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8篇光的反射教案,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学案导学 主体地位 引导方法
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和实验探究获得科学知识,既符合初中科学教材的编排意图,也符合初中学生对科学知识认知与接受的规律。利用“学案导学”进行科学授课的基本步骤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自己只是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共同实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的双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在初中科学课堂的运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学案导学在初中科学课堂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1、“学案”是虚 ,“满堂灌”是实。长期以来,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自己在研究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课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听懂”了,上课就是成功的,即使在课改浪潮的冲击下,这种教学观念仍然深植于不少教师的头脑里,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着重要的一席地位。他们较少深入学生去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而是经常想“如果我不教他们,他们能怎样呢?他们能做什么?……”,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个体,不信任学生。下面是一位教师利用学案讲授灯泡内容的教学片段:
【案例1】
师:在学习科学时,我们要善于把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也可以提高你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请大家思考和回答学案列出的问题:①白炽灯的发光原理是什么?②白炽灯的灯丝为什么用钨丝制成?③灯泡的灯丝断了,搭接后灯泡发光为什么更高?④为什么白炽灯的灯丝有粗有细?⑤用久的白炽灯玻璃泡为什么会发黑?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学生依据科学课本上的知识陆续把这些问题回答出来。教师对其中一些回答不太好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整理,从总体上来看这位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然后,教师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有关灯泡问题要补充?下面学生一片沉寂,一会儿后都表示没有了,于是接下来进入下面的学习。
【案例解读】这个学案引导了学生运用科学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思考并回答,看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则是以“学案”为载体进行教学灌输。这种教学模式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反思】造成学生学习热情受到抑制的原因,是教师提供的学案的内容过于详细。这与教师对学生的心态有关,学案过于详细就好比给思维活跃的学生套上了一个圈,学生只能在这个圈内进行思考,抑制了发散性思维。
其实,这份学案只需简单地设计为:“请就生活中常用的灯泡提出有关问题并讨论回答。”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调动起来,他们会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不拘泥于教材提出各种问题,但也可能会受到现有知识的局限。这使得结果可能既包括一些简单幼稚的问题,也可能有独创性的问题……。学生有些平时想知道但又没有机会去了解到的问题,借助现在教师提供的平台,就会提出。比如,他们可能提出除学案外的一些其他问题:⑥白炽灯为什么制成梨形?⑦白炽灯内为什么要抽成真空?⑧白炽灯的灯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形?⑨一般“搭上”的灯泡使用寿命都不长,这是为什么?……
教师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要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能讥讽、挖苦,以保护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当然,有些问题可能学生并不一定能解答,教师此时就应当及时解释清楚。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导学”是假,“放任自流”是真。由于对“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有些科学教师片面地认为应该充分放手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学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是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自己则充当课堂学习的旁观者和维持者的角色。可以看出,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名为学生“自主”,实为“放任自流”,课堂可能比较热闹,但热闹中掩盖不了学生的茫然。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执教《光的折射》的片段:
【案例2】
师: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会怎样呢?是否遵循什么规律?接下来大家根据学案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看那一组快。(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及其用法)
学生学习开始。
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学案具有比较强的导向性,自己不必过多的干预学生知识的生成。于是就以一名旁观者的角色等待学生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差不多的时候,自己再稍加整理就可以了。教师设计的学案如下:
《光的折射》学案
一、硬币再现启示我们:
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会改变传播方向。(一般、一定、一定不)
二、利用桌面上的器材,体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根据所见到的现象,把光路大致画出。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1.我们把 叫做光的折射。
2.仿照反射,在右图中标出线的名称及角的名称。(可以添加必要的辅助线)
三、根据体验,仿照反射,大胆猜测
三线关系如何?
两光关系如何?
两角关系如何?
