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幼儿游戏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教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民间童谣有兴趣,喜欢用童谣做游戏。

2、倾听指令,并根据指令作出反应,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小老鼠卡片、小背心、帽子和书包、花环、颁奖音乐、老猫头饰、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学习童谣

教师可通过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二、游戏一“猫捉老鼠几点了”

玩法:幼儿扮老鼠,老师扮猫,一问一答念儿歌,最后老师说出衔走花花洋伞的老鼠是怎样的,符合条件的老鼠要赶快逃到旁边,否则要被猫抓走。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是否逃得对,没有逃的是否有遗漏。

规则:能听清指令,正确逃跑的老鼠为赢。没有逃或逃错的老鼠为输,要被老猫抓走。

三、游戏二“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幼儿装扮自己,将自己变成穿着不同的老鼠”

玩法: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卡片上老鼠的'样子,用背心、书包和帽子等装饰物来装扮自己,并记住自己的号码,能用完整语言表述自己是一只怎样的老鼠。玩法同前,幼儿扮老鼠,老师扮猫,一问一答念儿歌,老师说出衔走花花洋伞的老鼠是怎样的。游戏不断进行,教师提出的条件不断变化,并增加难度。如戴帽子穿背心、穿背心不背书包……

规则:装扮完请两位好朋友帮助检查自己的打扮是否与图片吻合;听清条件逃跑正确的老鼠为赢,没有逃或逃错的老鼠为输。

四、游戏三“根据老鼠号码进行游戏”

玩法:幼儿知道自己图片上的号码,教师要不断变化要求,并增加难度。如号码比6小、比2大比8小、号码是比6大的双数、不穿背心号码比8小……

规则: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否则也算游戏失败,接受暂停一次游戏的惩罚。

游戏结束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游戏状况为胜利者颁奖,评选本次游戏中的“机灵鼠”。

驸儿歌

(上海话原版)猫捉老鼠几更天?一更天。猫捉老鼠几更天?二更天。

猫捉老鼠几更天?三更天。天要亮么?亮了。

雨要落么?落了。我顶花花洋伞呢?给只老鼠衔走了。

伊长啥样子? ……

(普通话改编)猫捉老鼠几点了?

猫捉老鼠几点了?

雨下了吗?

它长什么样子呀?

两点了。猫捉老鼠几点了?四点了。

六点了。天亮了吗?亮了。

下了。我的花花洋伞呢?被只老鼠偷走了。它是只…”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情境]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具备勇于探索、参与竞争的精神和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品质。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适应方面的培养,本活动以创新为重点,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玩具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既而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本活动从故事引出,融合了语言、音乐及体育方面的内容,既有社会性方面的要求,包括创新精神、主动参与、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的延伸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

1.材料准备及场地布置:

幼儿玩具若干:有大的、小的、轻的、重的不同种类。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大小塑料框、布、绳子。另准备花屏风两个,大地毯一块、汽球伞一个及椅子(与人数相等),录音机和音乐磁带,青蛙布袋木偶。

场地布置:

(1)教师椅子 )

(2)幼儿椅子

(3)地毯

(4)玩具散放用汽球伞盖住

(5)工具材料

(6)花屏风

2.程序:

(一)从已学故事《拔萝卜》引出问题,尝试创新解决。

1、师生共同讲故事《拔萝卜》,边讲边唱,激起幼儿快乐的情绪,感受各角色为拔出萝卜积极的参与及共同的努力。

2、提出问题:大家终于把萝卜拔出来了,可是萝卜太大了,怎么运回家呢?

3、幼儿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教师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活动:搬玩具

1、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青蛙博士告诉幼儿神奇口袋的秘密。

青蛙博士:“我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在森林里藏着一个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装着许多许多好玩的玩具,如果你们能够想办法一次把它们都搬完, 这些玩具就送给你们了!”

(此步骤要激发幼儿去尝试的欲望,还应该强调一次都搬完这一要求,在这一规则约束下,幼儿可利用材料或更有创新的完成任务。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搬玩具:

(1)听着欢快的音乐进入大森林,找寻神奇的口袋。

(2)打开口袋,看看有些什么?

