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称赞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称赞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主体 专业发展 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时也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信息技术课堂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一、备学生,备教材

(一)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哪些学生都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什么地方需要重点讲授、什么地方可以简单讲授,都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例如:有些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有的学生平常很少接触电脑,只是在信息技术课上才能用到。)因此,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应当对学生做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

(二)精心备课,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备课是教师基本的常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个人认为备课要做到: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把教材吃准吃透,烂熟于心,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实施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一些能够让学生好奇和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尽量多设置一些难度不一的任务,根据制定的学生评价量表进行加分等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获得知识的喜悦。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一张微笑的面孔、期待的眼神,都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热爱和鼓励,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轻松,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三)学会欣赏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可以通过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是对自己的超越。有时赞赏也需要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称赞和欣赏要发自内心,面带微笑,语气肯定,语言准确;对学生的称赞和欣赏要及时、适时,能够造成一定的影响,让他们感到自豪、骄傲或者不丢面子、不伤自尊;对学生的称赞和欣赏要不分巨细,在教师心中的小事,在学生看来可能就是大事。

三、提高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把每一块内容讲得过于细致,完全是在唱独角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便为被动学习。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Word中的《图文混排》,我不去确定主题,而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动手上网搜索素材,学生会发挥不同的想象力,创作出很多有个性的不同作品,如果局限在教师的框架结构中,就不能够放开思维想象力,使做出来的作品没有创新。这样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同时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提高自身素养及专业发展

新课标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反映了以人为本、教师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的高度责任感、积极的进取心和令人钦佩的职业追求。我认为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中最缺乏的是:知识的更新。教师要发展自己,就要更新知识。

(一)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

目前,教学手段已不断走向现代化,但教学方法仍比较陈旧,我们是否从照宣科转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去研究一种更有效的传授知识的方法。让理论知识真正成为学生做人处理的依据。

(二)扩大知识面,开展深层次的研究

教师除了不断提高本专业水平外,还应吸引不学生科,特别是关联学科的知识,做到专深与广博的结合。

(三)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师的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熏陶,这点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样不断进取,不断创造,跨进现代化教育学的行列。

五、课堂教学反思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良好的教学习惯,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思考,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成长,同时也是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个阶段。第一,课前反思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看能不能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中反思主是体现在实施过程中与预期有没有误区、偏差,如有问题,能否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三,课后反思在反思中非常的关键,是课前、课中反思的一个升华,是整个课堂教学后一个全面反思。

总之,有效抵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是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从多方面、多渠道、多样化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不懈努力。

称赞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课堂 评价

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语言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持久地保持下去,关键在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评价。若我们的评价能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喜好,一定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评价真真正正地发挥其激励和促进的功能。经过教学实践,在英语课堂中给予奖励性的评价,进行称赞性的评价和分享性的评价,更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奖励性的评价

小学生对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感兴趣,喜欢动身体、动作夸张的活动,喜欢新鲜。如何让评价对学生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就是要把评价结果直观化和形象化。在英语教学中简单的“Good”、“Wonderful” 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吸引学生了。英语教学有自己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评价也可以小组形式学习,如在学习交通工具时候,针对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喜爱,可把评价与此话题结合起来。在竞赛获胜的小组,成为飞机小组,有权管理交通工具家族。组员们把全班的交通工具图片收集起来,重新赐予身份“You’re a train.. This is for you.” “You’re a bus.”… 教室转眼间成了交通工具的家族,家族首领发号命令了,“bus, please jump.” “All the cars、trains dance, please.”…课堂上充满了欢笑,成为家族首领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有吸引力呢?哪个小孩子不愿意上英语课呢?这样,除了欢笑,同时也结合了所学知识,学生自如地运用语言。另外,小学生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而且对于自己喜欢的物品会有很强的占有欲,采取的行动会非常直接和迅速,行动的过程非常专注。一张有趣的奖状可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奖状的制作也是非常简便,而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画一些图片或收集相关话题的图案,上完课后,很多时候就把图片堆放一边或随便扔掉,这是资源的浪费。事实上,我们可以对这些图片加以利用,制作成一张特别的奖状。例如,在学习交通工具时,课前发动学生自己画或收集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教学活动结束后,把班上所有的图片集中起来,给每个小组一张雏形奖状,根据本节课表现依次挑选不同数量的交通工具的图片贴在雏形奖状上形成最后的奖状。当然,最后老师千万别忘了正式签名、盖章,确认奖章的合法性,老师认真对待的态度一定会感染学生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正确对待奖状内真正的评价结果。奖状贴在墙上会时刻鞭策、鼓励学生要求进步,努力学习。