四、积极探究,寻找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入射光
3.A、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等其它介质中,
入射角∠i 30° 50° 60°
折射角∠r
结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折射光线 ___法线方向偏折, ∠r ∠i,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B、光从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
入射角∠i 20° 30° 40°
折射角∠r
结论:光从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 ___法线, ∠r ∠i,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4.光在折射过程中,光路是 _ 逆。
5.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
结果,不少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了很长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推进,而且不少组的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在盲目地争吵,更有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下面玩激光笔……场面比较混乱,浪费了宝贵的课时,这是教师课前设计没有预料到的。
【案例解读】这堂课中有关光的折射的实验探究,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动手实验,实验现象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寻光的折射规律。但这种情形的前提是在学生会熟练使用器材,明确实验过程和目标,即要有目标效能感才能驱动他们的探究欲望。
【案例反思】教师创设了一定情境后,很容易激发学生产生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此时,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案这个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并同时做好以下几个工作,才不影响后续环节的学习。
1、让学生明白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是学习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例如,是通过阅读教材还是通过实验探究。
2、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干预,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展开小组交流还是由教师统一收集然后再加以精讲点拨。
3、注意控制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既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甚至乱作一团。应该教给他们交流合作的方法,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分歧,教师及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例谈学案导学的有效运用:
如何利用“学案”展开有效的科学教学活动呢?如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情形,避免利用“学案”放任学生自流、课堂一盘散沙的的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下面笔者以《压强》为例谈谈学案导学的有效运用及思考:
【案例3】
分析:压强知识点是初中科学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宽教学空间,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目标。
以下是教学环节:
(1)指导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例如,告诉学生有关“压力”内容只需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增大、减小压强”内容则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应该进行实验……。对学生们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我计划收集起来为后面的精讲点拨准备材料。
(2)学生完成了“学案”自学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及其效果场景。学生们纷纷列举,有的介绍下雨天脚踩在泥泞的路上有脚印,有的介绍按压装订机可以把装书钉压入书中等等。
(3)学生介绍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在雪地里艰难前行,有什么办法让他能够轻松向前呢?让学生们做一个拓展活动,往沙盘中放一个仿人模型(模型是下面吸了两个铁钉的柱形磁铁),模型陷入了沙子中,然后在模型的下面分别垫上两块泡沫,放入沙子后发现痕迹明显变浅了。
(4)在直接观察了压力的效果之后,笔者让学生通过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有可以组成不同组的实验器材)汇报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5)在学生对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因素表示没有什么疑难问题之后,提出科学中引入“压强”这个物理量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情况。接下来提出压强的概念及公式,然后是精讲压强的有关应用、注意的事项等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这一点上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并不是说利用学案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教师要讲到学生所疑之处、所需之处,突出这个知识点的重、难点之处解除学生的疑难。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讲知识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与解题思想。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媒体来辅助讲解。
(6)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得到强化之后,如果这时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几幅生活中的有关图片,学生的思维火花就会立刻点燃,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自己对图片中涉及到科学知识的看法。
此时,学生将远不满足教师给出的这些场景。试想这么的学生,他们的脑海中有着多少的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表达。
(7)拓展延伸:笔者拿出四个气球(比较大一些),然后端来了一张小方桌。同时让几位学生走到前台,然后让学生把小方桌倒放在四个气球上,这四个气球在方桌的四个角上。问学生:有谁敢站到方桌上去?不少学生大叫:会破掉。这时,有一个胆子大的男生走上去,前排胆小的学生蒙住了耳朵,结果是怎么样呢?气球没有破掉。学生纷纷猜疑,继续试验,结果还是一致。此时,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方桌和气球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可以站人在上面。通过这一步很平稳地把热情洋溢的学生引入到理性的沉思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控制了学生的交流学习的进程。适时的“导”使师生间、生生间彼此在知识、情感上都能产生碰撞和共鸣。
最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以加深影响。
三、小结:
为避免“满堂灌”和“放任自流”的问题出现,为使学案导学能够得以科学地运用,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案设计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主动探究和大胆实践、形成积极的探究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体会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
