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角的度量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谈话导入新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过了角,谁来告诉老师你都学到了什么?

(请同学举手发言,引出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题纸,画一个角。

3.好,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觉得自己画的大的同学请举手。

4.老师这里也画了两个角(出示课件2),你们仔细看一下∠1和∠2哪个更大呢?

(给同学们一点观察的时间)觉得∠1大一点的请举手?觉得∠2大一点的请举手?

5.(发现都有举手,而且有些学生犹豫不定)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6.(有学生会说量角器,教师直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学生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学习

1.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半圆)

师:在量角器上面,你还观察到了一些什么?

生1:我看到上面有很多线(师:这些线我们称之为刻度线。)

生2:我看到上面有很多数字(师:这些数字呢,我们称之为刻度值。仔细观察这些刻度值,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上面的数字有2圈(师:我们分别称之为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生4:我发现上面数字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刻度线都集中到了……我们把这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以上师生对话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机调整,随时出示课件4)(幻灯片显示量角器及各个主要部分的名称,介绍0刻度线和90度刻度线)

2.建立1°的概念

师:在量角器上,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了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这里的“度”,就是角的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板书: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三、学生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量一量书本37页的角1吧。(生尝试量角,师巡视)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角1的度数,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量角的吧!(生边说量角方法,边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量角)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了一首儿歌(板书):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PPT显示,并且让学生解释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学生量角2,深化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师: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量角的方法,判断(请用手势“√”或“×”表示)。(依次播放课件)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下大屏幕上的五个角,先看一下上面两个角,在书本的38页,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是量角器量一量,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量的又快又准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边的长短不一样。但是他们大小相等。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PPT出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你们可以拿出量角器量一量书本上下面三个角的度数。

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四、课堂活动

1.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量一量上课开始我们自己画的角,同桌之间再比较下,到底谁画的角大,大多少?

2.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谁来估计一下,角1大概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交流)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五、总结交流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回答,师做简单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量角,我们就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角的度量》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在认识量角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度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构成,以及一度角的由来,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知道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 量角器

顶点 重合 中心点

一条边 重合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读 指向的刻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隐藏内容

(1)视频引入

①播放《愤怒的小鸟》视频

②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喜欢玩吗?

③出示3张弹弓图片,哪个弹弓更好玩呢?为什么?

(2)复习角的知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如果要制作一个2号弹弓,我们需要知道角的什么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师: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角怎么度量,用什么量呢?

(3)复习长度的测量

播放微课视频

长度的测量是由直尺上的小线段去量长的的线段,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小角去量大角呢?

(二)探究新知隐藏内容

1.活动一:弹弓2角的大小

(1)用老师给的小角量一量、比一比,老师给的小角是10度

①小组合作:用给定的小角量大角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用小角量大角,当角度不够时怎么办?进一步把角细化成1度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

生:测量出角的大小,角2有5个小角那么大,及时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进行点评,用班级授课大师分组给学生加分。

(2)介绍1度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0度,是一个小角,再将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度。

③直观感受1度角有多大。

2.创作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度到180度;,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度,有两条0度刻度线等。

(2)指名读给定角的度数,学生辨析。

(3)猜一猜,让学生猜出给定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教师展示学生量角的过程,学生辨析。(用101教育PPT拍视频展示在屏幕上)

(4)小组长汇报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小结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完成活动三,量出给定角的度数,教师巡视拍照,将图片和量角视频传到屏幕上。

(1)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2)教师评价量角的方法。

(3)教师揭晓:为什么2号角最适合做弹弓。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角熟悉吗?在哪里见过啊?弹弓2的角的度数是50度,教师向学生讲解弹弓原理。

(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出示拓展题,让孩子上台操作量角器量角,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个五角星。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角的度量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构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好处。

3.透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明白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明白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必须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潜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透过观察决定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明白哪个角大,还想明白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样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想明白∠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馈:度量的方法。

师:我们一齐交流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

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能明白∠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仅能够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能够明白∠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你能想个办法改善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这个办法能够吗?是个会创造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齐就会构成这样的量角工具。(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10个。

[设计意图: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改善工具。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好处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这种简易量角器的构成是学生探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里有(4)个小角,∠2里有(12)个小角。

师: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课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生活中经常需要明白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善,你有办法改善吗?