二、称赞性的评价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称赞是树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孩子对鼓励与称赞的需要,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在评价中运用鼓励与称赞的艺术,进行有效的称赞。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我们应把握不同的称赞尺度。同一个班的学生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性格特点都存在着差异,若用同一评价标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称赞过于频繁而失去因称赞带来的激励意义,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会因为称赞标准过高而无法实现而失去促进作用,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称赞毫无效力,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教师对学生称赞的尺子衡量的不是任务的大小,而是为了任务的完成,付出努力的大小。一节课内,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背诵对话应该值得称赞,能力较差的学生能记忆单词也同样值得称赞。因为这个我们看来是小小的任务却是某些学生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可做以下的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给小组内不同的学生定下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只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成功的。小组成员要合作完成以下的任务:A背诵单词(一人);B朗读课文对话(两人);C对话表演(一人,与其他小组一人对话)。小组根据各成员的能力进行分配人员。只要完成任务,都可为本组积累分数。采取这种形式,给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按照能力高低,完成难度不同的任务,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存在挑战但又可实现的目标,这样称赞才能发挥效力,学生才会不断追求进步。

三、分享性的评价

称赞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优化;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67-02

学习语言是一个艰辛、枯燥的过程,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要先于抽象思维,对具体的、色彩丰富的事物感兴趣,对游戏性的、能够运动身体的活动感兴趣,学生受表扬后其积极性会有极大提高,而且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但他们不能对学习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若我们的评价能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喜好,一定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使评价真正地发挥其激励和促进的功能。经过教学实践,我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有层次性的称赞,对学生给予趣味性的奖励,使用人性化的评价表和分享激励性的评价来优化英语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

一、称赞要体现层次性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称赞是树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孩子对鼓励与称赞的需要,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何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在评价中运用鼓励与称赞的艺术,进行有层次性的称赞。

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我们应把握不同的称赞尺度。同一个班的学生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性格特点都存在着差异,若用同一评价标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称赞过于频繁会失去因称赞带来的激励意义,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会因为称赞标准过高无法实现而失去促进作用,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称赞毫无效力、毫无意义。所以教师对学生称赞的尺子衡量的不是任务的大小,而是为了任务的完成,付出努力的大小。记得我在教五年级英语时,班上新转来一名外地女生,她从没有学过英语。英语对她来说很吃力,尽管我一再帮助她,她也很努力可还是收效甚微,渐渐地她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勇气。一次偶然的机会课堂测验单词她全对了,虽然仅仅是考了几个单词可这对于从没学过英语的她来说已经十分不易了。为此我在全班表扬她:“我非常佩服***同学,我相信以她的毅力一定能学好英语,而且做别的事情也一定会成功。”这位同学在我的表扬后学习更是努力,英语成绩也有了可喜的进步。给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按照能力高低,完成难度不同的任务,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存在挑战但又可实现的目标,这样称赞才能发挥效力,学生才会不断追求进步。

二、奖励要体现趣味性

如何让激励性评价更具有趣味性,就是要把评价结果直观化和形象化。在英语教学中简单的“Good”、“Wonderful”的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吸引学生了。小学生对具体的、色彩丰富的事物感兴趣,对游戏性的、能够运动身体的活动感兴趣,对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感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我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实施趣味性的评价。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评价也可以小组形式,如在学习第三册Animal的时候,针对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我把评价与此话题结合起来。让在竞赛中获胜的小组,成为森林之王,有权赐予动物身份并管理这个森林的动物。组员们把全班的动物头套收集起来,重新赐予动物身份“You’re a dog. This is for you.”“You’re a monkey.”……教室转眼间成了动物成群的大森林,森林之王发号施令了,“Kangaroos,please jump.”“All the bears dance,please.”……课堂上充满了欢笑,成为森林之王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有吸引力呢?