因此,教师在学案的设计上,不要固定框架,更不要设条条框框的问题,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继续对他们进行“满堂灌”。可以通过学案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其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所以,学案问题提纲的设计应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应有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设问,难易要控制好。例如,案例3中学案里的“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对学生就很有启发性。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了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明确学习任务,做到目标导学。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师在给学生学案后,要让学生明白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是学什么,要解决什么?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拒绝学习目标的模糊、随意和不到位。高效导学要靠学习目标导向、激励、检测,一定要设计好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清晰地知晓。同时明确过程目标,通过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把学习活动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感觉得到的、便于操作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主动选择、主动行动,这样的做法反映了导学是有目标的,而不是盲目进行。例如,案例3中的教学环节(1)“告诉学生有关‘压力’内容只需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增大、减小压强’内容则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应该进行实验”就发挥了“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导学”的作用。
3.适当引导监控,顺畅实现导学。自主学习不是自学,它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启发点拨引导,鼓励、监控导学的顺畅进行。教师不能布置完任务就在教室里闲走或靠在讲台上、窗台边,应教学生怎样学习。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先要让学生懂,再让学生学会探究。怎样让学生懂、真正会探究呢?我的做法是,边教边回收学生(全班每一个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还有哪些技能没有学会的信息,然后针对疑难的地方进行个别答疑或精讲。这样,教学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实效。
导学是否有效,还要看学生学出了多少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课不算有效,“走过场教学”、“表演式的教学”是引领失败。在汇报交流阶段,教师要真心实意问全班:“对刚才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请中下水平的学生复述一遍刚才探究或学习的过程。不能只管教不管学,也不能只要几个学生说对了,教师就接着往下教,也不问中差生听懂了没有,有没有不同意见,以免“走过场”和“表演式”。
总之,作为一种探索中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彰显了新课程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改理念。无论是导学、交流、汇报还是精讲阶段,课堂教学都要体现“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要彻底改变变相的“满堂灌”和“放任自流”的课堂形式,使学生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真正自主探究,内化学习成果,达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齐近好。 中学学案导学法初探[J]
[2] 高变英。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
例1.摘自某市2012年1模第29题:一块厚玻璃砖和钢笔的位置如图1-⑴所示,玻璃砖与钢笔有一定的距离。眼睛在偏右的位置玻璃砖方向观察,看起来被玻璃砖挡住的这段钢笔出现了“向左偏移”的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如图1-⑵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原题赋分标准:辅助示意图如图2-⑴所示。被玻璃砖挡住的这段钢笔是物,看起来向左偏移的这段钢笔是像。来自物点、垂直射向玻璃砖的光线,出射光线(笔者注:“出射光线”均应改为“折射光线”!以下不再修正)方向不变(1分)。来自物点、斜着射向玻璃砖的一条光线,经玻璃砖两次折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且侧移(1分)。两条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就是像点(1分)。所以,从右侧看,看起来被玻璃砖挡住的这段钢笔出现了“向左偏移”的现象。
我们认为:原题赋分标准的辅助示意图,没有标注光的传播方向是欠妥的(以下不再赘述),按其解答应该画成如图2-⑵所示。
我
新解:如图3-⑴所示:被玻璃砖挡住的这段钢笔是物、看起来向左偏移的这段钢笔是虚像。来自钢笔S点发出相近的两条光线,从空气里斜射入玻璃砖里时发生折射: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向左偏移(1分);当这两条光线从玻璃砖里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再次向右偏折后进入眼里(1分);由于人脑存有“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射入眼里的本来是折射光线,却误认为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不说“会聚点”为好;以下雷同)沿直线射来的,这样S’就是S的虚像(1分)。同理,被玻璃砖挡住的这段钢笔的所有物点,都要形成向左偏移的虚像。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说明形成虚像的原理,我们特意增大了钢笔与玻璃砖及跟其虚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示意图应如图3-⑵所示。
例2.摘自某市2012年2模第29题: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铅笔斜插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如图4-⑴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水面处横断面的俯视图如图4-⑵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原题赋分标准:辅助示意图如图5-⑴所示:水面处铅笔横断面上某点是物,来自物点沿半径方向射出的光线,出射光线方向不变(1分)。来自物点斜着射出的一条光线,出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1分)。 两条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在物点的右侧,即像点(1分)。
我们认为:原题赋分标准的辅助示意图,按其解答应该画成如图5-⑵所示,而且上述说理也存在作答例1的不足。
新解:水中的铅笔是物、看起来水中“折断”的铅笔是虚像。如图6-⑴所示:来自铅笔S点发出相近的两条光线,从水里斜射入空气里时发生折射: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向左偏折后射入眼内(1分)。由于人脑存有“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射入眼里的本来是折射光线,却误认为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沿直线射来的,这样S’就是S向右偏移的虚像(1分)。同理,在水里铅笔所有物点发出的光,都要形成向右偏移的虚像如图6-⑵所示(1分)。
顺便提及2点:
①上述二例取材于人教社2006年笫3版八上课本:“图2.4-5 钢笔‘错位’了”和“图2.4-8 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种做法是值得赞赏的!
