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是人生意识日益觉醒、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多彩的岁月,是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的年龄,是人理性地追问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十六七岁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处在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应该在青春旋律的歌唱中,感受生命的多彩,编织人生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这次为您整理了高一语文优秀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 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四) 美育渗透点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分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
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
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
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
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背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1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5、庭下如积水空明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四、古诗鉴赏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3、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4、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5、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一起在院里散步。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月光(月色)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
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
答:“闲人”可指闲来无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苏轼被贬后失意落寞之情;“闲人”又可指有闲情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仍旧有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答: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答: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四、古诗鉴赏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心怀天下,推已及人,忧国忧民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同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陶渊明田园诗的能力 。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同时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
2、讲授法。抓住关键的诗句进行分析、讲解,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知识迁移法。通过两首诗的学习和比较,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陶渊明和《归园田居》组诗情感的理解。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图片
课时字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意的田园风光,进入一个世外桃园,引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的思想。
提问:看到这些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有什么感觉?你们喜欢吗?这有没有让你们想到世外桃园?我们上个单元也学过一篇有关世外桃园的文章,记得是哪篇课文啊,谁写的?(《桃花源记》陶渊明)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内容谈谈对陶渊明的理解。
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桃花源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批判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从《爱莲说》里知道他是一个隐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活过得怎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二、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而且要注意下面的注释,对诗歌有一个总体感知。
2、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介绍作者:(同上)
写作背景:诗人曾几度出仕做官、归隐,在官僚与隐士中徘徊。直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四、重点分析诗歌
1、解题: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人的眼睛,它往往能传达出或暗示许多信息。提出题眼——归(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师生共同归纳:从何而归?归去何处?归去如何?为何而归?
2、感知诗意:让学生自读诗歌,想象诗中景物构成的画面。让学生带着“归去如何”这个问题在诗中找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想象中的画面。提问:“为什么会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中体会到什么?教师抓住学生答案中的关键字句进行分原,将学生带入诗句的理解中。
3、理解情感:提问: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很艰苦,他对此有什么感觉呢?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教师指导学生着力挖掘“愿”的深层内涵,点出作者的主旨。
三、课外延伸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归园田居》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归园田居》其一,解决四个问题:从何而归?归去何处?为何而归?归去如何?教师简单讲解。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主要是训练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堂课的重点是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赏析意境美。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好好体会体会。
五、布置作业
1、《归园田居》其三中,“但使愿无为”的“愿”具体是指什么?根据学过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写100字的小短文。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六、板书
归园田居
陶渊明
1、从何而归(官场)
2、归去何处(田园)
3、为何而归(官场黑暗 )
4、归去如何(愿无为)
[ 内 容 结 束 ]
教学目标
1.识记
A.关于《彷徨》
B.烟霭等词语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复习)
教学设想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5.三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辛亥革命1911 五四运动 1919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以什么为线索
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
6.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
1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
柳妈
我
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
2.倒叙
3.我的见闻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鲁镇 卫家山 贺家墺
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 由此辐射
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
5.见板书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
从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六.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情节 内容 顺序
序幕 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突然死去 倒叙
开端 初到鲁镇
发展 被卖改嫁
高潮 再到鲁镇
尾声 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一
参考角度:A、没有名字 B、小十岁的丈夫 C、工钱
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视的信息
二.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
1)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关于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要求
1.文中几处写景象,三处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研读开头一节
A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气息?
