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天上的街市》阅读题答案【精选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体会这首诗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这首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已过,正值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诗人从日本回到祖国,强烈不满黑暗现实,但并未绝望,仍然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这是创作这首诗的社会现实和诗人思想感情的基础,也是诗篇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第二、三段,教师并作扼要补充,为学生提供深入体会诗篇的前提条件。 联想和想象,特别是想象,是诗歌创作重要的表达手段,也是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把理解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把体会想象描写的表现力量,统一于分析诗篇的过程当中。 这是一首现代格律诗,双数行隔行押韵,每节换韵,节奏感较强,适于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比喻联想描写灯星的表现力量;驰骋想象描写天街的表现力量
教学过程:
1.由开学学的《繁星》引出即将教学的新诗《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让同学们谈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请学生看注释,理解诗句,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答疑。
3.请学生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情况。 这首诗写于1921年10月24日。这时“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北洋军阀连年混战,中国社会一片黑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郭沫若在“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在日本留学。当时,“五四”革命汹涌澎湃的浪潮曾激起身居异国的诗人深切炽热的爱国之情。他在1920年初写的《炉中煤》中,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以炉中煤自比,抒发了为祖国奋发献身的炽热感情。
1921年,诗人回到祖国,面对着一片黑暗的社会现实,先前对祖国的美好憧憬陡然破灭,陷于苦闷失望;但并未绝望,仍然执着追求光明和理想。《天上的街市》就产生于这样的年代,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4.指定学生二人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音正确,读出节奏。教师指导断句。
5.引导学生分析第一节。
(1)第一节是写实还是想象? 写实。
(2)在写实当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既把“街灯”比作“明星”,又把“明星”比作“街灯”。
(3)这样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路?创造出了什么样的境界? 这样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体现了作者联想的思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作者看到“远远的街灯明了”,联想到地面“明了”的“街灯”像是天上“闪着无数的明星”。联想到街灯像明星,自然会仰望星空,自然地引出“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作者仰望天上“现了”的“明星”,又联想到它们像是地面“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样街灯与明星相互比喻,回环往复地展开联想(板书:相互比喻 回环往复)。地面街灯和天上明星互相辉映,创造出了一种光亮闪烁、深远优美的境界(板书:灯星辉映 深远优美)。
(4)“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两句在原诗中都没有“是”字,为什么在编入教材时加上了“是”字?次句中的“点”字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两句都在“好像”后面加上一个“是”字,就凑足了音节,构成了舒缓的节奏,更抒发出作者赞美街灯和明星的感情。 次句中的“点”字,很有表现力量。既是“点”着灯,也就有点灯人,既有人,天上也就有一个世界。“点着无数的街灯”,既渲染出一派神秘奇丽的色彩,又为以后各节描写作好了铺垫。
6.引导学生分析第二节。
(1)第二节是写实还是想象? 想象。
(2)怎样由写实进到想象? 是由上节写实中的联想进到想象的。由联想天上的明星“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进而想象出天上的街市。
(3)这一节怎样逐步驰骋想象(板书:驰骋想象)?想象出了什么样的天上的街市?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这一节分两层驰骋想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写街市。句首冠以“我想”,表明了下面写的都是作者的主观想象,如把“我想”改为“在”字,就成了写实的文字了。用“缥缈”修饰“空中”,从隐隐约约当中表现出天空的高远深邃;用“美丽”形容“街市”,总写出街市的美好;“定然”一词,语气肯定;从而表现出诗人想象在那高远深邃天空中必有美好的街市(板书:天街美好)。“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写街市上的物品。用“陈列”修饰“一些物品”,表明店铺中物品相当多,摆布很得当;用“世上没有”修饰“珍奇”突出了珍贵奇异物品世上绝无;“定然”一词,语气肯定;从而表现出诗人想象在那天上街市的店铺中必有世上绝无的珍贵奇异物品。(板书:物品珍奇)两层驰骋想象,由写街到写物,连接紧密,逐步展现,表现出诗人飞翔想象羽翼,神游天上街市,表达了诗人想象天上必有一个远胜人间美好世界的坚定信念(板书:远胜人间)。