一、课前,精心准备
课前要认真备课,对于实验教学亦不能外,实验教学上课前,我们教师应走进实验室,认真研究和准备,从教材的演示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教学目的出发,反复操作,确保实验的正确。如果是分组实验,通过课前反复的实验去预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是演示实验,通过反复实验来控制实验演示的时间,实现实验与知识教学有机融合。初中物理教学很大程度上,实验器材是教师提供的,通过反复实验,实现实验器材的最优化组合。
除了要准备教材中的实验外,还应适当地补充和创新实验,尤其是源于生活的低成本实验,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直观性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意识到可以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实验的准备出了要保证实验成功以外,还应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现象和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点位,切实发挥实验最大的教学功效。
二、课始,助学生理顺实验原理
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目的,明确目的是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当实验器材摆在学生手边,学生的注意力被实验器材所吸引,这时需要教师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告诉他们要探究什么及那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是要验证什么规律?对于那些学生陌生的实验器材要给学生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器材及其作用,让学生自主熟悉实验中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理顺实验的基本原理,为提升自主实验探究的效率构建坚实的基础。
在该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犹如“导游”,给学生进行要点的讲解,同时也要给学生自主观光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的发现。
三、课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验课进行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相对开放的探究环境,切忌所有内容都进行限制,要给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通过开放性空间的设置带来百花齐放的实验结果,面对学生多元化的实验结果,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
例如,我在和学生一起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分析教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对光线、光路及光学实验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我改变传统的演示实验做法,从生活中能够选材让学生自主探究,给每组学生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热水一杯、空塑料杯一只、白硬塑料片一张、激光手电筒一只、一只长吸管等,借助于热水的水雾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让学生结合这些器材和教材的文本分析,自主进行光的折射规律探究,整个过程学生探究兴趣很浓郁。也得到了不少的实验结论,进一步引导,有意义的结果也就自然生成了。①光垂直从空气中射向水中时,光原来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不过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水中时,会改变光原来的传播方向,而且可以发现在水中的光线偏向于法线;②光线在水中也沿直线传播;③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增大入射角,可以发现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④空杯子用光斜着照射,可以看到空杯底有一亮斑,慢慢向杯子中加水,可以发现亮斑在杯底移动,向着靠近法线的方向移动;⑤将一只长吸管插入杯中,如果斜着插,我们可以看到吸管看上去向上弯折了;如果竖直插入水中,从上向下看,水中的那部分吸管看上去好象变短了,从旁边看,水中的那部分吸管又好象变粗了。
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探究的结果,那么这些现象说明了怎样的物理本质呢?有没有共性呢?进而为进一步探究和总结提供了感性材料。
四、课后,引导学生反思实验
学而不思则罔,对于实验教学也需要反思。引导学生课后对课堂实验进行反思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环,课后的反思能够进一步理解实验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再次反思能够总结出一些问题,实现实验方案的优化。课后,应引导学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呢?
