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耻、识、矣、岂”4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诲、谓、诵”等9个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朗读古文的方法。
3.深入理解古人对读书的认识,从中获得启发。
4.积累古代经典文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古人对读书的认识,结合实际改进自己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
(教师播放“囊萤映雪”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体会人物勤奋苦读的精神。)
导语:囊萤映雪的故事同学们肯定不陌生。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这两个人物故事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才能有所成。其实,关于读书,古人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谈读书”表明本文是论述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画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检测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不下问 默而之 人不倦 读 心 一不可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耻]左右结构。左部提画偏下,右部底横长而有力。
[诲]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每”竖折的竖段略向左斜。
[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右上部“田”上宽下窄。
[窥]上下结构,上窄、扁,下宽、长。
◆易错提示:
[窥]上部“穴”的末笔捺改点,左下“夫”的末笔捺改点。
[诲]右边的“每”不要写成“毎”。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3.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效果。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教师介绍出处,补充文学常识。
《论语》 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南宋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教师指导点拨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敏]聪敏。 [好(hào)]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是知也]这就是智慧。知,同“智”,智慧。 [厌]满足。
[默而识之]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识,记住。 [诲]教诲。
3.学生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
预设:学生先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有无法解决的疑问记下来,留待下一步的学习。
(2)课堂讨论,解决疑难。
预设:采用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由代表提出疑问,学生先自行解决,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各小组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可以归纳整合,一起处理。
(3)复述原文意思,教师点拨。
预设:在解决所有词句理解上的问题后,教师点名一位学生读句子,另一位学生翻译句子。有读的不到位或翻译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进行引导纠正,注意将文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译文:
①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点拨:孔子在这里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谦虚谨慎。)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点拨:对于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③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点拨:这一则孔子讲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默而识之”讲的是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要热情地把知识传给向你请教的人。)
4.教师出示“阅读探究卡”,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阅读探究卡”。
①理一理: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说一说:你能分别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三句话的内容吗?
③议一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2)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与同桌讨论交流。
(3)汇报展示,品读经典。
①理一理: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提炼。《论语》中有很多有关学习的名句,本文所选的三句话就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学生要能进行辨别,分条陈述。
明确:第一句话讲学习态度;第二句话讲对待知识的态度;第三句话既讲了学习态度,也讲了学习方法。
②说一说:你能分别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三句话的内容吗?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只要概括合理即可。
示例:勤奋好学、谦虚诚实、持之以恒。
③议一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预设: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只要学生讲得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予以肯定。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示例:学习要不耻下问,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变更多的“未知”为“已知”。
5.教师出示《论语》中的其他句子,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子揭示的道理。
示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要持之以恒。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融汇新旧知识,获得新的感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四、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昨天让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二、学生复述课文
1、一学生复述
2、其他学生补充
三、探讨研究
1、圈划文中感人部分、含义深刻部分,小组合作讨论“枣儿”的味道?总结从哪些语言中看出“枣儿”的味道?
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
(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
(3)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长久的不回来?
香甜 真实的“枣”是甜的
老人对往昔的回忆
孩子对父亲的回忆
老人对孩子的疼爱
老人和男孩对未来的希望
苦涩 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
现实生活中孩子寂寞的期盼
现代社会与人感情之间的冲突
2.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和事例,总结老人和小孩的形象。
老人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怀旧、传统、孤独,
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 思念父亲、天真单纯、懂事
3.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以“枣儿”命名?
“枣儿”是全文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
5.象征是现代话剧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文章中还有其它语句使用象征的吗?它们象征着什么呢?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选用了两个相同的童谣,它们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是什么?
