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二语文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感受
二、导入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故事,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三、作者简介及《红楼梦》创作: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王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曹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四、解题: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_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标题点出了中心事件,题眼是“贾府”──全书的典型环境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一回,开篇,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女娲补天”:作者描写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宝玉一起降生,又为宝玉随身佩带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的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
“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这顽石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所以顽石下凡,她为报灌溉之恩,也同走一遭,把一生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就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这一段姻缘,他们初见时,林黛玉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三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由薛蟠案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五回,全书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五、理清情节,把握结构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是第2层
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这是第3层
12—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是第4层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文以一定的事件为中心,沿着一条线索,一步步开展故事情节,条理层次十分清楚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教学目标
知识
1、概括玛蒂尔徳的人物形象,力争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小说精巧的情节来透视人物的性格。
能力
1、训练快速阅读、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情感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的同时,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摒弃虚伪和丑陋。
教学重点
1、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局的空白艺术。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讨本文多元化的主题。
质疑、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她也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下面我们就走进这篇小说,具体了解一下。(板书课题与作者,小说以项链作为标题,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
二、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的代表作《羊脂球》,重要作品另有短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一生》、《漂亮朋友》。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库中罕见的珍品《羊脂球》,而登上法国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10年创作生涯中,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称他为“短篇小说大师”、“短篇之王”。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
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著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遗产》(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勋章到手了》(1885)等。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
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著名的作品有:《瞎子》(1884)、《马丹姑娘》(1885)、《穷鬼》(1885)等,以《马丹姑娘》最佳。
莫泊桑的小说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采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莫泊桑的长篇、中篇小说也不乏名作。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没落本质的短篇小说,曾受到鲁迅先生推崇。鲁迅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
三、写作背景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个典型。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想极力跻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行列,为此他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诵读、思考:
1、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她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明确:玛蒂尔德(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
2、简单复述故事情节(要求体现“以项链为线索”)。
明确: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
3、理清小说结构(图表法、括号法,结构法、线索法等均可)
方案一:结构法。
部 分 自 然 段 内 容
序幕 1—6 痛苦与梦想
开端 7—20 买衣服
21—36 借项链
发展 37—64 丢项链
65—74 赔项链
75—82 还债务
高潮结局 83—100 识项链(假的)
方案二:线索法。
借项链(1—36)丢项链(37—64)赔项链(65—82)识项链(83—100)
注意:两种方案中“赔项链”的起止段落不同。
四、内容讲解
(一)第一部分1-6
本部分着力写女主人公的梦想、苦恼、揭示了她怎样的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玛蒂尔德自恃面貌标致,人品出众,渴望过上流社会那种奢华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然而现实(低等的社会地位和并不富裕的家境)生活束缚了她,因此,她只能在梦想中获得一时满足。这就揭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这一部分的描写与后面主体情节是面与点的关系,因与果的逻辑,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正是有了前面的叙述,读者才知道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也正因为她爱慕虚荣,才产生了她付出十年艰辛的悲剧,才发生了小说以后描写的故事。
(二)第二部分7-36
1、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表现?她的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怎样认识她的喜与忧?
明确:玛蒂尔德只有在拆信封时短暂的“高高兴兴”,接下来便是“懊恼”“恼怒”和“不耐烦”。这种情绪的变化在玛蒂尔德身上表现出来,并不矛盾。因为请柬给她带来在上流社会风光一番的机会,但穿戴的寒酸又令她苦恼不己。最后硬从丈夫手里抠出四百法郎添置衣裙。这又让我们再次认识了她的爱面子、好虚荣的特点。
2、第33、36段的动作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表现其见到自己中意的项链的激动,以及借到项链后兴奋至极之情,将其爱慕虚荣的心理刻画得非常充分。
(三)第三部分37-100
1、第38段心理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连用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得到梦想的东西而兴奋激动到疯狂地步的心理状态,充分揭示了她追求豪华生活,爱慕虚荣的思想品质,同时又为丢项链埋下了伏笔。
2、第84段心理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反映了玛蒂尔德也有其善良、诚实的一面,说明了她己经远离了虚幻的遐想,成了明确生活目标而奋斗的女性,心态平和、自豪、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女性。
(四)分析评价玛蒂尔德
1、学生分小组讨论。
讨论后,学生可能形成以下观点:
观点一:“虚荣说”