(1)反思实验原理。原理是物理规律所在,反思实验原理有助于物理公式和规律的记忆和强化,也有利于实验方案的优化。
(2)反思实验方法。通过对实验方法的反思,在对比中发现不同实验方案的特点和不足,有利于实验方案的最优化。
案例一《磁体与磁场》新授课上,一条课本的磁场习题“顺带”牵出一个有趣的力学题
某位老师教学《磁体与磁场》,在学习了磁场和磁体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入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学生们按照老师的布置研究了一组课本习题。其中,最后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一个正方形底座上固定一根光滑杆,依次套上三个相同的具有磁性的铁环,每个磁铁环的上下两面都有磁性,一面是S极,另一面是N极。如果B的下表面是N极,请你判断A、B的两面磁性如何?这个问题并没有难住对于磁场充满好奇的学生们,他们很快发现,A、B之间产生的是斥力;否则,B就要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掉落在A的上面;同理,C与B之间产生的也是斥力。这样,根据磁体的同名磁极之间作用特点和异名磁极作用特点便不难判断出断A、B的两面磁性。本来讨论到这里,学生探究活动便可算作完满结束,孰料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请问,既然三个铁环相同,一样重,为什么插在杆上,静止时,它们之间为何不等间距?
如果按照事前设计的教案,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流程之中,况且本节课对于《磁体与磁场》的学习效果在自主合作探究阶段看,学生掌握得相当好,许多教师往往这时会安排到课后个别与提问学生交流,但是,这位老教师却临时改变了事前教案安排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所谓“教师小结”,而是兴致盎然地“陪同”学生探究这个“偶然”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们意识到:而将AB视为一个整体,那么,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应该与C的重力平衡,AB之间的排斥力应该与BC的重力平衡,说明BC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大于AB之间的排斥力;而上述BC之间的距离相对于AB之间的距离而言要近一些,由此可见,越靠近磁极,磁场越强。
听课教师不由得击掌称好:将一道磁体与磁场的习题似乎是“顺带”变为力学题,似乎这节物理课“跑题”了,但是,这位老教师教学处理十分灵活,凭着教学机智,将问题的讨论竟然又由力学问题“化归”到了《磁体与磁场》的问题上。事后,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值得回味:既然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堂教学就应该不拘一格,出现所谓“偶然”、“不经意”、“无准备”的临场问题,不妨就地取材“顺带一笔”,好好组织学生探究,这样,学生既然对问题感兴趣,通过探究就能活化课堂所学的《磁场与磁体》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研究力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的思维是如何的简洁、优美,领略物理科学探究的魅力与方法。当然,这样做就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案例二《光的折射》实验探究课上,一个课本演示实验“顺带”牵出一个有趣光学现象与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光现象的介绍限于篇幅与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只介绍简单的反射与折射知识以及透镜的基础知识,对于折射现象一般不介绍全反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表示。课本在《光的折射》新授课中安排了一个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演示光斜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先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束照射到透明水槽的底面上,并在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做好记号,便于下一步实验进行对比,教师这一步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没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沿直线传播;接着,教师向水槽中注入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槽底激光束照射到的位置是如何随着水面的升高而变化的。很多教师一般是边演示边讲解这个实验,但是,有一位物理老师却要求学生同时到黑板上尝试画出激光束在水槽中注水前后光线传播的大概的光路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展示的现象;在概括出折射的定义后,完成折射的定性规律学习,然后便进入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课本所附习题与教师课前准备的问题。但是,随后在黑板画图的那一位学生出于新奇,要求教师允许他自己动手尝试:如果把激光笔按照图2乙所示方式放置,实验结果如何?这位学生的“一时兴起”,并没有让这位物理教师感到尴尬与干扰,随后,就让这位学生给全班演示改变实验条件之后出现的现象,学生们无意中兴奋地“发现”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无论倾斜程度即入射角多大,总能发生折射,并折射进入水中,但是,从水里沿与水面倾斜相交的方向向空气传播时有时也发生折射,有时,却全部反射回水中。这位教师对学生发现的现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虽然没有进行理论的过多介绍与深究,但是,他临场随机应变,给学生“开了一扇通向高中物理光学课的窗户”,启发了学生,引起学生重视实验的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物理学学习习惯的培�
案例三《滑轮应用》习题课上,一条司空见惯的习题讨论中“顺带”出解决问题的“小窍门”
实例1:怎样运输鸡蛋
在讲到《效果力之压力》时,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我立即想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鸡蛋,由于我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每逢回家探亲离家时父母总是要装一些家里土鸡生的鸡蛋,因为鸡蛋易碎,所以每次运输问题成了我们首先要考虑解决的。于是,我就想到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帮我想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让每一个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然后写在纸上。以下是部分学生提出的方案:①在盒子里放一些棉花,然后再把鸡蛋放进去。②把蛋放在塑料袋里拎在手里。③用纸包好,再放入袋子里。④找一个干净耐用的塑料袋,里面放入鸡蛋,然后在袋子外套一件坏衣服,另外上车后注意轻拿轻放。⑤多弄几层塑料袋注意厚一点的袋然后放在车上的地面上放稳定些。⑥用塑料袋装着,再在塑料袋中装入木屑花。⑦把鸡蛋放入布袋中,在布袋里放点旧布。⑧将鸡蛋放在铁制的罐里,罐子塞得紧紧的,其余空隙里放沙子,摇晃罐子不使鸡蛋动摇。⑨放在面粉里、水里、棉花里用塑料泡沫垫好。⑩放在塑料袋里,塑料袋底部放一些软的东西,然后把鸡蛋放一层进去,再在鸡蛋上面放软的东西,一层夹一层。
