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学习有很多的知识点,其中有很多的内容都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下面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大洋洲和两极地区的教案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及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了解我国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分布。
3.认识我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学会分析某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形成过程及对区域和其他地方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途径收集地理信息,来说明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身边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3.能够选择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应用所学的方法、知识开展调查与分析,并正确地表述自己的调查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的全球环境意识和中国环境危机意识。
2.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强化地理科学空间性、区域性特点的认识,树立地理科学是解决全球问题必备知识的观念,培养学生形成地理素养是人文素养重要体现的观念。拓展地理学科的空间,改变学生以往只认“地”不识“理”的狭隘的地理认识论。
[教学重点]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形成过程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征?
【新课导入】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板书】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45~46页内容,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说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人均占有森林面积、森林人均蓄积量与世界的差距。
(2) 我国的森林分布有何特点?三大林区在哪儿?
(3) 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的的原因有哪些?
(4) 说明我国草场资源的分布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5) 造成我国草场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2000年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l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3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我国人均蓄积量为9.05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2)森林资源的分布:分布不均匀,西南、东南、东北多,而西北、华北少。我国三大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是我国第一大林区;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喜马拉雅山东南部林区是我国的第二大林区;我国东南的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林区是我国的第三大林区,以人工林为主。
(3)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的的原因:采伐速度过快、毁林开荒、基本建设、采矿等。
(4)我国草原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40.9%,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5)草场的退化原因: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等
【阅读】阅读课本材料“我国的森林资源”, 从历史上的森林资源、现存的原始林数量和分布、人工林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进一步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缺陷,我国森林总面积在减少,而且原始森林在锐减.森林总体质量在下降。
【思考】森林锐减、草场退化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森林面积锐减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还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草场退化可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
【板书】二、水土流失
【资料展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的最为突出。据l999年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全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其中水蚀面积l6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l7.2%;风蚀面积l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9.9%。
【图片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图片
【思考】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1.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
2.水土流失的后果:①降低土地肥力,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②使下游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等。
【探究活动】图3—6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l 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什么?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1.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l 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重庆。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少。
3.山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再加上这里植被稀疏,因而水土流失面积较大。
【承转】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城市增多,致使水土流失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水土流失由广大农村逐步向城市蔓延。
【思考活动】试举例说明城市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在城镇化建设中,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水系,产生大面积裸露的地表或坡面,造成土体移动,泥沙流失,河道、水库及城市排水管网淤塞等。
城市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具体表现为:一是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没有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遇到大风天气,泥尘四处飞扬,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二是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气候变化。城市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使城市原有地貌被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取代,增加了地表径流和地面的热辐射;城市中的工厂、机动车辆、家电等不仅造成大气污染,而且释放出废热气,使得城市气温明显增高。三是淤积道路,堵塞管道,污染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淤积城市蓄排水利工程,降低城市水利工程效益和城市防洪能力,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另外城市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城市市容景观,同时也影响投资环境,阻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三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后果,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两种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危害。
【板书】三、土地荒漠化
【投影】图3—7 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
【讲述】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8%,已大大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涉及l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旗)。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的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危害最为严重。
【讨论】土地荒漠化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荒漠化的危害,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的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危害最为严重,同时荒漠化还会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思考】荒漠化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荒漠化的形成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有关。其中,自然因素是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降水少,大风天数多、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土地荒漠化,但人类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则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承转】那么,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
【思考活动】下列资料描述的是土地荒漠化过程,试根据荒漠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对其进行正确的排序。
①在较缓的坡地上,树已经被砍掉,并开辟成农田。于是土壤便暴露在风和水的侵蚀下。
②在干燥气候下,坡地土地还未开辟成农地,此时可维持树木和草的生长,这些植物的根具有保护土壤的作用。
③在缓坡上持续种植,当土壤肥力逐渐消耗到无法种植的时候,就改成放牧牲畜。同时,在另一片较陡的坡地上砍树,开垦种植。
④土壤流失严重,陡坡地岩石裸露,缓坡地沙土蔽天,农牧业完全消失。
⑤风和水再次作用在陡地上,于是牲畜便移往陡坡地放牧。而缓坡地则因过度放牧,几乎长不出草了。
【参考答案】②①③⑤④
【过渡】土地荒漠化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可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阅读】阅读材料“沙尘暴袭击北京城”。
【提出问题】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是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的发生和形成需要有三个必备的条件,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天气。
【探究活动】根据沙尘暴产生的条件,分析北京为什么会遭到沙尘暴的袭击?