三、评价表要体现个性化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英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会经常使用评价表,评价表给人的感觉是理性的、思维的、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喜好是感性的、形象的。若评价表自身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它,那么评价本身也会更容易被学生接纳。评价表要吸引学生,一定要符合学生作为孩子的性格的特点,制作得形象、直观和充满色彩,只有孩子自己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评价表,制作时,只需规定尺寸大小和评价表的基本评价内容,其余的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评价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给老师一个了解学生的机会,对日常教学也有帮助。自己喜欢的样式,喜欢的颜色,喜欢的图案,有些评价表上还有自己的组章和加油打气的激励语句,这样的评价表能不讨人喜欢吗?在这些既可爱又充满个性的“格格”带领下,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拒绝追求进步的。

四、分享激励性评价

分享其实是体会之前获得成功的过程,体验、回顾、反思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小孩子获得成功时,内心是非常渴望与他人分享的,他们渴望分享就如种子渴望养料一样,称赞能给学生带来短时间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分享却能把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续到四十分钟以外,甚至更牢固,更持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的分享应该着重于肯定学生获得的成功和建立其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是进行激励性的分享。

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我们千万别忘记与其分享、肯定成功,必要时,让其周围的同学、家长一起分享他的成功,使他处于一种被众人认可的境地,成功感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这样,学生内心因成功感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才会持久,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才会因此而增强。尤其曾经一直处于班中落后的学生,与人分享成功的渴望更为强烈,这需要老师不是简单的分享,而是要把积极的鼓励渗透当中,以其点滴成功为支撑点,让他相信自己获得的成功,改变众人对他长期的看法,使他对自己充满希望,众人对他充满希望。

称赞教学反思 篇4

每每拿起语文文书,我就会想到学词句篇,贾志敏也说过,语文课要教语文,教语文,就要贯彻八个字: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丰富的字词积累,才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石,几年来本人一直关注字词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理论摘记学习,并尝试着在实践教学中积极的去探索发现字词积累教学的经验。

以下是我们学校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中的字词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片段一:《称赞》同课异构中词语教学片段采集

蒋老师《称赞》第一课时片断采集

1.教学“称赞”导入

师:(板书:称赞)谁会读?

生:读

师:谁给它换个词?

生:表扬

生:夸奖

师:平时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生:很高兴

2.教学“粗糙”

师:从哪里看处小板凳做得很粗糙?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图,说一说

生:有裂纹

生:太矮了

生:有一只脚胖一点,有些地方瘦一点。

师:刚才于冬说小板凳做的很粗糙,但很认真,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板凳做的很粗糙……

3.教学“泄气”

师:谁来读一读,泄气是什么意思?

生:放弃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泄气?

生:(沉默,没有一个回答)

师:在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绳,我们老跳不好的时候,会?

生:做也做不好的时候会满泄气。

师:你来读这句话

生:读

上课老师反思: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情境称赞学生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衣服穿的整洁,人坐的端正,精神好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下文“称赞”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听课老师点评断采集:这堂课上课文。得非常扎实,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课题。先对学生进行一番称赞,然后让学生给“称赞”换个词。接下来就进入初读。整个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这部分,预设非常充分,抓“粗糙”的理解让学生看图进行突破,创设情境“从哪里看出小獾非常认真?”老师及时的给学生称赞,与文章的主题相符。“泄气”的教学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突破。

黄老师《称赞》第一课时片断采集

1.教学“称赞”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称赞别人是快乐的。

师:那什么是称赞?

生:表扬。

师:还有吗?

生:夸奖

师:学学这篇课文,看看称赞是不是这么神奇。

生:自由读文

师:指名读

生:读

师:仔细听,

师:表扬她,称赞她,(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口语中,就运用了词语)

2.教学“粗心”“泄气”

师:粗糙的小板凳是什么样子的?

生:不平整

生:有裂纹

生:做的高高矮矮的,一个比一个好。

师:都做了三只了,还做不好,心里会怎么想?