评析:同学们能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开动脑筋想出来诸多不同的运送鸡蛋的方法,虽然看起来方法多样,其实细细分析无不是利用了我们在《效果力之压力》里学到的物理小知识,从增大与鸡蛋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对鸡蛋的压强出发,达到了保护鸡蛋的效果。其实随着网购的加剧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所购物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对物品的包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电子、玻璃等易碎制品在长途跋涉中减少颠簸和损坏已�
实例2:日光灯的应用原理
在讲到自感应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由于自感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几乎无法理解,于是我给出了大家每天都接触的典型:日光灯。尽管是日常所见,但由于缺乏对生活的关注和对问题的思考,学生们仍然不能理解。怎么办?为此,我去电工实验室拿来几根碎日光灯管,针对具体问题让学生亲手尝试后再得出结论。
比如电流激发灯管里的水银蒸气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镀在灯管内壁的发光材料(荧光粉)而发光。
评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后,学生们不但激发了学习的欲望,还增强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
实例3:全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在讲到《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时,为了让学生们对全反射现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我放弃了传统实例“海市蜃楼”的导入(海市蜃楼虽是奇观,可离他们毕竟可望不可即,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我按照课本上介绍的实验装置让学生们观看光从水里射到水和空气界面的情形。然后,我通过转动入射光处的镜子M分组演示了入射角逐渐增大过程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光强的明显变化,让学生们亲眼看到了全反射的发生,并由此总结得出了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及临界角的存在和计算。学生们有了这样一次亲身体验后,对全反射现象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接着寻找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就水到渠成了:炎热夏天午后看似“淋湿”的路面、夜晚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夜里随处可见的反光路牌路标、啤酒液体中分外明亮的气泡、潜望镜等。最后,我介绍了光导纤维的结构以及在医学、国防、通信、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如医用内窥镜、胃镜、光纤宽带、光纤输电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真实实例。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材;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同位素示踪法。生物学上常用放射性同位� 用于示踪的放射性元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5N、18O、32P、35S等。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例析。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征元素的示踪
例1 一个密闭的透明玻璃容器内,放有绿色植物和小白鼠(小白鼠以植物为食),容器内供应18O2,每天给予充足的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和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含18O的情况是( )
A.只在植物体内; B.植物和小白鼠体内均含有;
C.只在小白鼠体内; D. 植物和小白鼠体内均无
解析 18O在绿色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如下:
绿色植物体内的C6H1218O6被动物摄食,通过同化作用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因此,植物和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都含有18O。答案 B
二、研究C4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
例2 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C3化合物与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 用14C标记CO2来追踪C4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首先在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CO2与PEP相结合形成C4化合物,然后C4化合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并分解为CO2和丙酮酸,CO2与一个C5化合物相结合,形成2个C3化合物,C3 化合物被还原为C6H12O6。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在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414C314C6H12O6所以C4 化合物先出现放射性C3化合物后出现放射性。由于含放射性标记的CO2是少量的,所以C4化合物的放射量达到一定量后,然后降低,逐渐转入C3化合物和C6H12O6中。答案 B
三、测定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利用
例3 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测其放射性,发现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1h,再测定放射性。预计32P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变化最可能是( )
A.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增加
B. 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减少
C. 32P在下层叶中减少,幼嫩部分减少
D. 32P在下层叶中增加,幼嫩部分不变
答案 A
四、研究细胞的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例4 把胰腺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最后测得细胞分泌物中含有放射性的胰岛素。若用仪器追踪上述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内质网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A.①②④⑦⑥ B.⑥②④⑤⑥
