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物体的课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顾旧知:图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能估一下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2、2、估一估: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能够估计出它们的面积?
3、引入新课: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形,合作探究出图形的面积。
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方法
4、总结提炼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计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再计算封面的面积。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能过小组交流总结出方法,再进行实际的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知、估一估、摆一摆等环节,发展学生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让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并比较一下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交流总结: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
3、师: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4、生汇报:因为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充分应用课本主题图,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黑板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实践应用:
出示课本70页主题图:
1、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是6米,宽是3米,面积是多少?
3、你还能在图中找出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你估计一下它们的面积,再计算一下。
(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公式进行计算物体与图形的面积。)
四、课后拓展:
老师想在办公桌上放一块与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办公桌的长是80分米,宽是30分米,你们帮老师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1.基本知识: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
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4.基本活动经验:
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归纳、总结的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操作表小长方形
5.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面积的知识,你能说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面积单位吗?(课件出示)
1.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2.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3.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4.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5。
二、情景导入
师:你们知道这些面积单位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对,可以测量物体的面积。我们学校操场是个大长方形,如果我想测量它的面积,我可以怎么办呢?谁能帮老师出出主意?
生:可以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摆一摆。
师:如果一块一块的摆会感觉怎么样?
预设生:操场面积太大,测量起来会很麻烦。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测量出操场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师板书)
[设计意图:复习面积单位,为学生导入新课及学习新课作铺垫。]
三、自主探究
1、师:为了方便测量我们先从一个小长方形开始。(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同学们能猜一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纷纷说自己的猜想。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一起小组实验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哪个小组到前面展示你们的方法?
生展示并说方法。
预设:每行5个,有3行,5乘3等于15平方厘米。
师板书:每行5个×3行=15个1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一行可以摆5个面积单位呢?
预设: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5厘米里有5个1厘米,所以正好摆5个。为什么能摆3行呢?
生说理由。
师板书:每行5个×3行=15个1平方厘米
↑↑↑
5厘米×3厘米=15平方厘米
师:现在同学们看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预设:用5乘3等于15,也就长方形的长乘宽等于面积。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那其他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我们再找些小长方形来验证一下。
2、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每人摆一种你喜欢的长方形。组长负责填表,记录。
学生4人一组拼图,组长填表记录,教师巡视。
找一个小组的学生到前面展示摆法,教师板书记录。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多找几个学生说他摆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师:刚才同学们都摆出了不同的长方形,请你们认真观察你们组表格里的数据,并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各小组的努力下验证了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师:现在想知道这个长方形的的面积还用小正方形去摆吗?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量它的长和宽。
师:(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和宽6厘米,找学生计算面积。变成长8厘米宽6厘米,求面积。变成一个正方形边长6厘米。
师;观察这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它的长和宽都一样,它是个正方形。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求?还是长乘宽吗?
生:正方形长和宽都一样我
师:那你们会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生:会。6×6=36(平方厘米)
师: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师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方式找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想不想测量一下教室里长方形物体的面积?
生:想。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最喜欢的长方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填表格并观察表格里的数据为学生交流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
1、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教室里同学们喜欢的长方形物体的面积。
2、反馈练习。单位:厘米(课件出示)
3、、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开始时想求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这个问题能解决了吗?说出你们的方法。
生:先量出操场的长和宽,用长乘宽就可以计算出操场的面积了。
师:老师事先测量出了操场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100米宽50米求出它的面积。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测量出你家一种长方形物体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七、板书设计
15个1平方厘米=5个×3个
↓↓↓
15平方厘米=5厘米×3厘米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通过自主探索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组长方形(等宽不等长)
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谁的面积比较大?
2、出示第二组长方形(等长不等宽)
这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谁的面积更大一些?