布置作业:
1.进一步体会前两节,完成课后练习就前两节诗句提出的问题。
2.试着背诵课文,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联想 想象描写牛郎织女的表现力量;推陈出新的寄寓理想。
教学过程:
1.由上节课分析的天上的街市引到本节课分析天上的人物。
2.引导学生分析第三、四节
(1)第三节怎样由上节写天上的街市,进到写天上的人物?由上节想象的天上的街市,联想到天河,联想到民间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进而更展想象,描写想象中的牛郎织女(板书:更展想象 牛郎织女)。
(2)第三节怎样合情合理地写出想象的牛郎织女? 先依据星象来写天河。“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仰望上去,淡淡的天河确是“浅浅的”;诗句在“你看”后面加上一个逗号,表示停顿,也是在引起读者注意天河是“浅浅的”。既然天河是“浅浅的”、那“不甚宽广”的推断也就具有了合理性;“定然是”,语气十分肯定,充分强调了这种推断。有了这天河是“浅浅的”、“不甚宽广”的铺垫,“那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的想象,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3)第三、四节想象、描写出了牛郎织女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来往”一词,表现出天河不能隔离这一对恩爱夫妻,牛郎骑着牛儿蹚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夫妻朝朝相会,夕夕团圆。“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此刻”,赋予想象的情景以具体的时间,好像诗人都要看见他俩一样了。“闲游”,表现出牛郎织女耕织之暇在天街悠闲游观的情景。牛郎织女获得了解放,获得了自由,生活美满幸福(板书:解放自由 美满幸福)。“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由“流星”联想到“灯笼”,说“流星”是牛郎织女提着的“灯笼”,想象奇妙。用“朵”形容“流星”,直接表现出“流星”的美丽,间接表现出“灯笼”的美丽。诗句在“不信”后面加上一个逗号,表示停顿,引起读者注意“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恍如和读者面谈,情趣盎然。
(4)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运用民间故事,推陈出新。 诗中写的牛郎织女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原来说的是真 诚相爱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活活拆散,夫妻被天河隔离,每年只能靠着鹊桥相会一次,是个悲剧。诗人为什么写成他们夫妻生活美满?这样运用民间故事体现了什么精神?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对这个民间故事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把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故事,改造成为他们夫妻挣脱了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获得了解放,过着自由幸福的美满生活。这理想化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引导读者憧憬那自由幸福的生活境界。 诗人这样想象出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情景,既源于民间故事,又体现了推陈出新的精神。从牛郎织女命运的质的变化当中,寄寓着诗人的理想(板书:推陈出新 寄寓理想),借写天上人物的生活情景 ,表达世间生活的理想,希望人民能够过上那解放自由、美满幸福的生活。
3.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写于1921年末那社会一片黑暗、人民苦难深重的年代。诗人为什么着力想象、描写天上街市的美好,天上人物的幸福?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中心意思? 诗人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现实,执着追求光明和想理,才想象、描写出美好的天上街市和幸福的天上人物。这天上美好幸福情景是世间黑暗现实的反弹,构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憎恶黑暗现实、追求光明幸福的炽热感情。它能够引导读者向往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激发读者和黑暗现实进行斗争的热情。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社会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课后练习三列出的对这首诗中心意思的三种理解,第三种理解是正确的。第一种理解没有体会到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是片面的。第二种理解没有体会到诗人积极追求的思想感情,也是错误的。
4.先指定学生二人朗读,再让学生齐声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郭沫若通过《天上的街市》表达对五四运动后祖国新面貌的美好憧憬,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以达到社会进取的愿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阅读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诗中哪些部分是实写?哪些部分是想像?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
2.诗中反复出现“定然”有什么作用?
3.“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点”能否改成“亮”或“闪”?为什么?
4.最后一节说“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那颗流星”?