(3)尝试一次将玩具全搬走。

(幼儿尝试搬玩具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可协助不正面指导。)

(4)针对幼儿的活动予以评价。

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玩具放在椅子前,再请出青蛙博士,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a. 对活动中使用了工具材料,或有其它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活动中有合作行为的幼儿及责任心强玩具搬得多的。幼儿给予以先赞赏。

b. 针对“一次全搬完”这一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5)如果幼儿未按要求完成任务。青蛙博士告诉幼儿玩具将全部收回,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

败。

(6)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7)再次尝试搬玩具:

先将玩具送回去,再次尝试。教师鼓励幼儿“怎样才能得更多呢?”“再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多搬一些呢?”

(三)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青蛙博士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幼儿。

a.归纳方法:大的抱、小的零散的将塑料袋、框、推车或布等聚拢搬运,一人拿不动两人或多人合作,巧妙运用身体各部位或服装装运等。

b. 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们在搬玩具时使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将玩具搬回教室,感谢青蛙博士。

[活动收获]

1.幼儿两次搬运玩具,不仅运用了脑力而且运用了体力,对体能有所锻炼。

2.第一次尝试,有幼儿运用了框和塑料袋,将的玩具搬回来,幼儿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合作性不强,有的幼儿用塑料袋装了几样自己喜欢的于是就拎了回来,也有的孩子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抱了许多玩具,从孩子不同的表现中反应出幼儿在创新、任务意识、责任感等社会性方面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层次。第二次尝试幼儿的目的性更强了,直到将最后一件玩具拿在手中,大家才一起往回搬,表现出幼儿很强的集体观念。从两次不同表现来看,幼儿的综合素质大有提高。

3.《拔萝卜》的故事和歌曲是幼儿学过的知识,在这一活动中不仅有复习巩固,而且还利用它挖掘出更新的教育素材,启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4.整个活动幼儿十分主动积

极又有序,在游戏中有失败也有成功,更有成功后的喜悦,通过尝试、参与和争取,培养了幼儿无畏的勇气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延伸]

这个活动不仅是游戏也有实际的意义,幼儿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相似的经历,比如收拾学具时就可以运用这一经验,通过使用一些工具将很多东西归类摆放并且搬往一处,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就能省时又省力。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是努力争取才能得到的,有了积极参与并努力争取的精神,幼儿将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收获。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教育观和灵活把握契机的能力,教师自己有创新的意识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的孩子,社会活动应该渗透于一日生活包括在家中的生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习惯的培养等等,注意时时刻刻孩子的培养,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儿童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懂得做个讲卫生的孩子。

2、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动作表现同伴间的亲热。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动物头饰(小猪头饰,猪妈妈,小羊;小兔)。

活动过程:

(一)感知欣赏

1、猜谜引出: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唱起歌来哼哼叫。

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感知歌曲中的角色、事件。

3、再次欣赏表演,感知歌曲中的对白等。

(二)学唱新歌

1、带领幼儿学唱新歌,提醒间奏、尾奏处的等待。

2、理解歌词,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方法表现小猪高兴、伤心的样子。

(三)交流表现

1、幼儿自由表现歌曲,自由创造出与同伴亲切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自由协商角色,鼓励幼儿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动作。

2、个别组合表现,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好看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自由组合表现。

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宁静、祥和的意境和氛围

1、请一部分幼儿当宝宝,一部分幼儿当妈妈(或爸爸)。妈妈抱着宝宝,边唱边拍哄宝宝睡觉。可互换角色游戏。

你们想不想做爸爸做妈妈哄宝宝睡觉呢?

