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高二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劝学》高二语文教案(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劝学》高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板书设计:

提高自己 青出于蓝

中 学习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木受绳则直 知明而行无过矣

心(正面设喻) 改变自己: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

论 学习的作用:弥补自 登高博见

点 己不足(反复设喻)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善假于物也

↓ 假舆马 假舟揖

学 要积累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可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要坚持不懈 骐骥 驽马

以 (正反对照设喻) 朽木 金石

已 要专一 蚓——用心一 (积的保证缺一不可)

蟹——用心躁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省临淄县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公元前 238 年失官家后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劝学》原文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三、补充注释

[君子]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 “已”,废止,停止。

[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弯曲。

[日参省乎己]“参”,也解作“叁”,读sā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

四、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高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劝学》原文译文及赏析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解说: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作者简介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劝学》过关检测

一。字音与字义

1给加点字注音。

輮以为轮槁暴须臾跂而望舆马跬步

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劝学(2)学不可以已

(3)冰,水为之(4)木直中绳

(5)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吾尝跂而望矣(8)假舟楫者

(9)而绝江河(10)圣心备焉(11)故不积跬步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

三。古今异义

1.假舆马者古义今义

2.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

3.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

4.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古义今义

5.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

6.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

课时 篇3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

3、背诵课文。

《劝学》高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颜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学习“劝”:“劝”有两个意思,一是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如“劝告”;二是鼓励,如“劝学”。谁知道“劝”字在诗有是哪个意思?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四、再读古诗,感情诗意。

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五、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

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

熟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背诵古诗

三、认读生字卡片

四、指导书写

可按字形结构分类。

五、课后练习

1、读一读。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体会背景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它们学习。

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写美观。

3、背一背。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惜时》和三句名言,不必强调理解诗意。

六、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书写词语: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

《劝学》专题训练

一。学海拾贝

1.文学常识

(1)荀子,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 ”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

(2)《荀子》, 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 篇。该书由《论语》《孟子》的 ,发展为 ,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字音

靛青 ( ) 蓼蓝( ) 中绳( ) 槁暴( ) 参省 ( )

跬步 ( ) 骐骥 ( ) 埃土( ) 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通 ,释义: 。

通 ,释义: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释义: 。

《劝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 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 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

1、导入:以《花未眠》中“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入手,引出人不能因为能力有限自然美无限就停止审美,停止审美意味着死亡的结论,使他们更深刻的明白,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自然导出新课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 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舆、跬步、骐骥、锲

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

“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5、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6、 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7、 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 总结: 《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劝学》高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用多媒体)

劝学

《荀子》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板书设计1

板书设计2

《劝学》高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 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 (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 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

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

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木直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课时 篇7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