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故都的秋》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例 篇1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郁达夫和写作背景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让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围中。

2.教师范读或指定一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全文。

3.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诵读提示: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4.思考:

有哪些特色?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中?

明确: 清

文眼-→3~11段

悲凉

四、意境鉴赏

㈠朗读感知

⑴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⑵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㈡析秋色

1、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注意间接描写的地方。

明确: 芦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牵牛花(蓝) 落蕊(白里透黄)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绿微黄)

探究: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明确: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2、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的总的格调是什么?

明确:冷色

3、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㈢析秋声

1、我们来听听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是为什么?

明确: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2、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3、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明确:孤独、痛苦。

㈣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㈤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写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五、探讨

1、作者除了从秋色、秋声两方面来写,还通过哪些手法来描写的?

明确:对比和议论

2、析对比(比喻)

①南国之秋是什么特点?和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明确: 慢 润 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清 静 悲凉

②解读“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答案略】

3、这一段议论有无必要?

明确:

a、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b、情景理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4、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小结全文

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七、布置作业

请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它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品语言,赏情感,悟哲理,从特定的“景语”中品读出不一样的“情语”。这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作品,眷恋,落寞,悲凉之情蕴藏在细腻,含蓄的语言中,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现。

对于这样一篇典型的美文,组织教学时,除了要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外,尤其要重视审美教育,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养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作为区别于以往本课教学的关键点。

美文需要美读,因而在学法上要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设计的导入环节希望通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创设特定的审美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一种积极的审美状态中来。

我选取了四个地方颇具特色的秋天,从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图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由此,而引出郁达夫笔下那同样个性鲜明的故都的秋天。

二。解题

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因此我设计了解题环节,故做“咬文嚼字”,让学生辨析“故都”与”北平”的区别,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能引起学生对“故都”的关注,尤其是一个”故”字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跨越时间的障碍,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

三。粗读课文,把握文意

当浓郁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进入意境时,对文章本身的阅读就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下一步,就是让学生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意,以及感情基调,于是,我设计了三个层次不一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在课前已做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前两题,学生可以快速从文章中找到答案,一为衬托作用,一是清,静,悲凉的特点。而第三题,由于涉及到作者的审美情趣等深层次的问题,可暂不给予肯定的回答。学生会带着疑问,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去,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他们能逐步感受到文章的审美价值。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美的文章,仅仅是浅尝辄止还远远不够,需要精读,细读,仔细鉴赏揣摩,于是精读课文,品味意境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承接上个环节中的问题,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疑问:既然故都的秋让作者眷恋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里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只能是学生自己,所以在这里将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最终可以得出具有独特体验特征的答案。

譬如,美在构图,文章可谓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绘成美丽的图画,改写成颇具特色的小诗。在这里,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学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诗歌创作才能。

或者美在色调,无论是碧绿蓝白,还是淡绿微黄,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如水墨画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极至。

美在声音,蝉声,雨声,扫帚声,看似丰富的各种声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道尽了故都的幽静,深邃,哀愁与落寞。

美在细节,细腻可感的文字,让人不时寻找到惊喜,连扫帚扫过的灰土丝纹,都是“细腻”“清闲”“落寞”的。

当然,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当学生们饱含感情地诵读着,积极热烈地讨论着,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特有之美,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打动了他们的内心。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把握散文的选材特点。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 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凉之美,还是作者的内心只爱悲凉之美呢?此时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正是机会。

对此,可给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处不同的景色,二是,接近同一时代,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并且,在此补充介绍郁达夫的个人经历及代表作品。从以上提示,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出故都悲风起的真实答案,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艺术气质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范例,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最后一个延伸讨论的环节。

郁达夫偏爱故都清净悲凉的秋味,而毛泽东则喜欢秋的“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见,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对美不同的看法,那么你能谈谈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我将给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风景,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动你的某个生活的瞬间。譬如最后这张图,冬雪中,父亲怀抱着瑟瑟发抖的儿子,叫卖着红薯,艰难且不屈的生存状态,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难道不是美吗?.

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话题,学生既有话可说,又能说出不同的层次水平。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附:课件

注意: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为体现说课的条理性,每环节讲完都会回到主页面,有几处链接,点击图中右下角树叶或图章可回到主页面,如不点击,则会直接进入下一环节。操作需注意。)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20xx年10月,正是深秋季节,我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故都的秋》。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其中的两个片断尤其精彩,细细分析,我发现这两个精彩的片断都来自比较法的运用。

片段一:

师:看来,写文章选景和选修饰语一定要和作者感情谐调起来。就像秋色,作者喜欢蓝白紫黑的颜色,原来是因为心中落寞悲凉啊。下面我们以第三段中的一个片段为例,品味一下文中的修饰语。

(师配乐读:“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师:大家自由读读。

(在音乐声中,生自由读)

师:这段描写也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学的一段关于喝茶的描写,我非常喜欢,是周作人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旧梦。”大家读读,然后告诉我周作人的心情和文中的一样吗?为什么?