爱慕虚荣是玛蒂尔德性格的第一内涵。她不满足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依仗自己的美貌,心中充满奢望,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应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关键是她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普通大众的追求。而玛蒂尔德显然只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恼着,她渴求被富有的男人追慕,生活能在谈情说爱中度过,渴望能过上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这就使她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必然要以外表的虚荣财富装扮自己以得到暂时心理满足的选择。但尽管如此,玛蒂尔德作为小资产阶级市民的女儿,渴望过好日子,渴望充当社交界追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更不是错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观点二:“善良诚实说”
玛蒂尔德性格还有她依然本质的东西,即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这种品行是在她想得到置办服装的一笔钱和丢失项链后流露出来的。当她对丈夫提到要用400法郎做衣服时,她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吓着或给他太大的压力。这反衬出她的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平日里她除了发发牢骚,有些怨气,也并没有什么非分的举动,更没有自甘堕落地利用姿色去做肮脏勾当的想法。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心急火燎,如大祸临头,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项链。当确认再也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时还上,要守信用,不被同学当做窃贼。“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却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等等。
观点三:“坚韧说”
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丢失项链客观上导致了玛蒂尔德生活上的贫穷和巨额债务,但主观上却成了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机和性格发生裂变的契机,她开始了由追求虚幻中的虚荣到勇敢面对打击而脚踏实地生活的变化过程。在这十年的辛苦劳作中,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这是个从云里雾里跌落在地面的过程,虽然有过剧烈的落地时的阵痛,但一旦站立起来,就会发现现实中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也才会自动放弃那些虚幻的梦想,在真实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价值与快乐。丢失项链这一遭遇给了她当头一棒,成了她改变生命轨迹的新起点,也是她真正面对生活的清醒剂,使其逐渐走向成熟。
2、重新评价。
①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
②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
③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总结:我们应全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玛蒂尔德曾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女人,然而,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为了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奋斗的女性。在这漫长的十年还债的岁月里,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十年艰辛也挖掘出了玛蒂尔德性格的真本色,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的很可爱的女性形象。可见,第三种评价是合理的。
五、欣赏小说巧妙的构思
1、学生思考: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物,是否有因可寻?
学生甲:是有因可寻的。因为佛来思节夫人是一位富有得令玛蒂尔德“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的朋友。所以,玛蒂尔德根本就没考虑朋友竟会收藏如此低兼的赝品。
学生乙补充:依据“好马配好鞍”的原则,赝品项链怎能放在“镶着镜子的衣柜”中精美青缎子盒子里。
学生丙补充:俗话讲“慧眼识珠”。生于“寒门”(小职员的家里)、嫁于“寒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的玛蒂尔德是很难一眼辩出真伪的。
2、提问:如何看待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
明确: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的因素。因为如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失项链的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另外,舞会上她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几乎忘乎所以,为不使别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和丈夫的寒酸相,舞会结束时她仓皇逃离,这都佐证了丢失项链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更能说明玛蒂尔德的性格内涵。
3、提问: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是否符合生活实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符合生活实情的。因为作者己于前文作了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一处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是当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和盒子本不是原配的。三是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看。这一切都是构成小说结尾必然性的因素,它既让人大出意料之外,又点点都在情理之中。
这出乎意料的结局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玛蒂尔德一心想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不能够;一辈子只在幸福中陶醉过一次,但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十年含辛茹苦,刚刚有了点自尊自信,又突然发现项链的真相,发现自己十年辛酸的代价竟“最多值五百法郎”。十年生活“意义”的发现,给她精神的打击不比十年前丢失项链轻。这样的结局无疑加深了路瓦栽夫人命运的不幸与可悲。再者这样的结局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小说以“失项链”为转折点,写出了路瓦栽夫人玛蒂尔德命运的前后鲜明对比:一时欢乐,十年辛酸。这些描写对主人公的讽刺己够深了,而结尾又一次突转,既让读者为主人公又让主人公为自己而哭笑不得。它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深刻、更强烈了。
六、探究小说主题
学生甲: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学生乙:人生世间,谁没有一点虚荣心。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我认为作者意在表达人自身对于生活中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这可从“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看出。
学生丙:《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然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
教材分析:
这场戏节选自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中最精彩的一折。这一折戏是全剧的高潮,通过描写窦娥被解往刑场问斩的经过,刻划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二、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
三、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点: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教学难点: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教学设想:先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理清:赴法场、别蔡婆、立誓愿三场戏的情节结构,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总结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教学过程中注意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简介常识、通读全文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从古代戏曲的不同种类、不同角色导入新课。
二、简介元杂剧的常识:套数(散套)
1、元曲的分类:散曲
元曲 小令
剧曲(杂剧)
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4、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5、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
三、简介关汉卿及有关常识:
关汉卿,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四、检查预习:说出下列元杂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的意义
行动些、没来由、葫芦提、只合、则落得、无心正法、也么哥
五、理清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
启发: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课文可分为几场?