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能够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十分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善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工具。

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个。

(2)认识1度的角

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忙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度

(3)认识几度的角。(

师:观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22度的角。

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

生:130度。

师: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改善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明白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这个办法好(课件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师: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齐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就应是多少度?

生:50度。

师: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这个缺陷能不能改善改善。

生: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课件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认识量角器。

(1)课件上认识量角器

师:透过努力我们创造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齐来认识认识。(结合课件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称的。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

(2)认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

(3)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务必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构成。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为使用量角器准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

(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就应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1)学生独立量角。

(2)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构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从开始探究到创造出量角器,学生经历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潜力。]

3.学生独立量角(

(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同样大小的角,怎样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出现了“误差)”。

师: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但有些时候务必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课件演示“神七”发射成功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在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师:看到那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的应对学生的误差。借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一资料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名称,然后量角。引导学生总结“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超多的技能训练。虽然花时多,但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对量角器的本质认识不到位。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但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难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线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圆周上留下一些刻度。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透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教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能够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由单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至此,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探索,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潜力。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篇4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接着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当学生通过操作体会到用对折的方法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一定的误差,比较麻烦,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总是用对折、撕等方法进行比较,我就提出:要知道生活中的角的大小都能用刚才所说的对折、撕开的方法去比较去度量吗?因此,就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角的度量教案 篇5

布置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巧妙的作业布置,对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多样的形式、现实有趣的内容、富于思考性和探究性、紧密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数学家庭作业,愈来愈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何使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优质高效,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导学”——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依托导学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导学案是教师提前精心编制、复印好的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完成导学案、如:“量角”的前置性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要学会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3、任意画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想知道大多少,要怎么办?

(二)快乐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2、在量角器上找一找1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的角,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3、小组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

我知道这样量角的: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即:“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

4、思考:量角器上的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回顾、快乐探究环节、同时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有待课堂上解决、课堂学习中学生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知晓度、参与度大大提高、

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例如:通过预习,我们班学生总结出了新授课的预习方法:“看图文、找信息;看算式、想道理;有想法、记一记;见空白,填上去、 ”

二、“说讲”——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以聊天的形式向同伴或家长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了什么,自己参与的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是什么,老师讲的重点是什么,自己的收获是什么、每天的“自家讲坛”还可以说“题”,即说当天所学的例题、重点习题等、说题目的结构、知识点——知表知里;说解题方法、解答步骤、格式、其他解法——步步为盈;说检查方法——保驾护航;说变式或引申——引向深入;说总结、解题思想——提炼升华、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有序表达思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学习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三、“做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当天或近阶段学习的知识,分别布置与之匹配的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或应用性作业,使学生系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品质、如:

富于“生活性”、返璞归真的现实性作业,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萌动、例如:

(1)圣诞节“百货商场”搞促销,一双160元的鞋子降价了20%销售、这双鞋子现价多少元?

(2)李叔叔做生意真有意思:他先用12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以14万元卖出、又以16万元买了股票,18万元卖出、你觉得李叔叔做这两笔生意是赚了还是赔了?赚或赔了多少元?

(3)小明一家每天早上起来都喝鲜牛奶,他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热牛奶,二是洗4个杯子、已知热牛奶需要10分钟,洗一个杯子需要2分钟,小明一家喝到牛奶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2、巧置“趣味性”、呈现新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新奇中带着探究的愿望,拓展了视野、例如:

(1)“苹果核里有角吗?”请你找一找、

(2)“猫胡子也能当尺子吗?”请你查一查、

(3)1升水是多少千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一测、

3、折射“价值性”,引领应用的应用性作业,让应用意识贯穿于作业之中。例如:

(1)“果汁含量不达10%不能叫果汁饮料”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学校报刊箱的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次,最少试()次

《角的度量》教案 篇6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今天有两位数学王国的成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是∠1和∠2,它们两个都认为自己比对方大,现在请同学们当小法官,用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很明显谁大一些,但是∠2还是不服气,它想知道∠1到底比自己大多少,你有办法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量角的需要。

二、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并能在量角器上找到大小不同的角

1、角的度量单位

师:你们以前测量过什么?

