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跳绳教案范文【精选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关键词:目标引领内容;体育教学实践;变革;误区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10
1 前言
从课程标准的实验版到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已有不少年头,课标的实验版和正式版都将课程四维目标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所在,并依此选择和制定课程内容,这充分表明新课程强调“目标至上、引领内容”的基本理念。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却大量存在着先选好教材,再依据教材的内在价值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就本末倒置了。
在大部分学校、体育教研组、教师个人的年度、学期教学计划中,虽然有年度和学期的总目标,但没有很好地将其分配在每一单元中,也就成了摆设;甚至是在课时教案中,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课时目标和内容方法的内在关系。当然,也有部分老师由于理解的偏差,对目标引领内容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误区。为此,正确理解“目标引领内容”的含义和价值,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重大,本文尝试结合教学实际,阐述目标引领内容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的变革,期望给一线体育教学带来一丝借鉴和帮助。
2 “目标引领内容”背景下,体育教学实践应作的变革
2.1 教案表述的改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一节课上,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一部分学生很难掌握所学的内容,而另一部分学生却不满足于现有层次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例如,在一节小学“双替跳绳”课中,15%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该项技能,10%的学生通过学习也很难掌握,其余75%的通过学习后能基本掌握。按照传统教案的做法(见表1),先是选定好跳绳教材后,再制定好目标,并选择分解、诱导等方法进行学,这一做法的结果表明,虽然“90%的学生掌握技能”的目标达成了,但事实上只有75%的学生受益,其余的肯定是吃不饱、吃不了,也就体现不出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名学生受益的初衷。为此,笔者建议对教案的表述作相应调整(见表2)。表1和表2相对比,内容和目标的只是在顺序上有了变化,但意义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教案2是先有目标,就可以对照目标,再来合理地针对上课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难度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吃得好”,如,一部分学生早已对两替跳绳很熟练,那么在学习中,就可以适当拓展,进行难度更大的各种花样跳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促进个性能力的发展。
2.2 完善跟踪评价,关注内容和目标的契合度
依据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目标制定以后,便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但到此步骤,很多老师就戛然而止,认为已经很好地贯彻实施了“目标引领内容”理念。但试问学生在学习选定的内容后有了进步吗?学习后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吗?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把内容教完了就是实现了目标,实则不然。为此,笔者主张建立可操作、可反馈的评价方式,以让广大教师能清晰地看到目标的达成度和选定的内容对目标的贡献度(详细评价见表3)。表3中,通过四个评价维度的操作,让教师明确该项内容对学生能力、情意、思维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学习后是否能够很好地达成预定目标,给了一个清晰可观测的数据评定,这样,便能很好反馈出内容选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3 改变单元教学策略,有助学生技能掌握
以小学跳绳单元教学为例,传统意义上教学形式是依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梯度逐一进行教学,如果将跳绳单元分成7课时的话,内容可依次是并脚跳-交替跳-合作跳-反摇跳-交叉跳-双摇跳-考核,每一课时中依据内容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进行相继的教学。而在“目标引领内容”理念下,我们可作相应变化,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同时,也能促进一部分优等生发扬个性,向更优进发。现以跳绳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对比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劣所在(详见表4)。表中显示,改变前的教案是依据并脚跳的内容来制定目标,并且练习内容单一,与部分学生的能力不相符,导致效率和兴趣都不能达到最大化。改变后的教案则不同,学生能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该学习什么,知道该怎么做,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后,便能进行下一项的练习,如此,可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同时,由于每个人都在依据自身水平练习,都能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所以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练习积极性,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能激发一小部分优等生个性化的成长。因此,充分贯彻实施“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技能,发扬学生个性
3 “目标引领内容”背景下,教学实践中应防止的误区
3.1 “目标引领内容”并非适合每一个环节
