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说课教案【最新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优秀说课教案【最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赵州桥》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共4个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而且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本课教学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美观一段。

2、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重点)

3、 理解“创举”,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难点)

学情分析:中年级的学生已对字词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仍然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教学流程:

作为中年级的学生,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在自主读书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本课紧紧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进行。

一、 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

二、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读课文,找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这样引导:大家都知道,聪明的孩子爱提问题,又会提问题,这节课咱们就比比谁最聪明,下面咱们就自由读课文,在你仍然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看谁提出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

(生读课文,找问题)

2、同位交流。

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属于浅层次的问题,如一一解决,肯定会浪费大量时间,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找问题找得非常认真,而且在课本上圈画了不少的小问号,那么我们这些问题里面,到底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呢?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把你的问题与同位交流,如果他帮你解决了问题,那么他就是你的老师,如果你帮他解决了问题,那么你就是他的老师,如果你提的问题谁都解答不出来,那么这个问题很可能就是有价值的问题了。

这样,浅层次的问题会在同位交流中迎刃而解。剩余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问题。

3、班内交流。

预设问题: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作者是如何写出赵州桥的美观的?

泡泡鱼里提到的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说赵州桥的建造是一个创举?

……

三、 深入课文,解决问题

1、 理解雄伟、坚固

幻灯出示,初步学习作者利用列数字的表达方式,读出雄伟。既初步学习了说明文中列数字的表达方式,又借助这些数字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幻灯演示拱形设计及桥洞的作用,理解坚固,并读出坚固。

2、 理解美观

幻灯出示龙的不同姿态,想象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读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想活了一样”,并做同位动作演示,反复读,读出美观。

借助幻灯填空,达到背诵的程度。

3、 理解过渡句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习其好处,并知道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4、 理解创举,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换词,“创造”行不行?出示现代大桥作比较。

四、 总结

1、 填空:

( )的赵州桥

( )的李春

( )的古代劳动人民

2、 带着自豪、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幼儿园教案说课稿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图片内容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2、幼儿能够分角色进行演奏

3、在演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配合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分角色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音乐、乐器、PPT

活动过程:

一、律动表演:动物大营救

二、认识乐器

教师:这些乐器你们都认识吗?他们是怎么用的?谁来试一试?

教师带领幼儿一次尝试乐器的用法。

三、幼儿分组尝试乐器。

四、观看PPT

出示第一张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小动物都被关在这个可怕的地方了,请你们来营救他好吗?

出示第二张图片:图片上的这些图案代表什么?我们来击败他们好吗?

出示第三章图片:狼来了,我们应该怎么表现?我们用什么动作把狼打走?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第四章图片:他们在干什么?你了解其中的意思吗?这三条路代表什么意思?幼儿:就是通向王国的三条路,它们的颜色不一样。

出示第四张图片:这是哪里?沙漠,那我们用什么乐器代表沙漠呢?

五、教师再次出示乐器

1、教师指挥幼儿操作:这些乐器可以怎么用,我们来试一试,那这张沙漠的应该用什么乐器来代替?教师带领幼儿尝试。

2、交换角色演奏:幼儿用沙锤,教师分别用鼓锤,响板进行演奏

六、出示草原:

1、草原上有谁?幼儿:马。教师:大马用什么乐器代替呢?

2、幼儿跟运用响筒进行演奏,其他幼儿运用乐器演奏。

七、结束: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奏。

大班音乐——动物大营救

说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活动区非常喜欢进行演奏乐器表演,总是不停的和同伴一起表演,有一天有个小朋友,拿着乐器进行演奏,孩子们也非常的喜欢,但是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学习模式是:合作化的共同学习,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及有律动又有乐器而且还有合作演奏,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求。

说教学目标:

幼儿能够根据图片内容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能够分角色进行演奏

在演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游戏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说教学过程:

首先是认识乐器,教师提问:这些乐器你们都认识吗?他们是怎么用的?谁来试一试?之后教师带领幼儿一次尝试乐器的用法。幼儿分组尝试乐器。观看PPT出示第一张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小动物都被关在这个可怕的地方了,请你们来营救他好吗?然后再出示第二张图片:图片上的这些图案代表什么?出示第三章图片:狼来了,我们应该怎么表现?

