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南辕北辙》教学反思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上课伊始,突然有个学生说:“这个楚国人真笨呀!”
于是,我请这个学生说说理由,并随机板书:笨。
生: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生:他的朋友再三劝他,而他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还说得那样沾沾自喜。
师:大家能找出他沾沾自喜的地方吗?
生:“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他的马跑得快,本来可以很快到达楚国,而现在往反方向走,离楚国会越来越远。
生:“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他的车夫虽然是个好把式,本领高。但也会受不了他的愚蠢而离开他。
生:“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他带的盘缠多,虽然可以给他带来很多方便。可方向错了,结果就会不一样的。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从这句话的“硬要”一词中,可以看出他是那样的固执、愚蠢。
生:在文中的楚国人连说了三个“没关系”,可以读出他是那样的自以为是。其实,他的马越好,车夫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快,就越到不了楚国。
生:我能从文中的插图中,看出这个楚国人是那样神气,眼中还带着轻蔑的神情。
生:我能从朋友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奇怪地说”、“摇摇头”等词)中,体会出对这个楚国人非常失望。
生: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几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搞清楚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有多么好,也无法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目标。
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生动的故事里,具有寓意深刻、情节生动、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学时,要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寓言内容,重视复述指导,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寓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感受寓言中的形象。
我们往往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因此在教学的时候不重视引导学生想象寓言中的形象,只把寓言的形象简单地当作寓意的载体。寓言的寓意包涵在它的生动鲜明的形象里的,只有当学生具体而完整地感受了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寓意。所以,寓言的教学不但不能削弱或减少学生对于形象的感受,反而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
《南辕北辙》同课异构,教后感受颇深。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并未满足于使学生读懂一个故事,感悟一个道理。在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寓言故事后,我立即用生动的语气向他们介绍了寓言在我国的发展史,及其表达的特点,让他们在深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对寓言这种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他们对祖国悠久的文化史的赞叹之情也油然而生。这样的教学很好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他们由这一个寓言故事的学习,发展到喜欢这种文学体裁,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大量阅读这种文学作品。
教师的任何教学都是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以学定教。比如:辕和辙的教学,我在课前的预设时,估计学生可能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有困难,所以,我特意准备了古代马车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幻灯片式的课件,以备需要时使用。课堂上,学生真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就将课件展示出来,这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辕和辙”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应该说,是课前充分的预设,使我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自己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楚国人能否到达楚国的问题,学生产生了“能与不能”的两种看法。我及时的抓住了这一有价值的生成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同学们围绕着自己的观点以正反方为单位集思广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原来还是如此愉悦,还可以如此轻松。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潜移默化的得到了训练,问题的答案也逐渐变的明朗。有句名言说的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由于历史背景,人生经历,知识水平的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不容忽视的就是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需要通过读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我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边读边琢磨,待到琢磨出些味道后,请两名同学上前来表演读,此时,教师抓住关键句进行朗读指导,运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样,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把握就十分准确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经历了很多,有了如此丰富的经历,也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扎实,充实。
寓言《南辕北辙》的教学首先以理解课题中的“辕”和“辙”入文,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点出“南辕北辙”的意思的两个句子,读读体会。以为课文基本是对话,所以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对读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同桌对读,熟悉课文后,师生第一次对读,教师读朋友,学生读坐马车的这个人。教师在读时,把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读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朋友的竭力相劝,和反衬这个人的固执,不听劝。师生的第二次对读,角色交换,教师在读时,省去三个“没关系”。学生认为这样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个人的顽固、傲慢和不虚心,因此补上三个“没关系”,再读课文。经过这两次的对读,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了人物的特点,既读熟、学懂了故事,又提高了理解能力,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最后让学生同桌再对读,加深理解。
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时候,魏王想去攻打赵国的邯郸,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从半路折回,衣服褶皱了也来不及烫洗弄平,满头的尘土也顾不得掸掉,匆匆忙忙去谒见魏王。他先说了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故事讲完,又对魏王讲了这样一段话:“如今,你一动就想称霸为王,一举就想取信于天下,依仗着大王的国土广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扩充疆域,抬高声威,大王这种不合理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了。正好比想到楚国去而向北走一样。”教师把这个寓言故事的出处跟学生一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后,很多学生来打听书名,来借书阅读。我想这已很好地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引导高年级学生阅读更深层次的书籍。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作”能成为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辅助手段。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就把表演引进课堂。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后。我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利用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中“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表演就是 “做”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学生成了“主角”,教师成了“配角”,这种形式既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表演正是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为了表演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必须读好“剧本”--课文,必须将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故事的情节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就自然产生了,对课文内容也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我要学”的意识被唤醒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次次的尝试表演中,对课文内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当我提出疑问:那个人错在哪儿时?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他错在方向和目的相反;他明明是要到南方的楚国去,车子却向北开,背道而驰,怎么能达到呢?可以看出学生读懂了课文,理解了寓言的寓意,我表扬了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这当中,有一个学生喊了一声:“我认为可以到。”虽然声音不大,可我听见了,我赶紧让他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说:“因为地球是圆的,他一直走,绕着地球跑一圈不就能到楚国吗?”他还没坐下去,就有同学说:“那要多少年啊?有那么多盘缠吗?”那位学生反驳道:“课文里说了盘缠带得多呢!”另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认为他不能到楚国。
因为课文里讲他一直往北走,而要绕地球一圈是要改变方向的。”面对这些思维活跃的孩子,我觉得答案的对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我是这样对他们说的:“这个故事发生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哥伦布,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还以为地球是一个方的平面。现在通讯发达,都成为地球村了,因此同学们的眼界开阔,知识丰富,能对南辕北辙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种敢想敢说的行为是很非常可贵的。”
《南辕北辙》是大家都相当熟悉的课文,以前教学这个故事,我总是把故事情节分析得很透,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去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寓意。
