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生物教案(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
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
(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的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合成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3、温度和pH:适宜温度为36.5℃±0.5℃ ,适宜pH为7.2-7.4 。
4、气体环境 :主要是O2和CO2。
(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1、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2、健康细胞培养;
3、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等。
(六)思考讨论
1、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
答: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2、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胰蛋白酶对取出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 答: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4、细胞株和细胞系有什么区别?
答: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之处有:A.动物细胞培养液为液体培养基;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而植物组培培养基多数选取蔗糖为营养物质。
6、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答: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式探索,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
2、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3、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
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简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设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接着,ppt展示两组图片:(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2)荧光水母的图片,荧光水母因为它体内的“荧光蛋白”,使得它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课题)。
(过渡)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二)资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拥有4种氨基酸,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四种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特点?区别是什么?
(2)如果将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尝试归纳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种氨基酸都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同点);R基不同(不同点)。
教师邀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并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
(三)动手操作,演示蛋白质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让一组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尝试怎样才能连接起来。学生会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提问:
(1)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2)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3)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4)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5)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用表格的形式)。
创设情景:观看蛋白质形成的flash动画。
课件展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出生物界中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种,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这些氨基酸是怎样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活动:将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同学相互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变化多端;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五)巩固新知,归纳总结概念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概念图。
(六)作业拓展
课后调查资料:科学上第一个人工蛋白质的诞生和“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及成就。
四、板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结构通式
二、蛋白质结构的形成
三、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一、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58。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
〖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
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变小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清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基本不变
〖板书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复原)
〖板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提示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板书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小结见板书。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 2.√。 3.×。
拓展题
农业生产上的轮作正是针对不同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生产措施。如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地力就会下降(俗称伤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这样就会影响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