好,现在我们先让女孩子做妈妈,男孩子做宝宝,妈妈抱着宝宝一起唱《小宝宝睡着了》,哄宝宝睡觉好吗?(可交换角色再演唱一遍)

2、请幼儿做布娃娃的爸爸、妈妈,哄布娃娃睡觉(爸爸轻拍宝宝,妈妈唱歌哄宝宝睡觉)。

(轻轻地)你们的宝宝睡着了吗?现在让我们轻轻地离开,让宝宝甜甜地睡一觉吧。

延伸活动:

1、搜集并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摇篮曲。

2、选择一些好听的摇篮曲在孩子午睡时播放,让孩子们在摇篮曲的乐曲声中、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进入梦乡。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意图:

1、源于主题的依托:近阶段,我们正在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进入《了不起的中国人》小主题,孩子们渐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收集的资料中能清晰看到中国传统的曲艺剧种:京剧,以及京剧脸谱,也有不少孩子发现了我国的传统绘画方式:国画,但是幼儿在自由模仿中我发现孩子对毛笔作画工具比较感兴趣,顺应幼儿的兴趣,结合中国的国宝、中国特有的毛笔水墨画、传统民间工艺——团扇,创设本次美术活动,通过绘画水墨熊猫,进一步感受我国的多元文化,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情感。

2、源于幼儿经验与需求:在前阶段的个别化学习中,孩子们探索过青花瓷线描的古典韵味,京剧脸谱的对称底蕴,渐渐对中国的国画激起兴趣。从中班以来我班孩子在绘画技能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无论造型、构图以及色彩感觉都有他们自己的见解。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熊猫憨态可掬的形像向来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同时熊猫的特征对于我班孩子而言不难把握。考虑到我班孩子扎实的绘画基底,动手能力也在不断发展的'美术创作特点。结合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尝试不同的绘画方式,对绘画的技能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认知性,因此选择本次活动来激发孩子感受不同创作材料的乐趣。

3、对活动价值的分析水墨画作为国画的一种,虽然在近代慢慢发展,却是延承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形式,《纲要》中明确指出:欣赏、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有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因此在《我是中国人》主题开展中应当让孩子了解和尝试。同时毛笔作为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不仅能勾勒出粗细不同的线条,还能表现颜色的深浅、干湿不同的效果,是非常有趣,也是值得孩子们去探究的和感受毛笔绘画的美感。同时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表示现阶段正是手指小肌肉迅速发展的阶段,能较灵活的控制手腕力量。故而,利用孩子易掌握的熊猫形态来学习水墨画是比较适合的,不仅能掌握新的绘画技能,同时感受不同工具所表现出的绘画风格,体验水墨画的特有美感,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从侧面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祖国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激发幼儿的民族情怀,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4、(课题研究的重点分析)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浓墨、淡墨表现熊猫的体态特征,感受水墨画的艺术美,激发对水墨画的兴趣。

2、知道熊猫是中国国宝,激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幼儿绘画材料。

2、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水墨画作品以及大熊猫图片,已掌握毛笔的握笔方法。

3、辅助准备:幼儿作画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经验再现(情感激发:大熊猫是中国人的骄傲)

1、师:我们都知道金鱼是中国的宝贝,今天张老师又带来了另一个宝贝,请你听听它是谁?“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大熊猫)

2、提问:为什么说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宝贝?

3、师小结提升:大熊猫黑白相间,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所以被誉为“中国国宝”。

二、欣赏交流

1、师出示熊猫:熊猫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2、师小结:熊猫的头是圆形的,头上有嘴、三角形的鼻子、椭圆形的眼睛、半圆形的耳朵,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3、讨论:看这幅画上的熊猫颜色是不是相同?哪些地方的墨颜色深?

4、师小结:对呀,毛笔真神奇,它可以画粗的线条,也可以画细的线条。也可以淡的地方用的是淡墨,深的地方用的是浓墨。

三、演示操作

1、教师示范:依次边示范边引导幼儿观察

2、重点示范@浓墨、淡墨:颜色深的墨是浓墨,熊猫的五官和四肢就是用浓墨绘画而成。颜色淡、颜色浅的墨是淡墨,熊猫的头和身体就是用淡墨绘画而成的。 @粗线、细线:笔肚压笔:今天我们用的材料是毛笔和宣纸,想想,怎样用毛笔画出来的线条是粗的?(笔肚喝足水后压下去)怎样用毛笔画出来的线条是细细的?(把笔肚里的水吸掉点,用笔尖画)

3、师小结:哇,小毛笔真神奇,一会儿就能画出这么可爱的大熊猫,有的线条粗,有的线条细,有的地方颜色淡,有的地方颜色深,真是了不起!这神奇的毛笔也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真了不起!