目标引领内容解释的是在内容的取舍和选择上应依据目标而定,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目标都要引领内容,当我们依据目标一经选定好内容后,表明该内容对目标的达成是具有价值的,比如,为了达到发展学生耐力、心肺功能、意志品质的目标,我们选择了耐久跑,该内容一经选定后,就认定耐久跑可实现以上目标,那么,接下来所做的就是依据内容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充分挖掘教材的本质和价值,促进学生的耐力、意志、心肺功能的提升,此时,内容的主导性更大一些。所以说,一线体育教师在确定好学段、水平、学年、学期目标后,应慎重而科学地选择有价值的教材,教材选定后,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多关注的应是教材的本质价值和内在特征。
3.2 目标引领内容下,切不可淡化运动技术的学习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对“目标引领内容”理念的理解偏差,一味地强调对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教材这一载体的本身特质,淡化了技术的教学,这一做法的结果是,由于技术的缺乏影响技能的形成,最后又由于技能的缺乏影响了能力和品质的提升。所以说,在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下,我们也不能唯目标是图,还应依据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逐步挖掘价值,最后实现对目标的达成。因为,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是要依托教材的完成,只有熟练掌握了教材,才能很好地实现目标。就像耐久跑教材一样,教师为了实现耐力、心肺功能、意志品质的提升,只强调学生多跑、多练、克服困难是不够,还应有对耐久跑的摆臂、呼吸、跑的节奏等技术的教学,否则就会形成唯目标论,久而久之,不仅学生耐力水平提高幅度不大,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科学锻炼知识的获得。
4 结论
在新课标不断推进和实施中,“目标引领内容”理念逐渐被一线体育教师理解和运用,它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切实的价值,不仅能提高整体水平,也能关注薄弱学生和“尖子生”,既做到了补差,也实现了对“尖子生”个性能力的有效提升,真正实现了教育是面向每一名学生的初衷。
但在实践中也应防止一些误区的产生,不可唯目标是图,在关注目标的同时,还应熟悉和理解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本质特征和价值,不可淡化技术教学,因为技术的淡化会影响技能的习得,同时,技能的习得又是该运动项目的魅力所在,如果失去了魅力,学生还有兴趣吗?课堂效果还会预期的好吗?因此,我们应以教材价值的渗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实现对学生发展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2.
[3]高胜光。应重视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J].体育教学,2006
(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可见,国家已把“责任”提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落实规划纲要的战略高度,然而,当前人的道德品质滑坡,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我校实施以“责任”为主张的教育,创设以“责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践行以“责任”为主旨的服务,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实施“责任教育”
(一)实施责任德育
1.开展责任教育,让学生明责任之理
学校把责任教育的内容分为若干个主题,如感恩责任、诚信责任等。每月至少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对学生实施教育。每个主题又针对不同年段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构成一个庞大的责任教育体系。通过系列的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白责任的道理,知晓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如通过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礼仪教育、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做有情、有义、有礼、有作为的有责任之人;通过感恩教育、卫生教育,教育学生做关心老师、同学、父母,爱护花草树木和每一处文化的有责任之生;通过安全教育、劳动教育,教育学生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对家庭、对学校尽义务的有责任之子女。
2.开展责任活动,让学生升责任之情
按照责任教育的总体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责任教育活动,寓责任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责任情感,并得以升华。如通过召开“责任教育”主题班队会,办“责任”主题小报,评选“责任学生”“礼仪标兵”“礼仪先进班级”校园“十佳”感动责任故事,组织开展“祭扫烈士墓”“亲近大自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责任情境中升华责任情感,内化责任行为。
3.健全责任网络,让学生践责任之行
学校健全了责任教育的教育和实践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责任教育网络。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功能,有效宣传责任教育知识方法,形成家校合力,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密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利用德育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三是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坚持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教育网络健全,形成了教育合力,创设了学生责任实践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生责任行为的实践。如学校实行“学生孝敬责任家校联系卡”制度。由家长每月一次评分,评语,并由邻居旁证。这样一方面要求家长督促子女,如发现子女有违反孝敬教育要求的不文明行为,及时教育、纠正,并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另一方面由邻居签证,严格了学生在社会的责任行为,让学生懂得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更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二)实施责任教学
1.教学责任管理及研究
