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钟表》教案设计优秀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细心的小编sky帮家人们整编的5篇数学《认识钟表》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教案 篇1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与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渗透接近整时的内容。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还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度量工具,表盘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升,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转化为学生可见、可摸、可感受到的活动。

备内容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1课时)→会认、读、写整时,知道钟表;了解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钟表,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时钟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3.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利用时钟模型,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在两种表针的运动中对整时和时间顺序有深刻的体会。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习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经历自己安排生活和学习时间的过程。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钟表,能区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难点

1.会认、读、写整时。

2.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b.拨出半时。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3.通过整时的认识,介绍分针、时针的名称。

4.出示2个时刻让学生巩固,然后,教师说一个整时让学生拨出来,全班订正。

[整时的认识,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分针、时针,并且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少部分不认识整时的学生学会,并为后面学习半时做好铺垫。]

认识半时

(前面将学生拨出的半时先留下)出示学生拨的时刻,让认识的学生简单说一说他是怎么认的,初步感知。

出示3时半、8时半,让学生来认(8时半的认识学生有可能出错,让认识的说一说是怎样认的,简单渗透半时的特征)。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认整时的方法来讨论如何认半时,得出认半时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印象(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3个时刻巩固。

[在总结半时的特征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知道了整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指的位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半时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指向哪里呢?我们怎么来认呢?”这样可以突破认半时这个难点,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得到规律,让学生学会看半时。]

认识钟面

课件演示钟面:时针、分针以及12个数分别闪动。

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介绍,最终使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即可。]

写时刻

1.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

出示2个整时、1个半时让学生认,并问一问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方法,为后面的写法做准备。

2.写时刻。

教师板书,学生学写,并知道数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小组订正。

综合练习

1.找座位(课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动画演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使学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时和晚上的6时。

让学生填写自己的起床和睡觉时间。

3.师或生说出时刻,让全班学生在钟表上拨出时刻,并及时反馈。

4.教师拨出5时让学生认,并依次拨出6时、7时。通过拨表认识整时的顺序,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结束语

“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下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3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几时开播”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过于拖拉,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几时开播”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过于拖拉,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认识钟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拨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拨整时。

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模型(教师、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声音,猜谜语。

2、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好吗?师读: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回答的真不错,是钟表。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时间,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它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组成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

2、学生汇报

①有1~12个数字,并且这12个数字从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圈。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长针叫分针细而长,短针叫时针短而粗。

3、教师实物演示:

①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让学生按顺序数一数);

②钟面上有一根短针,叫什么?(在钟面上板书并让学生跟读)

③有一根长针,叫什么?(在钟面上板书并让学生跟读)。

(三)、认识整时。

你知道分针与时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下面我们来认识时间

(1)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书上91页最上面的钟表,谁知道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你怎么看出来的?跟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2)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生2: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的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四)、巩固练习: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咱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5

认识钟面、整时

教学内容:

P59主题图及例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练习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

1、猜谜引入。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出示主题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学生按P59主题图及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认读这些时间。

3、学生自学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主题图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六、检:

1、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分别指出那个时针、分针、秒针。

2、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3、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七、练:

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

2、练习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