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优秀1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小鱼儿为大伙儿分享的12篇《三峡》教案。

教学步骤 篇1

1、 弄清楚游踪:本文以作者游览三峡的`顺序为游踪。按照三峡: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顺序记叙和描写。具体为:船从宜昌上驶,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进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2、 找出文中的景物,分析其特点:文章记叙和描写的景物分别为:

西陵峡:

黄猫峡:水、山(略写)

灯影峡:黄陵庙:(树木、花、竹子、青烟)——优美秀丽

崆岭峡:牛肝马肺、崆岭滩——最为可怕

米仓峡:香溪、山峰——高峻

巫 峡: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妙多变(奇形怪状)

瞿塘峡:

滟滪滩——险急

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 体味文章语言的特点:

(1)文中引用了一些诗、民谚、典故,渲染气氛,收画龙点睛之效。

文中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民谚“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恶可见,令人望而生畏。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作者的即景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用“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2)作者写巫峡的江水,突出一个“险”字,抓住江水“窄”“急”“曲折”“多滩”等特点。写巫峡的山,突出其山峰之“高”,抓住其“笔直、整齐、险峻”的特点。作者并未亲见巫山之云,文中描写乃根据道听途说,发挥想象,抓住了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

(3)作者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来写作这篇游记,是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

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比喻:“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

“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

拟人:“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反复:“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的飞,拼命的飞,”

反问:“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滩,那不就完了吗?”

《三峡》语文课教案设计 篇2

《三峡》语文课教案设计

三 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法学法

1、教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拓展法。

2、学法:诵读、讨论、探究。

辅助教具

小黑板、录音机、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

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

2、请同学介绍作者、作品等

生A: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生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

二、出示目标

1、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伴乐(高山流水)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读(伴乐),自由欣赏三峡之美

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3、伴乐朗读竞赛(小组推荐或自荐4人,每人一段,评价、鼓励)

4、学生齐读(美读)

5、自读课文,理解句意(分小组疏通,教师巡视)

6、集体解决疑难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理解了文意。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进入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去领略三峡的美。

1、小组自学,讨论问题,教师巡视、点拨。

问题:

(1):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作者抓住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归纳其特点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描述。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学习(可从结构、语言、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

2、合作探究(小组代表竞答,师生评议、鼓励、)

(1)三峡之美,美在那里?

生A:美在山,美在水。

(2)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归纳其特点并描。

师:如,三峡的水四季有不同的特点。三峡春冬之水是清幽、激荡、秀丽的。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练,潭水碧绿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荣,悬泉瀑布飞流直下。(从 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可以看出来。)

生B:三峡的山是连绵的、高峻的`。你看:它们高耸入云,连绵不绝,隐天蔽日(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以看出来。

生C:夏水是湍急的。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绝了上行下行的船只,从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达了。(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可以看出来。)

生D:秋天的水是凄清的。你看:树林山涧凄清寂静,高处有哀啭的猿鸣,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让人动情。(从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等可以看出来。)

(3)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生E: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学习的?(答出一点即鼓励)

生F:(1)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语言精炼、贴切。(3)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五、拓展介绍

同学们,三峡的景色这样秀美,你想去吗?(想)现在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吗?(不能)5月20日14时,宏伟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已经实现。到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全面竣工,那时三峡将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作用。中国人让三峡造福人类的梦想正在实现。

如今,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世人瞩目的光辉!远去了,一个古老

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是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

六、小结

郦道元抓住特征,仅用155字,就写出了三峡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出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读来令人神往。

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同学们,你们现在也要发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和管理中去,把祖国打扮得更加美丽!