学校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责任课堂”为重点,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
(1)加强过程管理,查堂查岗经常化。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综合课等现象发生,并坚持施行候堂制,加强备教辅改考等一系列教学检查,做好每月教学常规反馈工作。
(2)加强教学实验,先学后教专业化。在中高年级开展先学后教的四段式教学实验,以点带面,在所有学科中推广“四段式”教学模式。
(3)加强写字教学,写字教学规范化。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为全校统一的写字课时间,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做好写字竞赛活动。
(4)加强读书活动,读书作文一体化。每周一和周三的中午各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同时结合读书活动,每个月底印制一期学校自编的“希望之光”文学社社报,给全校学生提供一个写作和展示的平台。
(5)加大减负力度,学生作业科学化。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对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求本年级的课堂作业要统一,题型做到多样,力求有一定的灵活性,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力求科学、客观、有效,鼓励实施开放性作业,使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6)加大评价力度,教学评价制度化。加大学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特别是综合学科,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综合学科采取理论考试 和实践考查相结合的方法。
2.校本课程开发及利用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跳绳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速度、耐力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本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培养学生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品质。跳绳是我校一项传统优势项目,学校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县跳绳竞赛团体冠军,同时,由于对场地、器材没有较高的要求。我校经过研究讨论,提出以“跳绳”作为学生特色体育活动项目进行推广普及,并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利用。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学校成立学校体育特色项目(花样跳绳)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制定了各年级工作目标,组建了年级组长和体育教师为责任人的跳绳年级工作小组;成立以班主任为责任人,辅导员为第二责任人的跳绳班级工作小组。为保证跳绳活动按计划落实,学校还制定跳绳活动检查评分细则,加强对跳绳工作的检查和评比。
(2)课程的开发及研究。学校制定了花样跳绳实施计划,组织编写了《沙洋县实验小学花样跳绳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拔高练习三部分。其中基础练习有双脚前跳、双脚后跳、左脚前跳、右脚前跳、左脚前跳、右脚后跳、带人跳、单人跳长绳等内容;提高练习分为绳操或绳舞、双脚跳后挽花 、双脚跳前挽花、单脚跳轮换跳后挽花、单脚轮换跳前挽花、侧击地换挽跳、带人钻空跳、长绳套短绳跳等内容;拔高练习分为双摇跳、侧击地带人跳、双人一绳同向跳、双人一绳背向跳、双人单绳倒手跳、一人带绳带两人跳、双人摇双短绳带人跳、两人交叉摇绳单人循环跳、单长绳套双人跳、长绳套短绳带人跳、一绳车轮跳、两人摇双长绳 、三人摇合分绳、双绳十等内容。所有内容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表现,画面清晰,文字简单明了。
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及研究,开展以跳绳为课题的教学研究及教学比武活动,借此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3)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强化体育课外活动。依据“课内打基础,课外展特长”的原则,各体育教师制定花样跳绳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坚持每堂体育课上20分钟跳绳课,每天大课间练习绳操,每周课外活动开展跳绳活动。为提高学生跳绳的积极性,学校定期开展跳绳竞赛,评比跳绳标兵班级。
(4)强化考评。制定年级学生跳绳考评细则,将跳绳作为每学期体育必测项目,将成绩填入学生素质报告册和报告单,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学生。
二、打造“责任文化”
(一)环境文化
打造“四横四纵四室四廊”的校园责任文化,创设责任教育氛围。
“四横”指教学楼、逸夫楼各四个楼道,每层楼一个主题,分别为:诗化的人生、成功的智慧、 做人的哲理、智者的叮咛;文明生活、快乐生活、健康生活、平安生活。
“四纵”指教学楼和逸夫楼共四个楼梯。主题为校园生活,内容包括“责任校友”“责任学生”“责任生活”“心语心愿”“学生作品”等等。
“四室”指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及厕所。教室(一旗四栏):前面张贴国旗、右前方设置张贴栏、板报宣传栏、评比栏、展示栏。办公室(一铭一镜一景一线):教师自己设计座右铭并张贴,设置衣帽镜,摆设盆景,所有物品摆放一条线。功能室(一句一画一线):张贴名言警句、张贴宣传画、所有物品摆放一条线。厕所(一句一画):张贴温馨提示语句和文明导行宣传画。
“四廊”指四个文化长廊:传统文化长廊、法制教育长廊、“责任班级”公布廊、教师风采长廊。
(二)制度文化
1.集体备课常备常新
学校自2000年以来开始实行集体备课方式。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确保了备课优质高效。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课改精神,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修改教案。
2.“每周一课”已成特色
学校“每周一课”已经形成特色,上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精心准备。教案通过备课组集体讨论后,组内试教,寻求教学过程的合理化,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认真执行评课制度,各备课组听课后先集体讨论,找出自己观点的理论支撑,再在教研组中提出评课意见。
3.研究课型力求多样
