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生物教案【最新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目标
①概述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并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②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③说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目标
①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科学研究的一般。
3、德育目标
①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培养热爱绿色植物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比较。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课 时] 3课时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年代 科学家 实验设计思路及现象 结论
1771年 普里斯
特利 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玻璃罩内,
现象是______ __
小鼠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779年 根豪斯 把带叶枝条放到水中,光下 ,
暗处 .
1864年 萨克斯 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____________,
然后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
处理叶片,发现____________
1880年 恩吉
尔曼 水 绵 黑暗、没有空气
好氧细菌 显微镜观察
完全曝光→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极细光束照射叶绿体→现象__ __
1940年 鲁宾
和卡门 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18O,CO2→现象________________
H2O,C18O2→现象_______________
1948年 卡尔文 用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行踪,
发现
二、光合色素与光能捕获
1、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是因为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和 。其中酶分布于 。
色素的分布于: ;
色素的作用: 、 、 光能 。
2、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类:
叶绿素a: 色
叶绿素: 主要吸收 光
叶绿素b: 色
③色素种类
胡萝卜素: 色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 光
叶黄素: 色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夏天绿油油的树叶到秋天会变黄?
(2)叶绿体中色素的形成需哪些条件?
[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光反应 暗反应
部位
条件
反应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产物
两阶段的关系
实质
例题: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 _ 高中地理。
(2)图中B是__)○(______,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来自于______ __。
(3)图中C是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
(4)图中D是________,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__ ______。
(5)图中E是________;
(6)图中F是________,它是由CO2和________结合后形成。
(7)图中H是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上进行的;Ⅰ是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进行的。
(8)由F到J称为______ __;由G到F称为__ ______。确切地说,
J代表____ ____。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农业上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有: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练习]
1、在光合作用实验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的水分子含18О,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О。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18О的比例为
A.0.20% B.0.44% C.0.64% D.0.88% ( )
2、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视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补充] 化能合成作用
绿色植物以光能为能源,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糖类,糖类中贮存着由光能转换来的能量。因此绿色植物属于自养。相反,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它们属于异养。
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利用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亚硝酸(HNO2),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校本作业]
1、下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 )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2、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绿叶后直接用杵棒进行研磨,不用作任何处理?
D.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
3、。普里斯特利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却有的能,有的不能。以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
B.该实验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
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达到了平衡
D.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CO2与小白鼠呼出的CO2达到了平衡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当对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以后,暗反应也马上停止?
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O2,暗反应消耗O2生成水
5、如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C )
A.升、升、升、升
B.降、降、降、降
C.降、升、升、升
D.升、升、降、降
6、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 Ⅱ 和 Ⅲ 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c 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7、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某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
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
8、如图为光反应、暗反应联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
a ,b ,c ,d
(2)如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突然将d降至极低水平,则小麦叶片中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会突然减少,其原因是 ;若降低d的同时,又停止光照,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 。
(3)若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 )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甲和乙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 (1)O2 ATP [H] CO2 (2)CO2固定减弱 C3还原也减弱 (3)B
9、下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在光照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随 的增加成正比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是 阶段
(2)从图甲可见,光照强度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且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 ,此时光合作用的 阶段受到限制
(3)图乙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B时,是植物生长的 ,出现CD段的原因是
(4)请在图甲中绘制50℃时植物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5)根据图甲,在图乙绘制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
?答案 (1)光照强度 光反应 (2)温度 暗反应?
(3)最适温度 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4)如图
(5)如图?
