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分享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7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 ,并写上 。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 ?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 (2) (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二分之一的过程,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感知分数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对。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一分、平均分。)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师:比萨饼怎样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板书1。)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板书:1/2。)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师补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生练习,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 。(师板书:1/3。)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师板书:2/3。)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 、3/4、4/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 、1/10、3/9 、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平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 、3/4、4/4。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评: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课教师从创设“旅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2/4=1/2,4/4=1。因为这种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转化,从而形成新的主动的建构。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本着扎实、有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例如,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的形式,进行深化练习和巩固。在学生精神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时候,练习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兴趣。教师设计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地深入,知识的后继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为全课的点睛之笔。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认识的渗透。

教学准备:

卫星资源(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若干、水彩笔一支,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景,引入课题。

第一天鼠妈妈做了四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请用手势表示)第二天鼠妈妈做了两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第三天鼠妈妈做了一个饼子,想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每只老鼠分得同样多,每只老鼠分得几个?这半个饼怎样表示?你能创造一个符号来表示这半个饼吗?学生板演创造的符号。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卫星资源中的鼠妈妈分饼的动画故事,生动形象,符合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开课时能很快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听故事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故事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第三个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动画故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原来的分得的结果可以用自然数表示,而一个饼平均分给两只老鼠不能用自然数表示。“半个饼怎么用数字表示呢?”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所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把学生的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引入到一个未知领域。】

二、动手实践,探求新知;

(一)认识1/2(二分之一):

1.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写成分数是1/2,短短的横线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一遍)另一半也是这个饼的1/2吗?

2.自主活动,巩固1/2的意义:

(1)请用一张正方形纸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彩色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2)成果展示:谁愿意把你的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追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为什么不同形状都可以用1/2来表示?(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创设争辩情景:“把一张纸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对吗?”(强调平均分。)

5.联系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1/2表示?学生举例。(渗透单位1)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辩一辩,说一说等自主活动让学生明白二分之一的'实际意义,同时明白要得到分数必须平均分。这样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中段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认识其它分数:

1.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学生自由回答)

2.请从桌上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任意选一种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展示成果(贴、写))

【设计意图: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中段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最大的特点是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全班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分数?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学生汇报演示,展示作品,在黑板上写出分数。)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相机点拨,重点交流1/4的不同表示方法。(多媒体演示卫星资源中动画演示部分——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

【设计意图:交流汇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得到分数的过程,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突出知识的本质。根据编者的意图这个环节要突出四分之一的研究和学习,采用动画演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巩固对四分之一的意义的理解,明白虽然折法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将同样的纸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这一数学本质问题。】

三、引导发现,归纳认知。

1.引导发现:齐读黑板上的分数。刚才同学们创造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2.归纳认知:象1/2、1/4、1/8、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几分之一。(这些分数都表示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介绍分子、分母、分数线)

3.质疑学习: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小学中段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养成反思学习过程,质疑问难的好学习。】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说分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一说一句话。如我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口数的1/3。

2.找分数。从数学乐园的情景图中找出分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多媒体展示情景图。

机动练习:

1.涂分数。练习二十二第1题:看分数,涂颜色。

2.练习二十二第2题:判断图形中的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不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学具纸片若干(每个学生至少两张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出示情境图——蛋糕】要想把这2个蛋糕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生:平均分)2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分得1个。

【设计意图:创设圣诞节老人为小朋友分礼物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用情境中的学习素材可以清楚地揭示分东西时要想分得公平,必须要平均分,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架构数学知识,为后面认识分数奠定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并掌握二分之一的意义

(1)符号创造及介绍。

师:要想把这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呢?(生:一半或1/2)

【若生说一半】师:一个蛋糕,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那能不能也创造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半个蛋糕呢?(让学生进行符号创造)→虽然这几位同学表示一半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想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在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表示一半。师:这几种方法,你喜欢那个呢?生:1/2

【若生说1/2】师:你真棒!知道用1/2来表示一半,那你能来介绍一下你说的这个数字吗?(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师:正像同学们想的这样,数学上统一规定用“1/2”表示一半,先写中间的“—”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接下来,一起写一写1/2这个数吧!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认知冲突,从而自发产生符号创造的需要;学生经历了符号创造的过程,对分数的读法,写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理解1/2的意义。

师:刚才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板贴,用粉笔重点标注)另一份呢?(生:1/2。用粉笔重点标注另一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师:认识了蛋糕的1/2,你能找到学具纸片的1/2吗?【课件出示操作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①动手折一折,找到手中图形的1/2,并把它涂上颜色;②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1/2的。——将合作要求再具体点:一折:动手折一折;二找:找到手中图形的1/2;三涂:把它涂上颜色;四说:说说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1/2的。】下面计时三分钟,动手做起来吧!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具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纸片,动手操作。学生操作后,全张展示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1/2?

