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08-02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胡同文化》 9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媒体设计]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三、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2、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业: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同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文有味儿……说明其共同点感情:无奈中有怀念,化汪批判中有失落。
1、走近北京胡同: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邮票、照片、图片,对胡同作一定的了解,获得直观感觉。
2)听一听北京城里的“胡同歌”,在歌声里走进悠悠的胡同,去领略胡同深处传唱的北京的民风。——“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
2、走近汪曾祺,了解“文化”的概念。
1、看一看图片: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搜集到的胡同的图片(老师可补充学生课前搜集的不足),老师给图片配上悠扬的乐曲,运用音画效果来设置情景,让学生走近胡同。
2、说一说感受:
看了图片,学生说说自己看了胡同图片后的感受。
3、读一读课文,找找胡同的特点:
重点阅读一~四段,采用圈点段落要点,根据要点理思路、概括要义的寻读法,引导学生从课文对胡同的描写中发现胡同的特征。
胡同的特点:走向——正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生活方便安静
4、议一议胡同文化:
1)阅读第五自然段“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明晰“文化” 的有关概念。
“文化”从广义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指住在北京胡同里居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
2)探究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又安静的胡同里居民的习惯和精神状态,即胡同对胡同居民的影响。
让学生划出能揭示胡同文化的内涵的语句,抓点化要旨的句子来梳理思路、概括要义。
胡同居民: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3)进一步探究胡同文化的本质。采用发现、引导法对胡同文化的内涵加以品读。
作者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名称来源、宽窄、居民居住方式,谈市民文化形态——“封闭”;从北京人生活的理想“舍不得挪窝,独门独院”,写他们“安土重迁”;物质要求不高,写“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不管闲事,突出“袖手”“忍安”。揭示胡同文化的本质是“封闭”、“忍”。
探究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要让学生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作者赋予的,也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并不代表胡同文化的全部。
4)探究胡同建筑特点、地域特点与文化的关系。采用讨论法。
建筑特点决定了其文化特点。胡同安静闭塞,使人思想保守;方正又影响到思想意识,且长期处在政治统治和政治风暴中心,正统思想严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北京胡同文化自身特点与其命运有何必然联系?
A、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B、胡同文化中封闭、保守、自私、知足、忍耐的特点使这种文化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没有发展的文化注定了只能在消耗尽自身储备之后走向衰亡;C、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也同时产生了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5、品读、体味作者对胡同、胡同文化的情感 。
1)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的照片,配乐朗读文后三段,感受作者的情绪)
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见吧,胡同”这些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学生自读自品,老师点拨。
明确: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但当他直面衰败的胡同时,也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所以,在理智上又欣然接受。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2)进一步探究作者为什麽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极为复杂的情感?(教师点拨与学生品读、讨论相结合。)
首先要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文化修养谈起。作者的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北京文化几十年。胡同是他生活的家园,胡同是滋长他文化的土壤,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朝一夕,无不蕴藏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无不寄托着作者对传统文化浓浓的情感。细品此文,不难看出作者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之细、熟悉之深和喜爱之浓。这些都说明作者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传统文化已在作者心中深深打下了永不能磨损的烙印。对于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老人来说,胡同的消失,难免让他对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留恋之情。
其次,在北京胡同文化丰富内涵中,具有一些作者所推崇、所钟爱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这么认为)。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安土重迁等。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眷恋,实际上也是安土重迁思想在作者身上的集中体现。事实上,这种思想不只是在作者身上存在,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共有的一种怀旧情结。
商品大潮的冲击,历史发展的必然,又决定了胡同的衰落命运。作者态度是达观的。所以,无奈中有怀念,批判中有失落。
