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蜀相》教案(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中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语言的妙处并背诵古诗。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杜甫的诗文,并归纳整理。
2.师生查找关于诗人杜甫的资料。
3.多媒体、幻灯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落实字词
频(频繁、频率、捷报频传)
蜀:1.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后来扩展到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四川省的别称。
丞相:古代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一级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
二、了解诗人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
《绝句》、《春夜喜雨》、《春望》、《登高》、《江畔独步寻花》
2.学生介绍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成为“诗史”。
3.补充知识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学习古诗
(一)练习朗读古诗,提出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诗意。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树成林的地方。碧绿的春草掩映着台阶,黄莺藏在树叶后面欢唱。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北伐未成便以身殉职了,常使后代英雄未为之惋惜落泪。
(三)在朗读中学会鉴赏、品味。
开头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洒洒落落。
三、四两句诗,“自”与“空”两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五、六两句诗不但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悼念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出来,而且还写进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境,由咏古而抒了怀,感情充沛,具极大的感染力。
(四)你能想像出诗人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准备“三国故事会。
板书设计:
蜀相 [唐]杜甫
第一部分:武侯庙之所见(碧草、黄鹂)
第二部分:武侯庙之所感(悼念、崇敬丞相;诗人壮志难酬)
【单元目标】
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诵读中掌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方法:合作 探究 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联曰: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提问:这幅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
学生:诸葛亮。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有关于诸葛亮的一首诗——《蜀相》。
二、预习检查
杜甫,字( ),自号( ),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被称为( )。其诗展示了唐代由( )转入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 )题材,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批判( )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的同情。诗的内容写实,风格( ),其作品有( )。个人有“致君尧舜上”“( )”的理想。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1、全班齐读。
2、划分节奏再齐读。
3、听音频,自由读。
4、个别朗读。
(二)掌握这首诗歌的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翻译这首诗歌)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独自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白白地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四、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在反复朗读全诗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1、首联中有没有人物参与,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这个字有没有其他的深意?开头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探究,五分钟)
提示: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现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寻”有仰慕之意、热爱之情。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庄严肃穆的环境。
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
二是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根据仇兆鳌《杜诗详注》一书中《段注》记载:“《儒林公议》曰:‘成都先主庙侧,有诸葛侯祠,祠前有大柏,系孔明手植,围数丈,唐相段文昌有诗刻存焉’”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找出以下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并体会情感。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品读“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说说哪两个字运用的最传神?为什么?
提示: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
【明确】自 空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以乐景来反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颈联和尾联中塑造了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内讨论,派代表起来回答。
分析: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出师未捷——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身先死:鞠躬尽瘁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明确】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英雄形象
知人论世
结合自己曾经学过杜甫的作品和对其人的了解,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如果让你用“一个( ) 的杜甫”概括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1)一个 的杜甫。因为
(2)一个 的杜甫。因为
(3)一个 的杜甫。因为
(4)一个 的杜甫。因为
插入时代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明确】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五、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六、课堂总结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将诸葛亮形象投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
七、作业:P15
1、探究讨论第一题的第1、3小题
2、探究讨论第三题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
六、作业:背诵全诗
《蜀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九、以此类推,用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的方法,分析两首杜甫其他的两首诗。《春夜喜雨》《春望》