5.诗歌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天上的街市阅读答案
1.第①节是实写,第②③④节是想像、虚写,实写是为想像作准备的,想像是对实写的升华。
2.强调肯定,表现诗人坚信天上街市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理想的执著。
3.不能,“点”说明有点灯人,暗示天上的街市有幸福的人们生活。
4.用“朵”更能突出流星的美丽,暗合流星像花的比喻。
5.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杨晓英
目标要求:
1、学习诵读诗歌,培养读诗兴趣。
2、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教学方法:
以诵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画面和音乐)看到这幅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灿烂星空总是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
(出现课题及作者,教师同时板书。)
二。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2.点一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师问:为何要这样处理。
3.师配乐范读:
4.交流怎样读好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诗的感情基调,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处理好抑扬顿挫的节奏,努力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
5.全班齐读
三。探究:
(一)走近文本——梳理内容,感悟主旨。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的活动。比如:在 的时候,诗人看到了
,又想到了 。
2.在诗人的想象中,天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3.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这一传说作了怎样的改动?(从中寄托了怎样的理想?)
如果学生需要,可适当介绍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后来收入《星空》集中。
(二)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欣赏一首好诗一定少不了要品味它精炼传神的语言。古人用“红杏枝头春意闹”表现春天的情趣,而其中的“闹”字更是神来之笔。)
1.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小组讨论)(或者用启发学生去换词丢词的方法体会这个词在这里的特殊含义或表达效果。)
2.师生配乐齐读全诗
3.试着背诵这首诗。(给出画面和音乐,背完一行,出现一行。)
四。拓展延伸——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诗人由无数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由明星想像出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有一个陈列着珍奇物品的美丽的街市,想到了牛郎织女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美的源泉,下面,我们来做这样的一个想象训练: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
2.笼中的小鹦鹉,……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目标: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学习诗歌不可以不读,读是理解的基础。关键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去读,包括朗读和默读。读的不深入也就谈不上对诗歌的鉴赏。熟读乃至自然的成诵,我想,这应该是教学一首诗的最高境界。
板书设计 : 自由 幸福
天
上
的 郭
街 沫
市 若
街灯 明星
作者邮箱:
在《女神》时代那一阵强烈、亢奋的情感喷发之后,郭沫若进入了更明慧的生命沉思。这时,他对过去曾以涌溢的热情歌唱过的夜施展了更美妙的艺术诱惑。
在当时的中国,郭沫若是宇宙意识最强烈的作者。不同于当时的一些青年作者困惑于人生究竟的奥秘,常常陷进自造的烦闷、焦虑和悲绪。郭沫若在生命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他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对应物——夜空。</PGN0261A.TXT/PGN>
在郭沫若看来,无限的宇宙涵映在有限的个体生命之中:“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好像一张明镜,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涵映着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波翻浪涌起来,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三叶集》)当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宇宙生命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精神联系,郭沫若以新的灵感方式改变了自己视觉感应中的宇宙秩序。他已经大大偏离了古代作家的视觉常规。他不仅用眼睛眺望夜空,而且以自己的心灵感受夜空。夜空引诱着他的幽思遐想,使他以审美化的态度与无限的宇宙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在郭沫若的生命节奏中,既有“鼓舞调”,也有“沉静调”(《论节奏》)。他的《星空》诗,便是“鼓舞调”的夜空的巡礼。在他笔下,夜空是那样奇丽可惊,那样荡人心肺。他歌唱道:“美哉!美哉!/永恒不易的天球/竟有如许变换!/美哉!美哉!/我醉后一枕黑酣,/天机却永恒在转!”而《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则是一首“沉静调”的清朗隽美的夜歌。就在写作《天上的街市》的半个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达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洁净”的诗的世界,呈现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洁净”的想像世界的图画。