6、听一听歌曲: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7、评一评:
1)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如何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既看到这一冲击不可避免,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不能一概否定,应继承发扬并有意识 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你更喜欢那一种?阐明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意见。
街巷胡同消失后,作为胡同文化的替代品──高楼文化,并不能立即填补失去胡同文化而形成的感情空白。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虽然高楼文化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天下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确是彻底打碎了传统封闭文化的桎梏,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开放带来的成果。但是,在人们日益深入地探索外部世界奥秘的同时,与我们近在咫尺的邻里、朋友、同事之间却悄然形成了新的隔膜。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比肩接踵的人海中,淳朴的乡土之风、亲切的邻里之情日渐淡化,更多的却是无可名状的孤独。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 虽然高楼文化并不是完美的文化,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高楼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胡同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不十分完美,但确实是先进的文化。我们须用坦然的心态接受它。
8、想一想:
1)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在发展,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2)试给北京、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做一个发展规划。
阅读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西安这座城》,在读、思考、与《胡同文化》对比中感受两者文化意蕴的不同。
选定四个对比点,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1)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作者感情的异同;2)对比两文的语言特色;3)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不同城市的市民文化和风俗习惯;4)讨论“文化”一词的内涵。
1)《西》除了那悠久的历史古迹之外,跟有那充满活力的人文精神。作家用深邃的眼光注视着西安,在浓酽的历史古意中发现着生命的活力。
2)《胡同》语言京味浓、幽默。汪曾祺在北京生活了四十余年,北京的民风民俗到了作者笔下,一股浓郁的京腔京调的胡同韵味,醺人欲醉。有独特的京话词语,如约二斤鸡蛋、“挪窝儿”“处街坊;还有北京人特殊时期的独特话语,如把学生与东说成“闹学生”、“过学生”
3)《胡》一文市民的文化心态“封闭”、“忍”,《西》一文对古风古韵是一种赞赏的心态。
1)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如何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既看到这一冲击不可避免,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不能一概否定,应继承发扬并有意识 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你更喜欢那一种?阐明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意见。
街巷胡同消失后,作为胡同文化的替代品──高楼文化,并不能立即填补失去胡同文化而形成的感情空白。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虽然高楼文化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天下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确是彻底打碎了传统封闭文化的桎梏,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开放带来的成果。但是,在人们日益深入地探索外部世界奥秘的同时,与我们近在咫尺的邻里、朋友、同事之间却悄然形成了新的隔膜。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比肩接踵的人海中,淳朴的乡土之风、亲切的邻里之情日渐淡化,更多的却是无可名状的孤独。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 虽然高楼文化并不是完美的文化,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高楼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胡同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不十分完美,但确实是先进的文化。我们须用坦然的心态接受它。
7、听一听: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8、想一想:试给北京、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做一个发展规划。
阅读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西安这座城》,在读、思考、与《胡同文化》对比中感受两者文化意蕴的不同。
选定四个对比点,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1)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作者感情的异同;2)对比两文的语言特色;3)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不同城市的市民文化和风俗习惯;4)讨论“文化”一词的内涵。
1)《西》除了那悠久的历史古迹之外,跟有那充满活力的人文精神。作家用深邃的眼光注视着西安,在浓酽的历史古意中发现着生命的活力。
2)《胡同》语言京味浓、幽默。汪曾祺在北京生活了四十余年,北京的民风民俗到了作者笔下,一股浓郁的京腔京调的胡同韵味,醺人欲醉。有独特的京话词语,如约二斤鸡蛋、“挪窝儿”“处街坊;还有北京人特殊时期的独特话语,如把学生与东说成“闹学生”、“过学生”
3)《胡》一文市民的文化心态“封闭”、“忍”,《西》一文对古风古韵是一种赞赏的心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2)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积累民居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到北京旅游,你会游玩那些景点?
