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教案(优秀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废墟的召唤》教案(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废墟的召唤》教案 篇1

⊙总体构思: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课时计划:

⑴.计划课时数:2课时

⑵.计划进度:二周1--2节

⑶.授课方式:新授课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⑴.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⑴.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⑶.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三).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⑴.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⑵.“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⑶.“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⑷.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拓展延伸。

⑴.【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⑵.【品味】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课堂小结。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布置作业: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⑴.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⑵.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结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⑶.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已的贡献。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这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品味赏析。

⑴.“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⑵.拟人手法的运用:“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⑶.“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做,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第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⑴.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而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⑵.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五).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六).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已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废墟的召唤》教案 篇2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桃花溪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赏析】山野中的云烟,缭绕着隐现的小桥,我伫立在石矶上,询问划来的渔船。桃花随着流水,不分昼夜地漂走,漂流的哪边,是仙境桃花洞?本文的作者张旭,以草书著名,这首七言绝句,以《桃花源记》为素材,抒发自己的感慨。末句提问,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廓(kuò):1.广阔。如:廓落。2.扩展,扩大。如:廓张。 3.物体的外缘。如:耳廓。本文取此义。

藻(zǎo):1.藻类植物。如:水藻。本文取此义。 2.华丽的文辞。如:辞藻。

瀛(yíng):大海。如:瀛海。

胄(zhòu):1.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孙。如:贵胄。2.古代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如:甲胄。本文取此义。

观:1.(guān)①观看。如:坐井观天。②景象或样子。如:奇观。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如:悲观。2.(guàn)道教的庙宇。本文取此义。

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ǐ):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2.美丽,美妙。如:绮丽。本文取此义。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

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 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 ,那样 。

2.宗璞,现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 、 和

。她的童话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二)段落层次

1.第1~3段: 。

2.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

3.第11~19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

4.第20、21段: 。

(三)写作特点

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语句凝重沉郁,蕴意深远。

3.写作借鉴: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废墟。通过这样的描绘,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与后文对此的议论相得益彰。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重难点句子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本句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明朗,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二)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诠释

本段首先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接着连用几个“依然”,写出了三十年来废墟的停滞,毫无变化。在描写中,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

Ⅳ.当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

(2)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 )

2.给加粗字词注音。

嗫嚅( )( ) 迤逦( )( ) 方外观( ) 绮辉( )

《废墟的召唤》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知识、情感)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能力)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情感)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能力+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了解】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3)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提示: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4)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

提示: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

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设计意图:

A、设情景,铺设情感场。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B、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这是上课的小噱头,深题浅问,化难为易。)

2、有一位作家,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就是女作家宗璞。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而“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体味文章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思考。)

【理解】

1、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设计问题: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②“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提示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提示2:“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已的责任罢。风在路后另一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③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理清文章脉络,首先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对废墟的态度。)

2、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1、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①――“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②“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③“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明确:先以“匹夫有责”作答,又以“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来推诿,继而前后两次露出了“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从语言到神态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中国刚刚经历过浩劫之后,从1978年起步入改革开放阶段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反证了“诚”、“雅”之特征。

【品味】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

1、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由落照、远山联想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浓墨重彩,意境浓重,情感激动。)

2、“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

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由实写到虚写)

归纳:宗璞写东西从不随意,一篇20xx字的散文《废墟的召唤》竟写了两个礼拜,去了三趟冬日圆明园,可谓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1: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泒: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提示2: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废墟的召唤》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分三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圆明园废墟之类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搜集关于"废墟"的相关文章,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

第三组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试谈谈在当今时代,中专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如何尽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三)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自然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面对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1自然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一)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二)"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三)"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

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四)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拓展延伸

(一)领悟:题目《废墟的召唤》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二)品味赏析语言。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2.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3.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4.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5.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6.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课堂小结

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读懂,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布置作业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课下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一)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二)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三)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志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品味赏析

(一)"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体现了简约含蓄的语言特点。

(二)拟人手法的运用

"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三)"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然,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每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