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两个互换本体与喻体的比喻,将天与地连成一体。“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诗的第2段至第4段描绘了诗人想像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在这十二行诗句中,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会使读者追随着诗人的想像,模糊着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界限。“天上的街市”既然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那里一定是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地方。不是么?诗人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正在那里享受着</PGN0261B.TXT/PGN>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本来,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得一度相会,但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天河变得“浅浅的”,不甚宽广,它不再妨碍情侣们自由往来。因而牛郎织女可以双双游逛天街,诗人甚至看到了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作者所描绘的美丽幸福的天街向读者提供着人间情趣。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在以心灵的眼睛眺望夜空时所看到的。在诗人郭沫若的心灵视野中,天上的世界对应着地上的世界。当地上的世界给他留下“眼儿泪流”“心中作呕”的印象:“游闲的尸,/淫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女神·上海印象》)。他借“天上的街市”抒写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
(选自《郭沫若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杨小军
这是一所刚建的中学,今年暑期我刚刚调进来,学校为了扩大知名度,要求年轻教师开公开课,我义不容辞地开了一节《天上的街市》,现将上课实录整理如下:
“学生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借那幽幽闪星寄托自己的忧愁。这位作家就是诗人郭沫若,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他与宇宙的私语。”
说完,我就出示课件《天上的街市》。
“请学生仔细阅看我课前发给你们的几篇有关郭沫若的介绍、写作此诗时的社会背景的材料。”
话音刚落,学生们开始阅看材料。我看到一位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便表扬他:\"这位学生们做得非常好!他一边读一边勾。大家要向他学习!”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学生都抬起头,估计基本看完,我说:“刚才大家通过阅看材料,了解诗人及创作此诗的社会背景,请学生们根据个人的理解,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学生们开始朗读。我来回巡视,不时提醒没有大声朗读的学生读起来。
2分钟后,学生们朗读的声音渐渐小了,显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朗读完毕。 于是我说: “哪位学生来诵读这首诗?”
沉默几秒钟后,一女生举手,“好,你很勇敢,请你来朗读一下。”女生站起来,流利的读完这首诗。我没有立刻评价该女生的朗读,而是说:“请你说说自己这样朗读处理的理由。”
“通过刚才阅读材料,我认为郭沫若有些情绪低落,但他又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以应该读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调。”
“听了这位学生的朗读,你们认为读的怎么样,我请一位学生点评一下。”
一男生站起“刚才她读的还行,不过没有感情。”
“刚才这位女学生读的很流利,但是读的语调较平,重音,节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对文章基调分析的很对。下面杨老师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刚才我听部分学生朗读,我就感到他没有读进去,他只是在发音。其实,当你抑扬顿挫读的时候,就已经将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了。同样,下面杨老师的朗读,就融入了杨老师感情,也体现了我的的理解。请学生们在听的时候,拿起笔,勾画出诗歌的节奏、重音。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和诗歌中出现形象的字词要重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在悠扬的乐曲中,我想到以前还是单身汉时,下班回家总是伴着星星,看着万家灯火,特别向往那种幸福、温馨、团聚的生活,今天读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特别的动情。读完之后,久久没有说话,我看学生们也沉浸在其中。
“老师这里把这首诗节奏、重音已经标注好,请学生们对照一下自己的划分,看看有何不同。”
说完,我就出示课件。“请学生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朗读,然后我请各学习小组来朗读,看哪一小组读的即流利又有感情。”
学生开始朗读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按照学习小组集体尝试朗读起来,两分钟后,各组学生已经坐直身体,我知道他们都做好了准备,“好,请一、三、五、七组学生依次把这首诗朗读一下,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听听他们是否把作者感情读出来了。一组开始。”
四分钟后,四组都读完了,二组的一位学生举手,“请这位学生发表一下看法。”
那位学生站起来说:“刚才几组学生读的很流利,但重音好像过分强调了些。”