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故宫。皇上住的地方,不到故宫很遗憾。
前些年新兴旅游的热点:胡同。坐上一个老实黄包车,到胡同里面逛逛,感受一下原汁原味得北京市民文化。
(我们的导游)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 、《大淖记事》等。虽是江苏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其写作风格和沈从文相似,取材自由,讲历史、掌故、花鸟虫鱼、四方食事。其作品以营造气氛为手段来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较多使用口语,很有表现力。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梳理文章思路。
1、 北京胡同的特点(1----4)
2、 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3、 胡同文化发展的趋势(13----15)
我做一个示范:读文章第一段。然后找到中心句:“北京城象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反正不当影响了北京人得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下面大家按照这个方法,快速默读文章2------4段。
提问,然后归纳。
胡同特点:
胡同特点——正
名字来源——广
胡同数目——多
胡同环境——静
第五段是一个过渡段落。
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市民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居住习惯——安土重迁
邻里关系——过往不多
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处事态度——置身事外
先让学生欣赏电影片段,提示注意北京的方言。然后在此过程注意品味语言。
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2、“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市民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市民生活 胡同文化
安土重迁
封闭
过往不多忍
要求不高 易于满足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13―――15自然段,重点品味作者的感情。
品味语言:
1、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2、再见吧,胡同
讨论作者的感情:
1、 喜爱与批判
2、伤感与留恋
3、理智与豁达
七、作业
课本84页。研究性学习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两课时。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文章的整体,也涉及局部。各段落的意思比较清楚,可利用段落的关键语句先概括段落的要点。
本文中心思想的比较含蓄,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胡同之没》中只有没有一个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明确:是写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心态和思想观念)
三、再次自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概括要点:
概括中,首先要对全段思想要旨进行提炼,其次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提醒学生在自读中找出关键句子,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目的是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
这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随遇而安。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胡同文化”第五个特点——“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写出人物自己的忍耐程度。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指出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胡同文化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胡同文化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即“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文化的特点——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抛弃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理解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决不仅仅是局外人的调侃,表达的是作者对这种为了“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的强烈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2、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归纳想:
:,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应该随着胡同的消失而抛弃。: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流露感情:对胡同的消失——怀旧、伤感
对胡同文化——调侃、
嘲讽、不满、
气愤、批评
写作意图:委婉的劝告放弃胡同文化
一、课文悟读
北京城为何“四方四正”?这要从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理论讲起。我国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讲究“方正”。《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为:都城的建造要作正方形,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门。城中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各九条。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南面建宫殿,北面设市场。这一城市布局理论自古至今一直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布局形式和布局规划。最符合《考工记》设计思想的便是元大都。明清两代,北京城就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而改建的。
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封闭的布局形式,必然导致居住格局的封闭性,进而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另;方面,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尊卑长幼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因此,讲究“方正”,便是讲究等级,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大都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任人宰割。许多人奔波劳碌一生,尚无安身立命之地,无糊口度日之食,好不容易得到一间破屋,一口残羹,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正所谓知足常乐。“窝头是贫苦的象征。”(梁实秋:《雅舍小品·窝头》)许多人穷苦一生,不就是为了“窝头”吗?有了窝头,自然就该满足了。如果还能有“小酱萝卜”,那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呢?即便是理应优待的姑奶奶,有了臭豆腐,再加上几滴香油,也可以招待得差不离。如果还能用虾米皮来熬白菜,那简直就是美味佳肴。一般人家绝对是可望不可求的,而一旦享用,便喜出望外。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此外,自己的身家性命尚且难保,又哪有能力去关照他人?能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清爽,不让自家人受冻挨饿,就很了不起了。对于他人的“瓦上霜”、别家的冷暖饥寒也就爱莫能助了。
因此,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来说,也只能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因为,他们的命运捏在人家手里,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即使突遭横祸,也只能忍气吞声,小心奉陪。“君叫臣死”,“臣”也“不得不死”,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无法保全自己,何况一介草民?不随遇而安,又能怎样?想抗争?门儿也没有!对于自家祸福,尚且如此,而对于与己无关的事,也只能置身事外,只能冷眼旁观了。否则,你又能要求他们咋样?如果你要求一个过江的泥菩萨去普度众生,不仅无理,而且是相当的残忍了。
这种“方正”,也使得人们的内心世界呈现封闭性。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心实意、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祸从口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谓“随一点份子”,便是“随大流”,装装门面而已,礼到即可,很难说是真心实意。所以,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之一生,即便是一位知己,也相当难求,足见人心之封闭。而在行为方式上,更是独来独往,缺乏真诚的团结与合作。
值得庆幸的是,封建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其遗留下来的这种“方正”,这种封闭,这种等级观念,也必将被人摒弃。平等、自由、尊严,心灵的交融,真诚的。合作,毕竟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执著追求。正如胡同的衰败、没落不可逆转一样,从禁锢走向自由,从等级森严走向人人平等,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此,“再见吧,胡同”就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告别语或文章的结束语。告别胡同,就是告别等级思想,告别保守,告别心灵的封闭,其中也蕴涵着作者对已逝和即将逝去的文化的无限怅惘。
二、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三、选题设计