生:着急

生:伤心

生:奇怪

师:就是只泄气的小刺猬。

3.教学生字

师:(出示 刺猬 小獾)瞧瞧他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个偏旁的,都是反quanpang

师:(出示板凳 椅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木字旁。

师:有什么区别?(看图理解)

生:都是木头做的。

生:椅子有靠背,板凳没有

师:哪个难做

生:椅子难做

上课老师反思片断采集:在教板凳和椅子时,这两个生字时,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了椅子有靠背,板凳没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老师进一步引导“椅子”做起来更难,从而为学生理解后文中“小獾从会做板凳到会做椅子”的进步打下基础。因此,紧扣文本进行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质量,同时读文识字紧密相连,更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的语文素养。

点评:有人说“好的方法是一颗良种,可以播一粒,绿一片,收一筐。”本课识字教学,老师积极遵循汉字构字规律,让学生轻松快乐完成识字任务。它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可以举一反三,扩大识字量,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理论解释及思考讨论】

以上是我校两位老师在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中同课异构教学片段。两位老师采用的字词教学设计不同,各有闪光点,却感觉都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值得深思。

1.解读词语,读出词外意

教学词语,首先要解读词语。如何解读词语?词语可以通过工具书(如字典)去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去理解,不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去理解等,先拿我们的“粗糙”一词来做例子吧。词典里的解释:第一个意思是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第二个解释是草率,不细致。结合《称赞》这篇课文来想象这里的粗糙:小板凳表面还带小刺,是第一个意思;板凳的脚做得一只粗一只细,是第二个解释。正确深入的解读了“粗糙”一词,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就会有方向,有内容。如片段一中,老师巧妙地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将“粗糙”一词化为眼前可视的“实物”,从而在对话中感觉到板凳做的糟糕。孩子的思维形象具体,老师通过图,让词语一下子就变的形象可感了。遗憾的是,在通过看图说话过程中,只有两三个小朋友回答说“有裂纹,不平整,一只脚胖一只脚瘦”,这个词语的教学就好了,感觉过于简单了。

如何深入这个词语的教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词语基础。粗糙这个词语孩子们可能已经理解,但是只停留在学面意思上的理解,也就是词典中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才是学生要学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觉表面的“粗糙”,再用眼睛观察做工的“粗糙”,然后还可以拓展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粗糙?小朋友可能会回答说,树皮是粗糙的,爷爷的手是粗糙的等等。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释下的例子:如表面光滑,但是外表不大美观的也可以说粗糙。这样孩子对粗糙一词的认识才够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言语,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的生动,而且折射着作者的感情色彩,为了让儿童获得深刻的体验,让词语焕发生命的光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儿童通过想象画面、词语组合等方式唤醒词语表象,由抽象的词语进入具体的形象去感知、感悟。

2.链接生活情境,内化词语

链接生活情境,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学生生活中有过的经历和体验,打通词语和生活相联系的通道,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语相关的表象和情感,使词语内容与学生只要能意会、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但随着阅历的丰富,孩子的理解会加深,这个加深应该是在已经构建的基础的不断深入。所以,词语意象的根基应该打下。在词语教学实践中,让词语与生活情境结合,可以把模糊的词语教学变得具体形象,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可以把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如以上的教学例子中两位老师都将“称赞”直接运用于课堂,正如老师自己反思的那样,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情境称赞学生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衣服穿的整洁,人坐的端正,精神好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下文“称赞”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由此可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词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影响到老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蔡亚,词感: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的基石――江南教学片段及评析[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8

称赞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吸引他们研究、介入教学全过程。

2.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完善小学数学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寻找有效运用新模式教学的新方法、新措施。

3.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合作、激烈争辩,在做中悟、在玩中悟、在学中悟,感受到这样的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

4.通过交流互动的平台,发挥经验丰富的教师在科组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全组教师的科研水平,营造开放、民主、争鸣、碰撞的科研氛围。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在学校教科室的统一规划下,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便对教研活动进行了策划,制定了一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方案,分段成立备课组――四年级备课组、五年级备课组,并设立相应的备课组长,由教研组长牵头,各备课组长分段开展活动。之后,教研组召开全体会议,明确本次活动的起因和目标,统一思想。特别强调通过本次活动,逐步解决“体验型生态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以学定教”,课堂对话、小组活动有效开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深度。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积极探索出以“学案导学”“实践体验”为策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独特味道,让每一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得到知识方法上的充实,更能心灵触动,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想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阶段:积极探索,逐步推进

