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
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
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
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
(2)3×6.02×1023,6mol
(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
(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粒子符号
物质的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个钠离子,是23g。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y=32g
[得出结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对于离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第一节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 。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
物质的
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 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 个 。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 个铁原子,是56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 个硫酸分子,是98g。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 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 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 个钠离子,是23g。 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 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 y=32g
[得出结论]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对于离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板书]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讨论]为什么1mol任何物质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跟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与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相等,都约为 ,所以1摩尔碳原子质量跟1摩尔氧原子质量之比也应该是12:16。1mol碳原子质量是12g,那么1mol氧原子质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是通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电子质量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式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1.填写下列空白
(1) 原子质量是 克
(2) 分子质量是 克
(3) 分子质量是 克
(4) 离子质量是 克
(5) 离子质量是 克
(6) 质量是 克
[回答] 原子是64g; 分子是32g; 分子是44g; 离子为35.5g; 离子是23g; 质量为58.5g。
[设问]能否说一说什么是摩尔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数值怎样确定?
[讲述]我们将单位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之比。摩尔质量的符号是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板书]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2.回答下列问题
(1)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2) 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回答:(1) ;
(2)
[投影]课堂练习
3.下列物质各多少克?含粒子数多少个?
(1) (2)
回答:(1) 质量是1800g,含有 个 分子。
(2) 质量是1.7g,含 个
4.下列物质的是多少?含有多少个粒子?
(1)90g水 (2)56g氮气
[回答](1)90g水为5mol,含 个 分子
(2)56g氮气为2mol,含 个 分子
[设问]通过以上练习,能不能总结出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回答]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之比。
[讲述]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可求出,反之根据和摩尔质量也可求出物质的质量。
[板书]三、关于的计算
(-)依据
[板书]1.准确掌握、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的质量(m)、(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投影]例1 的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通过 的相对分子质量,得知 的摩尔质量。然后利用关系式 计算出 的。
解: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 。
答: 的为0.25mol
[投影]例2 中含有 和 的各是多少?
[分析] 的电离方程式为:
从 的电离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可以电离出 和 。
我们可以利用 的关系,首先计算出 的,然后再计算出 和 的。
解: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摩尔质量为 。
则 的为1mol, 的为0.5mol。
答: 中含有 的为1mol, 的为0.5mol。
[讲述]通过以上例题,明确了解这类型题的步骤和方法。在今后的计算中应该注意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投影]练习1.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由已知条件可先求出 的,再根据如下关系: 求出氧原子的,进而求出氧元素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8g。
[投影]练习2.含有 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0.7g,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根据所给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首先求出,再根据已有的质量和求摩尔质量,因为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通过求算出摩尔质量即可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答案: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板书]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投影]例3 多少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分析:要满足二者分子数相等,只要满足二者的相等即可。
解:设质量为 的硫酸所含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硫酸) (盐酸)
答:0.98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 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讲述]解此类型题的思路是:找准不同物质间的关系,然后列方程求解。
[投影]课堂检测题
中所含的 原子数与多少克 中所含的 离子个数相等?
(参考答案: )
板书设计
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的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符号表示:
三、关于的计算
(-)依据
1.准确掌握、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质量(m)、(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教学目标 概览: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和联系。
3、能熟练运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教学难点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 1、1 mol物质所含粒子的个数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总个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引入]教师取一杯水,对同学说:“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现在让你们来数,能数得清吗?”
回忆初中有关水分子的知识: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很显然,靠我们在座的大家一个一个来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完不成任务的。那么,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要称一下这杯水的质量,就可以很轻易地知道!
连接水分子这种粒子与水的质量之间的桥梁,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物质的量。
“下面,就让我们来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推导并板书] 二、1mol物质的质量
微观 一个C原子 一个O原子 一个Fe原子
↓扩大6.02×1023 ↓扩大6.02×102 ↓扩大6.02×1023
1 mol C 原子 1 mol O 原子 1 mol Fe 原子
↓ ↓ ↓
质量 0.012 kg=12 g x g y g
相对原子质量 12 16 56
[讲解] 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若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学生计算]得出x=16 y=56
[设问] 要是1molNa原子或1molH原子的质量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
[设问]那么,对于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1 mol的质量是多少呢?离子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 mol 任何原子的质量以g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1 mol 任何分子的质量以g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1 mol 任何离子的质量以g 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板书]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物质的原子(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投影练习]
1molH2O的质量是 g;1molNaCl的质量是 g
1molNa+的质量是 g;1molS的质量是 g
2mol NaOH的质量为 g,其中Na+为 g
[讲解] 由以上我们的分析讨论可知,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我们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
[板书]三、摩尔质量
概念:1mol 物质的质量叫做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1或 kg·mol-1
m
n
关系式:M=
两种方法:H2O的摩尔质量为12 g·mol-1;1mol H2O的质量为18g
[讲解] 依据此式,我们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构成物质的粒子集体联系起来。
÷M
×M
÷NA
×NA
小结:
质量 物质的量 微粒数
(g) (mol) (个)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7 例1和例2
练习:
1. 0.4gH2在O2中燃烧能生成多少molH2O?