C. 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解析 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使其进入胰腺细胞,目的是为了了解细胞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根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功能可知,其过程为: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案 B
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例5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繁殖一代后,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2P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D.可在DNA找到32P和35S
解析 噬菌体是DNA病毒,32P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DNA上,35S只能标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了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说明DNA具有连续性,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大都以细菌的成分为原料合成。所以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中,只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带32P,完全没有35S。答案 B
六、DNA探针
例6 下列有关DNA探针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 B.可应用于环境监测
C.可应用于基因治疗
D.可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关键词:分块;难点分散;知识问题化;搭台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76-1
老师编制的新授课学案既是为了学生课前更好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精心编制的学习方案,又是为了我们老师课堂上进行“自探互教”模式中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与学生互教、老师与学生互教、老师点拨、归纳课本知识、解决问题而服务的。
一、在学案中明确部分知识在高考考纲中的要求
江苏省的物理高考试卷是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来命题的,所出的试题都在考纲范围内,所以我们进行新授课时必须给学生明确哪些知识不是是考纲中的,只要求了解,哪些知识是高考考纲中的,考纲中有什么要求和说明。明确了这些,学生就能对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分量也就明确了。比如:选修31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这一节,我们可以在学案中插入如下一个表格:
内容要求说明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要掌握哪些情况,掌握到什么程度。
二、在学案中明确学习目标和准确定位重、难点
很多老师在编制学案时,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都是照一本资料上随便写几点。这说明这些老师自己根本没好好备课,自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分析本节的重、难点,这样在设置问题、归纳方法、小结规律、点拨学生时才能应付自如,才有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才好给学生搭更好的台阶,把难点分解。认真专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给学生制定一个合适学生的学习目标,给本节的重、难点准确定位,学生学的有目标、有方向,在学习过程中亦能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一节课的效果才更好。
三、学案中把一节内容分成两大块来编制
课本上一节内容的知识很多,“自探互教”课堂模式中要求把一节课分成两块,那也就要求把这节内容分成两大块编制。如物理选修3-1中的“电容器”这节内容,我们可以这样分两大块,把课本上的“电容器”和“电容”这两部分知识归为一块,“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常用电容器”这两部分知识归为一块。这样分两块学习,重、难点分散解决,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把握重点,解决难点,课堂思路清晰,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难点一一击破。
四、学案中把课本知识问题化来学 习
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可以以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形式出现来让学生学习。有的老师在编制知识点填空题时只是找某些资料上的来抄袭,根本就不看课本,他编制的这些填空题肯定不适合学生。还有的老师把课本的原话中删除几个字让学生填写,这样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目时就会照书上抄袭,效果不佳。根据这两年的学案编制的实践情况来看,把课本上的知识问题化来学习时,即我们老师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编制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搭台阶,这样的引导效果比较好,学生比较喜欢,能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比如:在物理3-4中的“全反射”这节课本内容中,对于全反射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搭几个台阶,可以编制如下几个题目: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折射率较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介质(选填“光密”或“光疏”),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由n=c/v可以知道,光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密介质的的传播速度(选填“大”或“小”)。
2.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这就是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当光从介质射入空气(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与介质的折射率n的关系是。
3.光由折射率为2的介质进入空气(真空)时的临界角为。