“这位学生发言很好,我们读课文时不要过分强调重音,要自然些,比如: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当场我把这诗句读了一下,我看见部分学生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刚才大家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下面请学生们读一读下面这些诗句,揣摩一下这些诗句有何不同。”
我边说边出示课件: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我想那隔河的牛女,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学生小声的自己读着,过了一会儿,一位女学生举手发言:“我觉得二、四两句读起来有些别扭,而且‘牛郎织女’比‘牛女’更好一些,更清楚一些。”
“这位学生发言很精彩”我补充道,“‘牛郎织女’确实比‘牛女’意义更准确,音节读起来更舒缓,更符合此首诗的意境。由于诗人是五四运动时期所写,那时正是代替文言文的时期,语言不像现在这样娴熟、通畅。通过这几句的揣摩,告诉我们,文章要多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和谐美,感受语言的情趣美,增强我们的语感。”
“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来身同感受郭沫若的脉搏,下面我们将通过文章的学习,走进诗人的内心。请大家思考这样几组问题: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的话音刚落,学习小组长就召集成员展开讨论。讨论声渐渐减弱,一小半的学生举起了手。我请了一位男学生站起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明星,这两者之间都是亮的。”我追问一句“如果只有一盏街灯,我们看它会不会想到明星?”“不会,诗中说的是无数的街灯像明星。”那学生补充道。“由街灯想到明星,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1、都是亮光体2、数量都很多,而且远望街灯和远眺星空非常相似,所以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自然而然联想明星。”
“诗人由远远的明星想到了哪些事物?” 我对全体学生说道。
学生一阵小声讨论后,一位男学生举手回答:“诗人想到了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的物品,以及牛郎织女的生活。”“刚才这位学生找的较准,那么他所讲的街市等现实存在吗?”我追问了一句,学生集体回答:“不存在,是诗人想象之景。”“诗人笔下的天上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诗中哪些诗句可以说明?”我继续追问道。许多学生又仔细阅读起诗歌来,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我等了一会儿,看见举手的人多了一些,请了一位男学生回答。“天上的生活是富足的,诗中有一句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这位学生说的很对,哪位学生能补充完整些?”我刚说完,一位女学生举手,“请你来补充”我笑对她说。“天上的生活还是自由、幸福的,光明的,美丽的,诗中讲有美丽的街市,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天上有无数的明星。” “这位女学生说的很准确、很完整”我称赞道,“那么作者为何要对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请大家联系社会背景来思考?”(事前发的材料中有传统牛郎织女的传说)
我抛下这个问题后,教室鸦雀无声,个个紧锁眉头在思考,个别几个则在讨论,沉寂之后,一位女学生举手回答:“传说中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一年见一次面,现在牛郎织女可以自由来往,可以在天街闲游,他们很幸福,结合诗人所处的社会,我认为这是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的夸赞道。“诗人十分憎恶当时的黑暗现实,但在人间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 ,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前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产生了一些问题,我把问题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两个:1、诗中为何用那朵而不用那颗来形容明星?2、诗歌的第一小节是不是可以去掉?哪位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
话音刚落,有学生举手回答:“我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一小节不能去掉,因为诗中后三小节的内容都是在第一小节现实基础上想象的,不可以省略。”“分析得很对,想象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我补充到。
教室又陷入沉寂。我对全体学生说道:“平常我们常用朵来形容什么?”“花”学生答道。“花儿给人怎样的感受”我启发地问道。“花儿很美好”学生继续答道。“我知道了”两位男学生恍然大悟地叫起来。我示意其中一位站起来回答,“这里用朵形容明星,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映衬天上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位学生刚说完,我观察到许多学生眉头舒展开了,“刚才这位学生讲的很精彩,任何问题只要我们由表及里地抓住关键点,就会攻破它”我小结道,“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我和学生们一起有感情得朗读开来。
“让我们一起来输理一下诗人的思路,诗人由无数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街市,想到了物品、珍奇,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这里诗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我边问边出示课件。“通俗的讲: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我补充道,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举了两个例子:“1、我班许悦学生在上周的《距离》随笔中就运用了联想,她由距离联想到《南京零距离》,联想到主持人孟非,联想到赵本山演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距离产生感情’这句话;2、学生们爱看的《哈里•波特》,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就是运用了想象。下面请大家做一组有关联想、想象的练习”。说完,我就出示课件:图形联想。
