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

教学主题

信息素养与网络道德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概述: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做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难点:信息素养的含义

重点:理解有关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素养内涵。

2.加深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

3.用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争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所需资源和环境

数字化资源

搜索引擎网站

常规资源

1、 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七章7.4节

2、 教材配套教师用书。

3、 “做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学习任务单。

教学支撑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信息素养的涵义,主要通过虚拟情景的教学方法来处理。第二部分“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涉及到学生的切实的网络问题,所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学,通过“布置任务——学生活动——交流谈论——教师引导”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搜索材料、总结材料并且对自己进行反省,来使学生的学习深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重点/难点/关键点

信息素养的涵义有那些?

列举信息素养所涉及的问题

创设情景“写一篇关于信息素养的文章”

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内容是什么?

了解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和内容

通过前面的举例大体概括出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内容

如今存在的关于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问题有哪些?

通过查资料来具体实践信息素养的涵义,并且通过活生生的例子来加强教育

使用搜索引擎和关键字查找资料汇总

网络课程上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范?

学会合作,并且对自己的日常上网行为进行反省自查

分组讨论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新课导入:

通过对前面六章的知识的回忆,让同学们思考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什么(为学习、工作、生活服务),接着从社会最近发生的网络案件(网友见面、虚拟财产被窃等)引入网络安全,引入网络道德,引入“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学习任务单下传给每位同学。

1、设问:什么是信息素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所涉及的方面。

2、设问:假如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信息素养的文章,你打算如何写?

学生活动:集体思考并且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的想法向信息素养概念靠拢。

3、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的总结介绍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创设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来分析介绍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素养。

4、网络的积极影响及产生的问题。

教师活动: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然后,引出课题: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提供学生必要的搜索引擎及关键字,

学生活动:上网搜索最新的关于网络的负面影响的事件。然后举手给全班同学以新闻的形式做出报告。

5、设问:既然网络产生了各种负面的影响,团

(2)设问:在网络上,聊过天吗?泡论坛吗?玩过最近流行的网络游戏吗?在这些方面上,你投资了多少,收获了多少?

活动:民意调查,从而阐明“擦亮慧眼,分清虚实世界”。

(3)利用搜索引擎及部分相关资料,举实例,如网页木马、恶意代码、网络虚拟财产案、重要机构机密资料被窃等。

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号召学生“刻苦钻研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争做网络小卫士。

(4)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注意保护个人的相关资料,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日、亲属关系、银行账号等相关内容。

活动:假如泄露了个人相关资料,会引起什么样的恶性后果?(让学生自己自己总结)从而阐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守护个人资料”。

通过(1)至(4),从而对学生提出要求。

6、制定网络课程学习守则。

教师活动:在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下,信息课程�

学生活动:根据《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从“课程学习”、“交流讨论”“联系反馈”等方面讨论总结出学生自己的学习守则,并且努力自觉的遵守守则。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素养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努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四、作业

让学生课下思考“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中使用了那些信息技术?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抄写《青少年网络公约》及课上制定的网络课程守则,制定一个表,时时提醒自己,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复述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能正确的调整多个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保证和谐性。

2、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中养成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革命先驱-孙中山”感悟革命的奉献精神,并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步骤。

【难点】正确的调整多个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保证和谐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文字和图片,设置幻灯片背景,同学们也自己制作出了几张幻灯片,但是这种幻灯片是静态的,不够生动丰富,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让幻灯片动起来。首先,我们先看两张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2张圣诞贺卡中,你比较喜欢哪一�

教师:因为第2个作品中使用了PowerPoint软件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动画效果,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下如何在PowerPoint中设置自定义动画。

(二)新知探究

教师先介绍本节课的整体任务,为“革命先驱-孙中山”添加自定义动画。

任务一:制作封面文字滚动效果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为“革命先驱-孙中山”选取好了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接下来我们就要完成他们的动画部分,大家先自学课本,看一看文字动画的动画效果是怎么设置的?”学生自学课本,回答先点击“幻灯片放映”菜单,然后选择“自定义动画”,最后选择动画文字设置动画效果。

教师:“好了,大家都会操作了,现在为你们的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一种你喜欢的动画效果。但是要注意,总共有几种动画效果?每种动画效果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为幻灯片设置文字动画效果,并汇报四种动画类型的特点,最后老师总结。