(一)确立课题,独立备课

全组成员召开会议,针对目前各自课堂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把这一阶段教研活动重点放在四、五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上。因为学校将要开展“学案导学”生态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组届时要承担两节展示课,所以我们打算以点带面,以市级展示课引路,把握方向。要求冯天云老师和毛姗姗老师先独立备课,同时备课组的其他教师也要认真查阅资料,钻研、梳理教材,积极思考,为集体备课做准备。

(二)集体交流,智慧碰撞

学校指定由唐文艳老师专门指导冯天云老师的课,任爱萍老师专门指导毛姗姗老师的课。在两位教师的带领下,备课组开展了集体备课,确定了学案的编写注意点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三)教学实践,反思深化

执教者参考同伴的建议和意见,对学案进行修改。待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之后,教研组长安排课堂实践,检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冯天云老师和毛姗姗老师分别在501班与401班进行第一次施教,组内其他组员听课,同时我们还请来了学校教科室的阮孔骥老师和王震老师,课后进行“集体会诊”。

课后,大家聚集在学校小会议室,对课堂细节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讨论,反复斟酌解决问题的方法。

阮孔骥老师:小学数学课可以分三种课型:导学课、议学课、审学课。毛姗姗老师上的“长方体的认识”属于新授课,可以定为议学课。冯天云老师上的“比和比例的复习”是复习课,按道理该划分到审学课里,但由于知识点较多,有些学生也已经忘记了,所以也以议学课的模式上。导学课中,“长方体的认识”要解决长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认识的问题;“比和比例的复习”要解决比与比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的问题。

王震老师:数学议学课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小组汇报导学课的问题,其他组相机补充;(2)班议重难点问题,提升学习;(3)整理知识;(4)自测反思。

唐文艳老师:两节课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时间不够,自测反思来不及,小组汇报是否可以指定汇报,这样效率可以提高?

任爱萍老师:毛姗姗老师的“长方体的认识”课堂内做一个长方体太费时间了,这个过程是不是可以放到课前?而且这样的话,学生在介绍长方体的时候也可以拿着自己做的长方体模型进行介绍,这样既生动形象,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冯天云老师:经阮老师和王老师指导后,对课的基本结构感觉条理已经很清晰了。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要掌握好节奏,及时参与到学生的对话中,不然课堂还是无法做到张弛有序。

……

整个过程全体教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全情投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出了民主、开放、争鸣的科研氛围。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面对面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专家交流,聆听他们的指导意见,汲取精华,从而缩短教师的成长过程,加快专业发展的速度。

(四)课堂再实践,验证新方法

执教者根据讨论的内容,深刻反思,内化专家的指导意见和同伴的建议,重新构思,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环节的安排,再到教学理念的渗透,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个人风格,又借鉴他人思想,对学案再次修改,进行第二次的施教。

教学设计:

1.导入: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蚂蚁和大象的故事……

2.分小组汇报课前准备的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课前各小组都有自己的重点问题)

填填想想:

(1)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ab=( )÷( )=()/()。

想一想: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3)0.36的比值是( ),把它化简后是( )。

想一想: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4)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一个数和它的倒数( )。

想一想:如何判断正、反比例?

【感受:由于各小组都有自己的重点准备问题,因此在汇报时基本都能讲到要点,学生在汇报时也比较自然,其他学生的补充也相当到位,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3.先独立完成议学问题,再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1)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含氧多少千克?下列算式中哪些是正确的,把它的序号圈出来。

① 5.4×8/(1+8) ② 5.4×1/(1+8) ③ 5.4÷8×(1+8) ④ 5.4÷(1+8)×8

⑤设5.4千克的水含氧x千克,则 x5.4=89。

(2)学校会议室用方砖铺地。用8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350块;如果改用10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想一想:用比例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想什么?