1.我所知道的汪曾祺。
研究方法:
(1)阅读汪曾祺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
(2)阅读汪曾祺传记及有关介绍汪曾棋的文章。
(3)选择汪曾祺某一方面的特点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参读书目:
(1)《汪曾祺文集》(散文卷、小说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2)汪彬《老头汪曾祺》,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4)汪曾祺《悠闲的生活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
(5)汪曾祺《去年属马》(“京味文学丛书”之一),北京燕山出版社。
2.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方法:
(1)调查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的变化。如,建筑用料、框架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2)分析、归纳,从中反映出人们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3)写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参读书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2)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
3.饮食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方法:
(1)调查当地的风味小吃。如品种、口味、制作方式等等。
(2)调查当地有关的饮食风俗习惯。如,逢年过节的饮食习惯,平常待人接物的饮食习惯等等。
(3)思考这些习惯的形成、演变与当地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关系。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2)《汪曾祺文集》(小说卷、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教学构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宜都市一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将带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墨写着“文化”)。
师:睁开眼,小心看,这是什么?
生:(齐)文化!
师: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有。
师:(点生发言)
生:这是一张白纸。
师:(自言自语)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有意思。
(点评: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设身体验。)
师: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生:(众)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比如吃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强调刀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子,还有爪子一齐上。(众生笑)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师:说得精彩,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生:(面露难色)
师:不要紧,拿出词典看看,词典上是怎样给文化定义的?
生:(查词典)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点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领会什么是“文化”,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已见端倪。)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生:(众)见过!
师: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生:(众)能!
师:那么它应该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生:(私语)物质型的。心理型的。
师:请申述理由。
生:(热烈地讨论)
师:静一静,说它是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
生:(众)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师:心理型的呢?(沉默,教师随意点一学生作答)
生:(迟疑地)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师: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点评:在学生对文化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导入课文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浏览课文,读后教师点生作答。)
生:心理型的。
师:请用书上的原话申述理由。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生: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
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生: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师: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生: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师: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生: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点评:1、5段作简略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
师: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点生朗读,读后问)
阅读课文应该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生: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封闭!
师: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
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点评:调动学生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态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重在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
生:(欣喜地)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师:北京人的“窝”是“金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
生:(笑)不是!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师:那胡同里的居民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生: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
师:喔,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生: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么,这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生: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我明白了,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生笑)。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点评: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
(学生读书,同座研讨,教师提示)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师: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
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
(试读后点生朗读)
生:(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师:不错,不过京味还不够浓。有没有去过北京或研究过北京人说话风格的同学?
生:有!张为。
师:张为,请你读读。
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没的说。(众生笑)
(点评: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尽量产生类似现场经历的效果,直接感染学生。)
师: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
(学生阅读思考充分后回答)
生:(争先恐后)还有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有没有例子生:有!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师: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生(甲):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生(乙):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生(甲):卖!
生(乙):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师:(抢过话头)能忍就忍吧!(众生笑)像老师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在省略号处再补足一句。
生:有吃的就行……
师:北京人真能忍耐。还有更精彩的。表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有一句很典型的话——
生:(抢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哪里?