2. 20gA和14.6gB完全反应生成12.4gC和0.2molD,则D的摩尔质量为多少?
3. 2g AO32-中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了3.01×1023个,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32)
4.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cm 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32 B.65. C.120 D.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及其单位,了解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及其单位,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把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 倍,即 。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及其单位,了解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 :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 mol 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 (2)3×6.02×1023,6mol (3) 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 (4)10×6.02×1023 (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 :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 =(6.0221376±0.0000036)×1023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 mL)、圆形水槽(直径 30 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 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 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 5 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 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 M=284g/mol),所以 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4.在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中,应保持水面平静,防止单分子膜重叠。
5.水槽的洗涤:每做完一次实验,一定要把水槽洗涤干净。否则,第二次实验所需硬脂酸苯溶液的滴数将明显减少,因为残留在水槽内的硬脂酸分子会占据部分水面。洗涤方法:用自来水充满水槽,让水从水槽边溢出,反复2-3次即可。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其中“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学生必做实验。
二、学情分析
对于定量认识物质及化学变化,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并且掌握情况较好。所以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比较难主动使用的。所以教学过程,应该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使用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的建立,确实为化学研究链接微观和宏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学生初步掌握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四、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任务1]教师引导: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活动: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定量意义的讨论,发现化学方程式既能定量地讨论质量关系,也能够定量地讨论个数关系,而且个数关系要更加简洁。
(2)发现微粒数量太大,直接表述微粒数量不便于计算;
(3)类比生活中用“堆量”处理较大个数的经验,提出微粒个数的“堆”概念。
[任务2]教师引导:如何设计“堆”的个数便于化学计算。
学生活动:利用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尝试计算,在计算中发现这样的“堆量”设计,让每一“堆”微粒的质量刚好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任务3]教师引导:明确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车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定义。
学生活动:
(1)延续之前关于“堆量”讨论的思路,尝试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规定的目的。
(2)通过实践计算,熟悉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计算方式。
(二)环节二 气体摩尔体积
[任务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到电解水实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1)明确电解水实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刚好相等,提出。
(2)提出“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氢气与氧气,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的猜想;
(3)利用教师所给数据,完成对猜想的验证。
[任务2]教师引导:给出1mol不同固体、不同液体体积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单位物质的量体积的影响因素,及气体物质的特点。
学生活动:(1)通过对比和计算,发现不同固体、不同液体单位物质的量体积不相同,而只有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体积相同。
(2)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单位物质的量物质体积的因素,找到对于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是远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是影响体积的主要因素;
[任务3]教师引导:明确摩尔体积的概念,分析专门讨论气体摩尔体积的价值。
学生活动:建立摩尔体积的概念,明确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宏观上的气体的体积比可以直接反应微观上气体微粒的个数关系。
(三)环节三 物质的量浓度
[任务1]教师引导:回顾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讨论对于溶液,如何建立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关系。
学生活动:
(1)回顾之前所学知识,明确物质的量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计算方式。
(2)根据老师对于溶液问题所提出的计算要求,设计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任务2]教师引导:以精度为切入点,讨论如何配置0。100mol/L的NaCl溶液。
学生活动:
(1)明确教师所提精度要求,反思已知实验器材不能满足精度要求;
(2)在明确教师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大肚”“细颈”的容量瓶;
(3)结合容量瓶的精度要求,明确使用容量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任务3]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设计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完成操作流程。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设计操作流程,并明确操作的注意事项;
(2)主动设计“烧杯中溶解在转移至容量瓶中”“多次洗涤转移至容量瓶中”等为实现实验精度的“特殊操作”,并理解每步操作的目标以及不进行该操作的造成的误差;
(3)两人一组完整完成实验操作。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