职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挤,已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他便招孟浩然为荆州从事。

三、同步练习:

3、熟读全诗,掌握加点词的字音。

刬却()涵虚()舟楫()羡()

4、诗歌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试背两首诗歌。

5、试翻译这两首诗歌。

6、解析诗歌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

①诗人为何突发“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呢?

②“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写出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③诗人因景伤情,又借酒消愁,而君山犹在,世道如是。由此,你会想起诗人笔下的哪个名句?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①诗的前四句诗写洞庭湖的名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哪些特点?

②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与杜甫并称__________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诗人,与王维齐名,世称__________ 。

2、翻译重点句子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欲济无舟楫”的本义是__________,比喻义是__________。

5.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答:__________ 。

《外国诗两首》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会说出修辞手法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2、说出两首诗内容,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

3、领悟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

比较两首外国诗异同。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情景导入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字的音:,

昏晕树篱栖息

静谧遐想喧响

2、《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 国 主义诗人 。

3、《夜》的作者是 国诗人 。

学习研讨

朗读课文《蝈蝈与蛐蛐》,思考:

(1)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2)“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3)作者借虫鸣来表达什么意思?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精读品析

朗读课文《夜》,思考:

1、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2、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合作探究

《蝈蝈与蛐蛐》与《夜》比较

(1)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2)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

(一)1、《蝈蝈与蛐蛐》一诗的主旨句是。

2、《夜》一诗表达了。

(二)比较《夜》与郭沫若的《静夜》,完成下列问题: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美丽的。《夜》中的景物有……等,都是实写,从中传达出诗人对的热爱和他的心境。《静夜》中的景物有……等,有写景的想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

外国诗教案 篇5

课文简析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创意说明

1、《蝈蝈与蛐蛐》可以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所呈现出来的场景,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2、《夜》这首诗很具有一种画面感,可以通过语言品评的方式再现诗歌所创设的意境。

另外,这两首诗都可以通过不同之间译文的比较来品评诗歌的语言。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一、整体感知

1、诗中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幅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场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

1、为什么诗中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场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

2、为什么诗中仅仅描写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却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三、比较品析

对于济慈的这首诗歌,有许多版本,你认为那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的歌颂大在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

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营造诗歌氛围。

2、学生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画面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思考:这首诗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研读赏析

仿照示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勒梦梦乡,

幽暗的松林市区喧响。茂密的松林也是静静的。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夜莺也收起了美妙的歌声,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长脚秧鸡也停止了它的快乐的叫嚷。

三、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四、比较品析

1、阅读另外一种译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叶赛宁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

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

夕阳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苍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听

平静的小溪的潺鸣。

幽黯的树林弯着身子,

在夜莺的歌声中微睡。

河水侧耳倾听呖呖莺啼,

亲热地同沙岸叨叨絮谈。

而在河面上,轻轻地漾起

芦苇快乐的簌簌的声响。

2、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活动简析:

“雨的诉说”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人们熟悉却并不关注的雨等几种常见现象,来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的诗意之美,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同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项活动可以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来开展。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活动建议:

1、学生三项活动任选一项,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2、活动在第一课《雨说》教学之后提前布置活动。

3、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

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请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活动安排: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

在雨淅淅沥沥下起的时候,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带着一份好心情,去观察雨幕,去倾听雨韵,去感受雨情。

1、作好以下记录:

具体季节和时间:

地点:

雨的特点:

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

自己观雨时的心情:

2、请你把听雨的感受及听雨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第二组:说说雨的功过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福祉与灾难的资料,了解雨的别样情形,并在展示课上讲述给同学听。(以下可参见《读写导航》)

1.概述一个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选择一个进行探究)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

1、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并将有关描写“雨”的名句或名段摘录下来,在展示课上向全班交流。(有关雨的古诗名句可参见《读写导航》)

2、将自已搜集并喜欢的有关雨的文学作品,制作成配乐诗文,在展示课上与同学分享。

全体同学: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或诗歌。

课文 《外国诗》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莱蒙托夫的《祖国》,写的是诗人对祖国执著的爱情。在对爱情的阐释里,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描述的背后,是诗人对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感情。

在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外国诗歌的能力。

2、了解外国诗歌的风格特点,掌握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教学建议】

1、这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各有各的特点。来蒙托夫的《祖国》,在平实中见真情。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在深邃中现自豪。由于是外国人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种族,教学时要适当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

