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案(最新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该页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蜡烛》教案(最新5篇),仅供借鉴。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如:划火柴或玩打火机,或者用火点燃纸,破布等等。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许的。看到这一现象,一方面我感到不让幼儿“***”会扼杀幼儿对火的探索的兴趣,使幼儿失去学习和学会自我保护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所以我结合了“空气在哪里?”设计了这样一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探索观察蜡烛燃烧时的一些有趣现象,知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的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玻璃杯,一支蜡烛,一张画纸,一盘颜料,一块碎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昨天晚上停电了,屋里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

(幼儿自由回答)蜡烛可以照明,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种蜡烛,请小朋友看一看。

2、幼儿观察、发言、都有些什么蜡烛。

(工艺蜡烛、喜庆蜡烛、杯烛、生日蜡烛等)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蜡烛会在什么地方用到。

3、小结:蜡烛可以照明,可以做蜡笔,蜡纸。

(二)燃烧蜡烛

1观察燃烧的蜡烛

(1)师:蜡烛可以照明,点燃的蜡烛还有许多的现象(点燃蜡烛)我们来看看蜡烛的火焰是什么颜色?(幼儿自由说)

①蜡烛的火焰中间和外边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中间是蓝色的火苗,外边是黄色的火焰。

②蜡烛的火焰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

(2)感知蜡烛发出的光和热

①请一名幼儿前来用手拢着火苗,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②师:蜡烛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它的火苗在不停的跳动,忽上忽下。

2、实验一:《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

(1)师:点燃的蜡烛不要把它吹灭,它会怎么样?(一直燃烧不会熄灭)如果给点燃的蜡烛罩上一个玻璃杯,蜡烛会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言,讲述)

下面我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这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幼儿操作实验:(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

①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自由发言)

②蜡烛的熄灭是因为蜡烛燃烧时需要空气,当蜡烛被罩上杯子后,外面的空气进不去了,杯子的空气被蜡烛燃烧用完了,蜡烛就会熄灭。

③罩上杯子后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杯子会发热,发黑,杯壁上会有小水珠,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

3、实验二:《吸水的杯子》

(1)师: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盛水的盘子中,再把蜡罩上玻璃杯会有什么现象?(幼儿讨论发言)

(2)幼儿操作,观察现象

(3)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彩色的水会被吸到杯子里,(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4)小结:点燃的蜡烛被罩上玻璃杯后,玻璃杯里的空气被点燃的蜡烛燃烧完了,杯子里的大气压变小了,外面的大气压就会把盘子里的水挤压到杯子里。

4、实验三:《蜡烛花》

(1)师:蜡烛燃烧时,周围会流下很多的蜡烛油,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下面请小朋友把蜡烛油盛水的盘子里。

(2)幼儿观察蜡烛油滴在水中的现象。

(3)小结:蜡烛油滴到水中,它会像荷叶那样漂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蜡烛花”。

(三)总结

通过实验一,观察燃烧的蜡烛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蜡烛在燃烧时火焰的中间和外边的颜色不同的,充分让幼儿自由想象火焰像什么?从而知道蜡烛在燃烧时是会发出光和热。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蜡染画

蜡还可以绘画,请幼儿用桌子上的碎蜡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用棉签蘸上盘中的颜料,均匀的涂在画上,就会显现出美丽的蜡染画。

《蜡烛》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二、整体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2、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3、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何感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遗体,情同母子;燃起蜡烛,寄托哀思。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如果课堂上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

老妇人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

《蜡烛》教学设计 篇3

【创意说明】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⑴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⑵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⑶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⑷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⑸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⑹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⑺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⑻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⑼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⑽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⑴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⑵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⑶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⑷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⑸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⑹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⑴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⑵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⑶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⑷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⑴ 三次写“爬”:

①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 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⑵ 三次写“跪”:

①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

(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蜡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

2、学生思考,老师点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近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

二、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烧灼(zhuó)桥头堡(zhuó)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 瓦砾(lì)颤巍巍(wēi)西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2、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

(点拨,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 品读语句,感悟人物

1、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感动我们的地方?默读文章,勾画语句,并简要概括感受。

2、 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

3、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作者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描写了三次“跪”、三次“爬”、三次“休息”。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老妇人动作?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4、内心体验: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如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如果她说话,会说些什么呢?

5、总结: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1)老妇人饱受战争之苦,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在战火中,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感悟细节的魅力

1、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请大家再读读那些作者反复强调的细节: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及对蜡烛的七次描写,思考其作用。

2、思考:从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明确: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也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3、思考:朗读对蜡烛的七次描写,说说,蜡烛有什么特殊含义?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思考含义: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结尾这两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讨论明确: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感悟文章主旨

(1)人物形象——老妇人——动作描写

(2)环境描写——炮声 蜡烛——衬托人物。

(3)主题——蜡烛————赞美与哀痛—— 表达了老妇人的深沉的爱,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

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超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

3、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中的感人的地方。

【教学难点】

蜡烛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1、资料收集。

2、预习课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情怀。表现在对苏联红军的行为上。这节课力求以蜡烛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品味,把握母亲的情怀。设计教学时考虑文章的长度和要求,适当进行一些挑选,使课堂更加紧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人们对它可能不太会有太多的关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两枝点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蜡烛至今仍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它照亮了所有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今天,让我们重温60多年前的那感人的一幕,去体会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背景和常识介绍

同学们,我给大家布置了几个预习任务,其中就有一个是要大家收集一些关于西蒙诺夫的资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

教师安排两个学生回答,然后加以指点。

预习过本文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本文发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知道同学们对二战有多少了解?

教师安排两个同学回答,然后加以指点,归纳。

三、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大家都知道,这篇课文以《蜡烛》为题,全文中多次出现蜡烛,今天我们这节课便以蜡烛为主线,讲解分析课文。老师一共为大家安排了向蜡烛提出4个问题,首先我们先问问蜡烛:

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教师解释一下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安排快速阅读课文。要求是抓住主要情节,内容准确。

一位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南斯拉夫,不幸牺牲,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他安葬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并且为他的坟头上点燃了两支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用以表达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四、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种感情,但有一种感情大家肯定都有。那就是感动。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问: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文章的感人之处。侧重于段落,句子和环境,人物。具体表现在:

1、炮火连天

2、老人衰弱

3、安葬行为

4、点亮蜡烛

5、烛光闪烁

(教师适当加以指点,可以多读读,加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子理解,语言运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加以分析。

五、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

同学们,分析了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我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文中的蜡烛仅仅只是蜡烛吗?于是,我们又向蜡烛发出了第三个问题,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

参考: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是一种对烈士的哀思

是一种对和平的渴望

是一种战斗的情谊等等

(教师适当拓宽思路,允许有不同见解。)

六、蜡烛啊蜡烛,我想对你说

1、今天我们学习了本文,也了解了蜡烛的含义,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啊,我们有很多话要对你讲。蜡烛啊,蜡烛,我们想对你说……

每个人阐发自己的心声,说1~2句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对学习完本文后的感受。)

2、本文表现的超越国界的情同母子的深情的确让人感动,让我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感受到了温暖。其实,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知道你们收集到了什么资料或者平时了解到有关的什么故事等,能否和他人分享?

(由学生自己发言,其他同学适当评点。)

七、总结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超越了国界,令人敬佩,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八、布置作业

1、针对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可以侧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2、课后寻找类似的文章,收集到以后整理好张贴在教师的“文学天地”中,其他同学可以在课后阅读,增长见闻。

以上两个作业每位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