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幸福是什么》教案(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幸福拍手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配乐齐唱《幸福拍手歌》
2、谈话: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听出了你们的快乐和幸福,多么美好的感觉呀!父母、师长疼爱,同学、朋友关爱,我们整日包围在幸福之中。但是,你们能告诉我幸福是什么吗?
(指名回答)
理答导入:
方案一:(学生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谈个人对幸福的认识)哈,有幸福的感觉,却不能说出什么是幸福。不要紧,幸福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的确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读了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的童话《幸福是什么》,相信你们能给出自己的回答。
方案二:(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谈个人对幸福的粗浅认识)真棒,你们都是感觉敏锐的孩子!正像你们回答中表现的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都是不尽相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的一片童话《幸福是什么》,看看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什么。
二、自学探究,读懂故事
1.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三遍,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可以用文中现成的话来回答,有所理解和体认即可)
3、复述童话故事。(2-3名学生,引导学生按叙述顺序把故事说完整)
三、合作交流,品读体验
1、幸福是什么,三位青年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再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2、与文本对话,理解“幸福是什么”
①读三位青年的对话,理解他们对幸福的认识。
理答要点:十年后,三个小牧童都长成了健壮的青年。往东的、往西的、留在村子里的,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做医生的、当工人的、做农民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对幸福的感受却是相同的,用故事里一位人物的话来说,那就是——(智慧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义务”怎么解释?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具体句子,正确理解“智慧的女儿”所说的这句话)
理答过渡:是的,正如大家所谈的那样——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三位青年从事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工作,如他们自己所评价修葺泉井的劳动那样,他们并没有拥有巨额的财富、显赫的业绩,但平凡的劳动却为他人带来好处,他们也因此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对既得所持有的满足感”。请带着一种满足感、愉悦感来读三位青年的对话,说说你新又体味到了什么。
理答要点:
——满足自己所拥有的。
——幸福不在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中。
——心有所满足,才能感觉到幸福。
②三位牧童起初对“幸福”这个概念一无所知,所以他们问“你祝我们幸福。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呢?”当接受“智慧女儿”的启迪引导,他们分手前是怎么说的?从这些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理答要点:
——幸福无处不在。三位青年十年的
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9》,
经历告诉我们:往东往西,下南上北,甚至就留在本村,都能寻找到幸福,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在外面的世界、在周围、在内心。
——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非常想得到幸福,才有可能找到幸福。
3、与作者对话,深入理解“幸福是什么”
在三位牧童寻找幸福的旅途上,有一个人物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她是谁?作者在故事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物,用意何在?
理答要点:对幸福的寻找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青少年更需要别人的指导,我们的父母、师长甚至同学朋友,充当的就是文中“智慧的女儿”这样一个角色。有了他们的帮助、支持、指导,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尽快地寻找到幸福的真谛。所以,我们要多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另外,“智慧的女儿”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是个虚构的童话人物,是一个精灵、一个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是,智慧的确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它真的能帮我们尽快找到幸福。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千万别忘了使用我们的头脑和智慧。智慧能创造看得见的。财富,也能创造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幸福。
4、与生活对话,全面理解“幸福是什么”
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理答要点:
——幸福无处不在。但它又不能单独作为一件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所以我们无法看见,也无法触摸,但它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人才能到觉察到它的存在。
——三位青年为什么能寻找到各自的幸福,就在于:一是智慧的女儿的引导,这是外因;二是他们因不知幸福为何物而对幸福充满了渴望,这是他们能寻找到幸福的内因,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5、与心灵对话,让“幸福”走进每个人的内心。
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提示:“我认为幸福就是。”
6、与文体对话,认识童话的特点
与《巨人的花园》一样,这个故事也是一篇童话。再读全文,讨论:童话有什么特点?
理答要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
——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亦幻犹真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布置实践作业
1、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2、以小组为单位排练课本剧,待课外活动时间汇报演出。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搜集与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搜集现实生活中哪些为他人谋利益的事迹,积累生活体验。
教学过程:
唱歌导入,揭示课题
1、带领学生齐唱《幸福拍手歌》,在热烈的气氛中提问: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揭题,导入:对于幸福,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否与课文主人公的一样呢?让我们从一篇童话故事中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快速读文,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字词,感知大意。
2、请多名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并要其他学生从完整性方面做出评价。
3、提问:这三个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学生齐读)
编故事,深化理解
1、指导阅读: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磨炼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弄明白的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学生划句子,读课文,交流,梳理三个表年的经历)
2、组织学生编童话故事:想象这三个青年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编出动人的故事。)
四、联系实际,体会幸福
1、组织谈话:在现实生活中,非典期间的白衣天使,舍身为民的警察,
,还有那些默默地工作着的清洁工人,他们难道不也和那三个青年一样幸福着吗?谁能结合生活实际,为我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事迹,也可讨论社会上一些损人利己的现象,以加深对于幸福的认识)
2、组织讨论:除了做对他人有益的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幸福?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名言和他人对幸福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看法,领悟到幸福的多元化。)
3、启发思考: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幸福的含义。现在我想问大家一句,你们感到幸福吗?(学生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互相启迪,互相点拨,努力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板书:
劳动-----(付出)-----(回报)-----幸福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3、与他人交流读后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获取认知,提升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会去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三个青年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联系实际,体会幸福的含义。
一.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二.说教学内容
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对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幸福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这6个生字。
(2)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再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教学重点。
(3)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难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运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和一道习题进行教学,以突破教学难点。
(4)引导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领会课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再引导学生表演。
2.课前准备:幻灯片光盘
3.教学安排:1课时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教学法
2、引导自学学习法
3、情境表演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1、以音乐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幸福快乐的氛围,导入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拍拍手,搭搭肩,跺跺脚,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会在这样轻松的氛围当中说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有的同学会说幸福是有了新书包新衣服;有的会说幸福是爸爸、妈妈的夸奖,老师的表扬,学校的奖状……。当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后,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有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幸福是什么》,同学们读完后一定会对幸福有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幸福是什么》吧。”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接着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利用光盘展示生字“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生字,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弄明白故事情节;再要求学生反复的读三个牧童清理喷泉和砌井后的情形,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然后提问“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并引导回答;最后让学生想像在这十年间三个青年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人幸福的付出,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尽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分角色合作表演。
角色表演能使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情境,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角色表演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表演,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利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美和语言美,领会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再让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和他们与“智慧的女儿”的谈话),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4、拓展延伸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自己理解到的幸福进行交流。借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时教师相机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中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人人都可以创造幸福,为自己创造幸福,为他人创造幸福。
5、写一写
幸福是
意图是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写好时,挑几句好的当堂展示出来,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好的板书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