2、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给学生演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俄罗斯的风情,以便更好的理解这首诗。

3、休斯是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凝练,表意深刻。这首《黑人谈河流》,在短小的篇幅里表达了黑人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同时,在当时种族歧视的恶习尚未根除的美国,这首诗还起到了一定的号召作用,即鼓励黑人同胞不要放弃希望,要对自己的种族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祖国》一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研读《黑人谈河流》

1、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⑴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停顿、重音,解决字词。

⑵ 学生朗读,教师点拨,掌握好字词。

深邃(suì) 晨曦(xī) 瞰望(kàn)

黝黑(yōu) 沐浴(mù)

⑶ ①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记者、小说家、剧作家、选集编者、西班牙和法国文学翻译家、抒情诗人和报纸专栏作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早在年轻时他便以诗作闻名。他的诗《黑人谈河流》1921年发表在《危机》上。1926年他的第一卷诗集《困倦的黑人民歌》问世。休斯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最有天赋的诗人之一,从美国黑人的非洲传统中挖掘宝藏。休斯一生共出版九部诗集。他的《我也》最初于1925年发表在《新黑人》中;它是对沃尔特。惠特曼的《我歌唱美国》一诗的呼应,肯定肤色较黑的兄弟也唱一首美国之歌而且将在美国占据应有的位置。

休斯的作品之所以至今还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能从黑人的痛苦和憧憬中获得内容,并把黑人的形象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使他的诗获得更深远的意义、更能震动人心的力量。《黑人谈河流》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② 学生读诗后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述。

2、再读诗歌,感知诗意:

⑴ 学生总结本单元读诗的基本方法:

体会情感──理解形象──欣赏语言

⑵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即从情感、意象、语言等方面任选其一进行评析。教师随机点拨:

① 意象:

在这首诗里,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诗中的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反复地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并形象化的指出,这条河流像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体内的河流──血液更古老。

② 情感:

在课文中,河流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晨曦闪耀金光一节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黑人在人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种族强烈的自豪感。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③ 语言: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最后一节,是第二节的重复,意在强化突出主题,在结构上形成前后呼应。

3、三读诗歌,体会诗情。

⑴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深沉舒缓。

⑵ 听读,学生美读,师生同读。

三、比较阅读

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与莱蒙托夫的《祖国》同为爱国思乡情怀的名作,但又各有特点。如果说《黑人谈河流》深邃中现自豪,那么《祖国》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在文中,诗人是如何抒发爱国情感的?

学生探究、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祖国执著的爱情。在对爱情的阐释里,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的描述背后,是诗人对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感情。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再读诗两首。

2、收集积累爱国名人名言名篇名曲。

《外国诗两首》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阅读两首诗,了解诗的表达方法。

2.了解诗歌中借助的意象实际是主客体的结合。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歌,产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

(三)情感目标

1.生命无高低贵*之分,认定目标,不懈追求,就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2.体会诗歌凝炼的语言美,丰富的内涵美。

二、学法引导

因为本文选录的两首诗都是外国诗,对于作者可课外阅读资料作充分了解,但诗歌短小,结合自读提示与课后练习反复朗读两首诗,自读自解,以解助读,读中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重点在于品味两首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这一点可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2.理解诗歌中所揭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启示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可指导学生展开想像与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背景音乐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文章,品味语言,展开联想与相象,体会诗句的含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完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文选取的两首诗中诗人抓住帆、萤火虫这些平常的事物,抒写心中的情志,揭示了人

生中的一些问题,本节课就在诵读中品味诗中的言外之意。

(二)整体感知

《帆》这首诗中诗人在凶猛的巨浪、呼啸的大海的背景上,塑造了一个飘浮大海,不甘于

平静生活却祈求风暴的孤帆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人生理想。

《萤火虫》塑造了一个小小的萤火虫形象,但它不因为自己的小而自卑自*,乐观、充实

热情地生活,实现着自我生存的价值——在黑暗中放光。

(三)教学过程

l.释题,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2.配乐范读两首诗,体会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感情。

3.学生自读诗歌,读出节奏和感情。

能够在音乐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学生细读课文,教师指导进行讨论分析,完成“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1)体会《帆》这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2)《帆》中塑造的“帆”的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