3、刚才我们观察了两组长方形,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都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说明:通过观察两组长方形,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
二、教学新课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教学例1。
(1)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若干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再观察摆出的长方形,看一看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并数一数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填写下表。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交流并填表,教师巡视。
(3)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教师提问,学生交流:你所摆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个数和摆的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有什么关系?(有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提问: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2)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提问: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学生全班交流。
(3)出示例2右图提问:这幅画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
学生在书上各自测量长方形的面积,遇到困难同学间可以互相商量,合作学习。
教师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学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小正方形,说明每行5个小正方形,共可摆4列,共需要20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试一试。
右边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这个长方形已经告诉了我们长和宽,你们能不能运用刚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学习经验,观察思考并想象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4、总结抽象概括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说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
教学内容:
93页4、7 及94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1. 做93页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应先求什么,再怎么办?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2. 做 94页第7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这个问题,应知道什么?
如果把每4平方米植1棵树改为每平方米植4棵树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加以区别。
3. 补充 练习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一定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折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这根铁丝的长和折成长方形的各边长。
4、用总长为24米的一段篱笆在一堵墙边圈起一块长方形菜地,这快菜地的面积最大可以是多少?
课后反思:
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及训练
重 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仪器
教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
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 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教学例2
(1)出示例2:做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纸盒,
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2)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或者32×6
=9×6=9×6
=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
(3)做练习二的第6、7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玻璃鱼缸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5×3.5×2+3×3.5×2+5×3
=35+21+15
=71(平方厘米)
答: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71平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0页的“练一练”。
2、做练习二的第8、9题。
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
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二的第12、13、14、15题。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底面积×6
实际情况中的表面积
1、缺盖
2、少底
3、两头通风
4、封套(缺一侧)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用方格去摆。
学生2:分成若干格再数格子。
学生3:量出长和宽再计算。
学生4:估测。
教师: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苯萄啦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敝艹兔婊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2小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备课伊始,我们首先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本节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这个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学生又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而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学好本节课的内容,能为以后探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计算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但有些内容,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的,就让学生真实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操作经验,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表象的形成。以上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最初预设的基础。
二、磨课历程:
本节课我们大体经过三轮的备课、试教和修改。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所强调的两个“充分”:一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二是要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一)、导入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原来设计了一个情境:“两个操场,要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你怎么想?”我们的意图是:让学生复习比较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重叠法,用单位面积测量后再比较的方法……,体会出此处用这些方法都不方便,不现实,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2个操场的面积?
听过我们的预设后,专家老师提示我们两点:
一是没有立足于教材的前后联系,完全抛开了前面所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二是教材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并不仅仅是一块“单元敲门砖”,不能只在单元起始时使用一下就扔掉。为何不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又另外寻找导入的载体呢?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常态教学的研究,要注重节约教育成本,解放教师。
所以,我们最终选择直接使用单元主题图引入。因为这幅教室场景图是学生十分熟悉而亲切的,并且图中提供了关于面积的丰富的学习信息,可充分加以利用。
我们设计教师从图中选取墙上的`一幅长方形的� 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进行测量,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看其中包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这样在与学生相关联的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感觉比较自然流畅。
(二)、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原来的设计思路是:实验操作→猜想→验证。
⑴.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⑵.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来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⑶.再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猜想,得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出现的问题:
专家指出:一般我们都是根据多次操作、实验获取结果,再观察、发现其中规律性的地方,才能依此做出猜想。像例2的第1小题这样,只根据一组数据就要求做出相关的猜想,这是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和研究规范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两个问题:
⑴.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无法得到长和宽的数据。
由于第1次操作时直接给出了长和宽的数据,学生在此只是量出了面积,而对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者之间的关系感受还不够,因此到摆不同的长方形时,部分学生对于通过操作得出长、宽的数据有些困难。
⑵.猜想过程中结论过早出现,导致部分学生直接套用猜想填数据,出现“伪验证”。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未按要求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而是直接套用猜想,填写长、宽的数据,未能达到验证的真实效果。
有鉴于此,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此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
3、修改后的设计:
此处分成4个层次:
⑴.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摆,然后通过铺摆结果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以及长和宽。
这次的铺摆,着眼点在于通过操作找到铺摆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铺摆面积单位的个数得到长和宽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为后面的活动扫清障碍。