七、学生根据板书提纲试背课文。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一、二、三。

3、查阅有关资料,自办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山-- 绵长 高峻 (高峻美)

三峡(美) 夏 湍急 (奔放美) 热爱祖国

郦道元 水-- 春冬 清幽 (清幽美) 大好河山

秋 凄清 (凄婉美)

《巴东三峡》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2、 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 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七年级我们学了郦道元的《三峡》,已初步了解了三峡的壮美。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领略山水之美。

2、学生速读课文,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3、把握作者游踪,并体会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老师要求:各峡的特点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

景物

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老师总结:

景物

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西陵峡

黄猫峡

山高不险,水急不狭

紧张

灯影峡

浓厚的江南风味

作者即景诗:

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柳也有花

很轻松

很悠闲

崆岭峡

山形水势,突然险峻

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极为可怕

米仓峡

水没以前急,山更高峻

典故:王昭君浣妆

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巫峡

山水最奇险最美丽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妙:不单调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有情趣

瞿塘峡

山势稍低平,水仍险急

典故:刘皇叔托孤

凄凉

三、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思考课后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二、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2、学生品读⑦⑧段,品味生动地描写了江水的险、峡山之高、云雨之奇妙多变的语句。

学生发言后老师整合:

①“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②“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出一两丈高的浪堆。”“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③“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④“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快刀切成似的”形象地写出山的峻峭。

⑤“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像牛马,像虎豹”,形象地描摹出云的变幻多姿。

三、讨论:本文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参见教参)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我爱三峡教案设计 篇4

我爱三峡精品教案设计

我爱三峡

知识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三峡的美丽景色;

能力目标:

能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

情感目标:

能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三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每处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三峡风光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的教学网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师导: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流淌着一条养育了无数代人的河流——长江(教师画图板书:长江)在万里长江的上游,有一段险峻的地形,那就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板书)三峡以其秀美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著称。上节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游览了这令人向往的地方。你们还记得我们去看了三峡的哪几个峡吗?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说,教师板书)

2、“小导游”介绍,复习旧知

(1) 师导:通过课文的学习,三峡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神秘的风光,雄伟的气势吸引了多少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前去一睹它的风姿啊。同学们,就让我们去做做三峡的小导游吧,向游客们去介绍三峡

二、拓展延伸,合作学习

1、师导:恩,听了三位导游的介绍,我们仿佛已置身于那神秘的三峡,再次去感受了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丽和急流险滩。三峡又何止这些令我们魂牵梦绕呢?我们对三峡的了解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呢?下面就再请我们的小导游们做好准备了,除了三峡风光,你们还想向游客们介绍三峡的什么呢?让我们到网上去浏览一下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浏览三峡相关信息,小组交流;

3、指名上台当“小导游”继续介绍三峡,师生评价。

三、语文活动,知识竞赛

1、师导:观光了一天,导游们很辛苦,我们的小游客们也很辛苦,不过相信大家收获一定不小,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评选“最佳游客”,看看哪位游客今天的收获最大。

2、屏幕出示竞赛题,学生回答,正确者可获“最佳游客”的胸章;

3、学生回答后的题目,教师点击,屏幕出示正确答案。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上网了解了很多关于三峡的知识,它神秘的面纱正被我们轻轻揭开,三峡确实是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希望课下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浏览关于三峡的网站,了解三峡,关注三峡,赞美三峡。

《巴东三峡》教案 篇5

内容预览:

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 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①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汪洋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的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种美丽的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船从宜昌上驶

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

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 [ 中有黄陵庙 ] 、崆岭峡 [ 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 ] 、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②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运用拟人法描写巫峡山的高峻,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③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从侧面写飞鸟飞不过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

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总说三峡: 险恶、最为险恶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惊异

西陵峡:

黄猫峡 山高不险、水急不峡 紧张

灯影峡 江北山险峻而干枯无味,江 作者即景诗 轻松、悠闲 南山玲珑秀丽树木青葱可爱。崆岭峡 牛肝马肺峡:山象刀剑削成, 青滩叶滩不算滩 极为可怕成窄门。 崆岭才是鬼门关崆岭滩:水从高处倒注

米仓峡 水没以前急,山更险峻 王昭君浣装(典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巫峡: 水险、山妙、云奇 有情趣

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势仍险急 刘皇叔托孤 凄凉

白帝城、孙夫人庙;

松树、八阵图、钟声

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 轻松

六、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 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归纳总结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诗、谚、典故结下了不解之缘,呈现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其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三峡给历代文人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三、品味语言

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江水的险,四个排比短促有力,读起来给人以窒息的感觉。“窄、急、曲折、多滩”令人不寒而栗。排比句式整齐又稍有变化,读起来和谐有趣。

2、抓住峰的多与高的特点,语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以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感觉。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山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情态,另外还使用顶真的手法“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受,很有情趣。