生:我把( )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修改: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交流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将他们学具纸贴到黑板上】

师:孩子们,请你观察黑板上的学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图形不同,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却都能用1/2表示。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2来表示。

师:老师也涂了几个1/2,你们帮我看看我找到的对不对?

出示课件:几个被分成两部分的图形,(有平均分的,不平均分的)。

(3)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对1/2这个新朋友已经非常熟悉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2是什么意思?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设计意图:理解1/2的意义是学生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在本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环节让学生在认识了蛋糕的1/2之后,动手利用学具纸片析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不同图形的1/2。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大量的直观体验中,学生逐渐加深对1/2意义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时,学生用语言充分描迷1/2,逐渐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

(1)创造四分之一: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生:1/4。)谁能借助学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1/4的?(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把圆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学生作品】

师: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却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生:因为它们都是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4来表示。)

(2)小结提升。

师:【课件出示:依次出示很多圆被平均分成2、3、4、5、6······等不同份数,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这1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1/2),那平均分3份,1份是?(1/3),平均分成4份,1份是?(1/4),这是?(1/5),这是?(1/6、1/7、1/8)

师:继续分下去,还能得到哪个分数?(1/9、1/10、1/11·····)

还能继续分下去得到其他的分数吗?这样的分数能说得完吗?(生:分不完,这样的分数由无数个。)

(课件呈现“······”)

师总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有了认识1/2的基础,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就相对简单了,本环节除了让学生利用直观材料感知1/4的意义之外,还发挥了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帮助学生想象:可以无限分下去,有无数个分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思想,同时可以渗透分数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儿

(1)认识几分之几。

师:我们再来看分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1份是多少呢?2份是多少呢? 3份呢? 4份…那你能用学具纸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找到图形的3/8吗?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将学生的作品板贴到黑板上。)

(2)揭示分数及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咱们研究出的这么多的数,有成就感吗?比较这些数和以前学过的整数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它有自己的名字——分数,是平均分得到的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你能说出3/8的中间这条横线叫什么?分子与分母分别是多少吗?(边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以及几分之几之后,黑板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分数素材,此时,介绍分数及分数各部分名称,揭示课题,水到渠成。】

(3)了解分数的由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其实分数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分数的由来) 【设计意图:此处不仅是了解分数的由来,渗透教学文化教学。更是以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体验分数创造发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课堂中学生进行符号创造的过程很相近,从而学生体会到学习创造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三、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师:看到大家学的这么认真,圣诞老人可高兴了,现在他想考考大家,请看题。(出示习题)

四、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师: 本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补充:“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分数。而是缺少发现分数的眼睛。”同学们,这节课后,让我们带上数学的眼睛,走出教室,去发现更多的分数吧!)

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篇5

(一)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二)认识1/4。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组图片,1/4和1/3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在生活中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描述选定事物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描述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2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1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学生猜不出来就揭晓谜底。)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循循渐进,让学生知道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1、认识分数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

师:1/2怎么写呢?(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用文字书写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1/2”的含义,同时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分数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苹果、蛋糕……(用生活中的事物描述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实际动手操作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来?(课件:先对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进一步认识1/2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通过1/2,认识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与交流,并自愿将作品展示给全班欣赏。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1/2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

4、读写分数

师: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认识的1/2,1/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仔细地观察,看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几分之一?

生:······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我们再来写写这些分数。

(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设计意图:实现教材的重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学习分数的读写法,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准确地运用分数了吗?让我们一起试试。

1、下面的图画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国旗/巧克力

2、猜一猜线段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方面的练习,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激起思考高潮,使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师:我们这样分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生:不能。

师:对,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分数。

【板书】

平均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课后反思】

一、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7

设计、执教:乐清市实验小学   章永权

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选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课    题:《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内容简析: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比较。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实践、建模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5、小结:像这些数就叫分数。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二)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二层: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合适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3、在○里填上“>”或“<”。

二、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延伸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备注:转自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