学校结合省级实验课题“新课程教学案例与实验研究”,组织教师开展赛课活动,每一次赛课前要求教师自主撰写教学案例,形成预案,然后根据上课情况修改课例。第一种推门课,就是不打招呼的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第二种示范课,主要是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献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第三种为评优课。在校内开展优质课竞赛,学校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奖励。第四种研究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上研究课,同年级教师讲授同一个教学内容,人人参与互动研究、探索出学科教学的新模式。第五种视频课。主要是名师录像课回放,把一些名师、专家、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进行播放,学习名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4.教学反思制度定期开展
有一位专家曾说过:“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学校继续坚持开展“教学反思月月赛”,定专题,定时间,针对本校教师提供的“每周一课”进行集体教学反思,针对教师平时常规课进行经常性的个人反思。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考勤制度》《师德十不准》《安全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近五十项制度,这些制度都由教师民主审定,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三)精神文化
学校一是注重责任价值引领,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 “师德教育月”“岗位责任大比拼” 等责任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唤醒了教师的主题意识,全面提高了教师的素养,规范了教师的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二是重激励,开掘教师的职业动力。我校广泛进行了“德艺双馨教师”“十佳责任教师”“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并大张旗鼓地表彰;利用本地的媒体,展示教师的精神风采,激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光荣感。
三、践行“责任服务”
责任感不仅要落实到教育教学中,还要体现在责任服务上。
学校食堂每天为学生准备营养、健康、卫生、安全的饭菜,保质保量,并对师傅的服务责任意识进行检查。每学期末,由食堂管理人员、学生代表、教代会代表共同对师傅进行评比,评选后勤“责任服务之星”。这样既保证了服务的质量,又提升了服务责任意识。
学校要求教师尽心尽力为学生早中餐服务,要带学生到食堂进餐,督促学生吃好吃饱,亲自为学生发放牛奶等。要求教师服务耐心、细致。每天对教师责任服务进行督查,对于在后勤服务中发生安全事故的班级实行一票否决,不参与后勤服务先进集体评选。
(一)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50人
(二)教授内容: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第一次课,下同)
(三)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双人跳绳“由两人摇绳,一人跳”基础上开展的,是双人花样跳的基础技术,在此技术上发展有“车轮转身跳”“车轮换位跳”以及系列组合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动作不复杂,但是示范较困难,无论是师生合作示范,还是生生合作示范均不易到位,因此尽量采用视频辅助示范,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掌握双人转身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促进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与同伴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1.两人异侧手胸前交叉摇绳;2.摇绳注意同伴的节奏。
教学难点:两人协调一致,注意同伴的跳绳节奏。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观察法。观察视频慢镜头示范的双人交叉摇绳动作、转体动作,为模仿学习做准备。
2.讨论法。练习中,安排学生讨论交流交叉摇绳、转体的心得,学习的经验,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提高学生间的交流能力。
3.练习法。学生两人合作模仿视频里慢动作双人练习,结合教师的讲解,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达成摇绳、转身默契。教师巡回辅导摇绳与转身要领。
二、案例分析
(一)从教材分析角度来看,主要的特点与建议
1.该教案注重了“双人转身跳”的前后联系,进行了知识迁移的具体分析。适用范围:“高年级”“两人摇绳,一人跳”是学习的基础,“车轮转身跳”等是该知识的发展。
2.该教案根据“跳绳”“双人跳绳”教材特点和“课程目标”,提出了该内容可承担的教学目标,腿部力量是下肢运动的共性,促进协调性是“跳绳”运动突出的特性,同伴沟通、交流能力又是“双人花样跳绳”可承担的目标。
3.该教案分析学习知识的可能性,对教学困境做了初步估计,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4.建议在教材分析时要交待知识前后的联系;厘清各类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从教学重难点角度来看,主要的特点与建议
1.该教案教学重难点把握情况较好。第一个教学重点确定“异侧手胸前交叉摇绳”,这是转身跳绳的技术动作,不仅是新内容,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动作,这个动作如果没有学习好,学生跳绳时就无法做到在摇绳的同时顺利转身;第二个教学重点确定“摇绳注意同伴的节奏”,既是课程目标要求同伴合作,同时也是双人跳绳技术要领。难点确定为“注意同伴的节奏”,这种技术难点与技术重点有呼应关系,更是在练习中的生成结果。
2.建议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要明确重点与难点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是技术或技能固有的核心部分,存在各种技术、技能自身结构中,表现形式是技术或技能质量,教学重点的选择主要考虑技能、技术本身。教学难点是学习技术、技能时生成的,依存于各种技术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表现形式是学习者克服某种因素对学习内容、所达目标的负面影响,教学难点的选择主要考虑影响学习重点内容的各种因素。
(三)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主要的特点与建议
1.该教案的教学方法使用指向明确,目的性强,选择意图明显。