出示第四章图片:他们在干什么?你了解其中的意思吗?这三个水柱子代表什么意思?出示第四张图片:这是哪里?教师再次出示乐器,教师指挥幼儿操作:这些乐器可以怎么用,我们来试一试,那这张沙漠的应该用什么乐器来代替?教师带领幼儿尝试。交换角色演奏:幼儿用沙锤,教师分别用鼓锤,响板进行演奏。最后出示草原:草原上有谁?幼儿:马。教师:大马用什么乐器代替呢?幼儿跟运用响筒进行演奏,其他幼儿运用乐器演奏。最后结束: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奏。

说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轻松自然,幼儿每次做好一个动作后,就会用图片提示下面该做什么了,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有一种闯关的感觉,增加了活动趣味性。 编辑者:苹果老师

幼儿园教案说课稿 篇3

一、教材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变化,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增强幼儿的对节奏乐的兴趣。因此我将本此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分辨声音的长短,用线条画出来。

2、分辨声音的高低,用图画出来。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三种不同的音型。

(一)延长音:弹延长音时,要稍微放慢,延长音的音是很长,幼儿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二)高低不同的音:音的高低对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幼儿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的形象了,幼儿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

(三)半休止符:休止符的掌握是活动的难点,利用情境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节奏型。

难点: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一)倾听是感知音乐的前提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比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活动多发出的声音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

(二)认识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音乐作品获得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的基础上,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进一步深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结合切身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从而巩固、发展和深化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不同而让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三岁之前的幼儿对乐器和人声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岁的幼儿不但能区分人声和乐器还能学会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表现音乐。

(四)通过视觉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是流动的,音乐的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教具、情景布置等来简单地演示音乐的意境,从而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乐曲的性质、情节、情绪,所以适当地调动视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

三、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一支笔、一张纸、钢琴。

四、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

第一个环节是通过观察让幼儿很容易分辨长与短的关系,引起幼儿更好的思考与理解。

第二个环节是可以加深幼儿对三种音型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游戏为主,深入活动帮助了解。

五、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分辨三种不用的节奏型。

(1)延长音。如:5---。

(2)高低不同的几个音反复出现。如:1234543212345432。

(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如:50505050。

2、请幼儿边听边唱感知这三种声音的长短、高低,然后用线条或图画出来。幼儿绘画结果不做统一要求,只要幼儿能讲出道理并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

3、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幼儿要求他只画音的长短,如教师唱5———和5555启发他们画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复几遍。

请幼儿玩排排队的游戏。将幼儿分组,听到5————的声音站成一直线,听到1234543212345432幼儿手拉手分开站成弯曲的对形,听到50505050幼儿站成一高一低(蹲)对形。反复几遍锻炼幼儿的灵敏性。

六、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内,听录音做画声音的游戏。

估量: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示出音的长短。

评析:

通过画声音,能反映出幼儿对音长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幼儿能将5050画成■□■□,而有的幼儿画成╳〇╳〇,还有的幼儿画成,有个铅笔有头,有个铅笔没头。画声音对幼儿在音乐的感受力的表现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

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探讨。

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的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投影出示)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这句话什么意思?

(4)训练说话。

因为( ),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

(5)训练朗读。

(6)试背诵,自背、指名背,齐背。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原来眼睛没神儿,后来他怎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呢?

(3)理解“勤学苦练’的意思。

(4)指导用句子说话。

①有哪些事要经过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联系学过的课文)

②有哪些人和物是世界闻名的?(联系学过的课文)

③指导用“终于”说话。

要注意语境的创设,句子中要有前因后果,不能只造后半句。(如:经过……,我终于……)

(5)自由练读。

能把对梅兰芳的佩服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个别读,男女生赛读。

3.学习第2自然段。

(1)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自由读,想一想,这节共有几句话?