生:测量(物体长度、面积、质量)时用到了哪些(长度、面积、质量)单位?

师:同样的,测量角的大小也有统一的单位——“度”,度还有另一种写法等会我们来学。

2、了解量角器的构造

师:刚才你们说测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生:线(这些线在数学里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刻度线)、数、角

师:认真观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和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观察再小组讨论。

师引导孩子知道内圈刻度、外圈刻度、0度刻度

3、在量角器上找角

师:我们能在这个量角器上找到角吗?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孩子们角的顶点所在的位置也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师:这个角有多大?为什么?

①认识1°角

师:费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这是多少度呢?

师:1°我们也可以这样写。

师:在量角器上还能找到其他的1°角吗?

师:想想在这个量角器里有多少个这样的1°的角?

师:跟着课件我们一起数数。

师:原来并不是刻度指向90,它才是90°的,而是因为它里边包含了90个1°,它才是90°的。

②找角

师:你们能画画90°的角吗?

师:在量角器图片上画出50°角。

师:这个角的度数要从哪边数起?

师:0度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我们一起读读。

师:费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是这样画的,他说这是50°角,可是角的一条边明明指着130°呀,怎么说是50°呢?

预设130°、50°

(180°-130°=50°,有50个1°,这个角比直角小,所以它一定小于90°)

师:现在角的一条边是与外圈零度刻度线重合的,从这边开始数,0度,10度……到这是50度。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判断这个角50°?直角我们知道是90°,这个角与直角比呢?

师:所以读刻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看看这几个量角器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量角器上画角,这样顺势就可以引出了“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通过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画角再量角的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的本质--重合。从找到量角器上的角到画出量角器上的角,为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方法

师:你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一量∠1?

师:你能和我们分享下你的量角方法吗?有没有谁不仅会量还能说说量角的方法的?

师:也就是说不仅一条边和零度刻度线重合,顶点还必须和中心点重合。(板书)

师:请你们用量角器量一量∠2?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比∠2究竟小多少度?

师:你觉得在量角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其实,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要量的准就要重合得准。怎样才能重合得准呢?

师:这是一把残缺的量角器,你们还能在这个量角器上量出角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

四、总结全课

师:你们想知道量角器是怎么来的吗?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用量角器度量角,解决了刚才两个角的争吵问题。但是费老师相信关于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度量角,孩子们肯定还有很多一些疑问,比如费老师所带的班级就有孩子问,老师为什么量角器是半圆型的?量角器为什么有两圈数字?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继续思考,有机会我们在一起交流,好吗?

布置作业:

请为你的量角器写一份使用说明书。板书设计:角的度量

量角器———→角

中心点————顶点

0度刻度线————一条边

多少度←———另一条边

角的度量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突出技能的形成和训练。”“画角”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是一节技能训练课。针对本节课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是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用三角尺画角的开放性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经历画角的过程,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画图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障碍点,画角更是非常困难。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认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量角器、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2.比较、估算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1)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2)组织学生估算这两个角的度数。

3.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估算这两个角的度数时,估算结果都不相同,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具体工具去量角,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度数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估算两个角的大小引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明确用一个具体工具去度量角的度数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汇报。

①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18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就是1°的角。

②量角器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表示,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表示。

③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作量角器的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两条零刻度线组成的角是18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点、外圈刻度、内圈刻度、零刻度线)

(3)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圈刻度的45°、85°、165°和内圈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学生找刻度线,教师巡视指导,共性问题全班指导)

2.找角、读角。

(1)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师:了解了量角器,看一看,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50°和140°的角吗?