赴法场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情节结构见蔡婆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在刑场誓愿(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六、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元杂剧的知识,关汉卿及其创作情况,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以上这几方面,我们要用心掌握。
七、布置作业:
1、预习:熟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2、通读节选部分,掌握字词。
附:板书设计
窦娥冤
元杂剧关汉卿
指斥天地
情节结构告别蔡婆
发下誓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第一、二场戏
具体步骤:
一、复习检查: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节选部分情节结构
二、阅读欣赏第一场戏
1、指名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
问: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答: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阅读“端正好”这支曲子:
指名朗读;说出曲子大意。
问:这曲子中,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
答: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窦娥由“屈”而“怨”,自然地引出了下支曲子。
3、阅读“滚绣球”
教师范读这支曲子。
问:这支曲子的各句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试理清此曲中窦娥的情绪变化过程。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窦娥先前也是认为世间自有鬼神主持公道,但悲惨的遭遇让她不禁对天地鬼神产生了怀疑,而后愤怒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阶级的对立,对天地鬼神大胆地彻底否定。但封建社会的一句弱女子,又能如何呢?窦娥的天大冤屈,怨恨,也只能转化一声悲泣。即:
传统观念怀疑质问揭露黑暗彻底否定一声悲泣
重点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简析:这两句,是作借窦娥之口,对封建社会作猛烈的抨击、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历来被认为是本剧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一句台词。
三、阅读第二场
1、指名朗读“倘绣才”;问:窦娥为何哀告走后街?
答:“怕则怕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说明她怕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
2、讨论: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具有哪些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了窦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另外,这一情节也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切同情。
3、学生默读接下来的一段科介,及“快活三”“鲍老儿”,看科介和唱词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答:都诉说了自己的冤屈,立下了遗嘱。
点拨:人们称这种在唱词、说白中诉说同样的内容为“曲白相生”。
4、简析艺术手法:这场戏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悬念:哀告走后街
巧合:怕见婆婆偏偏遇见婆婆
曲白相生:说白与唱词相互补充。
四、课堂小结:
前两场戏中,窦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温顺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五、布置作业:
背诵“端正好”与“滚绣球”二曲。
预习“三桩誓愿”疏通文字。
附:板书设计
诉说冤屈
赴法场怀疑质问怨(反抗精神)
揭露社会
彻底否定
哀告走后街(悬念)
(怕见蔡婆)
见蔡婆遇见蔡婆(巧合)悲(温顺善良)
白
立下遗嘱(曲白相生)
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场戏的阅读鉴赏、总结、练习
具体步骤:
一、复习检查背诵“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试述前两节中窦娥的感情变化、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第三场戏
1、指句朗读第一桩誓愿的相关段落,思考:
窦娥的第一桩誓愿是什么?
剧中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
这桩誓愿的实质是什么?
2、学生回答:
窦娥的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作者以曲白相生的手法,反复表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窦娥发下这桩誓愿,实质是希望刑场上的人能了解她的冤屈。
3、学生举一反三,自读以下两桩誓愿,填写下表:
誓愿顺序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誓愿实质
第一桩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刑场上人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桩
第三桩
3、思考讨论: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全剧中地位如何?
为何第一场戏中“怨天”,这里又寄希望于天?怎样理解这一矛盾?
明确: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
窦娥的诉说中,“怨天”和依赖于“天”的情感始终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他虽关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从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变革现实的道路和希望,最终还是要借助“天”来为窦娥昭雪冤枉。
三、总结全文:
1、窦娥的感情发展:怨悲恨
2、窦娥古代妇女的反抗者形象
3、主题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窦娥反抗精神
4、语言通俗精炼,生动感人,运用元代口语
四、布置作业:
1、总结元杂剧的知识,记忆字词、典故;
2、学习本课后,你体会最深的有哪些?写一篇剧评。
参考题目:《谈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评窦娥冤的情节结构艺术》
【教材分析】
《苏武传》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学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汉书》传记体作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培养翻译能力。
文章篇幅较长,故事主要叙写了苏武被匈奴囚禁,与其贵族官宦的尖锐斗争,体现了苏武坚强不屈,重义守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操。教学时,要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双方斗争的手段与流程,以展现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落实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
学生对《汉书》和班固不是很了解,从文学常识角度要做强调。
针对课文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方面还存在问题。
2·学习本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文章涉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学生不甚了解,教师要简要介绍。有部分晦涩专有名词,学生识读起来有困难。双方的斗争策略和人物复杂的内心,需要教师引领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3·德育目标: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1·多媒体ppt课件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2·课文较长,要充分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3·引导自学,强调语言知识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4·课堂上大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语感,激发阅读兴趣。校对字音,落实语言知识点。
5·合作探讨,回答问题,把时间教给学生,注重互动;教师引领点拨,或强调补充。
6·重视课堂与课后双落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练习与作业要少而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落实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点,校准字音,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ppt展示,学生齐读,教师重点解释、强调划线的语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ppt展示,学生齐读之后,回忆《史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比记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音,把握文言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梗概
1·疏通字音
(ppt展示疑难字音如下,文章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专有名词,注意结合书下注释校准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⑥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⑦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⑧武复穷厄(è)