(在音乐声中,生自由读)

生1:原文中的房子是“破”的,说明作者故意找了个破房子,这一切都因为心中落寞。而周作人喝茶的房子则是“瓦屋纸窗”,说明他很闲——悠闲。

生2:周作人喝的茶是“清泉绿茶”,用的陶瓷茶具是“素雅的”,说明他很潇洒。郁达夫喝的茶是“浓”的,我觉得是因为他没事可干,所以喝茶,把茶泡得浓一些更有味。

师:请别急着坐下——茶泡得浓时是什么味?

生2:苦。

师:继续说。

生2:喝苦茶,说明他内心也是苦涩的。

生3:郁达夫应该是一个人喝茶,而且还数日光,“静”对蓝朵,他很孤寂。而周作人是“同二三人共饮”,说明他很清闲。

片段二:

师:我想起几个同学在课前提出的一个同样的问题:文中唯一的对话部分与作者悲凉感情有关系吗?不如这样,我们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改一下,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读读。然后再请同学个读。

(生自由读改句“啊,天终于凉了!”和原句“唉,天可真凉了——”)

生:“啊,天终于凉了!”“唉,天可真凉了——” (生笑)

师:有什么区别吗?

生:改后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凉,而原句好像有一种惆怅惋惜之情。

师:你的感觉是对的,原句的惆怅惋惜正是一种悲凉之情。下面,我来读读这两句,大家再来体会体会这里面的区别:“啊,天终于凉了!”“唉,天可真凉了——” (生大笑,热烈鼓掌)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课堂上,当需要加深学生印象的时候,当学生有疑惑的时候,比较法都是一种值得一用的方法。

品味到第三段语言时,我很自然地引用了周作人的一段关于“喝茶”的著名描写,该描写和原文第三段都谈到了喝茶,也都谈到了屋子,但修饰语不同,感情亦不同。可以说,这段描写和第三段的比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情与景关系的认识,还训练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分析得很细,连原文中很难看出的“孤寂”都分析了出来。另外,此处也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良好的文学修养,如果教师不知道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这段著名的描写,则此处也就没有了精彩的比较。可见,教师要不断读书——语文教师一定要读文学书籍——来充实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给教师的建议》)徐思源老师也说:“‘无形’的备课,其实就是教师长期的学习修炼,是一个不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品位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XX年第10期)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在上课运用相关资料时能信手拈来。

第二处比较是关于对话描写的。当学生提到看不出文中对话的悲凉感情时,我采用了诵读比较的方法。我出示了一个改后的句子:“啊,天终于凉了!”此句中的期盼和原文的惋惜惆怅明显不一样,学生通过诵读比较,马上感觉到了原文的感情。在这次比较中,我采用的诵读方式也是多样的:学生个读、学生自由读、教师精彩的范读轮番上阵。总之,比较法的娴熟运用使这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值得一提的是,此处化用了费颖老师的《风景可以从不同的窗口看到》中的设计,费老师这篇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XX年第9期上,而《语文学习》又是我每月必看的几本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我的阅读又一次给了我帮助。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余映潮讲语文》)的确,语文老师应该多看的语文专业报刊,与时俱进,吸取最新的养料。

精彩,从比较开始;而比较法的娴熟运用,又源于平时的读书。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_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_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鉴赏要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_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让学生领会文章以情驭作文吧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

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豪迈壮丽……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音;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颜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状。共同走进《故都的秋》体会秋味。

二、解题

故都的秋:秋点出描写的内容,故都表现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因此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三、知人论世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

郁达夫1922年和郭沫若、陈方武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33年到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在那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到处游山玩水,以排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并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并且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当中的思想感情。

四、鉴赏分析(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一)易错字词

驯鸽落蕊椭圆平仄颓废歧韵

(二)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秋天的特征

(三)文本解读(用分组诵读法)

课文共14个自然段,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个部分。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小组研讨

1、第一、二段分别写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北国之秋的特征(感受):清、静、悲凉(文眼)

“不远千里”写出了作者内心迫不及待地想饱尝北国“秋味”,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无限向往之情。

第一段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2)南国之秋的特征:慢、润、淡

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段写: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2、第13自然段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故都之秋怎样的秋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本体: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喻体: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黄犬之与骆驼