在设置的三个问题中,1、2题是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来理解全反射,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加强理解临界角的概念。第3题为了通过计算来进一步理解全反射,掌握临界角的计算,体会全反射的条件。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符合了学生认识全反射现象的规律,便于学生掌握,也把难点给分散开了,好一一击破。
五、学案中的题量和难度应适中
有的老师在新授课的学案中编制了好多巩固练习,但在课堂上又来不及处理,那么这些巩固练习相当于课后练习,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生这是就会感觉题量大,完成的难度大,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题量适中、难度适中,学生就会学得轻松,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交流了。所以我们编制的问题应该题量适中,难度适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必修2中的“向心加速度”这节内容,关于向心加速度知识,除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编制成填空题外,对于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我们只要编制两个题目即可。
1.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
C.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D.向心加速度可以表示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
2.一物体做半径为r=0.5m的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试计算:
(1)线速度的大小;
1. 引课环节,诱发质疑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段,重要的目的在于“漂亮”地引出课题,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问题意识。经过长时间有意培养,学生在此环节已经养成了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恰是学生完成一节课学习任务的需求和内驱力。
案例1:
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引课时,教师播放不久前发生在身边的“五日同辉”天文奇观。观看后,学生此起彼伏地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会有五个太阳?这五个太阳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五个太阳的颜色有四个是五颜六色的?教师顺势利用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巧妙引出“光的色散”这一课题。
2.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基本“隐藏”在课题中,如果学生养成“解读课题”的思维习惯,学习目标自然呈现在头脑中并渐次铺展开来。
案例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教师利用课题引导学生生发质疑。
师:课题中“机械”和“效率”两个词,你对哪个词感觉相对陌生?
生1:效率。
师:你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用“效率”表示的有哪些事儿?
生2:工作效率、学习效率、做题效率等。
师: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怎么计算?
生3: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总人数。
师回应:对,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机械效率与上述“三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主角由人变成人和机械而已。
案例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变阻器》,引导学生从课题切入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什么是变阻器?变阻是怎么改变电阻的?变阻器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我看到桌子上放的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这么多接线柱怎么接入电路?
上述两个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都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咀嚼词句,触发质疑
学习过程就是读书过程。初中物理概念占据了大量篇幅,学生感觉物理难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概念中的一些字、词、句子不明白、不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熟读概念,抓住概念里的关键词反复推敲,从中寻找不懂的字、词、句进行思考、质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学生从中找到“物体”“物质”“多少”这三个关键词后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物质?物体和物质有什么区别?
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针对定义,教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怎么确定?要求学生到定义中寻找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词。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得到了答案,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相互接触、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决这些后,其他相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 “制造”矛盾,激发质疑
物理学是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经常遇到与生活现象相悖的知识,此处正是生发学生质疑的生长点,更会赋予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之感。
案例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在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时,一名学生提出质疑:“从嘴里发出轻轻的呵呵声就感觉不到声带的振动,为什么也有声音呢?” 教师回应:“生活中有些发声体的振动现象可以很容易看到,而有些发声体的振动我们却无法观察到,那么我们想什么办法验证发声体在振动呢?” 该问题恰是下一个学习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质疑使学习流程自然过渡,浑然天成。妙哉!
5.剖析问题,悟发质疑
问题教学原则明示,教学过程应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过程来进行,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目标。
案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