四、尝试探索

1、师:大熊猫真可爱,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

2、操作要求:扇面平放,蘸好墨汁舔一舔,分清浓墨、淡墨。正确拿毛笔,注意握笔姿势。把熊猫画大,注意画面饱满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五、欣赏交流

1、作品展示: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欣赏,说说你画的大熊猫在干什么?

2、活动延伸:将材料放在美工区,请幼儿继续探索用毛笔绘画水墨画。

幼儿园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在站台上乱跑,要站在黄线后排队等候,先下后上,不争抢。

2、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核心要素:站台上不乱跑黄线后排队好人先下我再上守秩序不争抢。

活动准备:

地铁站内图片一张彩纸白纸(上面画好等待线)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地铁站你图片,让幼儿辨认,并引导幼儿说出:“地铁站名称”。

提问:“图片上都有什么?”有地铁列车、有黄线,有上、下地铁的人,等候的人,有正在下楼的人。

(二)关键步骤:

1、讲述故事《乘地铁》。

2、讲完故事后向幼儿提问:

(1)、地铁里的黄线是做什么用的?

(2)、在地铁里为什么不可以到处乱跑?

(3)、如果是你和妈妈做地铁出去玩,你会怎么做?

3、把画好的等待线的白纸发给幼儿,请幼儿每人画一列地铁列车,看谁画的最好最像(要想一想地铁列车应该在等待线得什么位置)。

(三)、结束活动

教师手拿地铁模型,对幼儿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不能在站台上乱跑,要站在黄线后面排队等候,先上后下,不争抢。”

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大声地、有规律的朗读三字儿歌。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朝不同的方向点画蝌蚪,表现蝌蚪的基本特征。

2、对点画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黑色水粉颜料、抹布、白纸、水粉笔、幼儿用书。

2、课前把大张的白纸先组织孩子用蓝色水粉颜料涂成小河,晾干使用。教师在旁边添画了一只青蛙、荷叶。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朋友在莲花山公园捞蝌蚪的照片,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2、出示孩子们画的小河。请孩子们看看河里有什么?青蛙妈妈好着急,它的宝宝不见了,我们来帮她画出来好吗?

3、教师示范蝌蚪的画法。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大家一起欣赏。

反思:孩子们用手指画画感觉很容易掌握,大部分孩子都能够画出蝌蚪的样子,他们还意犹未尽的`画了小草、小花等,很开心。

幼儿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冰的特性,知道冰结构与温度的关系。

2、喜欢进行小实验,发展初步的探索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物的兴趣。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冰块、水、容器,……。

2、环境创设: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玩冰和做实验的材料,并根据幼儿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应的材料。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要是利用幼儿对冰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所以关于冰的特性都要让幼儿通过亲身的活动获得,同时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探索活动的兴趣。

设计可以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安排交流活动,让幼儿通过相互介绍探索的经验,扩大经验的范围,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冰的用途,加深对冰的了解,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让幼儿通过制冰的实验,了解冰与温度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流程

探索活动——讲述活动——交流、讨论——实验活动

1、通过探索活动感受冰是冷的,遇热会融化的特性。

(1)提供冰块:让幼儿自由玩耍。

(2)玩玩想想:让幼儿带着问题玩冰。(把冰捏在热乎乎的手里会怎么样?把冰放在热水里会怎么样?放在冷水里和热水里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冰很快变成水?……)

2、通过交流活动介绍探索经验,总结冰的特性

(1)交流玩冰的感受。

提问:手碰到冰的时候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喜欢玩冰?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2)介绍使冰融化的方法。

3、通过讲座活动使幼儿了解冰的各种用途。

提问:冰有用吗?有什么用?你们什么时候喜欢冰,什么时候不喜欢。

4、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让幼儿回家做冰。

(2)交流做冰的方法。

(3)教师带领幼儿在 的不同部位放上灌满水的容器,然后观察哪些地方的水结冰了,为什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