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积累与运用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句格言。

2、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4、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5、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6、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7、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阅读短文《三顾茅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吗?谁来谈一谈里面的情况。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庐。

3、板题、读题。

4、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短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也可讨论解决。

2、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3、汇报思考所得。

4、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中你懂得了什么?

5、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三、小结

四、作业

1、抄写格言,读背格言。

2、收集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3、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指名背上节课所学的格言。

2、简要说说《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教学内容

同学们,刚才大家谈的《三顾茅庐》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书,它能让我们懂得历史,还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板书):推荐一本好书。

三、进行口语交际

1、释题:推荐是向别人推举介绍的意思。

2、讨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3、汇报:一本好书应该语言优美,内容丰富。

4、回忆你自己读过的书,想想介绍哪一本给同学。

5、在小组内交流介绍你过的好书。

(1)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

(2)也可以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与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上汇报。

7、评评谁说得好。

四、同学之间交换别人推荐的好书,看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向家人介绍你今天在班上听来、看到的好书内容

六、小结

好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让我们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我们应该不断地多读好书。

七、作业:1、利用课外时间每周读一本好书。

2、好生可试着用一段简短的话写写书的内容,你对书的看法和书给你带来的帮助。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删减后,抓住重点,写家乡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

阅读短文,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

一、 读一读、背一背古诗《终南望余雪》。

二、朗读《雾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作者是从那几方面描写雾凇的?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根据你的调查,家乡有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 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

听: 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谈: 如何努力,将来建设可爱的家乡。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运用搜集到的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写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变化最大、印象最深的一两方面来写。

教学难点 :

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教学过程 :

一、 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 什么要求?

1、充分利用学积累运用七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读给别人听,再自己修改。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积累与运用教案 篇3

积累与运用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发现新知,积累词语。

2.朗读笑话短文,读中感悟语言的妙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3.用已经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

4.通过讲述照片里的故事进行口语交际。

5.会写照片里的故事。

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分类的规律。

2.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表示动作的词语,鼓励学生再说一些。

2.理解和积累反义词。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分类的规律。

2.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教具准备

字典、词典。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0)

1.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人物动作的)

2.你还能说出多少这样的词语。

3.在课文中分别找几个表示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写一写。

二、语海拾贝(10)

1.指名读,齐读。

2.交流共享。你查成语词典或访问家长后理解了哪些词语?

3.再说几组你知道的成语的反义词。

三、开心一刻(10)

1.自由小声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你怎么评价文中的主人和客人。

4.这篇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四、自主阅读园地(10)

1.学生自读短文。

2.检查自学情况,汇报交流共享。

3.三名学生分段读短文,生听评议,是否读准了字音。

4.说说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都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勾画朱熹的话,并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

5.小声读短文,体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五、布置作业(5)

自主积累成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向同学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中的故事,语言流畅,条理清楚。锻炼说话能力。

2.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问题,并能给予修改建议。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3.通过同学互改自己的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照片里的故事写清楚,语句通顺,能用上几个学过的好词。

4.坚持使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5)

师出示一张自己的照片:一张照片,就是一片美丽的风景,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张照片是我……(都是讲述照片的故事)

孩子们,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乐闻趣事吧。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二、小组交流,口语训练(10)

在小组里把自己的照片讲给小组成员听。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讲述的同学提问。小组内所有成员讲完后,请推荐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故事比赛(15)

以讲故事比赛的形式,看谁讲得最清楚,看谁的故事最精彩。评出优胜者。同时评出最佳听众奖。

四、作文(15)

照片里的故事真是丰富多彩,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仿佛看到了照片里的人、事、物……赶快把它写下来。你也可以写由照片想起的过去的一些人或事。

1.学生写作,教师巡视点拨。

2.点评学生作文(有共性问题的)。

学生自己读给大家听,听后,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3.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提出修改建议。

4.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要求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