同时帮学生感悟所摆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和宽的关系,便于学生接下去理解、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⑵.学生拼长方形,运用刚才掌握的方法得到长方形面积以及它的长和宽。由于学生拼的长方形各不相同,这里就可以得到多组数据,为观察、归纳提供了素材。
⑶.观察、比较这些数据,发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⑷.验证:出示一个长方形,直接告诉它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第3次的铺摆,再一次验证,以最终确定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 、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2、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课本第79页1、2、3、4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2、例3和“练一练”及练习一。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2厘米。
(2)底面直径3厘米,高4厘米。
(3)底面半径1厘米,高3.5厘米。
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般要用四舍五入法。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8、10、11题及数训。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理论依据(教学理念)。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
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在新课引入时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动画和学生熟知的故事,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融入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的实验任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动画演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在的联系,形象、生动地由长方形到正方形的演变,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多媒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堂上训练,学生通过解答不但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而且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估计的一些技巧。
学习难点
估计面积的方法掌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说说哪个单位大?哪个小?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3.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选择。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惫啦猓撼鍪境し叫危
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合作解决,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估计面积:c㎡
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测量长㎝,宽㎝。
计算:
周长:面积:
2敝艹兔婊的比较
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周长指的是
面积指的是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小给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拓展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估计教室面积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m,宽m,
计算周长: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估计操场长是,宽是,面积就约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了哪些认识?
(一)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内容
全单元教材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简单的换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构成。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教材的设计思路由侧重于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到通过测量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面积和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意义。
(4)让学生在经历操作、估测等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单元教学提示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
1.在动手操作中认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
2.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3.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一主题展开。
(三)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面积和面积单位
本节教材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两个内容,共由3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六构成,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单元主题图:向学生展示了朝夕相处的教室,让学生看到教室里有很多的面。通过主题图的学
例1:提供了观察物体的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主要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这种大小在数学上就称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例2:仍然是比较面积的大小,不过方法在例1的基础有了变化,通过比较的两面墙中贴瓷砖的大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树叶的大小等,让学生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要。
例3: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本小节主要包括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应用面积公式求面积,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比较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这节教材突出了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1:是用任意个1cm2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在拼的过程中去发现用的正方形个数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例2:是测量出给定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后,再用1cm2的正方形纸片去覆盖长方形,并发现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长、宽厘米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两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例3:先计算电视荧屏的面积,再计算遮电视机的方巾的面积,通过教师一句启发性的提问“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很自然地过渡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例4:有两项任务:一是估测,二是比较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简单的换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是面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节教材内容限定在“简单的换算”之内。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一是涉及的面积单位换算在两个相邻单位之间进行;二是较大单位的数是较小单位的数的100倍、10000倍;三是单位换算只在两个相邻的单名数之间进行,不出现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探索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共设计了3个例题和1个课堂活动。
例1:以求大正方形的面积的形式探索1dm2与1cm2之间的进率。
例2:hm2和km2三年级小朋友没有这些相关知识经验的感受,那么探索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hm2与m2、km2与m2之间的进率关系就更难了。因此,教材对这几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作了淡化处理。用“同样地”三字告诉学生,像上面那么去推导也一定能得出1hm2=10000m2,1km2=100hm2。
例3:是面积单位的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简单的单位换算涉及的内容不多,所以只设计了课堂活动,没有设计习。
解决问题
例1:表面上是“估计图中大约有多少只企鹅”,实际是通过估计面积来估计企鹅的只数。这个问题不是要学生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估计过程,获得一些基本的估计方法。
例2:主要是体现解决问题,教学的重心应放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上。“给教室的地面铺方砖,需要多少钱?”选用不同价格的砖,需要的钱也就不一样。
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基地
活动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数学方面的,也包括生物、气象等多方面的,一方面让学生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又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整个活动可以分为活动准备、开展活动、活动总结3个部分。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
(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左图)
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
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4、交流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S=a×b
(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3、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
(3)指名说出测量方法和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单位,理解面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知识点整理
1. 认识面积的含义。
2.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3. 面积的计算。(探究和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
5. “我们的试验田”为场景的实践活动。
训练补充设计
一、 判断。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相等。
二、思考题。
1. P77 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2. P86 把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分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怎样分能使分出的小长方形最多?