(学生找角、读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辨何时看内圈刻度,何时看外圈刻度)

(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3.讨论度量角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1和∠2,要求学生先估一估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尝试用量角器度量这两个角的度数。并说一说量角的方法。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

五、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

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六、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木工师傅、建筑工程师、缝纫工人、我们的课间游戏活动跳皮筋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见到过线。现在就请孩子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板书:线)

生:操作。(期望:学生能够画出:直线、曲线、线段)

(补救方案一:如果学生都画出直线,教师出示曲线凸现直线的直)

师:你两(生1画的是直线,生2画的是曲线)画的线有什么区别吗?

生:(一直,一曲。)(板书:直)

师:我们把这种线叫做什么?(直线)

师问生1:你画的这条直线还可以像这样一直画下去吗?(可以)

师:那么,我们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尽头,无法量)

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长、没有端点。完成板书)

师讲述:我们在画直线时,只画出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板画: )

过渡: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很少用无限长的直线,只用其中的一段。展示生3所画的线段(有明显的两个端点)。

(补救方案二:如果没有学生画出线段,由教师画线段)

师:这条线与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直的、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师讲述:实际上这种线是直线的一段,我们以前把它叫做什么?(线段)在数学中科学的说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板书: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射线

引言: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条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新的线。(教师版画: )

大家看,这条线有什么特点?(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无限长,引导学生可否把无端点的一边无限延长?)

师讲述: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称为射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线的例子,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电灯射出来的光线、太阳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射线。

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线段?

引导学生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做铺垫。

师:我们已经知道,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看,这里有一个点(投影)我从这个点引出了一条射线,从这一点能不能再引出一条射线?还可以吗?

让学生想一想:从这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无数条)

(师演示后只留下两条射线。)

2、认识角

师:孩子们,这个图形,我们以前好象见过,叫什么?(角)(板书:角)

(补救方案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指一指三角板的三个角在哪儿,形状是什么样)

师:请孩子们试着画一个角。再画几个。在小组内交流你自己是怎样画的?

学生操作后讨论。

(学生可能说:画两条线。进一步引导:是两条什么线?教师补充是共同用一个端点的两条射线)

那么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一点 两条射线)。师生同时画一个角。

师:根据你们画角的方法,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完成板书)

师:根据你们总结的角的概念,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该怎样判断?(看它是不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在定义中的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下面加着重号)

师讲解: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

师出示小黑板: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并请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过渡:在以后我们研究的图形中往往是很多个角,例如:以前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就有四个角,那么我们怎样来区别它们呢?出示小黑板。

师讲解:角通常用符号 来表示。(板书)读作角。(生读)角的符号和以前学过的小于符号 < 有一点像,但不完全一样,角的符号第二笔是平的,以后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练习)角多了,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它编上号,在角的符号内写1、2、3、4,分别记作23 4

3、角的大小比较

师:出示活动角

我这里有两根硬纸条,现在并拢在一起,大家看,我把两根硬纸条怎样了?

师把=根硬纸条叉开。(生可能说分开、张开、叉开、撑开等)

师:看起来,同学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们就说成这两根硬纸条是叉开了。

师讲述:现在把两根硬纸条看作是角的两条边, 1两条边是这样叉开的, 3两条边呢?(叉开的比 1大) , 2两条边呢?(叉开的比 3小)

教师利用活动角的投影片演示,使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叉开得小,角就小。出现在投影片上。

师问:看起来,角的大小跟角的什么有关系?(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师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角谁比谁大?(属于直观的判断)

在投影片上比较,着重比较的过程。

(三)巩固扩展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随意的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比较的是哪两个角?结果是怎样的?是怎样比较的?

生操作后回报。

师引导:两重合一观察。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研讨了些什么问题呢?(完成板书课题:直线 射线 线段和角)你能用吗?试试看。

(五)布置作业

书上第126页练习二十八第1、2、3题。

《角的度量》教案 篇9

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线段的长度,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拉出10、30、90、120、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180呢?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呢?80?)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要看内圈?

四、课堂小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