《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镕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脑际浮现的,决不只是往古英雄诸葛亮的形象。还有抒情主人公伤时感事、叹息哭泣的荧荧泪光。这是一首感情极为浓烈的政治抒情诗,它的悼惜英雄、感伤时事的悲痛情绪渗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间,但表现手法却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描写景物,后半纯乎用事与议论的办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发出诗人满腔的激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隐然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者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庙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白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明清有些论者,甚且以为老杜的包括《蜀相》在内的许多名篇是“纯乎议论”之作。我认为,诗既然要表达作者喜怒哀乐之情,就免不了有时要议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议论,而在于议论得好不好,有没有分寸,是否有助于深化作者的感情和篇中的意境。此诗后半的四句议论,就是可为后世诗人效法的成功范例。首先,这段议论从生动的写景中自然地引发出来,丝毫也不生硬枯燥,而是饱含情韵。既切合吟咏对象的形象内涵,又带着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强烈感情,它精辟而凝炼,将全篇的主题思想升华了。其次,议论中用的就是诸葛亮本人的故事,它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本身便含有形象思维,能够唤起读者对于渚葛亮一生的联想。“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取两川、建蜀汉,白帝托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等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绝然不同,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激情的诗化的议论。从全诗抒情层次来讲。“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老杜本人的忧国之心也隐隐然寄托其中。有这两句的沉挚悲壮,末联再作痛心酸鼻的哀哭之语,才显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诗人初游成都武侯祠时。诗前四句写祠堂之景,“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后四句议丞相之事,“就公始未以寓感慨”(《唐诗摘钞》)。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
诗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辅国功业,大笔如椽。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屡,多次,指刘备屡屡跟诸葛亮商讨。天下计,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刘备、刘禅两朝。开济,指辅刘备开创基业,佐刘禅匡济危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这就是“老臣心”。“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周汝昌语,见《唐诗鉴赏辞典》)天下计,可见诸葛亮的匡时雄略;老臣心,可见诸葛亮的报国苦衷。诗句属对工致,沉郁顿挫,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简公归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蜀相》原文和译文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学情分析:
有一定的诗歌分析能力,能够自主赏析一些较简单的诗歌,掌握一定基础的写作手法等。
内容分析:
讲解诗歌,感受情感态度,学习炼字题解读技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借景抒情、反衬等表达情感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正确把握诗歌情感。
3、情感与态度: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作者情感态度。
理解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诗歌的“炼字”题型解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朗读法、点拨法
知识点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材,第一单元自主赏析第14页。
教学类型: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以一副对联导入课文。
二、 知人论世,知世论事。PPT显示知人论世意思,然后出现作者简介,随画面讲解,并介绍写作背景。
三、 诵读课文。配音朗读,学生齐读。
四、 逐句分析写作手法,情感态度。
首联,丞相——诸葛亮,亲近仰慕之情。锦官城——成都,柏森森,表现出历史的悠久和寂寞荒凉之感。
颔联,两个字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实现了诗意的逆转。分析“自”和“空”的妙处。自——青草自绿,无人光顾。空——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表现丞相庙宇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泼洒,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何等寂寞的怀古之心。以乐景衬哀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颈联,了解诸葛亮一生功绩。
尾联,抒发主要思想感情,其中的“英雄”指的是千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壮士,尤指如作者这样许身社稷,志在匡国的人,隐含了坐着的感时伤乱之情。
五、 炼字。将颔联中的两个字提炼出来,重点讲解炼字题的做法,及考试时的应用。
六、 总结。总结整首诗歌情感。
七、 作业。背诵整首诗歌。
【设计理念】
课标对高中阶段就选修教材诗歌方面的学习要求如下: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创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更要求我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加强关注,所以本人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
我校近来推行的三一六课堂教学模式是对课改的最好践行,三一六模式即三要素、一不准、六环节。首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彻底杜绝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灌现象;根据知识建构的金字塔结构,学生合作讨论,讲给他人听是保持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因此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合作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最后,通过当堂检测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蜀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模块的第三首诗歌。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被誉为“诗圣”,他为我们留下大量诗篇。《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不陌生。根据课堂“三讲”和“三不原则”:学生会的没必要讲。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此外,高二六班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了解杜甫其人及其诗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人论世,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寻”、“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教法:本着新课标的精神和诗歌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主要采用启发式、探讨法、导学法、朗读法和教授法。其中以朗诵法、探讨法为主,启发式、导学法和讲授法为辅,结合导学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自主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以杜甫和诸葛亮的画像导入:一位是一代贤相,他用至诚开创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个是大唐诗人,他用带血的喉咙嘶哑地吼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哀伤,忠心也好,至诚也罢。都抵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当这两位圣贤相识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认真聆听,走入文本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为新课做好准备,学生初步感知杜甫对武侯的崇敬之情。
以诗话的语言营造课堂文学的氛围。
集体朗读1
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文的学习尤其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把诗歌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诗歌
初次诵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把握情感。
学生示范诵读请一个学生评价集体朗读,并示范诵读。
学生评价,并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诵读一次。