2.该教案通过“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把教法与学法紧密融合。
摘 要 本文就目前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跳绳训练”的新设想,并对该设想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经论证: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实施“跳绳训练”是效果显著的、是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 跳绳训练 新课改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新课程标准从2002年实施以来,笔者就开始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并进行多年的新课改实施指导等工作,期间结识许多致力于体育教改的体育界同仁,在于他们的交流及沟通中发现,因为课改重的是理念,没有一个具体的操作办法让教师知道如何去做,教师们感到课程改革改来改去,反而让他们无所失从,不知在体育课上到底该怎样做。由于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方法不优化,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体育课究竟怎样改革、怎么样创新?
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从“新”字上下功夫,课的形式新、教学方法新、手段新等。但据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及与教师交谈、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形”轻“实”的情形。在很多示范课中,经常会发生与日常体育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个别学校和教师为了体现教学中的新技术应用或是教学的新形式,把电视机搬到操场上;也有的将职业技术训练设施、道具搬进课堂,使体育课演变成职业训练场。不论使用多么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都只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且其价值仅体现在所收到的实际效果上。因而就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的课改误区。这种情况下,笔者就该现象与多位致力于体育教改的体育界同仁共同探讨、分析论证,而后将跳绳训练引进课堂,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摸索出一些“形”“实”兼备的课改内容及方式。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本市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师所提供的5组10个班级(每组均为同校、同专业、同年级自然条件大致相等的两个班)中随机拆分为两大组:第一组5个班110名男同学为实验组;第二组5个班115名男同学人为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设计
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等授课时数和同样的教学进度,由为本研究提供帮助的体育教师具体实施。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组在课的准备部分环节进行10分钟的跳绳训练(跳绳训练在教师组织下按要求共同进行,按照统一的跳绳训练计划实施);对照组在课的准备部分环节按教师的教案设计正常进行。两个组别的其它各个环节完全相同。
(三)研究评价方法
抽取最新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运动能力测试项目中的三个项目即:400米跑(50米×8往返跑);掷实心球;立定跳远,并严格按照项目测试要求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备案。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及评分标准计算出每个学生的项目得分,并将综合体质;运动能力两项成绩折算成百分制。进行比对分析,并得出统计数据。
三、结果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将跳绳训练引进课堂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实验组学生的综合体质及运动能力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研究分析:
跳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它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一)简单易行
跳绳器械简单,场地到处都是,是一项适合大众的体育健身运动。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为健身运动。
(二)锻炼多种脏器
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跳绳对心脏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强壮和健康。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跳绳能增进人体器官发育,跳绳时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会大大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因此跳绳也是健脑的最佳选择。
(三)跳绳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以下好处:
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能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节奏感,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学生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跳绳过程中,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有时是多人数,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方位感。在跳绳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结论及建议
跳绳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也适应素质教育及全民健身的要求。
μ岣哐生及全民素质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建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以推广。