生:(调皮地)想起儿时睡午觉。那时贪玩,上床睡不着,妈妈硬逼我把眼睛闭上。只好强忍着,等她一走,小眼睛又睁开了。妈妈恼了,索性守在我跟前,那滋味真不好受(众生笑)。你不说,居然还睡着了。
师:喔,精彩。这北京人的睡法(重读,强调)和你一样,太精彩了!(众生笑)。
生: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睡法问题,还有言外之意。
师:言外之意?说说。
生:你看那小姑娘对小伙子无可奈何。怎么办?不活了,跳楼(众生笑)。不行。权当一回儿子打老子吧!(众生笑)充分表现了北京人自我安慰、忍耐的性格。
(点评:强化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并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生: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师:看来,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还不能作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语。
(点评:淡化课文的次要内容,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一中,写一写“一中文化”。大家来校学习时间也不短了,对一中的老师、一中的学习生活、一中的管理、一中的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一周以后我们集体交流。
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下课。
(点评: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由地去发展。)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北京胡同多趣静
精神型:小说戏剧……
胡同文化:财富物质型:西服中山服
心理型:人—事、物—心理
北京人的生活封闭自足忍耐衰败
一中文化学习生活
老师管理风格
【总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试味”太浓,亟需改革,我们宜昌教研中心推出的“双促双发”语文教改实验就是要探讨一套适应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办法。语文教学多年来提倡人文教育,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本教例整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的教育、人文思想的熏陶。因此,课堂上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通过这种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这种尝试无疑给沉闷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新鲜气息。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三、有关“文化”的概念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四、要点分析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 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5、本文的语言朴实典雅,富有表现力,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内涵,体会这一语言特色。
(1)虾米皮熬白菜,嘿!
(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西风残照,衰草离坡,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明确:
(1)语言自然质朴,“嘿”一词的运用,令人咀嚼,把北京人那种易于满足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2)形象地写出了北京人逆来顺受,“忍”的思想。
(3)语言清新典雅,由形象描写到心理感受的描写,写出了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五、能力训练
1、下列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泥 份量 兵慌马乱 动辄得咎
B.赢弱 渎职 嬉笑怒骂 坐收鱼利
C.防碍 浮燥 风糜一时 刚愎自用
D.疏浚 哐骗 瑕瑜互见 如愿以尝
2、下列红色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取决于掌握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
B.英国教师在课程设置、 教材选用和教法上一直享有很大的自治权,以致英国长期没有全国性的课程和教学大纲。
C.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应该记载新的发现和新的结论,并且使人们获得新的知识。
D.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非常敏感的“人才”、“人事”问题坦率直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群众生活_____________的农产品价格要坚决保持稳定。
②为防范贩毒分子的偷渡,许多国家都在_____________增设了关卡。
③没有_________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
A.必需 边境 体会 B.必须 边界 体味
C.必需 边界 体味 D.必须 边境 体会
4、下列红色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新世纪已经来临,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栋梁之才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在了教育工作者肩头。
B.倘若进修单单是为一纸文凭,而没有提高水平,那么此种惟文凭的自欺欺人的进修究竟有多大实际意义?
C.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掉以轻心。
D.山东泰山队在99全国甲A联赛中,出类拔萃,实现了夺标的夙愿。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互联共享同样的信息。
B.夕阳也不甘寂寞,在“晚眺亭”的身上小心翼翼地抹上了薄薄的一层晚霞的余辉。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偏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是沉还是浮,决定于浮力比固体的重力大还是小。
6、填入下文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难忘的是雨季。天潮潮地湿湿。小街是一架古老的琴。细细密密的雨点由轻而重,轻轻重重敲打着小街,低沉的节奏里自有一种寂寞与凄凉。时而有一股股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像一片片敲击音与重滑音流过小街。_____________想冲破这雨帷,想走在小街上。
A.低沉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单调。
B.寂寞与凄凉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不安。
C.烦闷与不安中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凄凉。
D.单调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不安。
答案:1.B 2.D 3.C 4.B 5.A 6.D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三、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先结合课前预习,快速浏览1、2、3、4、5自然段,划出每一自然段的重要语句。
1、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2、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