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漂亮的编辑给大家整编的木头人活动教案(专业优秀3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通过游戏,利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角色动态。
2愿意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合作做画的乐趣。
3复习用牙刷喷色的基本技能,能大胆使用不同的颜色丰富画面。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1幼儿操作的若干“木头人”,每组白纸人手一张,幼儿操作背景四幅,胶水人手一支。
2教师范画一张,绿色、红色、兰色、黄色水粉,旧牙刷,吸管喷色工具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倒如情景。
游戏2遍,教师表现幼儿有代表性的动作。
(二)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讨论折叠“木头人”。
1幼儿独立折叠欣赏“木头人”。
a幼儿折叠“木头人”。
b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折纸。(把幼儿的“木头人”有一定意图的摆放在黑板上)。
c引导幼儿欣赏。
2幼儿合作折叠欣赏“木头人”。
a教师启发幼儿观察组合图象。
幼儿小组合作做画。
c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想象,请先完成的组在组里交流)。
d幼儿欣赏合作作品。
(三)操作活动:
1教师出示范画。
2启发幼儿按自己兴趣折叠3—4个“木头人”造型,喷色,制成动态人影。
3巡回指导幼儿喷色。
请小朋友回到桌子旁边,帮助木头人摆各种动作,然后放在纸上用牙刷喷色。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创造的动态形象。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语言游戏十分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幼儿不仅可以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发展能力,对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便来源于幼儿的游戏生活”木头人”,我们班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游戏,喜欢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对于本次活动起了很好地铺垫作用。
语言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活动的目标是掌握“s”“sh”“an”“ang”的正确发音,在游戏中理解并运用诗歌。
从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上来说,我从激发兴趣--练习发音--实践游戏--经验提升几方面层层递进,为完成教学目标来服务。
激发兴趣作为活动的开始导入部分,我引用了幼儿都十分熟悉并感兴趣的游戏“木头人”,力图通过这个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为下面语言游戏作经验铺垫,也算是活动中的一个游戏热身环节。接下来借着幼儿情绪高涨的劲,我神秘的出示小木偶人,边手拉木偶人变幻不同造型边念儿歌,意在让幼儿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过程中不同的造型变换也给与了幼儿诸多的想象和联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经验铺垫的作用。
掌握正确的发音是幼儿良好游戏的前提,在基本部分的开始我出示了字“三”“山”“上”,幼儿已基本认识,我把重点放在字的正确发音上,并通过游戏“指认”“不同排序朗诵”“看谁反应快”帮助幼儿练习发音,并在组词环节开拓思维同时进一步巩固字的发音。有了良好的发音基础,我们便开展了趣味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本环节我通过示范、手势提示引导幼儿玩语言游戏,过程中对重点字的`发音我给与了重读的强调,并及时针对幼儿发音情况做个别指导,然后决定游戏的遍数。就这样在轻松、兴致极浓的氛围下幼儿自主、大胆的练习发音,并在游戏中学说了儿歌,记忆了儿歌的内容。
在幼儿有了说和玩的经验之下,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诗歌的掌握,我给出了另一个兴奋点,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欲望。在诗歌结尾”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处,幼儿都做了各种不同造型、姿态的木头人动作,如果动的幼儿,就会被一名指定的木头人惩罚,并说口令“本来要打千万下,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这样加进了这一环节,幼儿的兴奋点被进一步调动起来,并在兴趣中巩固了儿歌的内容,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再一次体现了语言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结束后,我们把课堂延伸到户外,在户外游戏中进一步发展巩固幼儿的语言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了丰富游戏内容,给与幼儿更大的挑战和发挥空间,我们将对称和相反等概念融入其中,在二人合作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力和肢体表现力。
-->
-->
-->
-->
-->
-->
-->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幼儿熟悉儿歌。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
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输了,就要重头开始。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小百科:木头人这种游戏考究令行静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