10、图甲和图乙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图丙是光合作用图解。请据图回答:
(1)由甲图可见,B点光合作用的速率主要受 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丙图中 等过程(填序号)。
(2)乙图表示光照强度为甲图中的B点时,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乙图中曲线后段出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3)丙图中 吸收的光能将用于 过程(填序号);过程⑥的反应物还包括来自光反应的 。
答案 (1)温度 ④⑤⑥ (2)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3)光合色素 ③④ [H]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有氧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
②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和意义。
2、能力目标:
①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学习有氧呼吸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观察、分析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代谢实质,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生命现象。
②通过分析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细胞呼吸的意义。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细胞呼吸是生物活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那么细胞呼吸怎样进行呢?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一)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高等植物和动物主要进行的就是有氧呼吸,这是地球生物逐渐进化的结果。
酶
2、主要场所:线粒体3、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4、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两个分子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H],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前两阶段产生的氢[H],经过一系列反应,被氧化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
小结:
场所反应物生成物①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②第二阶段线粒体丙酮酸、H2OCO2、少量[H]、少量能量③第三阶段线粒体[H]、O2H2O、大量能量
结合反应式提问:
①葡萄糖在第一阶段参与反应,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②水在第二阶段参与反应,水和丙酮酸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进入到线粒体基质中。
③氧气在第三阶段参与反应。
④CO2在第二阶段生成。
⑤水在第三阶段生成。能不能和前面的水对消?不能。
⑥有能量产生的有:第一阶段(少量)、第二阶段(少量)、第三阶段(大量)。
⑦有酶参与的有: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三个阶段的酶有没有一样?判断依据:酶的专一性。
⑧有[H]产生的有:第一阶段(少量)、第二阶段(少量)。
5.能量的产生与去向:1molC6H12O6—→2870kJ—→1161kJ储存在ATP中(转化率为40.45%),其余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二)无氧呼吸
1、概念: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
3、反应式:
(1)高等植物: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2)高等动物和人及高等植物的某些组织(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
酶
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4、过程:
5、能量的产生与去向:1molC6H12O6—→196.65kJ—→61.08kJ储存在ATP中(转化率为31.06%),其余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呼吸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细胞质基质是否需氧需分子氧参加不需分子氧参加分解产物CO2+H2OCO2+酒精;乳酸释放能量较多较少相同点①二者的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②二者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板书设计
第七节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的类型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2、主要场所
3、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
4、过程
场所反应物生成物①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②第二阶段线粒体丙酮酸、H2OCO2、少量[H]、少量能量③第三阶段线粒体[H]、O2H2O、大量能量
5.能量的产生与去向:转化率为40%
(二)无氧呼吸1、概念2、场所3、反应式4、过程5、能量的产生与去向:转化率为31%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三、细胞呼吸的意义教学后记。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方面
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细胞是基本的 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
小结
课后练习教师活动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的 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
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
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 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阅读资料并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
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七、板书设计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生物 生物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和分裂
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
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
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入人体的淋巴细胞
人人和高等动物免疫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结构
层次概念 举例学生举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 胞5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3、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通过学生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具
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滴管,吸水纸,碘液,生理盐水,解剖针、刀片。
三、方法步骤
三人一组,分别进行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比较观察。
(一)、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准备。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约1厘米х1厘米),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用镊子夹往一块盖玻片的边缘,将它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3、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原来留在载玻片上的清水,好让碘液渗入到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把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1、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附着了一些碎屑。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用碘液染色,然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四、讨论
洋葱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五、课外活动
下课后大家寻找一些其它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来实验一下,看与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情况是否相似。
六、收获
1、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学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使学生理解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二、能力方面
1、通过学生对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进行科学分类的能力
2、通过学生分析、比较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3、通过学生分析某个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进行科学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生生物体新陈代谢类型的了解,使学生能较全面的、辩证的观察纷繁复杂的生命自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可看成对第三章内容的总结,包括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两部分内容。
1、新陈代谢的概念
教材先定义了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然后着重讲述了新陈代谢中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这四个概念这含义,并用表解的形式概括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材讲述了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即自养型、异养型,并在自养型中讲述了化能合成作用;教材还讲述了异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即需氧型、厌氧型。
教法建议
本节的知识内容除了化能合成作用以外,其余的都是学生在生物课中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是对全章学习的总结,因此教师可在学生自学并讨论相关问题基础上,加以适当概括总结即可。
1、引言
由于本节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引入本节内容时,可选择的方式就比较自由,凡与新陈代谢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作用为切入点。比如通过如下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建立联系的关键,其本质是把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其实,自然界有些生物虽然不是绿色植物,也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那些生物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呢?
以此直接引入化能合成作用的学习。
2、化能合成作用
在本节中,只有化能合成作用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点,学生只有在清楚了这个生理过程之后,教师才能较为顺利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完成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的总结和归纳。
在引导学生讨论化能合成作用的机理时,教师可让学生写出绿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以此作为与化能合成作用的进行比较的参照。
然后教师可以先硝化细菌为例,向学生介绍化能合成作用的机理。
教师可先让学生比较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由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葡萄糖)的过程中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上的相同之处。
之后,比较硝化细菌合成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比较两者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异同。
3、新陈代谢的概念与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在学生理解清楚化能合成作用这一知识难点后,本节的其它内容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全都学过的,教师在处理新陈代谢的概念与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这两部分教学时,更多地应让学生自己有时间来梳理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采用自学或问题讨论的方式可能适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可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表解的形式总结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4、为加强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的理解,教师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第八节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学重点】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 板图
【教学过程】本节的知识内容除了化能合成作用以外,其余的都是学生在生物课中学习过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对全章学习的总结,因此教师可在学生自学并讨论相关问题基础上,加以适当概括总结即可。
1、引言
由于本节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引入本节内容时,可选择的方式就比较自由,凡与新陈代谢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作用为切入点。比如,教师可从下面的问题之一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①我们总说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而且我们也学习了不少与生物的新陈代谢有关的原理,你能否举例说明你是怎么理解“一旦生物的新陈代谢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这句话的?
