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 ( 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 平、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 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 深) 愈(难)其见愈( 奇)。而随洞深入, 题记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 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 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文革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划线词注音释义是否正确?请在括号里作判断。
A、褒禅山(bōushán,即华山)亦谓之华山()
B、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ong,坟墓)也()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ao,深远幽暗)然()
D、既其出,则或咎(jiu,责怪)其欲出者()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ang,帮助)之()
F、何可胜(sheng,完全,尽)道也哉()
G、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
H、余弟安国平父(fu,对男子的美称)()
2、下列各句中哪些停顿是正确的?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E、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F、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2、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五、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作业:课后练习
五、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 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
明确:A. 第1段——山名考证; 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 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 “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 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
明确: 褒禅山 华山 花山
②③ ④ ⑤
① 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中“舍”“名”“之”“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 ……的原因;“学者”, 求学的人。
(二) 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
A.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 “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 “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 “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帮助 ④有主见
B. 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强化诵读,增强语感,突出学习重点,强化学习目标,学以致用。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1、 复习第一段翻译
2、 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 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六、熟读成诵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解题: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②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陽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陽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习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二、学生简介自己所了解的作家作品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 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 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2、作者在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写不会引起别人注目的路边石碑,后边哪一个语句与它呼应?
3、作者在游华山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现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个句子?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认为尽力而为虽然可能不成功,可以问心无愧,也不用怕别人嘲笑,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习,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运用心里细节描写表现游览者的见闻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