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优秀10篇】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师说》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师说》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并为学生学习下一课《问说》进行课内自读(将《问说》与《师说》比较阅读)在方法上作准备。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作者介绍、解题;

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分段;

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丈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5.分段: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表如下:

段数 段意 论点

1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3 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4 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相师为耻

八、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九、布置作业: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三。

3.预习思考题:(l)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论证方法;二、语言特点;三、借鉴意义;四、与《捕蛇者说》作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二、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洁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l)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钦”,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三、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四、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四;补充练习。

2.背诵课文。

师说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队伍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师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程序:

师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述: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句读( ) (2)或不焉( ) (3)六艺经传( )

(4) 贻( ) (5) 谀( )

二、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请同学批改并说明理由。

明确答案:

一、(1)du

(2)fǒu

(3)zhuàn

(4)yí (5)yú

二、(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错误老师喊其他同学纠正,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要适当进行评价。)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述: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一)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述: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二)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三)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述: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述: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可喊几名学生试着背诵

第一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第二段会背的同学请举手(喊同学背诵)……

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同学更正。

或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回答。

作业布置:

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2. 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3. 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作方法。

4. 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目标重点】

1. 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目标难点】

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语言知识积累

[字词积累]

1.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前瞻预测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学者,古义:求学之人;今义:有学问之人。传道,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播宗教思想。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小学,古义:文字学,文中指对小的方面是学习的;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文,古义:先秦两汉的文字;今义:相对于的文言文。

3. 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前瞻预测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án,一念zhuà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

4. 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前瞻预测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

C. 不耻相师。

D. 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

5. 虚词的用法

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前瞻预测

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句式积累]

1.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前瞻预测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熟语积累]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语段积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题目]

“师说”,意思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论说文,是中国古代专论教师的名篇。它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也”,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选择教师应以掌握仁义之道为根本条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提倡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师生关系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这比《学记》中的“教学相长”的观点更进了一步,注入了民主与辩证的新内容。

高考在线文学常识

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创作心语]

1.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

2.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3.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适其要,虽不吾面,吾将信其富于文学也。(《送陈秀才彤序》)

4.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的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唯其是尔。(《答刘正夫书》)

5.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

6.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荆潭唱和诗序》)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感知

一. 语篇结构分析

文章在第一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又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在第二、三、四段中,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使文章充满了力道的美感。

在第五段中,韩愈强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点,和首段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互呼应,再次强调:并非只有特定对象的人可以当老师,只要是德性高于我,术业高于我,都可以是我的老师,希望大家打开胸襟,广泛学习,不要以向人求学问道为耻。

最后一段,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

二. 语篇脉络梳理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师说教案 篇5

《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师说》教案。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古:用来……的 凭借今:因果关系连词从而 古:跟从……并且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3、词语活用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5、 讨论: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6、总结本段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7、背诵本段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2、词句辨析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3、古今异义词辨析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4、重点句子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5、 读本段,教案《《师说》教案》。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7、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背诵2、字词二、分析第三、四段(一)第三段1、指导朗读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1) 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二)第四段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三)问题探讨: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 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 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 所以 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

《师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结构:内容论证法

第一段:正面阐述①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下定义

②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③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结论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论据

《师说》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