【感受:议学的第一个问题要让学生讲透,一定要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充分把学生的思维暴露出来。议学部分充分体现了议学的成分,完成了自议、组议、班议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4.结合板书,梳理比和比例的知识。

5.自测反思。

(1)把5克糖放入15克水中完全溶解,糖和糖水的比是( )( )。

(2)如果a×3=b×5,那么ab=( )( ),如果a4=0.28,则a=( )。

(3)把38的前项加上9,要是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

(4)做一项工程,甲需要4天完成,乙需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 )。

(5)我会判断比例关系。(填“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①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 )。

②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

③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21,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工艺品车间要制造工艺品1800个,前3天做了450个。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做完?(用比例解)

【感受:由于导学部分的汇报和议学部分的研讨做到张弛有序,因此自测反思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并在组内互评互批,然后把错误率较高的题进行全班交流,把数学课的“做中悟”落到了实处。】

反思是教研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成员的反思,形成集体智慧,使每一个参与者从中受益。上完课后,大家又聚首,进行互动交流。

(五)展示成功,收获信心

在慈溪市“学案导学”研讨课活动中,冯天云老师和毛姗姗老师的两堂课受到了市内兄弟学校与象山爵溪小学教师的一致称赞,称赞我们的学生发言积极、有自信;称赞我们教改的决心坚决;称赞我们的教师年轻又富有经验。活动中,教研组长冯天云老师还做了小学数学实践体验课课型样式的介绍,并得到教研室金老师的指导及兄弟学校教师中肯的建议。参加活动的专家及教师的肯定与帮助,使我们坚信“学案导学”体验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成功。

活动体会与反思:

1.在整个活动中,整个科组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执教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那些发表真知灼见的教师也得到了提高。反思时,每位教师都能够畅所欲言,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说者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的人也心领神会,有时赞同,有时质疑,教师的集体智慧被激活了。这正是教研活动所需要的,营造了一种共同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

2.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仅生成了新的教学智慧,而且还推动了专家及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引领作用,最终促成了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找到了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实践体验”生态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的方法。(1)数学课分导学课、议学课、审学课来上。导学课一般在前一天的作业整理课中进行,解决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问题,还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议学课中进行讨论。(2)议学课内,先交流导学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自议、组议、班议重难点问题,提升学习。(3)梳理一节课的所学,可以独立梳理,也可以在组内进行梳理。(4)自测反思,内化所学知识。

称赞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称赞 小刺猬 小獾 板凳

一、教学背景

近期淮南市成功的举办了第二届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大赛,我代表大通区,利用《称赞》一课参赛。

每个人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二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评价自己时优点较多,却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不会发自内心真诚地去赞美别人。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刺、猬、板、凳、糙、但、傍、瞧、留”十个生字,重点认识“板、凳、糙、傍”,会写“采、背、傍、但”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加以称赞。

三、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创设情境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师生互动较好地学习了《称赞》这篇课文中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共同进步”的主旨。同学们通过角色互换,反复朗读,从生动地对话中不仅学习了生字,也体会了文中蕴涵的真善美。

图文结合于自己积累的方式自主识字;抓住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朗读感悟,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分角色表演课文,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转化成语言、动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学着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白板出示“动物王国”的情境,学生指认小刺猬和小獾,强调“刺猬”的“猬”本音是第四声,当它和“刺”在一起时就要读轻声。

2.板书课题

师:(白板笔)板书课题《称赞》,学生跟老师写课题。称,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尔。赞,上面有两个先,第一个要把腿蜷起来,给第二个让让地方,做人要懂得谦让,汉字的书写也要懂得避让。然后点击白板笔点击笔顺,再次回放,学生加以记忆。

3.指名读课题。

提醒“称”是后鼻韵母,“赞”读平舌音。

4.齐读课题。

(二)白板播放《称赞》动画,学生了解文中谁称赞了谁?

生答:小刺猬称赞了小獾,小獾也称赞了小刺猬。

师引导:这叫相互称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白板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

2.(引申)文中的小刺猬非常喜欢交朋友,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朋友?

(1)白板出示带拼音生字的苹果树。

(2)(师生合作)学生上讲台用白板笔将自己认识的“苹果”字摘下来,并带领同学们一齐读三遍。

(3)摘完后,齐读。

(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清晨的森林美丽而宁静,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在小路边它遇见了小獾,那它们在森林里做了些什么呢?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小刺猬去森林里干什么?

②师:正音。指名说。

③白板出示“采”字的演变图片,学生观察“采”字,师:范写“采”,学生在填字格里书写一个“采”字。师:强调只有坐端正,才能把字写漂亮。

学生投影仪展示,师用白板笔批注,订正。

(2)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2、3、4自然段。思考:小獾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板凳?