(2)齐读第四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呢?想想,梅兰芳原来的眼睛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那怎么变得会说话的呢?好,我们先看看书上的插图,然后再读读句子。

(3)齐读第二句。

指导看图:梅兰芳在看什么?怎样看的?你们看,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眼光集中在什么上?书上是怎么写的?除了紧盯飞翔的鸽子,他还怎样练?再读一读,找词。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它们与“看、望”意思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梅兰芳是不是就练一两天?读一读。

从这第二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什么?

(启发学生注意“紧盯”——“飞翔”;“注视”——“游动”之间的联系,从读中真正理解“灵活”。)

(4)齐读第三句。

同学们,梅兰芳的眼睛是不是一下就灵活起来的?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5)齐读第四句。

(6)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尝试背诵(给予提示)

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1)自背,同座位互背。

(2)指名背,齐背。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懂得了什么?

四、实践活动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梅兰芳的故事和有关京剧的小知识。

作业设计:

朗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

课后反思:

优秀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在家里》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识字一》这组课文的第三课内容。本课由一幅插图、一组表示家庭陈设、用品的词语和一篇反映学生晚上家庭生活的短文组成。文中的8种物品学生非常熟悉,但第一次认识合体字,且识字量相当大,这并非易事。

结合我对教材的解读以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考虑,本课的学习,我制定如下的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14个生字,认识笔画“、”和偏旁“提手旁”“三点水旁”“绞丝旁”等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4、学做尊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由于识字写字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而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1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上、下、土、个”4个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句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如何正确流利地朗读,特别是理解“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中“笑”字的含义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并且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师生评议、鼓励欣赏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我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我发现、自由练说、自我评议,同时采用同桌互说、小组合作拼贴、全班交流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具体说明如下: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教学伊始,我便以“老师要搬到新房子了,既高兴又发愁,愁的是不知该为新房子添置哪些家具和电器。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爱帮助人,也很聪明,帮我出出主义,说说我该买些什么。”(一听说帮老师出主义,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此时正是引领学生接触文本的最佳时机。)于是,在学生一一说出物品的名称后,课件显示8种物品的图片及名,于是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认读词语,学会生字

学会八个词语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借助图与拼音识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图与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借助图猜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拼音。教学时,通过与词语交朋友、找朋友使学生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找寻方法。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因此在指导认字前,我先让学生在即将学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经认识的汉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途径,给予积极的表扬,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4、《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力求识用结合,因此教学时通过乱字排列、组词使学生得到词语的拓展练习。

(此环节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要识记的生字新词多次与学生见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既是教给识字的方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再次看图,练读课文

这篇教材总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十四个字,除了随图呈现的八个词语和八个生字外,短文中还要求学习六个生字,为了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我便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学习课文。先通过观察图画,指导学生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话,接着出示课文,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这样的句式:“爸爸妈妈笑了,说——————————。”“我也笑了,说——————。”进行情感教育。并就此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家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要求爸爸妈妈给予评价。

(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是学习这几个句子的难点。通过句式训练,化难为易,既帮助学生理解的句子的含义,又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做个尊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四)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词

在14个生字的巩固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游戏。

1、四人一小组拼贴被拆散的生字的部件

2、听故事《小兔家里来客人了》,学生听完故事后,说说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说说故事中藏着哪些今天刚认识的朋友,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一板贴词条:

台灯 电视 茶几 沙发 报纸 送水果 笑了

(爱听故事,好动好玩是低段学生的共性。在故事与游戏中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新词,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

(五)写字指导

关于写字,学生在前两课已接触过,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而本课写字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同时把字的笔画、笔顺做为重点指导。

(六)板书设计

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的板书,我主要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以利于识记生字新词。

左边是8种物品的图片 右边是8种物品的名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