7.请学生表情朗读高潮部分。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用多媒体播放。(播客上有)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
1.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亲人、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老人的儿子、男孩的父亲,或者广告中老人的亲人、女孩的父亲,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面对这呼喊、面对这期盼,我们发出良久的深思……
六、布置作业
1、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感悟,字数300字以上。
2、预习《音乐之声》
七、板书设计
老人 儿子
枣儿
男孩 父亲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1课时
一、课文内容分析
《古人谈读书》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一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文中“常”和“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太一样,“常”是曾经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
第三则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学有所成。“盖”是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断”在这里是“一定、绝对”的意思。“河伯观海”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河神河伯从自以为了不得,到认识到自己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故事。这里用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课文配有古人席地而坐,手执竹简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读书的好处已经有所体会,能对“读书明智”达成共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得了一些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文意的能力,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理解句意仍然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引导学生恰当使用借助工具书、借助注解、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等方法,关注古今异义,来理解文意。此外,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方面,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在学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关键词的方法,实现对语文要素的落实。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推荐,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吗?谁能为大家简单讲一讲?(生讲述故事)
2.我们从故事中能够看到古人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课文《古人谈读书》,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
请大家齐读课题《古人谈读书》。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示文体,明确学法
1.本课是文言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今天,我们就先去学习前两部分。
2.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学习。
(课件出示:读准、读通、读懂、读深)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一)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前两则,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前两则,学生之间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关注“诲”、“识”、“耻”、“矣”、“岂”的读音。重点关注多音字“识”,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
(二)读通语句
1.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在老师停顿的地方,用“/”作标记。
特别提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已。
2.自己练习读通语句。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环节,关注多音字的字音,落实判断字音的方法。读通语句环节,关注对“听”的要求,落实边听边画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读好文言文,体现了读书训练的梯度。]
四、再读课文,读懂读深
(一)读懂文意
1、自读课文,试着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解释前两则的意思。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标记。
2、小组合作,互促解疑。
3.全班交流,师指导学生读懂文意。
第一则重点关注: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点“耻”:以……为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要点“知”:前面几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表示智慧。(渗透学法:在理解字意的时候,要根据这个字所在的语言环境来判断。)
(3)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点“厌”:满足。(渗透学法:文言文中,要特别注意古今义区别较大的字。)
第二则重点关注: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已。
要点“漫浪诵读”:猜一猜,怎样读叫做“漫浪诵读”?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要点“急”:出示“急”在字典中的意思:①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②使着急。③形容发怒、急躁。④很快而且猛烈,急促。⑤急迫、紧急。⑥紧急严重的事情。⑦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着帮助。请同学们讨论,选择“急”在本课中的正确意思。(渗透学法:“急”在古文中表示重要,而现在常用的意识是着急。在学习时,这种古今义差别大的字要特别注意。)
4.读课文。文意都读懂了,读的时候,要读出语气。
(二)读深道理
1.读完第一则,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来介绍读书的?
预设:1.谦虚2.求实3.勤奋
板书:(一)1.谦虚2.求实3.勤奋
2.读完第二则,交流“三到”读书法。为什么要把“心到”放在最前面?谈谈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做到这三点。
预设:做到了。追问:有什么好处能分享吗?
预设:没有做到。追问:今后打算怎么做?
板书:(二)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设计意图:读通文意环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关注并落实了古今义差别较大字的学习方法,巩固并增强了借助注释理解字意、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能力。读深道理环节,进一步探讨这两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态度和方法,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学生有生长点。同时训练学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3.读课文。道理明白了,再读课文,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交流分享,拓展延伸
1、学习了前两则,你有什么收获?
2、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则,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回顾学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言文的第三则。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步骤是什么?(课件出示:读准、读通、读懂、读深)
二、学法迁移,自主实践
(一)同桌互助,读准读通
1.出示学习提示。
读准: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读通:与同桌一起读课文,针对停顿不一样的地方进行讨论。
有问题记录下来,全班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重点关注: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知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设计意图:学生学得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教师只在难点之处进行指点,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二)小组探究,读懂读深
1、出示学习提示。
读懂:借助学习第一、二则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读懂文意。遇到困难,记录下来,小组内互相解疑。
读深:小组内用简要的话说一说曾国藩的读书要诀,并提炼出关键词。
2.合作探究。
3、小组汇报“读懂”。
重点关注:
(1)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要点“断”:猜想“断”的意思,再查字典印证。
(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要点“《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故事。
4、小组汇报“读深”。
(1)曾国藩的读书要诀是什么?