②当学生有说出“粗糙”后,师:白板出示“粗糙”的拼音。

③指名读,带读,齐读。师提醒“粗糙”都要读平舌。

④出示三个粗糙的小板凳,利用白板的拖动放大、聚光灯功能,观察理解“粗糙”的含义――像这样不精致不光滑就叫“粗糙”。

⑤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师: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夸它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呢?

指名说,“白板”出示句子“虽然做的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师: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呢?

举手说后。“白板”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齐读。

师:小獾听了你的称赞一定很高兴,可是小獾还想听到我们班更多同学的称赞。

2.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在小刺猬的称赞下,小獾干得更有劲了。一晃,太阳快要落山了,这个时间就是(傍晚)。

(1)白板出示“傍晚”图片。指名读,齐读。提醒“傍”是后鼻韵母。

(2)指导识记、书写“傍”字。白板展示笔顺,学生书写并投影批改。

(3)傍晚,小獾不仅会做板凳了,他还会做椅子了呢!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椅子送给小刺猬,小刺猬是怎么说的呢?

(4)指名说,师白板出示“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我可没干什么呀!”提醒“不好意思”的思在这里要读轻声。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好意思,这时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自读、指名读、齐读。

师:听了小刺猬的话后,小獾又是怎么说的呢?

(5)指名说,师白板出示“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时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6)理解“泄气、自信。”假如你就是那只小獾,当你第一个小板凳做得很粗糙,第二个小板凳做得不好看,第三个小板凳做得也不美观的时候,你就(不想再做了),这个意思就是泄气。就在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刺猬)他是怎么称赞小獾的?(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7)练习用“一个……比一个……”说话。

(8)在小刺猬的称赞下,小獾自己对自己有了信心,他不仅会做小板凳,而且还会做小椅子了呢!这就是(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9)师范读。强调要读出高兴、骄傲、自豪的语气。

(10)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11)分角色朗读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

3.学习课文第8~10自然段

小獾送给小刺猬的礼物是一把椅子,小刺猬送给小獾的礼物又是什么呢?

(1)指名说,师白板出示句子“小刺猬连忙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说:留下吧,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师:提醒“背”是多音字,当用身体的后半部分驮东西时读“bēi”,其他情况读“bèi”。

(2)师引读“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学生接读“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3)师引读“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学生接读“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五)拓展延伸

1.你发现了我们的班同学都有哪些优点,你能当面夸一夸他(她)吗?

2.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总结

师白板出示小刺猬和小獾图片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小獾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并用白板笔板书(见下)。因此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有优点时,要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更多的夸奖。

白板出示:称赞能带给我们快乐,称赞能带给我们自信,称赞能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大家齐读。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五、板书设计

18 称赞

六、教学反思

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做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白板创设了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针对孩子们喜欢动物这一特点,我选择了大量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孩子们有了兴趣,课堂至始至终都充满了愉悦的氛围。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称赞教学反思 篇7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65-02

以读代讲,顾名思义,就是用读来代替讲。以读代讲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倡导多年,但在课堂教学中,理念与教学行为还是难以实现对接,原因在于教师对以读代讲的定位不够明确。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对以读代讲进行详细阐述。

一、把读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下面是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一课,对朗读教学的处理各不相同,从中我们对以读代讲的定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一】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三个妈妈称赞自己孩子的句子。

(二)指名学生朗读三个妈妈称赞自己孩子的句子,教师进行点拨。

(三)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三个妈妈的心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案例二】

(一)在课文里,三个妈妈是怎么称赞自己的孩子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老师评价: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三个妈妈对自己孩子不同的评价,你听出来了吗?请同学们用“______”划出三个妈妈称赞自己孩子的句子。

(二)进入角色,感情朗读,请学生分别读三个妈妈称赞自己孩子的句子,体会三个妈妈的心情。分三步:

1.请学生扮演角色读第一个妈妈的话,其他同学注意听她是怎么夸自己的孩子。然后老师评价。

2.让学生读第二个妈妈说的话。

3.指名读第三个妈妈说的话,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最后全班齐读。教师小结方法。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你的妈妈是怎么夸你的呢?

(四)指导学生交流、品读:如果把自己当做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孩子呢?会用什么语气?