今次教学对于这个节课,我思考最多的是:像这么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的,学生又早就知道的寓言,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能不能通过更简单的办法让学生理解寓意呢?能不能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寓言学习一般方法呢?我想对此进行尝试,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教给学生寓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寓意。
于是,我在课的开始就强调了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文体特点明确它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的一般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很快阅读寓言“南辕北辙”,分析人物行为的与众不同,分析事情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有说清离楚国越来越远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寓意。
但试教后,感觉得整节课有些仓促,有些干瘪,不够丰满。我又思考:方法真的不可取吗?为什么会有干瘪的感觉?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不需要进行太多的语言感悟,不需要进行感情朗读也能实现,能不能只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概括寓意,并引导学生意味深长地复述故事,同时补充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的阅读。
通过反思发现,主要原因是操作上有怕时间来不及走得快的原因。另外,在学习这一则寓言时我还是进行了对话的朗读练习,现在想来,索性也不要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那些人和南辕北辙中的那人相似,为更好地理解寓意服务。
执教了南辕北辙一课,教后感受颇深,特将感想整理如下: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
教师的任何教学都是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以学定教。比如:辕和辙的教学,我在课前的预设时,估计学生可能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有困难,所以,我特意准备了古代马车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幻灯片式的课件,以备需要时使用。课堂上, 学生真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就将课件展示出来,这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辕和辙”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应该说,是课前充分的预设,使我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自己的教学。
2、自主感悟与适时引导贯穿整堂课的学习中。
现代的课堂教学既屏弃一味把学生当成吸收知识的容器的接受式学习,又反对大撒把的所谓的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感悟与教师的适时引导应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通过读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我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边读边琢磨,待到琢磨出些味道后,请两名同学上前来表演读,此时,教师抓住关键句进行朗读指导,运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样,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把握就十分准确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经历了很多,有了如此丰富的经历,也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扎实,充实。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作”能成为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辅助手段。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就把表演引进课堂。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后。我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利用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来表演《南辕北辙》这个故事,谁愿意来?(这时,有的学生举起了手)
师:下面,就请林超来扮演季梁,灿皇扮演朋友。(这两位学生上讲台时还有些拘谨)下面的同学是导演,由我们大家共同来导演这场戏《南辕北辙》。
(学生表演)
【我轻声地说:“你们表演得真不错。”这时,表演的两位学生信心大增,表演得也更起劲了】
师:XX同学表演得真好,把朋友演得活灵活现。(这时,XX高兴地乐开了花)
(表演的学生乐在其中,观看的学生津津有味)
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中“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表演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学生成了“主角”,教师成了“配角”,这种形式既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表演正是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为了表演好,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必须读好“剧本”--课文,必须将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故事的情节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就自然产生了,对课文内容也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我要学”的意识被唤醒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次次的尝试表演中,对课文内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优点:
1、 学生基本功扎实,语速适中。
2、 导入好,能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
3、 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到位,能让学生多次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表演法、分角色朗读、交流法等。
5、 板书工整,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不足及建议:
1、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没有提出一定的问题,学生只是盲目地读,无目的。建议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
2、 学生表演课文时每人拿着一本书,只顾看书,使得表情、动作不到位。建议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在表演前给学生留一点准备时间,表演时放开课本,效果会更好。
3、 本节课中教师讲得有点多。建议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节课讲得成功,教学效果很好。但没有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只是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张嘴。希望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更加精彩,使我们的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迅速腾飞!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导入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学生们抢着回答,还有的学生说出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当中了。体会寓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而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读故事,如:自由读、指明读、有感情地分角色读。并让三名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们的兴趣特别浓厚,课堂一下子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了。紧接着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已想对去楚国的人说些什么。这时,学生对寓言的体会就水到渠成了,懂得了行动和目的相反,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这样也就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为了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我紧接着提问:“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去做?”在学生当中立刻蹦出了美丽的火花,张芮同学脱口而出:“行动和目的要一致,就会达到目的的。”最后我设计了课堂延伸这一环节,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像《南辕北辙》这样的事例。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一时间难以说出。因而我启发学生说出了自已在学习中,也要做到行动和目的相一致,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好,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没有提出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表演指导不到位,延伸中对学生启发的还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课堂中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初读课文。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和学生们都会不断进步的!
今天在教学寓言《南辕北辙》时,学生对车上的楚国人很感兴趣。当教师质疑:“楚国人不听朋友的劝告,执意要往北走,他能到达楚国吗?”
学生都熟悉了楚国人与朋友的四次对话,明白楚国人坚持自己的理由有三点,即马跑得快、车夫是个好把势、带的盘缠多,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楚国人不会到楚国,他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楚国人也可以到楚国的,因为地球是圆的。”
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否定,但是却委婉地做出了引导:“地球确实是圆的。但是,楚国人想通过往北的路线到达楚国却要花费很多很多的时间。一辆马车一天最多能走二百多公里,而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公里。撇开往北走的路线长这个因素,还要考虑路途中的因素,如河流、海洋等。”看看学生还有些不甘心,我笑了笑:“打个比方吧。现在我请你马上去我的办公室去一件东西,可你却要从学校老校门出发,途经广建广场,再绕凯里,经过几小时的奔波之后才进新校门,最后才到达办公室取我想要的那件东西。试想一想,短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件事,你却花那么多不该花的时间,你认为有必要吗?”听了我的解释,这个小男孩嘿嘿地笑了。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中这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当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时,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人见解的同时,恰当地用生活事例对学生进行了点拨,对学生有悖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给予引导,从而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统一。