【点拨】北京位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的源地比较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些地区地表有大量的松散沉积物,冬春季节,在强劲的西北风吹拂下,这些松散沉积物就形成了沙尘暴的物质来源,而北京位于西北风的下风向。因而,冬春季节北京会遭到沙尘暴的袭击。
【阅读】阅读课本第50页材料“影响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沙尘暴的传输路径”, 了解影响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沙尘暴的传输路径,认识到我国沙尘暴的源地与荒漠化土地有很大的相关性。
【板书】四、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料展示】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我国目前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 000种,占总数的l5%-20%。野生植物如苏铁、珙桐、金花茶、桫椤等已濒临灭绝。上世纪在我国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有普氏野马、高鼻羚羊,接近和濒临灭绝的有蒙古野驴、野骆驼和普氏原羚等。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l56个物种。
【图片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图片,如藏羚羊、珙桐等。
【讨论】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面积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工农业的发展等各种活动造成的;第二个原因是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也使原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
【阅读】阅读课本材料“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理解外来物种入侵会产生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思考活动】根据下图左边所列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实例,阅读相关资料,从下图右边找出相应的原因,用直线连起来。
【总结】对比分析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分布)、成因、形成过程、危害。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现状(分布) 成因 形成过程 危害
森林资源匮乏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
(二)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现状(分布) 成因 形成过程 危害
森林资源匮乏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节,重点掌握大洋洲的位置范围战略意义,两极地区气候地形及战略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位置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3、澳大利亚现代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它的煤、铁资源出口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4、南极洲地形、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保护
[读图识记]
1.南极圈;2.周围海洋、大陆(大洲);3.长城站、中山站;4.南极半岛、乔治王岛;
[识图要求]1.南极点、 南极圈;2.67�W、20�E、147�E;3.地球自转方向。
三、学情分析
到此节课,高二世界区域地理基本结束,最后这一节算是对世界地理的一个总结,本节也是考试中常常涉及的内容,特别是战略意义方面,但是对自然环境的熟练掌握才是准确分析问题的前提。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六、课时安排: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活动】读世界大洲图,找出面积最小的大洲
【结论】1.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大洋洲
大洋洲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学生活动】读大洋洲图,找出大洋洲的各个组成部分
【结论】大洋洲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组成。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3、【学生合作】在澳大利亚图上找出澳大利亚植被分布及气候分布情况
【结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处副热带高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除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外,大陆中部及西岸降水较少,沙漠面积广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也是本地区干燥面积广的重要原因。另外大陆西岸流经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陆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而多雨,冬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而干燥,细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大陆东南部内陆,介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之间,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大分水岭靠近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对东部洋面上来的水汽有明显的阻挡作用。东南信风受东北部山地的抬升,降水丰富,在澳大利亚东北角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南回归线以南的东南沿海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东南角及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西南角及墨累河河口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4、【合作探究】
结合必修二学过的知识及地图册,分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优势。
【提示】区位因素从地形、水源、人口密度、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
优势回顾课本上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优势的总结
5.南极洲
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面积为世界第五大洲。它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冰雪高原: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寒极和风库,它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原因:纬度高、地势高、位于高压中心,冰面反射太阳光。暖季:11月~次年3月
资源和科研宝地,淡水资源体积占冰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4.北极
【学生活动】读北极地区图,找出北极地区的各个组成部分
(1)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2).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
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 2 / 3 )
海面:从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夏季最多),巴伦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分支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岛屿:冰川和冰盖遍布。
沿岸:永久冻土带(达数百米)。
(3).北极地区的气候
特点:寒风、多风,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寒冷。
【思考】北极地区寒风、多风,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寒冷的原因?