②请举例说明什么样是同化作用?什么样是异化作用?
③在某一个生物个体中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是什么关系?
④动物和植物在同化作用方面(或摄取营养物质方面),最显著的差异是什么?
⑤你能否列举尽可能多的生物种类,它们可进行无氧呼吸吗?
⑥你能否理清楚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建立联系的关键,其本质是把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其实,自然界有些生物虽然不是绿色植物,也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那些生物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哪里呢?以此直接引入化能合成作用的学习。
2、化能合成作用
在本节中,只有化能合成作用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点,学生只有在清楚了这个生理过程之后,教师才能较为顺利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完成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的总结和归纳。
在引导学生讨论化能合成作用的机理时,教师可让学生写出绿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以此作为与化能合成作用的进行比较的参照。
然后教师可以先硝化细菌为例,向学生介绍化能合成作用的。机理。由于学生对硝化细菌根本不知道,而且生物化学又很抽象,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师应先简要介绍一些有关硝化细菌的感性知识,以消除学生的这种陌生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写出亚硝化细菌氧化氨、硝化细菌氧化亚硝酸的化学反应式,最后再写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葡萄糖的反应式;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硫细菌、铁细菌为例,写出硫细菌把硫单质氧化成+6价硫,并使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的反应式;铁细菌把+2价铁氧化为+3价铁的化应式,并使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的反应式。
教师可先让学生比较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由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葡萄糖)的过程中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上的相同之处,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细菌是利用氧化无机物时释放出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氧化无机物时所释放出的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之后,比较硝化细菌合成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比较两者在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异同,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因此光合作用与硝化细菌都为自养生物;二者的不同点在于能量来源不同,即光合作用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来源于光能,而化能合成作用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来源于细菌是利用氧化无机物时释放出的化学能。
3、新陈代谢的概念与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在学生扫清了化能合成作用这一知识难点后,本节的其它内容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全都学过的,教师在处理新陈代谢的概念与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这两部分教学时,更多地应让学生自己有时间来梳理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采用自学或问题讨论的方式可能适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如:
①在某一个生物个体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是什么关系?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也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下面几层含义:
A、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存在着物质变化,即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同化作用合成有机物;
B、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存在着能量转变,同化作用储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
C、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存在着与外界环境的关,同化作用从外界环境摄取物质和能量,异化作用向外界环境排放物质和能量。
前两点综合起来理解就可得出新陈代谢是“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第三点则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另一观点,即“生物体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最终使学生建立新陈代谢准确的概念,即准确的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生物体的这种不断的自我更新,是新陈代谢的实质。
②你能否理清楚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划分生物新陈代谢类型的标准是什么?
④化能合成自养型与光能合成自养型有什么区别?
⑤自养型代谢与异养型代谢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⑥需氧型代谢与厌氧型代谢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⑦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其代谢类型有何特点?
⑧你如何说出腐生与寄生之间的区别?
4、为加强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的理解,教师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比如:
①你能说出下面所列出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吗?
绿色植物、人、灵芝、乳酸菌、蛔虫、猪肉绦虫、酵母菌、硝化细菌、蘑菇、霉菌等。
②有人认为寄生植物、食虫植物是自养型和异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③你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兼自养、异养于一身的生物种类吗?(寄生植物、食虫植物、绿眼虫等)
④你能举例说明自然界是否存在兼需氧、厌氧于一身的生物吗?(酵母菌等兼性厌氧的生物)
⑤你认为原始生命的新陈代谢类型应该是什么?
⑥“硝化细胞的代谢类型属自养型”,这一说法准确吗?
自然界除了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外,还有没有自养生物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这类生物就是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胞、铁细菌、硫细菌等。
通俗地说,光合自养和化能自养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可自己养活自己,即不用吃东西,自己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而光合自养与化能自养的区别在于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中的化学能来源于太阳能,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葡萄糖中的化学能来源于氧化无机物所释放出来的化学能。
还要注意下面四个概念,即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自养型、异养型(为同化作用的一种类型)同化作用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通俗地说是别的生物养活自己);异养型包括腐生型(生活在无生命的有机质中)和寄生型(生活在活的生命体内或表面)。
其实这部分内容并不难,但有一个地方学生要特别注意,这就是三种问法的区别,以硝化细菌为例:
(1)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什么? 答案是:自养需氧型
(2)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什么? 答案是:自养型
(3)硝化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什么? 答案是:需氧型
这三种问法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要细心,注意不要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