⑨何以汝为(wéi)见;⑩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学生们出声分段朗读课文,校对字音,同时结合书下注释找出文章的通假字:畔、旃、去、无、见、驩、霑、衿、决。以及古今异义词。
3·点拨、强调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通假字:(见书下注释,做上标记)
(2)古今异义词:(ppt展示,请同学说出今义,在思考文中的古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4·找出下列句子所在位置,讨论后请同学翻译。(ppt展示如下)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
②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
④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意动,名词作状语)
⑤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⑥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
⑦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句,状语后置)
⑧空以身膏草野。(使动)
⑨切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
⑩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使动,状语后置)
4·点拨重点实词。(ppt展示,请同学们回答加点词的意义)
发: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起事,动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出动)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
及还,须发尽白(名词,头发)
会:会武等至匈奴(副词,适逢,恰巧)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动词,会同)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聚集)
及:及卫律所将降者(连词,以及)
事如此,此必及我(动词,牵连)
及还,须发尽白(动词,等到)
当:汉亦留之以相当(动词,抵押)
副有罪,当相坐(动词,应当)
始: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动词,开始)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副词,刚刚)
始以强壮出(副词,当初)
5·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还理解不了的词句,教师点拨。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翻译3、4自然段。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
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
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
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从“记忆”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来剖析人生与人性的写法,领悟诗情与哲理
2.诵读及语感的培养
3.借鉴、吸收精美语段
二、重点、难点:
1.精巧的构思,层层深入的写法。
2.比喻、排比的巧妙运用
3.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词语解释:
征兆:事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征候。
匍匐:
①以腹贴地前进。
②躯体贴地(像虫、蛇、龟)缓慢爬行。
③使自己俯卧。
芥子jiè: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清醇:清澈无杂质。
作孽:做坏事;造孽。
铭记:牢记在心中。
自在:
①自由;无拘束。
②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③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狭隘:
①狭窄。
②(指气量、见识等)狭小。
执拗niù: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泯灭:
①消灭;消失。
②[形迹、印象等]消灭。
冠冕:
①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②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真谛: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
(二)作者韩少华:
1933年秋生于北京。中国作协会员。1947年于北京二中就读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毕业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先后于中国人大新闻系旁听和北京电大中文系就读。至六十年代初乃有作品发表,其中《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曾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作品集有《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等。其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国家。
(三)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什么是遗忘,众说纷纭,这是否说明“”、“忘却”的是非曲直没有客观标准?究竟怎样解释最好?
(2)第二部分的4个排比句该如何理解?
(3)第三部分连续使用比喻句,选取“灰烬”“流水”“落花”三个意象,是要表述与有关的什么道理?有何好处?
(四)艺术特色:
(1)形散神聚,表达迂回曲折。
(2)哲理化情感和情感化哲理相得益彰。
(3)多用排比、比喻,优美的语言和意象,生动的问答形式,使文章生动活泼,又有典雅气象。
(五)小结:
文章到结尾也没有回答什么是,只是把当作了文章线索,为我们论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文章隐含的意图,言在此而已在彼。这就是本文的特别之处:文章不是解答“”的概念,而是在揭示所蕴含的哲理。最后,用一句名言来表达学习本文的感想。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六)仿写训练:
(1)仿写:提炼“是灰烬、是流水、是落花……”段
消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见,也永远走不到了;
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佑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
(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ò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
(5)谦(qiè):通“慊”,满足。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掩盖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3、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2)忿懥(zhì):愤怒。
4、第四段: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1)之:对于。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傲。惰:怠慢。
(4)硕: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机:作用。
(4)偾(fèn):败坏。
(5)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6)帅:同“率”,率领,统帅。
(7)桀(jié):夏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最后一位君主。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8)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6、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违背。
(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提示: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条目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品味剧本中诗化的语言。
2、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欣赏人物语言。
3、体会作者对中世纪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的批判和对当时的封建势力的抨击。
二、学生重点:目标①
(一)导入
三、教学过程: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每个国家都在会议间隙播放一部影片作为文化交流,周总理带出的影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随行的工作人员对如何介绍这部中国色彩十分浓郁的影片感到为难,在放映前周总理亲自作了解说,他说:“今天,我给诸位带来的是一部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评论家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典型的爱情悲剧”,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戏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解文题
了解一下故事的大概经过,请同学读注释①。
(三)知背景作者
1、作者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他的戏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