【结论】原因:①纬度高,接受阳光少;②西风飘流阻止了热量交换。
☆北冰洋范围内气温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中国科考的原因:①中国大陆直接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 ②北极地区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③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选区自然资源有需求;④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
(4)北冰洋突出的特征
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
(5)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
(6) 北极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7.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的对比
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
八、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中山站时间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 (80。25’0l”S,77�06’58”E)正式开站,至此,我国已在南极建成了三个科考站,前两个为长城站(62�12’59”S,58�57’52W)和中山站(69。22’24”S,76�22’40”E),读图l完成1~4题
1.昆仑站与中山站之间的距离约为
A.1000千米 B.1200千米
C.1400千米 D.1600千米
2.昆仑站正式开站时
A.北京正值日出
B.长城站的工作人员已进入梦乡
C.全球正好有一半区域处于2月2日
D.巴勒斯坦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3.从科学考察和极地活动的角度看,南极地区有4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最高点。我国的昆仑站占据了
A.最高点 B.冰点 C.磁点 D.极点
4.图1左下小图中A国最不可能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读澳大利亚图回答5-8小题
5. 12月22日前后①②③④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 ①②③④地中盛产苹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 关于①地叙述正确的是
A. 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属热带季风气候
B. 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属热带草原气候
C. 风向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属热带草原气候
D. 风向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属热带雨林气候
8. 我国目前每年要从该国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进口的主要矿种是
A.铁矿石、石油 B.铜、铁矿石
C.煤、铜、铀 D.铁矿石、稀土金属
9.读澳大利亚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气候名称: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据气候分布分析,该区降水量分布是从北、东、南三面向中心呈___________状递减。植被由森林逐渐过渡为草原、荒漠。
(3)简述图中最大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十分发达,原因是:地势___________。草原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饮水___________。羊的数量很多,被称为:“___________”的国家。
九、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结束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地理疆域和行政区划。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十、板书设计
1、大洋洲
(1)面积
(2)组成
(3)气候
2、澳大利亚
(1)气候及植被分布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势
3、南极洲
4、北极地区
十一、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十二、学案设计
专题:大洋洲、南极地区和北极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 1.大洋洲的范围
• 2.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 3.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 4.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地区。
• 5.能够用经纬线定位法描述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
• 6.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二、预习内容
1.在右图中绘出
20�S、23�26′S、400S、 120�E、150�E。
2.在右图中填出
墨累河、塔斯马尼亚岛、堪培拉、悉尼、珀斯。
2.
(1).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巴布亚新几内亚、
、新西兰南北二岛、,以及太平洋上三大群岛( 、密可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
(2)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可分为 、 和 。
3.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 洋之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 、新西兰南北二岛及太平洋上三大岛群。
(2).澳大利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形不同。东部为纵贯南北 ,西部为广阔的低矮高原,中部是 。
(3).全国最大的河流为 河,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注入 洋。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 ,此地区被称为“大自流盆地”。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5).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 、牛肉和 (谷物)出口国。矿产资源丰富, 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我国从该国进口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两极地区的范围ks5u的重要地位。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3.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5.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两极主要的陆地和海洋。
6.能够在两极地图上辨别方向。
7.能够分析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及两极气候差别的原因。
4.理解对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
1.(看地图册)写出左图A、C、①、②、③、④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①的成因,并总结气候分布特点。
2.澳大利亚大陆上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海岸的主要原因。
3.澳大利亚降水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澳大利亚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二)
①、读出与南极洲隔海相望的三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②、读出包围南极洲的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③、标出南极半岛、乔治王岛及我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什么?
④、南极的特有动物是什么?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⑤、南极洲地下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说明了什么?