【反思】

很显然,第一位老师将朗读作为教学结果,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先理解语言,再进行朗读指导。因此,朗读就成了理解后呈现的结果,学生在朗读前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教学的立足点是分析课文内容。而第二位老师则是先引导学生朗读,通过联系生活指导学生读,让学生的朗读逐渐由感受过渡到语言,从而突出朗读的层次性。这样,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既是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过程,也是学生朗读实践的习得过程,教师将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把朗读作为教学目标。

两位老师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一致的,但是,第二位老师的教学是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突破了重难点,将教学内容寓于读的过程,以朗读指导为主线推进教学,很好地实现了以读代讲的目标。

二、力求整体感悟

【案例】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蕴含的情感很丰富,一位老师以“可怜”为主线,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文中写到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首先由老师读一遍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

课件出示: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进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教师在范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部分时,学生仔细听,并说出老师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接下来,老师请学生分别朗读小女孩接下来的几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在具体的指导朗读中,学生透过文字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对小女孩的情感由怜生爱、由爱生悲,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感情线索较为明显,教学时不宜层层分析文字,而应以朗读来代替分析、讲解,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如果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对比,对人物的情感就理解得更深刻、更完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为例,文中写了作者两次看见大榕树的情景,第一次是傍晚,看到了静止状态的大榕树的美;第二次是早上,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鸟在大榕树上欢叫、飞舞、扑腾、嬉戏,此时大榕树是动态的美。一位老师在教学时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实现了以读代讲。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作者第一次看见大榕树的静态情景,同时配上班得瑞的《寂静森林》展开配乐朗读。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作者第二次看到大榕树的动态情景。因为这次是动态描写,因此配上了具有动感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朗读,体会文字的变化,读出画面感。

整合读,请全班男生朗读静态部分,全班女生朗读动态部分,在动与静中的变化中提升感受。

【反思】

朗读是用语言传达对作品的理解,需要教师激发学生朗读的创造力。除了一般的朗读文字,教师需要对朗读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揣摩,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文本时做到深入理解文字,感受文字背后的意境和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的朗读注入活力和创意。在《鸟的天堂》一文中,这位老师领悟了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采用相应的配乐形式来引导学生朗读,提升了学生的感受。

总之,以读代讲让语文教学从复杂走向简单,学生从被动的读走向了主动的建构。要真正实现以读代讲,需要我们从上述三点加以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称赞教学反思 篇8

以生为本,把握重点,读得“活” 东莞东城区花园小学 苏肖华 阅读教学要求“实”、求“活”。求“活”就是教学形式要灵活、开放。求“实”,就是在活的形式下学得扎实。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革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并利用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在《称赞》一课的教学中,释题后,我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读得活,学得实。 1、把握重点句,多种形式读: 《称赞》这一课,重点是读好几个对话,读中感悟。我抓住两组对话,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第一组是互相称赞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一组对话,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读,设身处地地称赞对方,体会称赞的语气,然后选派代表读、评议、领悟称赞的语气。第二组对话,是称赞后带来的好处的话:读这一组对话前,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先找出相关的两句话:(1)“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2)“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倦!”这两句话的朗读,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一句,在读中体会,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在重点句的朗读中,老师始终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凸现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很乐意读,乐意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学生与作者拉近了距离,贴近了生活,使人文素养得当了升华。 2、突破难点,品读: 《称赞》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小獾的板凳做很粗糙,为什么小刺猬还要称赞它呢?要突破这一难点,我选择了品读。让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悟理。首先设疑,你认为小獾有优点吗?是在哪一段哪一句知道的?学生马上拿起书本,认真地读全文,再通过小组讨论,他们终于读明白了,找出了这句话:“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我因势利导,你认为小獾的优点是什么?该读好哪个词?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接着,把品读推向高潮:“那小刺猬怎么知道小獾的优点的?”由于有了刚才的品读经验,学生很容易找出了这一句:“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我从学生的朗读中,体会到学生读出了“味道”了。 3、分角色,表演读: 演一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最后,我设计了演一演,读一读的环节。让学生下位,自由选择喜欢的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把课文演一演。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促进合作、互动。在学习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能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伙伴,以饱满的热情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学得活、学得乐。 [反思] 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交融是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所向,老师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巧妙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读通句子,读懂句子。通过“演一演”、“说一说”来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中求“实”,优化了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语感和人文内涵都得到升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