3、运用比喻“像牛马,像虎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巫山云雾的变幻多姿。另外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巫山的云比庐山的更有趣。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五、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附板书设计:

1 巴东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

--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夔府的江岸

教学反思

《巴东三峡》教案 篇6

一、设计指导思想

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的这个思想的同时,努力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即变“教”为“学”。教师不仅是课堂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促进者,也是学生的对话者。“教”是为“学”引路、架桥、引导。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应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在《巴东三峡》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进行愉快教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游记,不仅带领学生去神游祖国的山川湖泊,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还引导学生去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巴东三峡》是游记中的精品,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是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另外,作者独有风格的语言,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巴东三峡》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游记以及景色的特征,而且从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巴东三峡》开始,继而学习后面的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旅游景点方位并掌握游踪顺序,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比较不同景物的不同写法以及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感情,品位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

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游记。向学生介绍有关游记的知识很有必要。首先要弄清游踪,抓住景物特征,还要仔细揣摩语言,品位文章中蕴含的氢景之美,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来完成本课的内容与各项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的具体方位。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总的印象。

B、是让学生掌握游踪顺序,也就是有着旅游的顺序。

C、是作者对三峡三处景点的介绍方法并不相同。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比较出三个景点描写方法的不同之处。

D、是了解游记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B、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事业。

C、通过自然景物感悟人生。

五、教法设计

本课以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以学生介绍三个峡为重点。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了解游踪以及景点方位。

六、学法指导

由于本文是游记,这就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课文出发,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一般浏览和重点观察的方法,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向人们介绍景点。指导学生采用边看、边想、边说、边写的方法来学习。

七、媒体选择

利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约化。在《巴东三峡》一课中,运用了Powerpoint技术,并将在网络上下载的图片以及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应用于课件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八、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导入

课题

切入课件:三峡地图

看课件,初步了解三峡地理位置

知识与技能

听朗读带

播放朗读带

听朗读,入情入境。

了解生字、

解词

进行基础认知

自由认知,了解生字、解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三峡概况。

教师将学生分组,同学生共同学习文章的前两段,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

自由分成三大组,跟随教师学习文章前两段,了解三峡概况。

学生自由讨论、完成教师分配给的任务,并为向大家作介绍做准备。

将材料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完成图表并为介绍做准备。

开始讨论,完成教师发给的图表。选出导游,为向大家介绍三峡作准备。

又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三峡

跟随学生介绍畅游三峡并作评价和小结

通过准备,向大家分别介绍三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拓展

知识

1、与学生共同介绍部分人文景观的典故,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2、

要介绍三峡大坝及其作用、意义,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热爱祖国山川。

开动脑筋,与教师共同介绍人文景观的典故,挖掘课外知识。了解三峡大坝以及作用、意义,关心祖国建设,热爱祖国山川。

巴东三峡刘大杰

体裁:游记

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

《三峡》教案设计 篇7

课文感知:

这篇课文是郦道远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学习目标:

1、识记与积累

郦 阙 溯 属 略无 绝 重岩叠嶂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哀转久绝

2、知识简介:郦道元及《水经注》

3、应用:

①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②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文说明 篇8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游记。

本文按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分明。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本文介绍三峡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如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

《巴东三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通读课文,掌握作者的游踪;理解文中引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把握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通读课文,掌握作者的游踪;理解文中引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把握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刘大杰(1904-1977),湖南岳阳人。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参加过《辞海》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发展史》等。

2、基础字词

崩bēng甚狭xiá玲珑líng潇洒xiāosǎ

袅袅niǎo耸立sǒng蔚蓝wèi褐hè

夔kuí滟滪堆yànyù

奇伟:奇特雄伟。

甚狭:很窄。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迷蒙:昏暗看不分明;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清寒:清朗而有寒意。

3、理清思路

(1)作者是

(2)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人瞿塘峡。过瞿塘峡,到自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3)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1-2段):总述三峡山水的险恶形势。

第二部分(3-9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段):写走完三峡后轻松愉快的感受,反衬出三峡的险恶。