体现故都之秋浓烈、敦实、深长、厚重的“秋味”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和无比的热爱之情。

小结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诗人饱尝人生愁苦和悲哀。故都的清,静,悲凉也正是他心态忧郁,孤独,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丝丝苦涩。

作业

1、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和古诗词;

2、反复朗读《故都的秋》,体会语言美;

3、继续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摘自:《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故都的秋》教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朗读课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应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小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6、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部分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文章结构,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

(2)用两个段落作为例子,引领学生欣赏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语言美。

(4)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

1、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2、理解作者的悲凉。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形式上散文有四个特点:

(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阅读散文时,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故都的秋》。

学习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2)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4)读写结合,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二、第一个任务: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写景状物散文的结构和主题。

全文共14个段落。

1、请同学们阅读第1段至第2段,回答问题:

(1)抓住关键词,请概括北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第1段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想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为什么写江南的秋?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对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这个段落运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赞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领略品味。

2、阅读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写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点?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树(3)秋蝉(4)秋雨(5)秋天的果树。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3、阅读12、13、14段。

(1)请问,这个段落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请分析作者的观点。议论,抒情。作者的观点: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对北方的秋的赞美。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2)阅读13段,作者把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天进行对比,请问: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3)阅读14段,请问:这个段落直接抒情,点题,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眷恋。

总结:本文第1、2段总领全文,点题,写了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比南国的秋要饱满。第3段至第11段,选择描写5种典型的景物,表现北国的秋天的特点。第12段至14段是结尾点题,通过议论抒情表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赞美和眷恋。

三、第二个任务: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景交融。

例1:请阅读下面一段话: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表现的景物“静”的特点。“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表现了景物清、静特点。“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静,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的描写“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落寞,凄清的景,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例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这个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见。“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写出了秋天的静、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组句子既表现了秋的清、静,更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悲凉。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对明艳之色繁华景物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者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写景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

四、第三个任务: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美。

例1: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写景状物,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表现秋天北国槐树的特点。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还加入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抒发了作者落寞悲凉的感情。我们写景状物,应该调动我们的丰富感觉,从所见,所听,所触,所想等方面写作,学习运用审美的语言表

现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2: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齐若冰《秋天的花》

这个例子是我秋天写的一段文字。先写的是花香,是嗅觉。然后写的是视觉“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最后写的是所想,“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五、第四个任务:课文引领,老师示范,读写结合

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趁热打铁动手写小散文,或者模仿课文优美隽永的句子进行仿写。

例1:秋天的花齐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风景。其实,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情趣。九月,阴郁的雨缠绵不休,地面湿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着一把蓝色的伞,雨水还是打湿裙子。街道边是古老的国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着亮晶晶的雨滴,浓密的深绿色的叶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脚底下落着米粒小黄色的花,纤细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国槐,像一个冷清的女子,令人疼爱。姹紫嫣红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国槐自有一种淡然寂寞的气质。

刚出办公大楼,一股浓郁的桂花的香扑面而来。我看看周围,发现办公大楼东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树,绿油油的叶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每朵花四个小小的花瓣,简单,单纯。我惊异于这么貌不惊人的花居然能散发这么浓郁的香味,蕴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见到桂花,就能领悟诗词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颜,而在于那份飘散在空气里的香。

秋天,在公园游玩,看见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泛黄,曾经婷婷的干也变褐。想起夏天的时候我们是如何欣喜这片荷塘美丽的荷花,如何惊喜的拍着特写。面对这些,我能够想到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时光的流转中,原来的美好已了无痕迹,如同红颜、青春、爱情。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当清冷的雨滴敲响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洁净的花和短暂的夏季。盛开,凋谢,我看到生命的执着、孤寂。秋天的回忆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

我遇见一个女人,那时我们的文章发在一本杂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种冷清的气质。后来,在网上我们相遇,探讨文字。后来,我看见她的照片,眉眼间有着单纯与冷清。她同样喜欢我的样子,我们似乎看见相似的自己。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静的读书,把每一段思绪用文字写出来,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着饱满的内心和优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红砖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红开的红红火火,在清冷中显得吉祥如意。母亲说,这种花生命里很旺盛,原来只栽种了一株,居然繁殖了这么多,去年的种子自己落下来,春天发芽,秋天开花,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不用浇灌,淋着雨就生机勃勃。母亲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花,时光静静的流过。感谢这些花,给母亲生活带来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独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静的心灵厌倦了喧嚣,洗尽铅华,会领悟其中的味道。

2、仿写,请同学们自己写一段秋天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生当堂完成,展示。

六、作业:

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欢的诗文写一篇赏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