任务二:设置图片动画及声音效果

教师:“大家很快把文字的动画效果设置完成,现在设置图片及其他对象的自定义动画。但是在设置中要添加声音效果。”学生设置图片的自定义动画并浏览作品。

老师:“看来设置普通的动画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复杂度,但是有的同学的动画播放顺序并不对,有的同学的动画如果能自动连续播放就更完美了。现在同学们2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探究如何调整播放顺序和自动播放。”学生互助学习,教师巡视点拨。

任务三:其他版面设置动画效果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后,让学生继续为其他的版面设置动画效果,强化练习。提示学生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中注意个性化的体现和整体效果的和谐。

(三)展示评价

学生先小组内推荐优秀作品,然后教师联机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先自我评价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心得,然后学生之间互评,最后教师总结。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大胆尝试个性化的自定义动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能够在获取信息时灵活应用。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的认识,提升科学精神和信息获取的优化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策略获取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利用WWW服务、BBS、博客等服务获取信息。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在利用这些服务获取信息时应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而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网上获取信息进阶。

(二)新课讲授

1、一定要有目的性

教师提出问题:在因特网获取信息时,首要考虑的要求是什么?【查询时能显示出准确信息】教师评价学生善于思考。接着讲解在查询信息时,由于网上的信息资源是非常庞大的,为了能够得到准确信息,所以就要求在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有目的性。接着提问:在查询的时候如何体现自己的目的性?【锁定意图和目标】教师评价学生思考能力很强,并补充在查询时应该顺藤摸瓜,切忌跑题。

2、先分类以利于查询

教师提问在查询大量信息的时候,怎样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查询?【在查询前可以进行一定的分类】教师讲解在查询信息之前进行简单的分类是可以增高效率的。接着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分类。【根据查询信息的类别,例如中文还是英文,查询的是图书还是时事新闻】教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并总结。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补充查询相关信息的一些特别网站以及网站的页面,例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用来查找图书;人民网和新华网以及综合类型的门户网站如搜狐,用来了解最新报道;要了解计算机安全的知识,可以访问专门的安全网站或IT专业网站。最后跟学生说明在不知道确切信息的时候,可以访问“通用网站”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并且提醒学生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需要使用关键字查询。所以在查询的过程中要选取与信息紧密相关的关键字,以便于查询。如果查找结果不理想,再更换关键字。

3、使用不同特色的搜索引擎

教师提醒学生在刚才多媒体上展示的网站都是针对性网站,在日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也有特殊的搜索引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搜索引擎是如何分类的。【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素引擎、元搜索引擎】教师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教师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典型搜索引擎都是什么?两种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全文搜索引擎的代表是百度和谷歌,目录搜索引擎的代表是雅虎】请另一小组代表回答它们的特点。【雅虎一类的更擅长查询网站,并且查询界面会有自己生成的目录,方便查询,查询范围也教小点;百度和谷歌一类更擅长查询文档,查询范围广】教师可评价学生回答准确。教师补充,当想要查询比较专业或者冷门知识时,可以进入xx,并组织学生进行尝试使用。

4、在搜索引擎中运用查询技巧

教师说明虽然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有好处,但是同样也会出现一些状况,如查询的结果太多,所以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也可以使用一点技巧。教师讲解多数搜索引擎都有相关工具的介绍,并给告诉学生可通过“搜索研究院”等网站进行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本,总结一下进行搜索的一些技巧,学生阅读后可以回答出答案。【不断积累信息,不断深化查询,逐步缩小搜索范围。认真设计搜索方案,选择合适关键词组合】教师强调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通常都是相关信息链接,有时这些链接不能访问,可以试试搜索引擎提供的“网页快照”或“历史功能”这类功能。

接着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讨论为何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会遇到返回的信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情况,并说说如何避免。【信息过滤的手段还不成熟,在进行筛选的时候不能很准确;在搜索之前确定好贴切的关键字,如果还是返回的不合适,就换关键字再进行检索】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准确。

(三)巩固提高

在学习完毕后,给学生一个题目,查询“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查询。学生思考后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如去专业的IT网站查询,定好查询“智能机器人”的全部信息还是只是其中一个阶段。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查询信息时有哪些策略,学生进行抢答。

作业:课后去实际访问课本上给出的网站。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媒体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通过观察自主归纳、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和团结协作能力。

3、通过学习多媒体的相关应用,体会多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媒体、多媒体的概念和类型。