(3)诗句“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4)《萤火虫》一诗中“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一句中,“微小”指什么?“渺小”指什么,萤火虫并不渺小之处有哪些,结合诗句具体说说。

明确:(1)《帆》这首诗用了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自然景色,马克思曾对这首诗赞赏道:“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这首诗似一幅出自名家的油画,湛蓝的大海、茫茫的雾霭、呼啸的海风、凶猛的巨浪构成了画面的背景,也决定了画面的基调——动荡不安,广袤的海空,恶煞般的巨浪似欲吞噬一切。

(2)在三十年代风雨如磐的俄罗斯,年轻诗人的心中早就充满着反抗情绪,渴望着以行动和斗争去冲破那重重黑暗。这首诗创作于大学时代,是诗人早期抒情诗中的名篇。《帆》

是诗人人格、理想的象征,在诗中,莱蒙托夫把自己的命运比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蓝雾中泛

白的孤帆。通过帆这个象征性的形象,莱蒙托夫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反抗情绪,力图进行积极

行动和斗争的志向。

(3)在凶猛的大海上,一支在金色阳光下闪着白光的孤帆在奋力搏击,它一会儿被拥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推入波谷,它似在寻觅什么,又似要摆脱什么,正是诗人寂寞、孤独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叛逆性格的写照,表达作者企图冲破牢笼的强烈渴望。它在祈求风暴,它欲在风暴中寻得“宁静之邦”!表现了作者内心孤独、怅惘、倔强、高傲的性格和不屈的追求。

(4)“微小”指萤火虫形体的小,照应首句“小小流萤……”,“渺小”在这里指的是让人小视、不值一提的意思。文中萤火虫并不渺小的地方有:乐观积极地生活。如“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驱走黑暗,带来光明,如“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奉献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乐观自信,如“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不自卑自*,也不居功自傲,不卑躬屈膝,尽所能奉献自己,将自己的一点光融入宇宙的一切光芒之中。

(四)总结、扩展

《帆》和《萤火虫》两首诗,都通过日常生活中极普通极常见的事物,揭示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给予读者以人生的启示。

读后,可以思考:小小萤火虫给了我哪些启示?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外国诗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音韵美。

2、能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能慎重选取人生之路,正确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资料。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比较两首诗写法的异同。

教学难点:

“路”的含义,“选取”与“未选”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

课文图画PPT。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出示任务,并反馈指导:字词积累

瞬息shùn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jì幽静寂寞。

延绵yán延续不断。

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貌。

忧郁(yōu愁闷。

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è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xiàng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期望得到或到达。

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二、作者介绍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建立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

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三、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期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朗读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此刻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shùn)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五、问题研讨

出示任务: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反馈指导: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出示任务:2.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

反馈指导:“你”指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的事情。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出示任务: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反馈指导:这两句诗道出了普遍的人生体验。诗人是说受了欺骗,只要镇静,向往着未来,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完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生的体验式丰富多彩的,各种体验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出示任务:4.“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句,语气上有什么特点

反馈指导:委婉、含蓄的劝说。

出示任务:5.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反馈指导: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过去,未来是幸福、完美的。

六、拓展练习

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

不要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二、朗读诗歌

未选取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明白/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取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三、整体把握

出示任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反馈指导:伫立(思索);决定(选取);选取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四、问题研讨

出示任务:1.诗人明明已经选取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静”的路,可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取的路”

反馈指导:诗人的写作重点不是那条已经选取的路,而是那条未选取的路。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人生道路的选取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诗人不写已选取的路,而重在对未选取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的选取问题。

出示任务:2.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反馈指导: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取其中一条,所以务必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取。

五、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述。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六、素养提升

出示任务:比较两首诗的写作特点

反馈指导:《未选取的路》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得含蓄。

象征自然之路,人生之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全诗没有意象,只是在纯粹说理,但却没有说教意味,语气亲切自然,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给人以启示。

七、青春寄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重选取此刻的路,就是为明天的成就作了铺垫。

外国诗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资料,把握匠心构思

3.透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能够从田园诗的角度,比较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潜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透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资料、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潜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应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这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之后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那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2.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3.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述。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述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齐。

4.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完美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完美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5.合作探究

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透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述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完美、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6.学生配乐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三、指导自读《夜》

1.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述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2.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归结: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述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述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述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述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5.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四、作业

P16练习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