学生评价,使得评价机制多元化。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他人的长处与优点,并用恰当而巧妙的语言让他人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建议。
思1如果让你把诗歌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你会用哪个字?用原文回答。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通过讨论前的自学,为小组讨论奠定基础。
集体诵读2如果诗歌情感基调是哀伤的,那么诵读的语调应该是低沉的,语速应该是缓慢的,让我们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再一次感受诗歌的情感。学生在之前诵读和分析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诗歌。进一步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感伤之情。
议诗歌通过一个“寻”表达了杜甫拜谒诸葛武侯的迫切心情,请问在《蜀相》中,杜甫分别找寻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导学案在小组之内讨论自主学习,重在主动性,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点,学生可以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这时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和体验。
通过对祠堂外部氛围的营造、内部景象的描写和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敬倾慕之情和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学生在自学中进一步了解作者蕴藏在字词中的情感。
展经过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作者寻到了什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其中着重体会“柏森森”、“自”和“空”表达的情感,以及颈联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补充表达自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当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到位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判断其对知识是否真正掌握的重要尺度。
在诗歌学习中,应有文本意识,紧扣字词体会情感,从而做到读者、文本和作者的多重对话。
集体诵读3在充分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再一次诵读,感受作者的悲情。学生集体诵读。在诵读中达到和作者心灵沟通的目的。
思2诗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流泪,请问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谁?根据出句可明确是诸葛亮,根据前文的分析也可知是杜甫本人。诗人写古人古事,常常会将自己与古人相对照,从而生发感慨。
议2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杜甫诗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并说说原因
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思想、生平和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
诵读4总结课堂,结尾诵读有感情的在诵读中结束课堂。
在已学习的基础上再次以诵读感知怀才不遇之士的悲情。
评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以干练简洁、一针见血、有推进型的语言进行评价;或者采用生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对展示的讨论成果予以评价。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认真聆听他人的回答,并思考提出问题。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深入问题的思考,对他人的评价实际是对问题的二次思考,不仅有利于建立竞争模式,也可以推动思维的深化,避免自学流于形式化。
检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课堂练习,夯实基础、加深理解。
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的检测,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
布置作业记录作业通过作业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略)
【教学目的】
1.注重诵读,体会古诗意境
2.通过诵读,加深对古诗的了解
3.培养对古诗的喜爱情感
【教学设想】
以学生诵读为主。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主旨,体会意境,并指导背诵。
【教学用时】
一课时
《蜀相》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用散文式的。语言描述“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激发学生想象,总结环境特点。
然后教读这三句诗,告诉学生这描绘的是一个人的长眠之地,这个人是蜀相——诸葛亮。
二。朗读并理解这首诗
1.教师范读《蜀相》,学生诵读。
2.要学生根据《出师表》,简单谈谈后人眼中的诸葛亮。
读诗,找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它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勋。
3.进一步要学生谈谈想象中的诸葛亮墓地。
4.强调“丞相祠堂何处寻”,要学生发现问题。
5.品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讨论理解上一问题。
感叹人世沧桑,诗人杜甫表达了对诸葛亮永远的崇敬赞佩及深深的缅怀惋惜。
三。多种形式朗读,指导背诵。
下面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登高》《蜀相》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一课中杜甫的两首诗《登高》《蜀相》。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本课所选的六首诗是唐宋著名诗人的名篇。
杜甫的《登高》被人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流、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蜀相》是杜甫的又一名作。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
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杜甫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3.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
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5.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四、教学与教法
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诵读与鉴赏常常是合二为一的。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在反复诵读中自行揣摩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另外,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给学生讲一些诗的句法和章法,格律常识等,但不讲的过多、过深。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设计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
(二)学习《登高》
1) 解题(多媒体显示有关知识)
1.杜甫介绍、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介绍
2)诵读指导
多媒体显示诗歌内容
1.播放诵读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正音指导。
3.介绍诵读技巧,介绍七言句的朗读节拍。
4.学生诵读。
3)品读鉴赏
1.疏通诗意。
2.体会诗歌意境。
3.体会诗人感情。
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5.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和思想境界。
一共设计五个问题,学生逐个讨论,教师分别归纳明确。(课件演示归纳结论)
4)小结。
课件演示小结内容
(三)学习《蜀相》
1)介绍写作背景(课件演示)
2)诵读指导
1.课件演示诗歌内容,然后欣赏朗读录音。
2.学生诵读。
3)品读鉴赏,要求学生自学为主。步骤大致如下:
1.分析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的大意,了解诗歌内容。
2.名句欣赏
品读颔联和尾联,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人感伤叹婉的情调,进一步理解诗人借古抒怀的写法。
(四)学生再读这两首诗,争取当堂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
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
六、作业: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