【难点】多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不论是拨打电话还是写信,都是使用媒体去表达和传播。媒体顾名思义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人类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者技术手段。请学生踊跃发言说说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过什么媒体来传递信息,从而使学生更有代入感地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我们身边的媒体

教师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找到媒体的概念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他找到的概念。【我们将类似文字的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 】教师补充媒体的形式和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以相邻四人为一组,进行5分钟的讨论,结合课本上对多媒体的分类,说说看都有哪些分类,每个分类是如何定义的。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将媒体分为五类,信息技术每一组学生分别总结一类的定义。【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引起听觉反应的声音,引起视觉反应的文本、图形和图像等】【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它有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表现媒体: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和摄像机等输入媒体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等输出媒体】【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软盘、光盘和胶卷等】【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和光缆等】教师补充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其他实际应用。

2、多媒体的冲击

教师引导:多媒体除了应用于学习外,还可以应用于娱乐。电子游戏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多媒体应用形式。“上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浏览各种信息、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实际上吸引我们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网络上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老师讲解多媒体不是多种单一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数字化的产物,不仅属于媒体范畴,也属于技术范畴。因此,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多媒体就是指多媒体技术。尽管对多媒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多媒体技术的共同特征,即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构成一个交互的统一整体,实现多种媒体的集成应用。

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分类进行总结。学生能够回答出三个特征。【①集成性②数字化③交互性】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总结精炼等,之后分别为学生具体举例说明,每个特征是如何定义,例如以电子游戏为例,电子游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足球比赛游戏要求参玩者全程参与,比赛进程会随着参玩者的操作而变化,结果就是参玩者通过对游戏的操作“编辑”了一场比赛。而电视不具有多媒体的交互性,我们通过选择频道收看不同的内容,但我们始终是被动地收看,我们无法控制其播出内容的变化,也不能参与内容的加工和处理,诸如此类的举例说明。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以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书上实践与思考的4个问题,检验学生的习得程度。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可夸奖学生听课认真,理解到位。

作业:完成书中最后的“活动”模块的两个小活动。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是关于计算机结构原理的初步梳理。在本节课之前,已经介绍了计算机的应用,学生对于计算机也并不陌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的是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都有所接触和涉猎,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将所学内容与之前学生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具体软件的操作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一些知识的内在原因,希望能够找到操作的规律。因此学生学习本课恰逢其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各设备的功能及特点;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游戏活动过程,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以及各设备的功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增强学生视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所提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

【难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

五、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我会问学生一些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算机这么长时间了,计算机能做哪些事情,大家能举例说明下吗?同学们说的非常对,计算机功能好强大!既然计算机能做这么多工作,它是依靠哪些部件来工作的`呢,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回顾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回答之后,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那么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计算机结构原理初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系统

在新课教学的第一个部分,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逐步引导。我会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时,没有计算机的机箱、显示器等外部设备能实现制作任务吗?只有机箱、显示器等外部设备,但没有安装Office软件,可以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格吗?

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思考,那么机箱显示器是什么,而Office软件又是什么呢?学生通过总结会发现,计算机包括有型的硬件和无形的软件,此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举例来说一说他们理解的硬件和软件有哪些?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不再拘泥于书本而是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二)硬件系统的分类

承接计算机系统的分类,我会带着学生首先学习硬件系统的分类。在此部分的教学,我将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介绍计算机工作的流程。在观看Flash的过程中,我将留下一些问题,计算机内部有哪些硬件设备,数据和程序是如何在这些硬件设备中运行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硬件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分成哪几类?

学生通过Flash和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描绘整个程序和数据的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总结出计算机硬件提供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三)分析详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分成了五个部分,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相对这几个部分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将通过严谨的知识讲授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它们的运行原理、分类及发展趋势等。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原理相对简单,按时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在此部分讲解的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不再被书本框住,而是能够将知识结合生活。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轻松的气氛里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的部分,我将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具体的方法是请同学们上讲台表演一种硬件设备,可以用肢体表示,也可以发出声音,但是不能说功能部件的名称,让大家猜一猜表演的是什么部件。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功能);难点(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作业:网上查找以下设备的图片或品牌:3种打印机图片及其名称,3种U盘品牌及其图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设备管理的作用

2. 桌面背景的设置

3. 添加、删除程序

教学重点:

掌握桌面背景设置的方面、设备管理的应用、添加/删除程序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桌面背景设置的方面、设备管理的应用、添加/删除程序的作用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多媒体网络教室

2、精讲多练 难点分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所有同学均登录网络教室。

二、出示目标

1.设备管理的作用

2.桌面背景的设置

3.添加、删除程序

三、达到教学

1.导入

资源管理器除了可以用于管理文件系统即软件资源外,还能用于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当我们为计算机配置了硬件设备后,为了使设备能正常工作,系统还需要我们完成对设备的设置工作。资源管理器中的控制面板是一个有力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改变屏幕颜色、安装新的软件和硬件、更改网络设置等。

2.新授

1)设备管理

计算机的配置可通过“控制面板”中的“系统”选项。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图标,弹出如图所示的窗口,“系统属性”由“常规”、“设备管理器”、“硬件配置文件”和“性能”四个标签组成。

“常规”标签中,标识了计算机所用的操作系统以及CPU的型号、内存的大小。“设备管理器”标签中,标识了计算机所安装的所有硬件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声卡、显卡等。

“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配置是可以被我们任意删除或修改的,但应注意的是,对于设备表中的设备不能随意的删除或修改,否则可能会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2)添加、删除程序

在Windows系统中,当我们不再需要使用某个软件时,往往会想到删除它。如果直接在资源管理器中删除相应的文件或文件夹,有时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对于软件的删除,需要通过系统的“添加/删除”按钮,系统将自动删除选中的软件。

3)桌面背景设置(略)

四、小结:

1. 设备管理的作用

2. 添加、删除程序的功能及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7

课 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时间:

xxxx

授课班级:

xxxx

教学目标:

1、知道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

教授、分层、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明白载体的含义。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讨论:

1、每个同学举出你身边是信息的案例;反过来找出一些承运信息的载体。

2、找出信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异。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数据库与普通表的差异,并且灵活利用数据库来查询数据。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交流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3。根据具体问题的交流和探讨,能够利用数据库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养成归纳整理个人信息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库查询数据的过程。

难点:数据库查询数据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校校本课程选修情况,并向学生做出介绍:今年学校开设了80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思考:如果用计算机存储和管理图中信息的时候,该怎么办?用什么工具解决比较合适?预设学生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能回答出通过Word、Excel、数据库存储管理信息。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顾进行总结并提问:上节课已经简单了解到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数据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数据库是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操作数据库。

(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操作,打开教学光盘上本章文件夹中的数据库文件“校本课程。mdb”。

1、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校本课程”数据库中的两张表与常见的表格有什么异同?

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5分钟的时间探讨问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得出结果,但是不全面。(相同点,都能够管理和存放信息;不同点,数据库两张表是有关联性的,可以存放在一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做补充:数据库中的两张表格与常见表格都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但在数据库中这两张表格可以同时放在一起并通过有联系属性关联起来,并存储为一个数据库文件,实现集中管理。数据库的功能要远远大于普通电子表格的功能。Excel是文件形式保存数据,而且保存的数据很有限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存储数据的软件系统,对于数据的存储量比较大。

2、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对“校本课程”数据库而言,数据库中包含了哪些内容,它们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第二个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库中的每张表格都存储不同的结构和信息,都起着各自的作用。学生根据引导,思考各个表格是通过什么相联系的,很快得出结果。(“校本课程”数据库中包含了学生的姓名、编号、性别、班级、课程号等信息,两张表是靠“课程号”属性关联起来的。)教师对学生做出适当点评。

3、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操作“校本课程”数据库,如何利用数据库来查询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在“校本课程”数据库中,要了解“王蕾选修的是什么课程”,如何操作查询?教师演示数据库查询数据的过程,让学生观看,稍后找学生叙述操作步骤。(从“选修学生情况表”中找到“王蕾”的相关信息,得知她选修的是课程号“ST01”的课程,而课程号为“ST01”的课程名称则要从“校本课程情况表”才能查到,因此得知课程号“ST01”为“中国诗歌研究”校本课程。)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回答很正确,思路很清晰,观察的很仔细。

(三)巩固提高

教师从数据库中随机找出某学生的名字,学生查找相关数据。比如1。王冬雨选修的什么课程2。选修“电脑动画设计”课程的学生姓名等。学生练习查询操作。之后教师给予点评。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总结

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个人通讯录,并尝试利用数据库的方式存储信息。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掌握动画的分类。

2、学习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

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

动画制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预习导学

1、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如果动画的画面称为二维动画,二维动画画面构图,二维动画的文件格式有如果动画的画面是XX, 就是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增加了还具有三维动画的文件格式为XX。

2、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XX。动画采用了XX 技术,可以XX ,它具有 XX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XX。

3、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XX,另一种是XX 。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各有什么表现特点?