3. P89 青湾村有一个正方形养鱼池,在养鱼池的四周都载有一棵树。现在要扩大养鱼池,扩大后养鱼池的形状仍然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能做到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4、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
2、动画引入:
蓝猫三千问,08年什么大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蓝猫:这两个场地的面积有多大?
师:有哪些办法?
生1:用面积单位去摆。
生2:可以计算。用长乘宽,我是预习的。
师: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主动探究
(1)提供生:透明方格纸、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块、尺子和一张印有六个图形的纸。
师:请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想办法求出六个图形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作业纸:
长度单位:厘米
1号图(横放):长5宽32号图(竖放):长4宽2
3号图:正方形边长24号图:正方形边长3
5号图(横放):长4宽16号图(横放):长6宽4
(2)学生个体活动,然后小组交流。
师:每人在组内交流你选择了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得到了面积。小组内选择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汇报:
第1组:用透明小正方形纸覆盖在2号图形上,2号图形是长4宽2,有8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再覆盖在6号图形上,6号图形是长6宽4,有24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同时另一生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很简单。
师:也是这样做的举手,有不同的吗?
第2组:用小正方形摆在第1个图形上,横着摆一排5个,竖着摆了3个,一共要摆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同样方法摆第4个图形。
师:(指图1)为什么只摆7个?
生:因为一排5个,竖着摆3排就行了。
第3组:用尺子画图1格子,长是5画5格,宽是3画3行,一共是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师小结:刚才用透明小方格去量,用尺子画格子、用小正方形去摆,知道了这些图形的面积。
(3)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数方格的。
师小结:长是几,就是有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宽是几,就有几排这样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就是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
(4)长方形面积单位和什么有关?又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师:能结合操作中的数据,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号图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有3个5是15平方厘米。
2号图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8平方厘米。
3号图形长是3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9平方厘米……
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师:都说明了?
生:长方形面积是长乘宽。
师: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
请生闭眼想象,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多少平方厘米?
长8米,宽5米,面积多少平方米?
师:长方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长乘宽(师板书)
师:正方形面积怎样算?
生: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师:你怎么想的`?正方形面积为什么等于边长乘边长?
生: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师: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面积也可以用长乘宽,也就是边长乘边长(板书)
集体朗读公式。
3、生活中的应用
(1)计算长方形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要求正方形面积呢?
图:举重场、田径场(无数据)
师:要计算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
生:长和宽边长
图:两块场地出现数据。田径场:长50米,宽30米举重场:边长8米
生计算。汇报:
生1:举重场面积64平方米,8乘8=64生2:50乘30=1500平方米
(2)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图:篮球场P99--5求面积。长28米,宽15米生汇报。
(3)奖品:蓝猫书签
师:书签是什么形状?估计面积大约多少平方厘米?
生1:大约是48平方厘米。生2:这个书签大约是45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想的?生:长9厘米,宽是5厘米。
师:你为什么先估计它的长和宽?生:知道长和宽,就能估出面积。
请生测量书签长和宽,计算面积。汇报;长是12,宽是4,12乘4=48平方厘米
(4)主席台背景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2米。算背景图面积。
生1:将小正方形下移得到长,左移得到宽。
生2:画出长方形长和宽的格子。
4、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