我先做示范:“比如三角形,我们把它倒过来,我联想到中国古代计时的沙漏,联想到我们要珍惜时间,请大家让思维驰骋,让智慧火花进行碰撞。”两分钟后,我试探性的说:“我请第一排的学生来说一说,其他学生注意听,看他们讲的好不好?”第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直线联想到地平线,想到日出日落。”第二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圆想到了太阳。”第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圆想到了硬币。”第四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还没有想好。”第五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曲线想到心电图,从而想到健康。”第六位学生略带愧疚的站起来说:“我没有想好。”第七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由四边形比三角形多一条边,而四边形却没有三角形稳定联想人不能太贪婪,否则会像四边形一样不稳定。”第八位学生慢慢得站起来说:“我还没有想好。”“刚才这几位学生发言,尤其是第五、第七两位学生发言很精彩,深刻,这些学生的发言如同钥匙,打开了我们思维之锁,在座的学生一定有精彩的联想,课间请学生们相互交流一下。”我小结道。“下面还有一道想象题:‘雨细细簌簌的下着,把荷塘笼罩住,微风徐来,吹动了莲叶。池塘周围有几朵红莲 ’。由于时间关系,请大家课后按要求完成。”
“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再把《天上的街市》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音乐声响起,学生们开始朗读。。
“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教学后记: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五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独居斗室,望着一打厚厚的文稿,细细梳理着自己纷乱的思绪,蓦然发现新年的钟声又要敲响了。抬头望见墙壁上屈原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脑海中不仅一震:这本小册子就叫《求索》吧,毕竟她是我们精心思索与探求的结果。
古人曾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抑或是教书又何不如此呢?教而不思也是殆啊!在教学中思索,在思索中求的真知,在真知的指导下获得教育的成功,这才是教育本身的良性循环。我们高一上海部语文组的同仁们一开始便将备课、教学和反思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为了在充分共享智慧的基础上尊重老师的个性,我们经过思索和探求之后,独创“二预案”式集体备课模式;为了让学生充分领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共享老师这种“资源”,我们尝试了轮流上大课的授课方式;为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贯彻素质教育,我们探索了“活动——发展”作文课、“推火车”式古文探讨课、“小记者”式社会调查课以及网上作文等。是因为反思,我们在前进;是因为探索,我们在收获。看得到每一期校报上都有我们高一上海部语文老师的论文;看得到每一本《钟书》上我们的学生占据的半壁江山。虽然鲜花的背后总饱含心血与泪水,但我们前行的步伐并没有因之而停滞。文言知识过关,《美文选粹》的编辑出版,是我们针对上海高考的特点推出的我们的思索成果。
当岁月真的就这样流逝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回味一个学期的生活,并期待着来年的步伐会更加坚定,于是,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求索》。她是我们尊重集体研究式规律的基础上的个人智慧的展现。集体研究式备课的基本流程是“个人——集体——再个人——再集体——再个人”,集体的备课甚至是共识的达成,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路标,它不是路的本身,更不应该是约束老师教学个性的枷锁。集体备课提供的是老师们智慧共享、知识共享、资源共享的平台,而不是捆绑在一起的“齐步走”的木头孩子。这本小册子恰恰就是在“再集体”的基础上我们“再个人”的思索或者是整合他人的观点的体现。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我们的老师都是在自己的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东西,避免了以往他人的用自己熟练的或定论的东西来写所谓的感悟和思考。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案例与反思”与理想的状态似乎有很大的差距,但她毕竟是我们以自己的视角审视的结果。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婴儿的步履蹒跚就说他永远也不会走稳一样,您也不会因为我们的不足而将之否定无遗。如果真的可以说每一个脚印都可以代表进步的话,相信我们也在进步着,毕竟我们在思考着、在探索着。
路,不是一个有尽头的概念;探索,也不是一个有极限的词语。站在今天的台阶上我们不敢说自己已经站在了某种高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将是我们永远的信条,我们高一上海部语文组全体同仁将背负着我们所坚信的格言,乘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奋然前行。
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有无数关注的眼神和辛勤的付出。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的每一个脚步中都洒下了两个学部领导的汗水,在这里我们对您表示最深的敬意和最真的感谢。也感谢语文学科委员会贾校长和刘主任的大力支持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写下序言。
往者已兮,来者犹未,《求索》是我们今朝的收获,求索更是我们前行的主题。
寥寥数语,权为后记。
编者
2003年12月24日
作者邮箱:
梅洪建 an li(网友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