B.将到新年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C.四叔与我见面的情景表现什么?大骂新党,S在书房里表现什么,为什么不是留在书房里
2.研读第一次景象的描写
A、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3.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层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明确总结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尽管封建制度已S终正Q)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点拔
A、在结构上
B、对于中心的表达上
明确:
A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B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 为,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杀害祥林嫂,她死于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我 的软弱性
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六
2.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七、作业
反聩及校正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
参阅书目:《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登陆了《高中语文课改网》,和123课件站,利用百度收集了图片和课文美读。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
教学要点: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
一、导语:(播放幻灯片2)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的散文家、诗人、_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二、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三、初步感知课文(播放幻灯片4)
1、打开课件,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结合画面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2、提问: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播放幻灯片5)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播放幻灯片6)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播放幻灯片7)
3、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4、布置作业:熟读4、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入:鉴赏、分析课文4、5、6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阅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田田写出了叶子之多;“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播放幻灯片8)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播放幻灯片9)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播放幻灯片10)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播放幻灯片11)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播放幻灯片12)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明确:除传神的动词运用外,还用了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二段不一样。本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播放幻灯片13)
二、熟读,品味4~6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4、5、6段,讨论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题。
一、导入,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总结4、5、6段,理解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三、学生朗读第三部分,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结合课后练习三,认真体会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谈你对他的散文有什么看法。
六、小结全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第三课时板书: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
(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_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_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_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_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_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_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_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_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习,重点学习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习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
(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
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习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习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2、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了解其象征手法。
3、明确托物言志的手法,并且联系时代背景,把握课文的主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点拨法,整体感知课文。
2、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拓展延伸理解“释绿”时人们思想上达到一种升华。
从圈点、朗读的方法品味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通过学生互助合作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其感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绿是自然色中生命意义的色调,提到绿人们就会联想到生命和希望。当一抹绿出现在沙漠中时,当绿芽冲破险绽放绿意时,当无边的绿色铺面而来时,不知道大家具有一种怎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我国现代作家陆蠡的一篇作品《囚绿记》。
(二)、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原,他从小就天资聪慧,具有“神童”之称,是我国现代的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他坚贞不屈而死于日寇的之下,当时他才34岁。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海星》、《竹刀》、《囚绿记》。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人民贫困,这一切使这个拥有远大抱负的爱国青年感到焦灼不安与痛苦,因此让他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
——“囚”的意思是关起来,如囚徒、囚犯。“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记”说明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
(2)、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欣赏一下这篇课文,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
——绿是作者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长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这样做都是因为作者对绿的喜爱。
(3)、划分段落大意,用一个词来概括出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两种分法:
①方法一,将文章分为五个层次:
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
②方法二,将文章分为四个层次:
(4)、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作者对“绿”的情感有何变化,请讨论并概括。
——情感变化:渴望→喜爱→独占→放手→留恋
(五)、品味精彩语段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有哪些呢?并作简要分析。
——一下几句为参考
(1)、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第五段)
——此句前面说:“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把绿色当作希望、幸福和快乐的象征。这里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说明了作者有观绿、亲绿的愿望,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愉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另外,这句话还对后面写作者与绿枝条的“亲密交往”起铺垫作用。
(2)、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与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第八段)
——这两句话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色的挚爱。作者的赞美、歌颂之情蕴含其中。
(3)、临行前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第十三段)
——绿枝条与作者一道经受折磨,但最后都获得自由。作者把绿枝条当作人来赞美、歌颂,其实是对一种坚强高尚的精神品格的认定和追求。“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心灵的写照。
(六)、合作探究,深化感悟
(1)、作者为什么对绿——对一株常春藤那么的喜爱呢?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己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爱常春藤。
(2)、作者笔下的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几个词来概括?
——蓬勃、向阳、固执(板书)
(3)、结合绿的特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提示: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简单的说这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
当时的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烽烟四起(文章第十三段)
——绿色是生命、希望的象征,是向往光明、自由的象征,是坚强不屈的抗敌精神的象征。
(七)、拓展研究
1、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我们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提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喜爱花的艳丽芬芳,便折花赏玩;因为喜爱鸟的清脆歌喉,便将它囚于笼中;因为喜爱山的清新翠绿,便结伴游玩,却给它留下一片狼藉。而人与人之间的“爱”更是复杂。父母爱子女,百般呵护,却舍不得让他们去飞、去闯、去受苦;老师爱学生,倾囊相授,却在无意间左右着学生,束缚着他们个性的发展。于是我们明白,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带来温暖,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滋润心田,有时,爱是一种伤害!爱不是控制、掌握和囚禁,而需要提供更大的空间,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
四、小结
作者喜欢绿,写出了绿的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固执的特点,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向往光明自由的象征和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象征。这种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的写法值得我们我以为人学习。
五、板书
囚绿记陆蠡
一、方法
方法一,将文章分为五个层次:
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
方法二,将文章分为四个层次:
二、作者的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渴望→喜爱→独占→放手→留恋
三、绿的特点
蓬勃、向阳、固执
四、绿的象征意义
绿色是生命、希望的象征,是向往光明、自由的象征,是坚强不屈的抗敌精神的象征。
六、作业
1、同学们,本文写了对绿的爱,请另写一种颜色,赋予它一种情感和象征意义。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提示:红色象征热情,黄色象征富贵,白色象征纯洁,金色象征高贵,蓝色象征平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