二、两种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

1、逐帧制作:

2、中间帧自动生成:

三、制作遮罩(Mask)动画

在Flash中设为遮罩的。层可以将其下一层的内容隐藏起来,再下一层的内容将通过遮罩层填充颜色形状或文本对象显示出来。

演示动画并分析制作方法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实践探究

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

要求:

1、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保存成swf格式。

2、改变“背景”图层的形状,观察遮罩动画的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概括出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元素与内容,会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界面。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升合理利用原则与方法设计优秀界面作品的能力。

3、培养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原则。

【难点】合理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带领观看《京剧宛》网站,引导学生从色彩、布局与导航思考,简要说明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界面呢?它要遵循哪些原则?

——引入新课《布局设计》。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作品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呈现优秀界面作品《快乐校园》,并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作品界面有什么内涵,从哪些信息可以体现;

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内涵。教师提示学生:布局设计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去观察,在欣赏作品时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不要过分注意作品的具体内容,是“浏览”作品。

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随机进行提问,最终归纳出该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有:这是一个充满优良传统与团结活泼的校园,是快乐的;画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内容丰富明朗。色彩以浅蓝色为主,表示校园美丽、洁净、安定,是读书的好地方。

任务二:设计原则和方法

参照教材内容,教师设计6个问题。

1、� 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提交信息总结、布局设计与美术设计,简要讲解交互设计,特别按钮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

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汇总。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成果强调设计一个界面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简明清晰要突出主题;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设计要方便。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巩固提高

通过浏览常见网页界面的布局与颜色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多媒体作品《伟大的祖国》进行界面布局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1

教学课题

信息安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知道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

3、知道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4、知道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难点:理解不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原理。

支撑环境

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台出现异常图形、显示信息突然消失、运行速度减慢、频繁出现死机等现象的计算机,让学生讨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计算机感染病毒所致,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又如何防治呢?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二、病毒的特征和防治

1、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就象人感染了生物病毒一样,不能正常工作,那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吗?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有什么异同?(学生看书或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2、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类型?它们防治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分成六组,每组了解一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对象、传染方式等,填写学习任务单;教师引导各组同学进行交流病毒的工作原理以及病毒的危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填写“学生学业成长记录表”。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以及病毒防治的工作原理。

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由曾经有过“中毒”经历的同学现身说法,说明感染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症状,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填写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

4、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明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教师汇总,共同归纳出基本防治方法。

让学生知道防治病毒的一般策略

这些是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一些方法,那在网络盛行时期如何来保护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呢?

引入下一知识点

三、信息的保护方法

1、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安全的保护?(学生看书思考)

2、如何在网络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你在信息交流中准备采用哪些简单二有效的保密技术?(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单)

了解信息安全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四、小结

回忆一下,你今天懂得了多少知识?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在病毒的防治及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方面会做的很好。

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却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在体验信息技术发展这项教学内容中,重点让学生体验“语音技术”,其它几项只做简单介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善意对待信息技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从五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it:t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__:1971-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至今,智能化计算机。

二、信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将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号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a、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

b、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

c、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世纪末);

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3i”特点:强烈的“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777飞机)。

d、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

e、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__”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如计算机内存条大小的变化,从刚开始的1mb开始,慢慢的出现32mb、64mb、128mb、512mb等。(mb代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

计算机中常用的表示容量的单位还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1)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__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3)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4)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5)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课堂练习】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2、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 a )。

a.信息时代 b.电子时代 c.高科技时代 d.现代化时间

3、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 a ),简称 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4、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下面有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促进科技进步 (b)给人带来麻烦

(c)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d)加速产业的变革

5、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 奔腾4 2.8ghz/ 256m/ 80gb/50x/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cpu主频大小的是( a )。

a、intel 奔腾42.8ghz b、256m c、80gb d、50x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13

课 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分层、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明白载体的含义。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讨论:1、每个同学举出你身边是信息的案例;反过来找出一些承运信息的载体。

2、找出信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异。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