为了更好地推广及普及跳绳活动,建议我们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跳绳活动的新方法、新花样,不断提升跳绳活动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们来体验跳绳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跳绳成为一项适合大众的体育健身运动,为全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万银。体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 河南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指导[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4.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52-03
在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从管理层到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一所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没有特色课程支撑,就谈不上真正的办学特色,即使一时有了“学校特色”,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走过8年初创期的绿地实验小学有着明晰的办学目标:以特色课程育学校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促学生生动成长。
民防课程:关注人防,关爱生命
在绿地实验小学生机盎然的校园里,有着这样一个地方:雪白的墙壁,展翅飞翔的和平鸽,青翠的生命树,图文并茂的展板……这就是民防馆。它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到来。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许多民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绿地实小还专门建设了民防教育课程。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民防知识培训,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制作课件。上课的教师精心准备,在课堂上用生动的例子、鲜明的画面、直观的数字,以及场景模拟、互动游戏、动画漫画等形式,深入浅出,让学生了解国防人防、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防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会战争或灾害突发时的最简单有效的应急防护自救方法。
绿地实小的教师认为,以开设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民防知识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安全意识,系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提高自我救护和互相救助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增强未来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国防行动的适应力和执行力。家长们觉得学校开设民防课,让孩子们从小知道一些基础的自护自救知识,掌握一些必备的防灾减灾能力,对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学生觉得一堂堂民防课的学习就像是一次次快乐的活动,在活动中大家既学到了民防知识,又获得了很多能力,比如自护自救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表达的能力。
环保课程:尊崇自然,拥抱绿色
2014年11月19日,江苏省环保厅黄国祥科长等一行来到我校对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评估验收。评估中,钱华老师执教的校本实践活动课《垃圾分类学问多》、孙慕婷执教的环保主题班会课《争当环保小卫士》两堂展示课让人耳目一新。两位老师在授课时,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掌握生态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环境问题,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教学的形式灵活多变,让学生在大量的互动和交流中慢慢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
绿地实小一贯致力于绿色教育,环保课程已于近几年逐渐形成。学校组织开发了校本教材《环境教育》,开展了“上一堂环保主题班会”“做一次环保义工”“写一篇环保作文”“听一场环保知识讲座”“学唱一首环保歌曲”“参观一次环境教育基地”等环保教育活动。为使环保教育深入人心,落实到位,学校还结合学科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在语文、品社、科学、美术、综劳等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养成环保品质,体验美好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学校从每个细节入手,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无处不在,时刻感染着每位师生,促使其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绿地实小在环保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探出了符合学校实情的创绿之路。众多师生的环境教育教案、活动方案设计、环保征文、绘画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纷纷获奖,珍惜环境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全体师生的绿色素养明显提高。
童声合唱:唱出自信,唱出优雅
2014年5月22日,绿地实小合唱团在市小学文艺会演之合唱比赛中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10月,苏州市教科院来校调研,音乐教研员也对学校的音乐教育水平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一切源于自然,水到渠成。学校在几年前就已开设童声合唱课程。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妥善处理其中的关系。学校将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发声方法,积累一定数量的合唱欣赏作品,进行试唱和节奏的训练,加强声部之间的配合等内容定为本课程的实施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加强“四个保障”:组织保障,每学年挑选校内优秀的歌唱特长生组成校合唱团,定期邀请校外优秀合唱辅导老师莅临指导;制度保障,建立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管理、考核等制度,确保合唱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经费保障,学校领导小组集体审议,在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条件保障,及时调配合唱队员,做好更新替代,建立合唱专用教室,为队员配置统一的表演服装,并提供一切后勤保障。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而合唱就包含了文学和音乐。学校童声合唱的开发,为学生搭建了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也让他们在活动中懂得了相互团结、相互合作、相互谦让的道理。