总结并板书:有志有识有恒
(2)再读课文,思考:�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3)曾国藩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预设: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
(4)所以作者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这三点很重要。
5.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学法迁移,通过学习提示以及问题引导,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做降低了文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夯实基础,认真写字
1、出示本课9个生字,观察并提出最需要指导的生字,全班交流书写要点。
预设:
窥:上半部分“穴”的捺变成点,要写的扁而宽。左下部分“夫”的捺变成点。右下部分“见”的撇要写舒展,穿插到“夫”的下面。
缺:右半部分“夬”稍长于左半部分“缶”。“夬”字撇的收笔要在“缶”字的下面。
2、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已经上五年级了,有一定的写字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抓住学生写字时的难点进行点拨和指导。]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链接曾国藩的资料。
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他自幼勤奋好学,6岁时入私塾读书,14岁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突出。23岁中举,后考取进士,供职翰林院。曾国藩博学多才,一生著述颇丰,其中以《家书》(即《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所设计内容比较广泛,在平淡家常中含真是良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2、拓展读书名言。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五、再次读文,读书明智
同学们,就像我们学到的,读书能让我们明智,为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许多同学都爱读书,特别好。有的同学可能在读书的时候做的还不够,我们只要努力去做,一定能感受到书籍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在古文的诵读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齐诵《古人谈读书》。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一、基础知识
1.关于随笔这种体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语言特点透过《谈读书》可见一斑。
2.修辞知识:比喻、排比、对比的妙用。如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来比拟经过别人提炼的书之索然无味等确切的比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类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3.词语:(1)标题: STUDIES这个英语单词学生是熟悉的,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多种义项,体会读书、求学、研究、细察、深思都是本文题中之义。(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此外,有几个词读音须提醒注意:狡黠(xīá)、诘难(jīénàn)、味同嚼(j¡á)蜡。
二、内容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平常、更熟悉的事。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不妨试问问自己:“如果让我写这个话题,我谈些什么呢?”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发现了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义,而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读一读就知道这位哲人是怎么说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品读那些名言妙语。
有老师反映:不少学生不爱读这篇课文,觉得“太乱,没有头绪”,对课文的“半文言”有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范读,让学生先说说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甚至可读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就直接跳到后面“读书使人充实……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讲读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亲切、语言的优美平易,有好感后再读其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意思,理清层次。如:读书的多种功能→读书、才干与经验的关系→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读不同的书对益智、完善个性的作用。其中主要是谈“读书的功能、作用”。
三、形式把握与语言揣摩
文中排比、对比、比喻的句子比比皆是,而且多处综合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美妙不仅在于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深层意义,引导读者登上一个思想、智慧的制高点,发现事物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揣摩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修辞特点,大体了解培根随笔的语言风格,实质是加深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窥见作者博大的精神世界,感受其思维的周密与眼光的敏锐。
1.回顾品读“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及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段,体会作者思想的周密与深刻,体会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排比的特点:三个句子以上,这些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这些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提示)。
2.品读以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运动医百病打比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见解的形象透彻,亲切得体,令人回味无穷的智慧(比喻:相关联想,形象恰当)。
3.学思维方法、学表达。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思考:从多种角度思考有关读书的问题——读书有(还有)哪些作用?读书与长才(理论与实践)是怎样的关系?怎样读书收获最大?这些读书的方法有道理吗?——前面思考过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格物致知问题与读书的问题有怎样的关系?……试写出对其中一个问题的看法,并用上排比、比喻的表达方法。
如果有时间,学生状态好,可作以下补充:
1.关于作者:课文注解说培根是哲学家、作家,不妨简要补充一点有关的知识。如:培根的抱负与成就——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实验,主张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与前一课的实验精神紧密相关。《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书的副标题为“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共收入短文58篇,王佐良先生说: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出他的智慧象医生手里锐利的手术刀,在一层一层地解剖着人生和社会里的各种问题:真理、死亡、宗教、爱情、逆遇、高位、友谊、父母与子女,读书,利己的聪明,等等。”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最有特色的体裁之一。
2.可选课文名言佳句的英文及不同的翻译,让学生与课文对照阅读,以体会语言的奥妙,增长见识,同时加深对文中精要处的印象。
(1)Studies serve f·r delight, f·r ·rnament, and f·r ability.
�
(2)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3) Hist·ries make men wise; p·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s·phy deep。m·ral grave; l·gic and rhet·ric able t· c·ntend.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