4、自主探究

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诗、谚语、典故感觉

四、研读课文

1、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2、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试分析一下这些诗、谚、典故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开头引用谚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了基调。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的险恶,令人望而生畏。引用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引用作者的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诗中用“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五、课文小结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雄伟、奇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网上作业;

2、三峡大坝工程已竣工,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如今的“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与课文所写的风光,说说自己的“游感”。彭盼

《三峡》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

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全文。

听(边看)课文录音,找出难读的字准备发问;掌握生字词、难读字的读音;流利朗读课文、读通节奏;小组讨论理解句意,口头翻译全文。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感

多媒体显示附带文字的三峡四季图片。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领略三峡的美,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

1、学生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翻译和体会其中之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峡的美丽的景色,以及好句子的表达效果。明确归纳文中三峡山水四季之美: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暴涨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天:凄凉萧瑟,凄美。

2、提出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现象?

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3)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什么?

4)你怎样理解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再明确参考答案。

a.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

b.小组合作交流有关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译这些句子,回答质疑,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水之美。从中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说出这些句子中的词语好在哪里。

四、拓展文本,小结延伸

小结课文内容: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比较阅读:

幻灯片显示《三峡》与《早发白帝城》,两文对照,提出疑问,让学生说出两文的异同点。

一起来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工程:

(多媒体演示三峡的今天:“高峡出平湖”照片)

有 20xx年春秋两季,长江流域遭遇百年大旱,也有

由古及今,让学生关心三峡的今天和未来的命运,培养社会责任感。

布置作业:

背诵并书面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山 高峻美

三峡 夏----奔放美

水 春冬--清幽美

秋----凄婉美

《巴东三峡》优秀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建立对三峡风光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

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1观看幻灯片,听教师讲解,对三峡形成较直观的认识。

2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

3小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1朗读课文,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3与教师一起理清文章结构。

4理清作者游踪顺序。

三、字词积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跟随教师的活动掌握疑难字词。

板书设计:

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妆滟滪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

第二课时

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1阅读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2朗读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体会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作者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尔的巫峡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

2在老师点拨下感受作者写作特点。

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

3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1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

2朗读例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3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2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

3师:作者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

4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1细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朗读所划语句,稍作分析。

3生:黄陵庙、王昭君故里、刘备托孤……

4听教师介绍文中的人文景观,拓展知识面。

第三课时

一、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辞的精彩。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范读《巴东三峡》,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大声朗读,听教师和其它学生朗读,感受文章中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要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词句,体会作者的学识和才思。1朗诵课文,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感受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散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料的储备,同时体会作者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

二、比较阅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

2抽学生发言。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1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讨论其不同点。

2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

三、作文训练

教师活动

1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大坝,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想像力,写一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的壮观景象。

2请学生朗诵。

3评价。

学生活动

1根据资料,发挥想像,当堂完成作文。

2朗读

3吸取有益建议,总结经验,增强描写能力。

《巴东三峡》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2、三峡不同景物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文章,学会欣赏。

4、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游记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巴东三峡的壮丽景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2、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汪洋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

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讲授新课

1、朗读课文

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3、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一(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二(3—10自然段):按游踪的前后,分别具体描写游三峡的见闻。

4、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归纳:船从宜昌上驶,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三、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三峡离我们现在所在地并不远,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中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归纳总结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诗、谚、典故结下了不解之缘,呈现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其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三峡给历代文人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三、品味语言

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江水的险,四个排比短促有力,读起来给人以窒息的感觉。“窄、急、曲折、多滩”令人不寒而栗。排比句式整齐又稍有变化,读起来和谐有趣。

2、抓住峰的多与高的特点,语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以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感觉。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山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情态,另外还使用顶真的手法“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受,很有情趣。

3、运用比喻“像牛马,像虎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巫山云雾的变幻多姿。另外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巫山的云比庐山的更有趣。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五、巩固

朗读课文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七。板书设计:

总说三峡:险恶、最为险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惊异

具体描述三峡:西陵峡: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峡紧张

灯影峡;江北山险峻而无味,即景诗轻松、崆岭峡牛肝马肺峡:青滩叶滩不算滩极为可怕

米仓峡:水没以前急,山更险峻王昭君浣装(典故)巫峡:水险、山妙、云奇有情趣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刘皇叔托孤凄凉

总结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轻松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