花样跳绳:跳出健康,跳出快乐
学校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性地填补了教材、师资、教学时间“三没有”的空白。自主编写了花样跳绳校本教材,制定了《绿地实小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安排体育教师赴上海体育学院培训学习花样跳绳,把花样跳绳确定为三、四、五年级校本课教学内容。花样跳绳活动在绿地实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花样跳绳运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人人一根绳,跳出万千变化,“我跳我精彩”成了孩子们口中最“潮”的流行语。
以花样跳绳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特色鲜明,分为韵律绳操、花样跳绳、花绳游戏三个篇章,是孩子们锻炼身体、展示跳绳技艺的舞台。其中,与健美操相结合的韵律绳操动感十足,“车轮跳”“钟摆跳”“交互绳”等花式跳法令人眼花缭乱;“跳流星”“时空旅行”“乘风破浪”等花绳游戏妙趣横生。孩子们在花绳的上下舞动中任意穿梭,跳出了健康与快乐的节拍。
此外,学校还推出多项举措助推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建设。举办了绿地实小2014花样跳绳夏令营;学校第四届科体节以“花样跳绳、点亮生动校园”为主题,围绕花样跳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还成立了花样跳绳社团,2014年10月,社团精彩亮相学校科体节开幕式,为全校师生作了精彩的花绳展示。花样跳绳社团还接待了澳大利亚维州东南区斯威夫特斯溪水学校观摩访问,跳绳小明星们灵动飘逸的花式跳法,美轮美奂的队形变换,得到了澳洲客人的一致好评。
家校课程:家校互动,共促发展
家长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课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果离开了家庭教育的配合,新课程是注定无法获得成功的。立足孩子健康发展,让家校联动,让家长与新课程同行,这是当前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家长微课”活动便是绿地实小在开发家校互动课程、丰富孩子学习资源过程中所做的创新之举。学校通过告家长书、微信平台等途径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家长微型课堂”征询表,还制作了专题小报。2014年3月28日,二(1)班邹韵卉的家长邹小平应邀来到我校,他以生动的事例,绘声绘色地为学生们讲述了《态度决定一切》。“邹老师”的这一堂课,为孩子们的心灵带来了一次滋养,他的授课拉开了绿地实小家长微型课堂的序幕。至今,已有八十多位家长先后来校为学生授课,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奋斗历程、人生感悟等对学生作了深入浅出的教育,课程内容涉及了文明礼仪、环保、安全、科普、艺术、法制、医学等多个领域。家长朋友们的热情参与和辛苦付出,激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校教育变得更加多元,从而形成具有“生态、生动、生长”特质的和谐发展的家校共育模式。
法制课程: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2014年9月,市教育局传来喜讯:绿地实小在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司法局组织开展的优秀自编法制教材和法制教育课件的评选活动中荣获二、三等奖。近年来,绿地实小一贯重视师生的法制教育,并将其摆到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更是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力使法律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使他们养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明辨是非,崇礼守法。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长流水。”教师是学校宣传法律知识的主要力量。因此,绿地实小十分重视教师在法律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经常组织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并落实到每周一的政治理论学习中。通过这样常态性的活动使教师们及时了解国家的立法动态,并运用到依法执教的实践中。
绿地实小实行了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措施。学校自编了《法制教育知识读本》,每学期都会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组织不少于三次的普法活动,如聘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各年段、各班级还会经常性地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发动教师撰写学法心得,创编法制童谣等。
此外,学校还多管齐下,严格措施,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灵活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教育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如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品社课、班队课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包含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学校还自制《绿地实小五好行为准则》《绿地实小一日常规》《绿地实小十大好习惯评比细则》等,旨在使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常识,受到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高尚的道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