⑥、南极洲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在E的 方向,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是 。
A.堪培拉 B.埃及
C.巴拿马 D.雅加达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下面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开发利用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比较A、E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E地的降水量特点是 ;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2)B处修建水库是因为这里处于 ,多 雨。
(3)C处水库的水源来自 , 因为C地处在 。
(4)C处水库的主要作用是 ,在D处进行 ,供应城市和乡村。
2.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 093米)。读图并完成(1)~(6)题。
(1)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极点(南纬90�) 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
C.冰点(约南纬78�) D.磁点(约南纬65�)
(2)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置会移动 ②高度会变化 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的依据是
A.方向标 B.海陆位置 C.经线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5)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④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抵达北京,开始其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而4月6日新西兰总统克拉克访华,并强调以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契机,推动中新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1)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C.图中Q地正值气温最高的夏季 D.图中R地降水达一年最大的月份
(2)列表对比T、P、R、Q四地气候类型及成因
(3)图一阴影部分属什么气候类型,并说明成因。
(4)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并说明A线南北降水的季节差异。
(5)推测图一S岛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2)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______________,它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 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
(3)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站。
(4)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多选)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
大洋洲、南极和北极地区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三)
(1)东南 B
(2)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3)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地面终年被冰雪覆盖,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用地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矿物燃料使用很少。
【当堂检测】
位于大分水岭北端东侧,终年吹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形成地形雨。
(4)降水量由东、北、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递减,A线以北以夏雨型为主,以南以冬雨型为主。
?(5)岛屿西侧地处西风湿润气流迎风坡,降水丰富,而东侧属背风坡降水较少。
4.答案 (1)BD (2)极光 日冕 (3)长城 长城 黄河 (4)B (5)BCD
专题:大洋洲、南极地区和北极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 1.大洋洲的范围
• 2.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 3.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 4.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地区。
• 5.能够用经纬线定位法描述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
• 6.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二、预习内容
1.在右图中绘出
20�S、23�26′S、400S、 120�E、150�E。
2.在右图中填出
墨累河、塔斯马尼亚岛、堪培拉、悉尼、珀斯。
2.
(1).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巴布亚新几内亚、
、新西兰南北二岛、,以及太平洋上三大群岛( 、密可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
(2)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可分为 、 和 。
3.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 洋之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 、新西兰南北二岛及太平洋上三大岛群。
(2).澳大利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形不同。东部为纵贯南北 ,西部为广阔的低矮高原,中部是 。
(3).全国最大的河流为 河,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注入 洋。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 ,此地区被称为“大自流盆地”。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5).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 、牛肉和 (谷物)出口国。矿产资源丰富, 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我国从该国进口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二、 学习目标
1、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位置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3、澳大利亚现代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它的煤、铁资源出口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4、南极洲地形、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保护
二、学习过程
(一)
1.(看地图册)写出左图A、C、①、②、③、④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①的成因,并总结气候分布特点。
2.澳大利亚大陆上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海岸的主要原因。
3.澳大利亚降水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澳大利亚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
(二)①、读出与南极洲隔海相望的三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②、读出包围南极洲的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③、标出南极半岛、乔治王岛及我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什么?
④、南极的特有动物是什么?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⑤、南极洲地下有丰富的煤矿资源说明了什么?
⑥、南极洲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在E的 方向,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是 。
A.堪培拉 B.埃及
C.巴拿马 D.雅加达
三、反思总结
四、定时检测
1.下面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开发利用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比较A、E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E地的降水量特点是 ;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2)B处修建水库是因为这里处于 ,多 雨。
(3)C处水库的水源来自 , 因为C地处在 。
(4)C处水库的主要作用是 ,在D处进行 ,供应城市和乡村。
2.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 093米)。读图并完成(1)~(6)题。
(1)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极点(南纬90�) 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
C.冰点(约南纬78�) D.磁点(约南纬65�)
(2)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置会移动 ②高度会变化 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的依据是
A.方向标 B.海陆位置 C.经线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5)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④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护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抵达北京,开始其对中国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而4月6日新西兰总统克拉克访华,并强调以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契机,推动中新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1)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C.图中Q地正值气温最高的夏季 D.图中R地降水达一年最大的月份
(2)列表对比T、P、R、Q四地气候类型及成因
(3)图一阴影部分属什么气候类型,并说明成因。
(4)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并说明A线南北降水的季节差异。
(5)推测图一S岛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2)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______________,它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 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
(3)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站。
(4)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多选)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
大洋洲、南极和北极地区学案 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三)
(1)东南 B
(2)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3)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地面终年被冰雪覆盖,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用地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矿物燃料使用很少。
【当堂检测】
1.答案 (1)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缺水影响农业生产
(2)迎风坡 地形 (3)B 背风坡雨影区 (4)引水灌溉干旱区,发展农业 发电
位于大分水岭北端东侧,终年吹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形成地形雨。
(4)降水量由东、北、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递减,A线以北以夏雨型为主,以南以冬雨型为主。
?(5)岛屿西侧地处西风湿润气流迎风坡,降水丰富,而东侧属背风坡降水较少。
4.答案 (1)BD (2)极光 日冕 (3)长城 长城 黄河 (4)B (5)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